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考力——三段論

2021-01-08 老雷記

這輪的「邏輯思考力」著實讓我心力憔悴,每個抽象的概念必須有足夠的理解才能再轉化為一篇學習筆記,而不是一味的複製粘貼;所以保證每篇學習筆記完成的前提就是我自己對每個邏輯的抽象概念理解透徹,並且能夠在邏輯的框架內有充分的推理和發散。

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照葫蘆畫瓢,還要在畫出瓢上的葫蘆。

三段論實際上是以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大前提)以及一個附屬於一般性的原則的特殊化陳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個符合一般性原則的特殊化陳述(結論)的過程。三段論是人們進行數學證明、辦案、科學研究等思維時,能夠得到正確結論的科學性思維方法之一。

我不得不想法設法把這些概念用最容易的方式展示出來,有助於我自己理解運用的同時也可能會對旁人有些幫助;我對「三段論」的理解,其實就是一個公式而已:A>B,B>C,故,A>C

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解釋再結合這個公式,深入的了解一下:A>B就是大前提B>C就是小前提A>C就是得出的結論其中,B就是中項

三段論,解釋起來就這麼簡單,而往往越是簡單的事物,越容易出現誤解,因為越是山間小道就越容易走迷路,而有護欄的大道反而不會誤入歧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就會被他人的「三段謬論」搞的暈頭轉向,甚至有的時候自己的左腦和右腦也會因為進入了「三段謬論」的歧途而手足無措。

如何避免「三段謬論」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邏輯思維並且可以識別他人邏輯誤區的清醒人。

原則一:三段論中有且只有三項因素在「A>B,B>C,故,A>C」的三段論推理中,有且只有A、B、C三個因素,沒有D、E、F……任何其他的因素存在,A就是A,A不可能是a或者(A),每個因素都是確定的,每個因素都不應該有隱藏的屬性;如果有,就違反了三段論的三項因素原則,屬於謬論。

原則二:中項必須與兩邊有交集在「A>B,B>C,故,A>C」的三段論推理中,B是中項,那麼B必須與A有交集,並且A與B 的交集是A大於B,也就是說B屬於A之中;同樣的B也必須C有交集,並且B與C的交集是B大於C,也就是說C屬於B之中;關於這個原則,我琢磨了很久想如何表述清楚,其實只要不脫離公式中的範圍就可以;如果B不在A之中,或者C不在B之中,那「A>B,B>C,故,A>C」就是不成立的。

原則三:前後範圍統一在各種三段論的表述之中,基本的框架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而遵循的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如果結論>小前提,那就是「小項擴大」的謬論邏輯;如果是結論>大前提,那就是「大項擴大」的謬論邏輯。原則四:前提都是否定,就沒有必然的結論如果「A≯B,B≯C,故,A≯C」而結論中的,A≯C就不是一個確定的結論,因為A和C之間在沒有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情況下,本來就是沒有關係的兩個獨立因素,也就所謂是不是A≯C,很明顯,不是嗎?

原則五:前提中有一個否定的,結論必是否定的如果「A≯B,B>C,故,A≯C」或者「A大於B,B≯C,故,A≯C」;與上面的原則不同的是,大前提與小前提之間有了必然的聯繫,所以就可以得出必然的結論,而這個必然的聯繫就在於,兩個前提中至少有一個前提是肯定的,這就把否定的範圍固定在了必然的結論之中。

我自己經歷一場顱內高潮試圖將頭腦中的海嘯平息,但現在還是波濤洶湧,不過我的內心卻看到了陸地的希望。

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邏輯的思維方式,因為邏輯是正確且很難的事,所以學習邏輯就是必然會讓自己進步的事,這是無需質疑的;做正確且很難的事,也是讓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邏輯推理——直言三段論
    演繹推理又稱為三段論。三段論是由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構成。演繹推理分為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因而三段論也分為直言三段論、假言三段論和選言三段論。先說直言三段論。直言三段論可以簡稱為三段論。三段論由三個判斷構成。先看一個案例,在湖面上發現兩具漂浮的屍體,圍觀的人在猜測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場的法醫說:仰臥的是女屍;俯臥的是男屍。當打撈上來後一看,確實是這樣。
  • 蘇格拉底三段論,神邏輯
    最簡單的演繹法蘇格拉底三段論三段論實際上是以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大前提)以及一個附屬於一般性的原則的特殊化陳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個符合一般性原則的特殊化陳述(結論)的過程。那些神邏輯如煙只賣藝不賣身的呀。豹子頭:我玩完了她,不給錢,那就不算賣嘍。(九品芝麻官)丁偉:我這軍長當的好好的,非要讓我把指揮權交出去,跑到這鬼地方當學生,你說有啥好學的,咱不學習照樣打勝仗,那些手下敗將憑啥給咱當教員,有能耐戰場上比比,學習學個屁。
  • 3分鐘教你學會「三段論」邏輯推理
    是不是被這種「神邏輯」雷到了啊?其實這段「神邏輯」是大約100年前,魯迅先生在一篇文章《論辯的靈魂》裡諷刺當時很多人的論辯邏輯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魯迅這段文字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推理形式:三段論。所謂三段論,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以「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為結構的邏輯推理方式,其基本邏輯是:如果A類對象全部都是a,那麼,它的部分也必然是a;如果A類對象全部都不是a,那麼,它的部分也必然不是a。
  •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三段論」
    「三段論」問題作為一個邏輯難點常考不衰,而很多學生對於此類問題卻基本上是局限在過於複雜的「三段論」體系中束手無策,更是苦於沒有有效的方法將三段論的問題用於解題的過程中,其實,三段論在邏輯題目中的考察是很容易把握和掌握的,關鍵是大家要了解三段論的本質考點。專家就三段論的考點與解題方法進行了簡單卻有效的探討。
  • MBA聯考形式邏輯三段論判定方法
    MBA聯考形式邏輯三段論判定方法 MBAChina 訂閱 2010-01-
  • 邏輯思考力——同一律
    這個概念,才真正有點邏輯的味道。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不能在不同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從我們的思考運轉開始,猶如射出去的子彈,思緒的軌跡很容易被各種不確定的邏輯謬論幹擾而產生偏差,從而偏離軌道,離我們想到達的問題本質愈行愈遠;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沒有保持「三點一線」的同一律,又如何保證思考的結論是準確的呢?
  • 學會三段論,你就擁有了福爾摩斯一樣的能力
    這種推理形式叫做三段論,創始人亞里斯多德,非常簡單。但通過它推理,我們可得出可靠的結論。亞里斯多德帶著他的徒弟們,拿著三段論打開了各類學科的大門,影響了歐洲兩千多年。所以不可輕視,需虛心學習。三段論即由三個句子組成,分為大前提、小前提、結論。裡面的角色又分為:大項、中項,小項。
  • 來測測你的「三段論」邏輯
    這個小測試很簡單,所有的題都是「三段論」論證,你要做的只是選擇「有效」還是「無效」。
  • 邏輯複習之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
    直言命題是我們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考點之一,而直言命題又有直言命題對當關係的考查,換質換位的考查,還有直言命題三段論的考查,今天,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直言命題三段論的兩種考查方式中的一種。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這一知識點在我們考研當中主要有兩種考查方式:1.直接推理型,題幹給出若干個直言命題,並斷定這些命題為真,要求判斷選項中哪一個一定為真(假、不確定);2.補充前提型,題幹給出若干個前提,並給出一個結論,要求從選項中選擇一個能使題幹中直言命題三段論推理成立(不成立)的選項。對於第一種考查題型(直接推理型),我們的解題方法是用文氏圖解題。
  • 邏輯思考力——歸納法
    歸納法: 有時叫做歸納邏輯,是指人們以一系列經驗事物或知識素材為依據,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律或共同規律,並假設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從這些規律,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認知方法。
  • 三段論標準形式回顧
    下一章講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三段論轉化為標準的直言三段論,但是如果對標準的直言三段論理解不深刻,感覺講再多也沒有意義。所以這章還是想梳理前面的知識,加深印象。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古典邏輯的核心其實就是研究類與類之間的關係,做出推理。類即具備某一相同元素的集合。
  • 具有傳遞關係的推理---直言三段論的本質
    這個命題的正確性是不需要證明的,並且,「具有傳遞性」這個命題應當作為人們可能進行邏輯推理的基礎。我們曾經討論過,在直言三段論論證式中可以用子集合B代替元素x,只要保證包含關係BA成立,那麼推理的結論成立。比如,對於全稱肯定型,我們考慮下面的推斷:凡數都可以比較大小。整數是數。所以整數可以比較大小。
  • 【乾貨】三段論是否是循環論證
    題主所說的三段論中,「人」就是一個無窮的論域,我們不可能去把每個人都檢查一遍看看會不會死,只能用內涵的方式,認為人本身的固有屬性決定了人一定會死。     其實這個問題提問的形式不太好,「三段論是否是循環論證」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要知道,三段論僅僅是一種論證的形式,而循環論證不僅涉及到論證的形式,還涉及到具體論證前提的得出的方式,而這是不包含在形式裡的。更直白一點,論證形式只有有效無效之分,只關心真前提能不能保證推出真結論,不管什麼循環不循環。
  • 布爾代數與邏輯
    由此得到:沒有布爾代數就沒有概念代數學沒有概念代數學就沒有邏輯定律沒有邏輯定律就沒有邏輯因此,沒有布爾代數就沒有邏輯此概念代數<1><2>與 邏輯關係,證實了二千三百年前,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開創用詞語方式表表達的三段論是數學。
  • 人工智慧教育基礎理論指導-邏輯思考力第二章第2回下部
    邏輯思考力——三角邏輯,提高說服力0202(下)在上部中,我們講解了三角邏輯的組成原理,也分析了為什麼三角邏輯可以提高說服力。但是這僅僅是一個單一的三角邏輯判斷過程。多層三角邏輯關係是由若干個單一三角邏輯關係組成的,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證明了單一三角邏輯關系所得出的結論是可以信賴的,也是具有說服力的。同時,結論在不同的三角邏輯關係中也可以被當作論據使用,它是基於這樣的原理形成的多層三角邏輯關係。它是有層級的,下一級的三角邏輯得出的結論作為上一級的論據來使用,再次與事實數據組成基本的要素,推導出新的結論。
  • 安利:BBC紀錄片《邏輯的樂趣》
    2013年,BBC拍攝了一部名為《邏輯的樂趣》(The Joy of Logic)的紀錄片,這部60分鐘的紀錄片用色彩和故事梳理了邏輯的前世今生。BBC用最幽默的方式講解了邏輯學,拒絕枯燥!拒絕難懂!看完之後的唯一感受就是——一定要和寶貝一起再看一遍!
  • 北京大學生村官:2015大學生村官行測備考指導之如何運用三段論
    在大學生村官考試中,行測的邏輯部分是重點同樣也是難點,題目形式多種多樣,知識點繁雜且不易懂,但是如果你能充分熟練的了解並掌握邏輯,會讓你在大學生村官行測考試中能夠搶佔先機。學會邏輯不能急於一時,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今天中公大學生村官考試網在這裡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邏輯裡面一個重要部分的知識點--三段論。希望可以幫助考生在答題過程中輕鬆掌握備考先機。
  • 會思考的女人,最性感
    如果能同時滿足論證形式有效和前提正確,我們就可以說這個論證的邏輯沒有問題。你知道嗎?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創造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是從他就讀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的教授,約瑟夫·貝爾教授身上得到的靈感。福爾摩斯就是使用演繹論證的推理好手,很多時候,偵探和醫生都會進行對事物的篩查排除工作,只不過,一個是在排除線索,另外一個則是在排除病因。
  • 演繹推理的三段論
    今天我主要講一下對數學中演繹推理的三段論的理解: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之間的推理關係。一般情況下,大前提是已知的正確公式、定理或公理等具有一般性的命題;而小前提則是,當前已知條件符合大前提命題中的條件;那麼我們能根據已知條件得到大前提的結論。
  • 結構思考力:金字塔結構圖應用
    結構思考力:金字塔結構圖應用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用結構思考力尋求確定性。結構思考力之魅力金字塔結構圖本質上是一種結構化,邏輯性,深層次的思考表達與溝通技術,可以用於高效地寫作與表達溝通橫向結構上,每組各個觀點互不重疊且有一定的邏輯順序。比方說,A1、A2、A3三個觀點呈現並列結構,那麼A觀點的論證就囊括了對三個並列觀點的論證。又比方說,B1、B2、B3三個觀點呈遞進結構,依次對於這三個遞進觀點的論證最終將使得B觀點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