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中的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原理出發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思維。演繹推理又稱為三段論。三段論是由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構成。演繹推理分為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因而三段論也分為直言三段論、假言三段論和選言三段論。
先說直言三段論。
直言三段論可以簡稱為三段論。三段論由三個判斷構成。先看一個案例,在湖面上發現兩具漂浮的屍體,圍觀的人在猜測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場的法醫說:仰臥的是女屍;俯臥的是男屍。當打撈上來後一看,確實是這樣。人們問法醫為何是這樣。法醫說:男女全身重心不同,男性重心偏向前,浮屍呈現俯臥狀態;女性重心偏向後,浮屍呈現仰臥狀態。法醫的判斷就是按照三段論的思維方式得出的結論。具體是:針對男屍,男性全身重心靠前,屍體在水中呈現俯臥狀態;那具浮屍呈現俯臥狀態;所以,那具浮屍是男屍。同理,女屍也是這樣的分析。這個推理,由三個判斷構成。三段論的推理思維是兩個判斷必然推出一個結論。
再舉一個例子,著名電影《諜影重重》中,有些情節就使用三段論推理,伯恩用這樣的思維來一步步找尋自己的身份。伯恩破譯蘭迪告訴他的一段密碼十分精彩,蘭迪告訴伯恩的出生日期1971年4月15日。那麼伯恩是怎麼破譯出這段數字就是一個門牌地址呢?
我們來看:首先蘭迪在電話裡告訴伯恩的出生日期時,蘭迪已經看了伯恩的檔案。那麼作為伯恩來說,他就會想蘭迪怎麼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以及為什麼要告訴自己的出生日期?自己是一個間諜,身份信息是絕對封閉的,能知道這段數字的,必然是從機密檔案裡獲得。由此,伯恩能分析出,蘭迪一定是看到了絕密檔案。
再進一步,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在自己加入絆腳石計劃由絆腳石計劃組織部門封鎖的,那麼,自己身份檔案一定是保存在絆腳石計劃組織部門。蘭迪告訴自己的出生日期,意味著這是在絆腳石計劃組織部門獲得,也就是讓自己去絆腳石組織部門找尋。於是這段數字必然指向絆腳石計劃的部門所在。由此,再結合當地街道門牌,於是伯恩明白了這段數字就是絆腳石計劃的組織部門所在地地址。而伯恩的對手諾沃沃森,並不是伯恩本人,他自然不會想到這段數字來自於蘭迪看到了絕密檔案。所以,他破譯此數字就比伯恩慢了一拍,從電話號碼、經緯度等等開始破譯。而伯恩很自然的會想到蘭迪並不是絆腳石計劃的組織者,怎麼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呢,這出生日期來自於什麼地方?很明顯,伯恩的思維邏輯將他指向了正確的地點。這就是直言三段論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使用直言三段論。舉個簡單的例子,過馬路時要根據紅綠燈指示來決定是繼續行駛還是停車等待。那麼這裡,就用了直言三段論:《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了紅燈停、綠燈行,如果違反就是違章;現在看到了紅燈;所以必須停車才不會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