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很清楚。直言三段論蘊涵的推理模式是:由大前提A→P的定義得到結論x→P;或者,由大前提A~P的定義得到結論x~P;其中由條件到結論的過渡都是x∈A。在同一律的原則下,這個推理模式是無懈可擊的,因為根據同一律原則,我們能夠清晰地判斷元素x∈A是否成立。這樣,為了分析直言三段論的本質,只需要分析集合A與命題P之間的關係。
對應於《基本推理的基礎---推理的對象:命題》中的討論,用大寫希臘字母Ω表示滿足命題P的所有元素構成的類,正像我們曾經討論過的那樣,這個類可以是比較模糊的,也就是說,這個類並不要求滿足同一律。比如,對於《具有傳遞關係的推理---直言三段論》中(1)式所示的全稱肯定型中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用集合A表示「所有的人」,用Ω表示命題項的述說:所有「有死」的那些東西,那麼類Ω就是比較模糊的,因為很難定義什麼叫做「有死」的東西。但是,在論證的過程中有兩點必須是非常清楚的,集合A是明確的,並且類Ω包括集合A也是明確的,即所有「有死」的那些東西包括了「所有的人」,這樣,整個三段論就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包含關係,比如,直言三段論的全稱肯定型就可以表示為:
x∈AΩ (1)
因為包含關係是具有傳遞性的,這樣得到x∈Q的結論顯然是合理的。可以看到,在推理的過程中,包含關係的可傳遞性起到了關鍵作用。表面上,我們在述說全稱肯定型的直言三段論,事實上,我們在述說一種可傳遞的包含關係。
對於全稱否定型,問題要複雜一些。比如,用Ω表示《直言三段論》(2)式中所有「有理性」的那些東西所構成的類,用Ω的補ΩC表示不屬於Ω的所有元素構成的類,即所有「沒有理性」的那些東兩所構成的類,那麼判斷A~P就等價於判斷包含父系AΩC,如果用語言表述,
則判斷命題「沒有一條魚是有理性的」等價於判斷命題「所有的魚都屬於沒有理性的」。因為大前提要求A∈ΩC,這等價於要求集合A與命題集合Ω沒有公共的元素,即交集合A∩Ω是空集合,通常表示為A∩Ω= ,並且稱 為空集合。這樣,全稱否定型的三段論模式可以表示為:
x∈AΩC (2)
這依然是一個包含關係,閌此結論x∈ΩC是合理的。用類似的方法,我們可以對特稱肯定型和特稱否定型得到同樣的結論。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就可以利用集合的語言對直言三段論表述如下:直言三段論表述的是集合之間的包含關係,這種關係具有傳遞性,我想,其中關於「包含關係具有傳遞性」這個命題,應當是人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公理,我相信,人們從遠古的時候就會知道:一個人屬於家庭,家庭屬於族群,那麼,這個人屬於族群。這個命題的正確性是不需要證明的,並且,「具有傳遞性」這個命題應當作為人們可能進行邏輯推理的基礎。
我們曾經討論過,在直言三段論論證式中可以用子集合B代替元素x,只要保證包含關係BA成立,那麼推理的結論成立。比如,對於全稱肯定型,我們考慮下面的推斷:
凡數都可以比較大小。整數是數。所以整數可以比較大小。
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數字」,用B表示「所有的整數」,用Ω表示「所有能夠比較大小的東西」,那麼這個推理可以表示為關係式:
BAΩ
從包含關係的傳遞性知道,這個結論成立是必然的。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下面的命題:凡是可以構成直言三段論的論述,對應的集合之間存在傳遞關係。如果這個命題是正確的,我們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比較容易把握數學論證的本質了。事實上,如果命題之間不具有傳遞性,是不能進行邏輯論證的。我們分析下面的推理:
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平角不是三角形。所以平角不是180度。
從表面看這是一個三段論的推理模式,可是這個推理結論顯然是錯誤的,那麼,這個推理的邏輯錯誤在什麼地方呢?問題就在於這個命題中條件集合和結論集合之間不存在包含關係。因而不存在傳遞性,我們來仔細分析這個問題。
我們用A表示所有三角形,用Ω表示所有角度為180度的那些東西,用x表示平角。在這些定義下,上述大前提說的是AΩ,小前提說的是x∈AC,結論是x∈ΩC。由《推理的對象:命題》中(7)的關係式可以知道,大前提AΩ等價於ΩCAC,這樣,在上面的推理過程中小前提與結論之間就顛倒了,這樣的推理是不滿足傳遞性的,因此並沒有形成直言三段論。事實上,在所述說的大前提下,如果要形成直言三段論,那麼小前提只能是x∈ΩC而不能是x∈AC,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符合包含關係,才可能具有傳遞性。因此可以斷言,不具有傳遞性的命題之間不能進行邏輯推理。
同樣的道理,如果要利用上面那些符號討論否命題,滿足傳遞性的推理模式應當是這樣的:
AΩ
x∈ΩC
/x∈AC
可以看到,這種推理得到的結論是必然的,因為整個推理可以縮減為x∈ΩCAC,這種關係是具有傳遞性的。但也可以看到,這種模式的推理要比傳統的直言三段論的推理模式更為複雜,因為需要把其中的大前提進行轉換,即把AΩ等價地轉換為ΩCAC。容易看到,轉換後的模式就類似於全稱否定型的直言三段論(2)式,但要更複雜·些,因為這時的邏輯順序為:正、反、反。下面的例子是符合這個推理模式的:
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這個多邊形的內角和不是180度,所以這個多邊形不是三角形。
如果用x表示這個多邊形,用A表示所有三角形,用Ω表示所有角度為180度的那些東西,那麼,這個命題正是推理模式:x∈ΩCAC,而其中後一個包含關係來源於另一個基本推理:
因為AΩ和《推理的對象:命題》中(7)式,所以ΩCAC
正如我們在討論特稱否定型時說的那樣,上面的推理形式對於否定一個命題是非常有力的。再比如,我們要得到「以有理數為係數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為虛數」這個命題,如果把方程表示為ax2+bx+c=0,我們知道判別式b2 +4ac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得到的結論可以用下面的論證形式:
根為實數的有理係數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不小於零。有些有理數使得判別式小於零。所以有些有理係數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是實數。 (3)
這樣,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確定了虛數的存在性。
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討論,我們已經得到結論:直言三段論的本質是命題的可傳遞性,或者說,命題所對應的集合之間可以形成包含關係,雖然直言三段論推理的形式是可以多種多樣的,但其本質可傳遞性是不能變的,反之,只要把握了傳遞性就把握了直言三段論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