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論有256種可能的推理形式,但並非都是有效的形式。為了能夠從真前提必然地得到真結論,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三段論有效性判定的方法也有許多,這裡只討論兩種判定方法。
1、一般規則判定法
三段論的一般規則共有七條,其中前五條是基本規則,後兩條是導出規則。導出規則和基本規則不同,它不是規定的,而是由基本規則推導出來的。導出規則可用基本規則證明。
第一,一個正確三段論,有而且只有三個不同的項。
三段論的實質就是前提藉助於中項作為媒介,使大、小項發生邏輯關係從而推出結論。如果違反這一規則,就會出現的邏輯錯誤,稱為「四項錯誤」。此錯誤主要表現為同一語詞前後表達不同的概念。
例如:
#p#分頁標題#e#人是世間萬物中第一個可寶貴的,
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間萬物中第一個可寶貴的。
這裡,大、小前提中的「人」,是同一語詞,但表達的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後者是非集合概念。因此,犯了「四項錯誤」。
第二,中項至少要周延一次。
中項要起到媒介作用,必須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既和大項建立聯繫,又和小項建立聯繫。
違反這一規則所犯的錯誤,稱為「中項不周延」。例如:
#p#分頁標題#e#凡作案者都有作案動機,
某甲有作案動機,
所以,某甲是作案者。
在這個推理中,中項「有作案動機」兩次不周延,違反規則。事實上,作案者都有作案動機,但有作案動機的並非都作案。
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
這條規則是規定大、小項的。大、小項在前提和結論中各出現一次,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麼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
結論是前提推出的,如果在前得中僅斷定大項或小項的部分外延,那麼,在結論中也只能斷定大項或小項的部分外延。
否則,就不能保證結論必然為前提所蘊涵。違反這條規則出現的邏輯錯誤,稱為「大項不當周延"或「小項不當周延"。例如:#p#分頁標題#e#
所有的大學生都要奉公守法,
我不是大學生,
所以,我不要奉公守法。
在這一推理中,大項「要奉公守法"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題的謂項,不周延;
在結論中是否定命題的謂項,周延。違反規則,犯「大項不當周延"的錯誤。再如:
金子是閃光的,
金子是金屬,
所以,凡金屬都是閃光的。
在這一推理中,小項「金屬"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題的謂項,不周延;在結論中是全稱命題的主項,周延。違反規則,犯#p#分頁標題#e#「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
第四,如果由兩個否定命題作前提,則推不出結論。
例如:
牛不是馬,
馬不是驢,
所以,牛......?
這個推理不能推出結論。從該推理的兩個否定前提出發,既不能推出「牛是驢」,也不能推出「牛不是驢」。
第五,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命題,則結論必為否定命題;如果結論是否定命題,則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命題。
例如:
犯貪汙罪的都是公務人員,
某甲不是公務人員,
所以,某甲不會犯貪汙罪。
#p#分頁標題#e#在這個推理中,小前提是否定的,結論因而是否定的。
這裡,前提斷定:大項包含於中項,小項和中項不相容。
因此,就能在結論中斷定:小項和大項不相容。這樣,結論就是否定的。
第六,如果由兩個特稱命題作前提,則不能推出結論。
兩個前提都是特稱,只有這樣三種不同情況:
兩個前提都是O命題;
兩個前提都是I命題;
一個前提是I命題,另一個前提是O命題。
可以證明在這三種情況下,都不能推出結論。
第七,如果兩個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的,那麼,結論也是特稱的。
根據規則六,如果兩個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的,那麼,另一個一定是全稱的。
因此,包括一個特稱命題的兩個前提,共有四種不同的可能情況:A命題和I命題;A命題和O命題;E命題和I命題;E命題和O命題。可證明在這四種情況下,若推出結論,結論必是特稱的。
2#p#分頁標題#e#、文恩圖判定方法
判定三段論的有效性,也可以用文恩圖解來加以檢驗。
這種方法的要點是:準確地畫出兩個前提的文恩圖形,然後根據圖形檢查,從而判定結論能否從前提中必然得出。
在檢驗三段論時,首先確定三段論的推理形式,並加以符號化,然後用三個交叉的圓圈代表三段論的三個項。
其次是圖解前提,先圖解大前提,然後再圖解小前提。
最後,從圖示上看是否前提蘊涵著結論。如果蘊涵結論,就可以確定這個三段論是有效的;如果不蘊涵結論,就可以確定這個三段論是非有效的。
例如:
①所有的法律是有階級性的,
有些上層建築是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有些上層建築是有階級性的。
這個三段論的公式是:
MAP
SIM
#p#分頁標題#e#_____________________
∴
SIP
我們從圖中看到,S與P相交的區域,有「+」的符號出現,
由此可以斷定:兩個前提蘊涵著結論,即「有S是P」,此三段論是有效的。
再如:
②所有法律是有階級性的,
所有哲學不是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所有哲學不是有階級性的。
這個三段論的公式是:
MAP
SEM
_____________
∴
SEP
我們從圖中看到,S和P相交的區域並沒有全部出現「斜線」,由此可以斷定,兩個前提並不蘊涵結論,即「所有S不是P」,此三段論是非有效的。再如:#p#分頁標題#e#
③負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
犯罪行為是違法行為,
所以,有些違法行為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這個三段論的公式是:
PAM
MAS
∴SIP
從圖中可以看出,S和P相交的區域有部分是存在的,由此可以斷定:兩個前提蘊涵著結論,即「有S是P」,此三段論是有效的。
如果S、P、M中有空類,這個三段論就是無效的。
例如:
①
凡盜竊犯有作案時間,
所有搶劫犯有作案時間,
所以,所有搶劫犯都是盜竊犯。
這個三段論的公式是:
PAM
SAM
————————
#p#分頁標題#e#
SAP
圖解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P類之外的S有部分是存在的,由此可以斷定:兩個前提並不蘊涵
結論,即「所有S都是P」,此三段論是非有效的。
MBA加油站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採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贊
+1收藏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