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續之三 理性分析有益工作
攝影:飛哥
理性是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冷靜、理智的心態和行為,不衝動,更不感情用事,和感性相對。理性分析是通過論點與具有說服力的論據發現真理,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獲得結論、意見和行動的理由。
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演繹推論前提必須正確無誤,且與結論之間的聯繫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
理性分析能使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而建立在真理和正確觀點基礎上的演繹分析、推理能使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理性是冷靜的態度,對於緊急的事或物能夠不緊張且處理不慌張,就是常說的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色即是焦急的心不能表露在臉面,俗話就是遇事不慌。
理性是全面的認識,對於人、事或物能夠從多個方面去了解再總結,比如:人的特點即性格,習慣,做事風格;事或物中就要了解事或物的前因後果。
理性分析是詳細的分析,在分析人與事或物時,當事態緊急時則一般從主觀上去分析而避免事態擴大,但少作客觀分析是防止和避免重複類似的事件。
理性分析是後果的預知,它是根據從感性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解和總結並換位的客觀分析、判斷、推理的結果;理性分析有多種後備計劃方案;理性分析能夠優劣的互補,有時以劣為優且以優為劣,有時中性。
理性心理素質的要求是要有自信與勇氣。
感性是個人風格類型。具有此種類型的特質為以同情的態度、和善的心腸來觀察事情。易表露情感,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
相對於理性而言,感性的人,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更遵從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不會更多地考慮客觀條件,若是以主觀看法為主導即會變成唯心主義和宗教。
感性是建立於對象刺激我們主體的感官之上,感性建立在情感之上。人的情感複雜多樣,由於情感的核心內容是價值,人的情感主要應該根據它所反映的價值關係的運動與變化的不同特點進行分類。
情感可分為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心境、熱情與激情;欲望、情緒與感情;個人情感、集體情感和社會情感;真假感、善惡感和美醜感;對物情感、對人情感、對己情感和對特殊事物情感;追朔性情感、現實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確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溫飽類、安全與健康類、人尊與自尊類和自我實現類情感。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前提蘊涵結論的推理,是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必然聯繫的推理。演繹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充分條件或充分必要條件聯繫的必然性推理。
演繹推理的邏輯形式對於理性的重要意義在於對人的思維保持嚴密性、一貫性有著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
因為演繹推理保證推理有效的根據並不在於它的內容,而在於它的形式。演繹推理的最典型、最重要的應用,通常存在於邏輯和數學證明中。
演繹推理有三段論、假言推理、選言推理、關係推理等形式。
三段論是由兩個含有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得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為結論的演繹推理。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個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況,結論,根據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作出判斷。
例如: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師都是知識分子,所以,人民教師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這句話中,"人民教師"是小項,結論"應該受到尊重"是大項,兩個前提中共有的「知識分孑"叫做中項。
在三段論中,含有大項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項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師是知識分子」。
三段論推理是根據兩個前提所表明的中項與大項和小項之間的關係,通過中項的媒介作用,從而推導出確定小項與大項之間關係的結論 。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斷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為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兩種。
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結論就肯定大前提的後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後件,結論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
如果一個數的末位是0,那麼這個數能被5整除;這個數的末位是0,所以這個數能被5整除;如果一個圖形是正方形,那麼它的四邊相等;這個圖形四邊不相等,所以,它不是正方形。
兩個例子中的大前提都是一個假言判斷,所以這種推理儘管與三段論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不是三段論。
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後件,結論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結論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後件。
如只有肥料足,菜才長得好。這塊地的菜長得好,所以,這塊地肥料足。育種時,只有達到一定的溫度,種子才能發芽。這次育種沒有達到一定的溫度,所以種子沒有發芽。
選言推理是以選言判斷為前提的推理,分為相容的選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選言推理兩種。
相容的選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大前提是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個或一部分選言支,結論要肯定剩下的一個選言支。
例如:這個三段論的錯誤,或者是前提不正確,或者是推理不符合規則;這個三段論的前提是正確的,所以,這個三段論的錯誤是推理不符合規則。
不相容的選言推理的基本原則是:大前提是個不相容的選言判斷,小前提肯定其中的一個選言支,結論則否定其它選言支;小前提否定除其中一個以外的選言支,結論則肯定剩下的那個選言支。例如下面的兩個例子:
一個詞,要麼是褒義的、要麼是貶義的,要麼是中性的。結果是個中性詞,所以,結果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一個三角形,要麼是銳角三角形,要麼是鈍角三角形,要麼是直角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不是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它是個鈍角三角形。
關係推。關係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個是關係命題的推理。
常用的關係推理:對稱性關係推理,如1米=100釐米,所以100釐米=1米;反對稱性關係推理,a大於b,所以b小於a ;傳遞性關係推理,a>b,b>c,所以a>c。
歸納法是對觀察、實驗和調查所得的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推理形式,主要環節是歸納推理。
歸納法以因果規律作為邏輯推理的客觀依據,以觀察、試驗和調查為手段。歸納法不可能做到完全歸納,總有沒有包含在內的。
歸納推理則是由個別或特殊的知識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其思維過程是由個別到一般。
演繹推理則是從一般的原理、原則中推演出有關個別性知識,是由一般到個別的思維過程。
本文待續,歡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