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傳遞關係的推理---直言三段論 - STEAM新數學自媒體

2021-01-08 STEAM新數學自媒體

亞里斯多德 三段論

三段論是一個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個部分的論證形式,這是—個基本推理的模式。三段論有不同的種類,亞里斯多德稱它為格,最初弧裡士多德定義了三種格,後來經院學者又增加了第四格,但現在已經證明後三種格可以歸結為第一格。下面我們比較仔細地分析第一格,我相信,通過這個分析可以理性地把握數學證明的形式,特別是把握基本推理的

邏輯判斷模式。三段論的第一格分為四種型,分別闡述如下:

全稱肯定型專業術語為AAA型。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是:

凡人都有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有死。

上述三句話分別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如果用A表示人的集合,用x表示蘇格拉底,用P表示死這樣的事情,則上面的推理形式可以為

A→P

x∈A

/x→P (1)

其中/代表「所以」的意思,即/的前面是條件,/的後面是結論。顯然,這是一個基本推理,因為這是從一個命題判斷A→P直接到達另一個命題判斷x→P的過程,其中過渡的橋梁是x∈A。這個推理模式是不會有任何錯誤的,因為結論x→P是來源於大前提A→P的定義,因此,從條件到結果是必然的。從推理的過程看,可以認為這個形式的推理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認為這個形式的推理是毫無意義的,但是,這個論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數學證明中卻是非常重要的。

回憶歐幾裡得《原本》中的第一個數學問題,這個問題的證明可能是現存的能夠被稱為數學證明的第一個證明。數學問題是:對於給定的線段AB,要求在AB上作一個等邊三角形。歐幾裡得首先作出了點C,然後給出結論:「已經證明了CA,CB都等於AB,因為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所以CA也等於CB。因為三條線段CA,AB,BC彼此相等,所以三角形ABC是等邊的。」(參見《圖形抽象的典範》)我們把歐幾裡得的證明轉換為三段論的形式:

凡是等量彼此相等。CA,CB都等於AB。所以CA等於CB。

如果用集合A表示「所有的等量」,用命題P表示「彼此相等」,利用歐幾裡得給出的第一個公理: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可以得到大前提A→P。接下來,用元素x表示關係「CA =AB且CB =AB」,因為x∈A,那麼結論是「三個線段彼此相等」,即x→P。可以看到,數學的第一個證明就利用了三段論的推理形式。

事實上,在三段論的推理過程中結論反而不是重要的,關鍵在於前兩條A→P和x∈A是否成立,第一條通常是一個已知事實,比如公理,假設或者定理,因此,第二條往往是數學證明的重點。我們通過三段論的省略形式來分析前兩條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這些省略形式。

省略大前提往往認為大前提是人所共知的,可以省略,於是推理形式為:

x∈A

/x→P

這樣,亞力士多德的那段話就變為:「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有死。」

省略小前提往往是為了便捷,把小前提與結論一起闡述了,於是推理形式為:

A→P

/x→P

這樣,亞里斯多德的那段話就變為:「凡人都有死。所以蘇格拉底有死。」

上面的推理形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是可以的,但是,在數學的證明過程中一定要慎重使用這種推理形式,在數學的證明過程中一定要對大前提和小前提進行明確說明,否則可能會出現錯誤。

比如,關於省略大前提的例子:

矩陣的乘法是乘法,所以矩陣乘法可以交換

這個結論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通常所說的矩陣乘法是不可交換的。那麼,上述推理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就在於省略的大前提:「乘法是可以交換的。」就像我們曾經分析過的,在大前提中所說的乘法是指通常的四則運算中的乘法;而矩陣的乘法以及群的乘法是在四元數的啟發下定義的乘法,這種乘法是不滿足交換律的,這種乘法只是一種名義定義,並不是通常在

數的意義下的乘法。如果用A表示四則運算的乘法或者滿足交換律的乘法,用x表示矩陣乘法,那麼x∈A不成立.

再比如,關於省略小前提的例子:

凡數都可以比較大小。所以複數可以比較大小。

這個結論顯然也是不對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複數是不可以比較大小的。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呢?回憶我們在《數的表示》中關於數的定義:數字是那些能夠由小到大進行排列的符號,這便是大前提中所說的數。用A表示這個數集,用x表示複數,因為複數並不是通常意義的數(參見《複數的意義》),不具有數集A所具有的那些性質,因此x∈A不成立。

所以,在數學的證明中不能使用三段論的省略形式,必須注意到:小前提被大前提包含是三段論的核心,如果用省略形式可能會出現基本概念的混淆,也就是說,在三段論的論證過程中證明x∈A是不可以忽略的,這一點也是同一律所要求的。

全稱否定型專業術語為EAE型。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是:

沒有一條魚是有理性的。所有的鯊魚都是魚。所以沒有一條鯊魚是有理性的。

這個推斷在本質上與全稱肯定型是一致的,只不過是用了否定的形式。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魚,用P表示理性,則A~P述說了大前提;進一步用x表示鯊魚,那麼,這個三段論形式為

A~P

x∈A

/x~P (2)

這種推理模式得到的結論也是必然的,因為與全稱肯定型一樣,仍然是結論出自大前提的定義,在這個推理模式中,重要的工作仍然是驗證小前提是否成立。我們給出一個數學的例子:

以有理數為係數的方程的根不可能是π。所有的整數都是有理數。所以以整數為係數的方程的根不可能是π。

這個推論顯然是正確的。與全稱肯定型比較,有一個問題是應當注意到的,就是在全稱肯定型中的小前提中涉及的事物是一個元素,而現在小前提中涉及的事物是一個集合,亞里斯多德沒有注意到這個區別,但是在現代邏輯學中,學者們認為分辨這個區別是重要的,我們討論如下。

令A和B為兩個集合,如果B中的任意元素都屬於A,即x∈B→x∈A,則稱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合,記為BA。可以看到,在全稱否定型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中,所有的鯊魚也是一個集合,如果用B表示這個集合,三段論的形式應當為

A~P

BA

/B~P (3)

顯然,這種推論形式也可以用於全稱肯定型,即可以在(1)式中把元素x變換為子集合B.羅素認為這個變換是可能出現問題的,比如,變換亞里斯多德最初的例子:

凡人都有死。所有希臘人都是人。所以所有希臘人都有死。

針對這個形式。羅素認為有兩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需要驗證「所行的希臘人都是人」這個命題,因為這個命題應當分解為兩個子命題:「有希臘人存在」和「如果有東西是一個希臘人,那麼這個東西是人」;還有一個問題是判斷「蘇格拉底有死」與判斷「所有希臘人都有死」是不一樣的,因為前者是具體的存在,而後者是一般的存在,正如我們在《圖形與圖形關係的抽象》中討論的那樣,一般存在不是現實的存在,因此要判斷一般存在的屬性是非常困難的。於是羅素認為:「這種純形式的錯誤,是形上學與認識論中許多錯誤的一個根源。」

我並不認為羅素指出的兩個問題有多麼嚴重,至少在數學中是這樣,因為在數學中可以認為一個元素也是子集。但是他指出的,判斷一般存在的屬性要比判斷具體存在的屬性困難,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很容易判斷蘇格拉底是否會死,但很難判斷所有的人是否會死,可是,按照這樣的思維邏輯,三段論似乎是本末倒置了,因為,在亞里斯多德倡導的三段論中,把一個判斷困難的、具有一般性的命題作為前提,把一個判斷不困難的、具有特殊性的命題作為結論。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這就涉及了三段論的本質。

工具論

事實上,統觀亞里斯多德的《工具論》可以知道,亞里斯多德提出的前提是有根基的,典至可以追溯到公理和公沒,比如在上述歐幾裡得的證明中,大前提「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就是一個公理,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大前提中提出的命題是已經被確認的,也就是說,「凡人都有死」這個命題是已經由「許許多多」個蘇格拉底有死總結出來的,而利用三段論推斷的是「這個」蘇格拉底有死,正是因為判斷具體存在的屬性比判斷一般存在的屬性容易,因此,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人們通常由具體存在的屬性推斷一般存在的屬性,這種推理的方法被稱為歸納法,我們將在後續《數學中的歸納推理》專題討論這個問題。經典歸納法是由英國哲學家培根(1561~1624)總結出來的,他在總結之前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參見《數學的抽象》)。

我認為,至少對於數學的論證,下面的問題是重要的:在直言三段論的論證模式(1)式中,用子集合B代替元素x時必須慎重,這是因為,在集合A中不完全成立的命題在子集合B中可能完全成立,看下面的例子:

所有的三角形至少有一個銳角。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所以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至少有一個銳角 (4)

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但這個結論是不充分的,因為直角三角形恰好有兩個銳角。對於數學的推理而言,我們總是希望得到恰到好處的結果,很顯然,結論「所有的直角三角形恰有兩個銳角」要比命題(4)給出的結論更加準確,這個問題涉及大前提中集合A與命題P之間的關係,我們將在下一節討論這個關係,從而給出三段論的一般形式。

亞里斯多德

下面繼續討論三段論第一格中其餘兩種類型,通常被稱為特稱型。

特稱肯定型專業術語為AII型。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是:

凡人都有理性。有些動物是人。所以有些動物是有理性的。

特稱否定型專業術語為EIO型。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是:

沒有一個希臘人是黑色的。有些人是希臘人。所以有些人不是黑色的。

與全稱型不同的是,特稱型的推斷中使用了「有些」這樣的詞語,因此這樣的推斷與全稱型有本質的不同:全稱型的小前提是在集合A的內部;特稱型的小前提是在集合A的外部,比如對於全稱型,「蘇格拉底」是在「人」這個集合的內部,「鯊魚」是在「魚」這個集合的內部;但對於特稱型,「動物」是在「人」這個集合的外部,「人」是在「希臘人」這個集合的外部,所以在結論中才必須用「有些」這樣的限制詞。特稱肯定型的符號形式可以描述為:

A→P

AB

/A∩B→P (5)

特稱否定型的符號形式可以描述為:

A~P

AB

/A∩B~P (6)

在上述推斷中,集合B包含大前提中的A,其中符號A∩B表示的也是一個集合,稱其為集合A與B的交集合,表示的是集合A和集合B的共同部分,即x∈A∩B意味著x∈A並且x∈B。顯然,如果AB,那麼必然有A∩B=A。因此,就形式而言(5)和(6)中的結論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事實上,三段論的這兩個特稱型的核心是為了換一個稱謂,比如,雖然在(5)的結論中A ∩B指的仍然是人,但指的是動物集合B中人的那個部分;雖然在(6)的結論中A∩B指的仍然是希臘人,但指的是人的集合B中希臘人的那個部分。

就數學而言,如果是為了得到肯定的結論,那麼這種論證是沒有用處的,因為對於數學,一個結論在「有些」情況下成立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我們在《數量與數量關係的抽象》中討論過哥德巴赫猜想,容易驗證小於100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和的形式,於是由(5)可以得到推論:

所有100以下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的和。有些偶數是100以下的。所以有些偶數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的和。

顯然,對於數學來說,這樣的結論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但是,為了得到數學的否定結果,(6)的論證形式卻是強有力的,因為對於科學而言,為了駁倒一個論斷只需要舉出一個反例就可以了。比如,在《幾何作圖及相關的數學發展》中涉及三等分角的問題,雖然我們只討論了60度角這一種情況,但我們可以從這種情況出發進行下面的推論:

60度角是不能三等分的。有些角是60度角。所以有些角是不能三等分的。

進而得到結論: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雖然在上述三段論的大前提中,我們用一個元素代替了集合,但這種形式在數學中是更加有效的。

這樣就可以得到結論:對於數學的推理而言,全稱肯定、全稱否定、特稱否定這三種形式的直言三段論是有效的,也是經常被使用的。

相關焦點

  • 具有傳遞關係的推理---直言三段論的本質
    比如,對於《具有傳遞關係的推理---直言三段論》中(1)式所示的全稱肯定型中亞里斯多德給出的例子,用集合A表示「所有的人」,用Ω表示命題項的述說:所有「有死」的那些東西,那麼類Ω就是比較模糊的,因為很難定義什麼叫做「有死」的東西。
  • 邏輯推理——直言三段論
    邏輯學中的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原理出發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思維。演繹推理又稱為三段論。三段論是由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構成。演繹推理分為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因而三段論也分為直言三段論、假言三段論和選言三段論。先說直言三段論。
  • 邏輯複習之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
    直言命題是我們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考點之一,而直言命題又有直言命題對當關係的考查,換質換位的考查,還有直言命題三段論的考查,今天,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直言命題三段論的兩種考查方式中的一種。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這一知識點在我們考研當中主要有兩種考查方式:1.直接推理型,題幹給出若干個直言命題,並斷定這些命題為真,要求判斷選項中哪一個一定為真(假、不確定);2.補充前提型,題幹給出若干個前提,並給出一個結論,要求從選項中選擇一個能使題幹中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成立(不成立)的選項。對於第一種考查題型(直接推理型),我們的解題方法是用文氏圖解題。
  • 傳遞性、三段論、歸納法——初中數學演繹推理三大基本方法
    初中數學能力包括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應用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包含猜想和證明兩大部分。初級的推理論證通常表現為能根據已知條件和已有的數學結論,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實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 演繹推理的三段論
    今天我主要講一下對數學中演繹推理的三段論的理解: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之間的推理關係。一般情況下,大前提是已知的正確公式、定理或公理等具有一般性的命題;而小前提則是,當前已知條件符合大前提命題中的條件;那麼我們能根據已知條件得到大前提的結論。
  • 三段論標準形式回顧
    下一章講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三段論轉化為標準的直言三段論,但是如果對標準的直言三段論理解不深刻,感覺講再多也沒有意義。所以這章還是想梳理前面的知識,加深印象。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古典邏輯的核心其實就是研究類與類之間的關係,做出推理。類即具備某一相同元素的集合。
  • 行測常用公式集錦四:推理公式、直言和復言命題
    十四、三段論的推理形式 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中公解析:考查三段論推理規則。由題幹顯然可推出A項;「有些媒體很開放」包含一種特殊的情況是「所有媒體都很開放」,故B、C兩項不能推出;由「所有媒體都關注民生大事」可知D項錯誤。故答案選A。
  • 三段論推理與類推推理的應用
    法律推理三段論在本案中的應用  本案中,本訴是侵權之訴,反訴是確權之訴,雙方均是針對已申請未註冊商標提出請求。一般來說,通過訴訟主張的權利大部分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權利,如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名譽權等。我國商標法對於已申請未註冊商標未明確是否以權利進行保護。故法院面臨能否將雙方糾紛作為民事案件受理的問題。
  • 3分鐘教你學會「三段論」邏輯推理
    我們之所以這100多年來沒有太大的長進,是因為一直缺乏真正的「推理」訓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魯迅這段文字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推理形式:三段論。所謂三段論,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以「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為結構的邏輯推理方式,其基本邏輯是:如果A類對象全部都是a,那麼,它的部分也必然是a;如果A類對象全部都不是a,那麼,它的部分也必然不是a。
  • ...事業單位行測備考技巧:巧借「第一推理規則」主謂拆分解三段論...
    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8北京事業單位行測備考技巧:巧借「第一推理規則」主謂拆分解三段論前提型題目。了解更多北京事業單位招聘信息,請點擊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三段論題目是事業單位考試中判斷推理部分的一個常見考點。根據題目的不同問法,一般來說分為兩種題型,分別是結論型和前提型。結論型是題幹已知若干前提,問我們可以得出何種結論。
  • 2018湖北公務員考試必然性推理直言命題的矛盾關係探討
    通過分析2017年的國考省考真題我們發現,一託五新題型的出現,使得必然性推理的分值佔比有了新的提升,這是一種命題趨勢,那麼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針對直言命題的矛盾關係做一個系統梳理。首先,直言命題是指判斷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簡單句,可以是陳述句也可以是感嘆句,但不可以是疑問句。比如:所有的玫瑰花都是紅色的;有些水果不是蘋果。不論是肯定句還是否定句都可以。
  • 理性分析看本質演繹推理須謹慎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前提蘊涵結論的推理,是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必然聯繫的推理。演繹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充分條件或充分必要條件聯繫的必然性推理。演繹推理的邏輯形式對於理性的重要意義在於對人的思維保持嚴密性、一貫性有著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
  • 直言三段論:一種幾乎人人都用,卻不一定人人都知道的表達方式
    直言三段論:一種幾乎人人都用,卻不一定人人都知道的表達方式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我們總是需要在各種時候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爭取別人的認同,你是否也用類似的句式表達過自己的觀點呢?比如:沒有英雄是膽小鬼有士兵是膽小鬼所以,有士兵不是英雄再比如:所有哺乳動物是溫血動物沒有蜥蜴是溫血動物所以,沒有蜥蜴是哺乳動物一般而言,三段論就是從兩個前提推得一個結論的演繹論證。
  •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推理判斷解題技巧:三段論解題
    2019福建事業單位行測推理判斷解題技巧:三段論解題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19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包括2019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福建事業單位面試試題及答案【導讀】
  • 《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題:1、結構:(量項)主項+聯項+謂項2、對當關係:A、矛盾命題互否,真假相對!B、推出命題是充分條件命題,全稱真則特稱真,特稱假則全稱假(逆否命題)C、反對命題必有一假!D、下反對命題必有一真!
  • 自媒體寫作與論文寫作,論證過程的區別
    自媒體寫作中,尤其是議論文寫作,我們需要對自己闡述的觀點進行論證。論文寫作中,我們也需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推出自己的論點。那麼自媒體寫作有哪些論證方法?論文寫作有哪些推理方法?自媒體寫作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四種。論文寫作的推理方法有歸納推理、演繹推理、溯因推理三種。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自媒體寫作論證方法與論文寫作推理方法。
  • 邏輯思考力——三段論
    這輪的「邏輯思考力」著實讓我心力憔悴,每個抽象的概念必須有足夠的理解才能再轉化為一篇學習筆記,而不是一味的複製粘貼;所以保證每篇學習筆記完成的前提就是我自己對每個邏輯的抽象概念理解透徹,並且能夠在邏輯的框架內有充分的推理和發散。
  • 公務員考試中,判斷推理最繞考點——直言命題的矛盾關係
    直言命題是必然性推理中命題推理的一部分,雖然直言命題是單一命題,較為簡單,但是由於與日常生活說話的理解稍有差異,可能會給大家在一開始學習時造成一些幹擾,再加上矛盾關係這個知識點貫穿了必然性推理的全部內容,所以尚邦公考老師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這個知識點。首先什麼是直言命題呢?
  • 2019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教你識別假面「三段論」
    2019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教你識別假面「三段論」 2019甘肅省公務員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比較好的備考甘肅省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準備了豐富的行測和申論
  • 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
    判斷推理主要考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圖形、詞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必然性推理核心考點一 智力推理必然性推理結論可以由前提必然推導出來的推理。智力推理又稱樸素邏輯,是不需要專業的邏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