學習歸納推理,從學會分辨主觀和客觀開始

2021-01-08 口才界社群離煙同學

在三種常用的推理方式中(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屬於非常常見的一種,所謂歸納,就是將一些個別事情,整理到一些非常通用的更大範圍,也可以理解為當你看到某個故事和文章、或者新聞,只要是素材,你能從中提煉出一個中心思想的主題,並且這個主題是具有一定普遍化指導意義的。當然有個前提,意思不能偏題。

歸納推理這項能力是非常實用而重要的,在生活中,我們與人交流,如果對方說了很多,你如果能提煉出對方表達的重點,這便也是一種提煉的能力,這樣對方也能感覺到遇到知己。在打磨思考力的道路上,歸納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那麼這項能力該如何來練習呢?

今天教大家關鍵的一步,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歸納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得學會提煉主題,就是經常對一些小故事以及文章進行提煉,用最簡練的語言形容它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並且讓旁人能聽懂。

當然這項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領悟的,同時,在提煉主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我們所提煉的只是我們認為的意思,或許並不客觀。那就會造成理解出現偏差,帶入了主觀。

所以學習歸納推理第一步練習的就是,分辨客觀和主觀,避免主觀,這樣你提煉出的主題才能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在這裡給大家現場展示一個小故事,現場演繹一下什麼叫客觀、什麼叫主觀?

大家看上面這張圖片,你認為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讓你提煉一個主題,你會怎麼提煉呢?當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或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有人會認為這個禪者太傻,幫助他人不懂保護自己,也有人會認為這個禪者的境界很高,是真正的慈悲,所以這裡就挺有意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這兩種想法都是出於主觀,並非客觀。

那怎樣才叫客觀呢?客觀就是不要從評價一個人的角度去提煉,當你帶著去評價的出發點,那麼你就會得出一個主觀的定義。那這樣肯定就不是在遵從原文的基礎上提煉的,我們應該從分析事情的邏輯關係,去進行推理。

比如這個小故事,小編有一位朋友是這樣提煉的:「當遇到一些事甚至有可能讓我們受到傷害,如果能夠不受環境的影響,保持初心和慈悲,或許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慈悲。」

還有一位夥伴是這樣提煉的:「有時候,不因為別人的惡行而失去我們的善行固然重要,但要明白既不傷害自己,又能助人才是最好的方式。」

大家看到以上兩個主題有什麼感受嗎?我們可以結合分析一下,這兩個主題分別存在什麼問題?或者乍一眼看去,沒什麼問題,似乎都說得很客觀,但其實這裡面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主題最後一句話:「或許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慈悲。」這句話其實是自己主觀的看法,在你眼中慈悲,但是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傻,比如在故事當中漁夫的眼中,這個禪者就是很傻的。

所以當提出這樣的主題,那肯定會引起爭議,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在提煉主題的時候,儘量不從評價的角度,多從事情發展的因果和邏輯關係出發。

第二個主題其實意思是比較客觀的,唯一存在的小問題就是後面他用到了最好的方式這個形容詞,其實對於做事方式,沒有最好之說。

培訓師說他的課最好,或者做銷售說他的銷售方式是最好的,你覺得聽上去感覺如何?所以如果能把最好二字適當改一下,改為彼此都受益的方式,這樣整體就會更嚴謹。

好了今天就分享這麼多,學會歸納推理,我們便能快速捕捉重點,同時總結出來的主題也不會是空講一些大道理。這樣不斷打磨和訓練,思想會更有深度,說出來的話也會更有水平。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看完有什麼感受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我們一起探討和交流。

相關焦點

  • 主觀和客觀的區別 主觀和客觀有什麼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我們在學習哲學的時候,要學會辯證的看問題,同時還要區分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以及什麼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其中,主觀和客觀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屈道秋|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
    推理是精神活動,推理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兩個過程。通過這兩個過程,我們能將許多獨立的例證相互比較,從而總結出引發它們的共同原因,並據此對其他事物作出判斷。春天花開,夏天結果,秋天落葉,冬天飄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酸鹼中和,供需互補。
  • 如何分辨主觀與客觀?避免混淆概念
    大部分人會認為科學是客觀,藝術則是主觀;人們又會普遍認同新聞報導應該儘量客觀、做人不宜過於主觀。「主觀」與「客觀」是兩個常用的概念。但假如我們追問下去,到底什麼是「主觀」、「客觀」?這問題卻不易答。不信的話,不妨考慮以下問題︰情感是主觀的,因為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知。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在某些領域,接受非常主觀的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倫理學家認為,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標準會改變,而且世界各地對同一事物的標準也可能不同,因此,要建立絕對真理、判定某事到底是對還是錯,則並不簡單。 當論及推理時,措辭得體的陳述可以被看作具有客觀真理。而有些具有客觀真理的陳述,則又可能無法具體評判。
  • 歸納推理便能找到事物的因果關係?就這麼簡單,只是要多點數量級
    歸納推理的範圍很大,下面我們從簡單的開始,討論歸納推理中的「簡單枚舉推理」。咱們先舉個例子再來學習它的概念。類似這種通過觀察、歸納部分對象,發現部分對象具有某種性質,而沒有遇到相矛盾的事例,從而得出該類事物都具有該種性質的推理,稱為「簡單枚舉推理」。如此歸納得出的結論是否可靠呢?
  • 學會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法,練就芭芭拉的脫口秀口才
    技巧之一,便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應用。在金字塔原理中,金字塔的思想以三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位於同一組思想的上一個層次的思想是對這個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思想的解釋和支持。同一組中的思想之間存在邏輯順序,具體的順序取決於該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這兩種邏輯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邏輯關係僅有的兩種模式。
  • 論主觀和客觀(哲思好文)
    明白這一點,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就有了一個可靠的前提,我們就會自覺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而不會總是從思想觀念出發,以個人的好惡和想像,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這樣,人就會始終以現實世界為尺度,來檢驗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犯或少犯主觀主義的錯誤。二是要認識到主觀世界的能動性。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歸納推理的相關定義讓我們假定你已經到了飯店的外面,這時候才想起看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現金。你再次發現你可能需要用到你的信用卡,但是飯店外面沒有相關的標示,你通過飯店的窗戶向裡面望了一眼、 看到穿著考究的顧客。你也看到菜單上昂貴的價格。你判斷附近居住的是高消費階層人士。
  • 客觀與主觀有什麼區別
    我們時常會聽到做人不宜過於主觀、新聞報導應該客觀、保持客觀的態度對待問題。這些說法要求我們判斷或做事時,不應該攙雜個人情緒、成見或喜好,這種做法或判斷才稱得上客觀。那麼主觀和客觀的區別是什麼呢?
  • 科學推理的幾種形式
    科學推理的確切本質是什麼?對於科學家們所作的推論我們應該持有多大的信任度?這些就是本章所要討論的話題。 演繹和歸納 邏輯學家在演繹和歸納這兩種推理形式之間作了重要的區分。
  • A股生態:主觀、客觀
    首先,開業之初,你一定要有一定的資本投入,比如房租、人工招聘等;其次,餐廳的定位和選址,競爭對手有哪些;第三,原材料的選購,比如一般果蔬哪裡採購,肉類哪裡採購等等;第四,今年疫情蔓延,你能做的要麼是轉型,要麼是堅持,這個大環境只能選擇硬抗。
  • 羅維鵬:歸納推理的說明論辯護
    原發信息:《哲學分析》第20173期  標題注釋:本文是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犯罪主觀要素認定原理研究」(skzx2016-sb19)的階段性成果。對此,利普頓詳細比較了傳統描述和確證歸納推理的各種理論,認為這些理論或是過於嚴格或是過於寬泛,不能為歸納推理提供好的描述和確證。在他看來,對這兩個問題比較好的解決理論應當採用一種說明論的觀點,即最佳說明的推理模型。
  •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詳解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詳解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生活與哲學》中「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個知識點歷來是考查的重點,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商品這個知識點主要考查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下面我們將就此知識點與大家分享。【考點精講】如何理解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
  • 什麼是歸納推理?
    小編也想吃烤火雞這只可憐的火雞是歸納推理的犧牲品。歸納推理很簡單,一個數學公式就能解釋。比如1、2、3、4、( ),讓你猜括號裡數字是什麼。我們都會猜是5,因為根據前面1234的排列規律,所以推理出的答案自然是5。
  • 輕率概括:認知吝嗇者的不完全歸納推理
    02 知覺特性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泰勒輕率概括是由合理化保護導出的邏輯錯誤,而合理化保護的出現,背後是受知覺特性的影響。所謂知覺,指的是大腦中對客觀事物產生整體認知的加工過程,由於每個人受環境、教育、認知的差異性影響,知覺相應的也具備不同特性。
  • 無論主觀和客觀都具有非實有性
    比如法界變化,主觀因素變化、客觀現象肯定會發生變化,當心性能夠體會到中道義,什麼叫中道義?符合這個事情的現實(它基礎特質)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變化,因為心站道位上、而這個道位是什麼?是他主觀、客觀都平衡,他能夠制約主觀和客觀、不是偏於主觀也不偏於客觀,完全是在道義上、這兩個很平衡,但是一變就馬上失衡、不要輕易改變。合道!
  • 客觀歸責還是主觀歸責?
    根據客觀歸責的風險創設理論,若結果是基於允許風險或日常風險而實現的,那麼由於該風險並非禁止的風險,因而可排除結果責任。由於是客觀歸責,這時無需也不應考察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和意志。對此,主觀歸責論者不依不饒地批評道:修正的風險概念以行為人的特別認知為根據,意味著這個概念不再是客觀的要素,而是主觀的要素。這樣,結果歸責的過程就不是客觀歸責,而是主觀歸責。[22]  於是,客觀歸責論者從不同的角度作出辯護:(1)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客觀構成事實的情緒和態度,但行為人的特別認知只是一種事實認識,並不涉及情緒和態度,因而不屬於主觀的構成要素。
  • 思想的震撼:世界究竟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客觀事實的意思是與認識主體不相關的事實存在,是獨立發生於認識主體之外的事實。有這樣的事實存在嗎?感知論認為:沒有,這是人們假設的一種存在狀態,純屬我們的主觀想像。為什麼這樣說呢?難道我們眼見為實的事實,經科學證明的事實,大家一致認可的事實不是客觀事實?感知論指出,我們認定的一切事實都是人的感知結果,所有事實無不經過人的感知處理,即賦予形、色、聲、嗅、識等感知標識才會呈現,事實是感知的結果。
  • 時間是客觀存在,還是人類主觀產物?
    時間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時間,有了時間我們就能夠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時間的測量和計數也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但是有個問題需要弄清楚,那就是時間到底是客觀存在,還是人類主觀產物?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復盤法考主觀題學習的十八天
    本著量變引起質變的原則,我入手了大量學習資料:一套七本主觀題專題講座、歷年真題、法條指引、法條解讀、寫作指導、命題人30題和點睛秘卷等,有用沒用先買回來再說。事實證明,廣撒網確實可以抓到魚,大幾百的投入還是有價值的。2.找經驗貼,知乎、b站等網站多管齊下,先熟悉套路,再歸納經驗,最後制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