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藏在新冠病毒內的23種未知蛋白被發現 「如何工作」仍未可知

2020-12-03 騰訊網

儘管新冠病毒早已是全球成千上萬科研項目攻克的目標,但作為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最複雜的RNA病毒之一,它仍然是令人困惑的存在,還有眾多的未解之謎等待人類去發現。

9月10日《自然》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發現了23種由新冠病毒編碼的、此前未知的蛋白質,而它們在人體感染新冠病毒過程中的作用目前仍然「神秘未知」。

新方法「挖出」23種此前未知的新冠病毒基因蛋白

此前,科學家通過破解新冠病毒RNA基因組掌握了製造29種蛋白質的指令,比如幫助病毒顆粒感染細胞的刺突蛋白,以及多種在細胞內變得活躍的病毒蛋白質。然而,新冠病毒掌控的是否比這29個指令更多卻一直無解。

為了進一步鑑定蛋白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諾姆·斯特恩-吉諾薩爾博士和她的同事利用病毒遺傳物質和細胞蛋白質產生機制之間的關係,揭示了病毒蛋白質編碼片段和它們產生的新的、可能很重要的蛋白質的細節。

▲新冠病毒顆粒(藍色和橙色)正在感染細胞示意圖。圖據《自然》雜誌

目前,新冠病毒的大多數圖譜都依賴於基因測序,基於對其他相關冠狀病毒(如SARS)的認知和計算機預測。相比之下,新方法是基於RNA轉譯的理念,即將RNA指令轉換成細胞中製造的蛋白質的過程,這一方法可以提供更多信息,而且也不需要基於任何此前的病毒圖譜或先驗假設。

而在這一新的實驗中,吉諾薩爾團隊用新冠病毒感染了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然後重點研究了核糖體的活性,核糖體又被稱為細胞蛋白質的製造工廠。核糖體將新冠病毒識別為信使RNA,並很快開始將RNA序列的不同部分翻譯成蛋白質。當核糖體釋放出蛋白質鏈時,研究小組將細胞冷凍並檢測出所有的核糖體及其產物。

研究人員尋找的第一個接觸對象是所謂的ORFs(開放閱讀框),一種讓核糖體知道從哪裡開始和結束這個過程的遺傳符號,在此過程中,蛋白質編碼被讀取,胺基酸被逐個添加。

最終,研究團隊在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現了23個此前不為人知的蛋白質序列,包括一些全新的蛋白質,及一些已知蛋白質的縮短或延長版本。這些蛋白質是由病毒編碼的,不管它們的功能如何,都可能作為抗原,在某些情況下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危險的過度反應。

新冠病毒「成功秘訣」:只要複製得夠快 就能感染人體

對這些蛋白的進一步研究有助於更好地了解感染新冠病毒的過程,以及更好地治療新冠病人或預防人體危險的免疫過度反應的方法。

「核糖體譜分析方法使我們不僅能夠精確地識別病毒基因組上被翻譯成蛋白質的序列,還能為我們提供各種蛋白質的準確數量。然後,我們就有了足夠的信息來比較新冠病毒和相關的冠狀病毒,以及現有的預測。這種差異使我們能夠識別編碼先前未知的新冠病毒蛋白的基因序列。」吉諾薩爾說道。

此外,該研究還進一步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一些秘密。對新冠病毒在幾種不同類型細胞中進行測試後,研究團隊發現,肺部的某些上皮細胞可能是「最有意願」的新冠病毒宿主。

不僅如此,這項研究還揭示了另一個新冠病毒「成功的秘訣」:病毒「單純地」設法在人體內進行快速複製,因此細胞中的病毒RNA數量迅速就超過了人體內的RNA。「它的刺突上不需要有特殊的蛋白質,也不需要向核糖體發出特殊信號,它只需要(靠)數量(取勝)」,吉諾薩爾解釋道。

這一全新的新冠病毒蛋白合成譜有望為多個新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礎,例如,對獨特抗原的鑑定可能有利於針對新冠病毒感染更為準確、廉價、快速測試的發展。此外,這一發現還可以幫助預測哪些感染者會發展成為嚴重疾病,並為新冠治療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提供新的見解。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郭宇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潛藏在新冠病毒內的23種未知蛋白被發現「如何工作」仍未可知
    儘管新冠病毒早已是全球成千上萬科研項目攻克的目標,但作為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最複雜的RNA病毒之一,它仍然是令人困惑的存在,還有眾多的未解之謎等待人類去發現。9月10日《自然》雜誌刊發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發現了23種由新冠病毒編碼的、此前未知的蛋白質,而它們在人體感染新冠病毒過程中的作用目前仍然「神秘未知」。
  • 又一個被新冠病毒「勾結」的蛋白
    由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另一種方式:一種已知可以與弗林蛋白酶切割的底物結合的蛋白Neuropilin-1(NRP1)顯著增強了新冠病毒的感染力。
  • 新冠病毒是如何工作的?
    covid-19病毒是人類最新的敵人。有人說,這種病毒「智商很高」。你瞧,它的致死率不高,但傳播力極強,甚至可以在不引起症狀的情況下傳播。所以,不論為了治療還是研製疫苗,我們都需要去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從病毒學的角度看,病毒的傳播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只要一個環節阻斷,就傳播不下去。那麼,covid-19病毒的傳播有哪些環節呢?
  • 又有多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最新情況→
    除英國與南非之外,新冠病毒新變種陸續在多個國家出現。目前丹麥、荷蘭、義大利、比利時、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亞均發現該病毒變種。葡萄牙已發現3種新冠病毒新變種,巴西、智利、馬來西亞等地也相繼報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
  • 迷惑新冠病毒,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設計出新冠病毒蛋白抑制劑
    ACE2三聚體蛋白,其中T-ACE2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親和力達到KDpan>也就是說,這個聯合研究團隊製造了一個ACE2假體蛋白「迷惑」病毒,並且它對病毒的「吸引力」比ACE2本身要高1000倍以上。
  • 揭開新冠病毒神秘面紗的主要發現
    人類在與新冠疫情抗爭的過程中,一些研究起到關鍵作用,並將最終決定人類何時及如何戰勝病毒。Nature雜誌於2020年8月20日發表社論,回顧了到目前為止人類了解新冠病毒過程中的主要發現。1月11日,上海復旦大學的Zhang, Yong-zhen及其同事將一個在海鮮市場工作的41歲患者中分離出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存放到了公共資料庫中。(SARS病毒在2002年出現於人類時,人類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病毒基因組的完整序列。)測序技術的進步意味著科學家能夠在首例病例出現幾周內解開病毒的RNA密碼。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Rosen稱該研究在理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體細胞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S蛋白如何抓住「門把手」ACE2?RBD-ACE2-B0AT1 複合物結構圖他們發現,在形態上,新冠病毒的S蛋白像一座橋橫跨在ACE2表面,又像病毒的一隻手,緊緊抓住ACE2,這一點與SARS病毒很相似。
  • 《科學》重磅:人造蛋白可抗新冠病毒
    近日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Baker教授的研究團隊帶來了一項新成果:他們設計的蛋白質可以對抗新冠病毒!在培養的人類細胞中,有一款候選蛋白質藥物顯示出的抗病毒活性,可與目前已知的強效中和抗體相媲美。刺突蛋白通過其受體結合域(RBD)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相互作用,然後進入細胞。因此,幹擾這種相互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一種重要策略,起到治療甚至預防性保護的作用。在Baker教授的主導下,第一作者Longxing Cao博士與同事們設計了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緊密結合的小型蛋白。
  • CHOM |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作為包膜病毒的一種,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刺突蛋白,該蛋白介導與細胞表面的附著以及誘導隨後的膜融合反應,最終導致病毒進入細胞進行感染。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位於病毒表面,介導病毒與受體ACE2結合,誘導隨後發生的病毒進入細胞,從而感染細胞並產生新的病毒顆粒。
  • MIT確定新冠病毒關鍵蛋白分子結構 或可設計特效阻斷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家已經確定了在新冠病毒中發現的一種蛋白質的分子結構這種被稱為包膜蛋白E的蛋白質形成了一個陽離子選擇性通道,在病毒自我複製和刺激宿主細胞炎症反應的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 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能夠設計出阻斷這一通道的方法,他們也許能夠降低病毒的致病性,並幹擾病毒的複製。他們試驗了2種阻斷通道的藥物的結合位點,但這2種藥物的結合強度很弱,因此它們不是E蛋白的有效抑制劑。
  • 《細胞》:圍堵新冠病毒!科學家發現可以用人重組ACE2蛋白封閉新冠...
    Penninger等研究證明,使用重組人ACE2蛋白(hrsACE2),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和人源的血管、腎臟類器官。這一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準備在Cell上發表[1]。ACE2蛋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細胞的重要靶點。用它來預防新冠,與癌細胞分泌PD-L1片段,擊落PD-L1抗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非洲出現神秘未知病原體,致死率或高達90%!專家:熱帶雨林中還潛藏...
    新華社資料圖報導稱,這名女患者來自剛果(金)西北部的一個偏遠小鎮,已經出現了與伊波拉出血熱類似的高燒和腹瀉症狀,但其埃博利病毒檢測始終呈陰性。伊波拉病毒發現者、剛果(金)國家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塔姆弗姆也警告稱,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基於科學事實進行的判斷,非洲的熱帶雨林中潛藏著很多未知病原體,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威脅。
  • 英國變異病毒剛起,非洲也曝出90%致死率的未知病原體
    2020年,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人們開始關注各類新出現的未知病毒,希望能在第一時間控制烈性病毒的傳播。日前,英國變異新冠病毒風波還未平息,非洲又被曝出一種烈性病原體,致死率或高達90%。伊波拉病毒發現者塔姆弗姆發出警告稱,非洲又發現一種未知病毒並非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基於科學事實進行的判斷
  • 如何說服爸媽,新冠病毒不是美國製造的
    但是,在2020年1月31日,印度學者發表文章說,經比對發現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上有4段新的插入序列,具體細節在後文敘述。 回到新冠病毒,印度學者的一篇論文,提出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有4段新的插入序列」,而4段序列均能在愛滋病的蛋白序列中找到。然而,這4段序列是新冠病毒所獨有的,在其它冠狀病毒中卻不存在。 論文顯示,印度學者認為,這種不尋常的同一性/相似性,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現象。意思是說,僅僅通過自然進化,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具有這4個序列。
  • 送出最亮助攻 上海光源助力破解新冠肺炎病毒關鍵蛋白結構
    上海光源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之一,它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幫助科學家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助力國際緊急衛生事件的研究上,上海光源早已「戰功」卓著。多種高致病性病毒H1N1、H5N1、H7N9、MERS-CoV和伊波拉病毒的蛋白結構,都在此被成功測定。
  • 「科學突破獎」人造蛋白可抗新冠病毒
    我們現在知道,新冠病毒的表面有許多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通過其受體結合域(RBD)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相互作用,然後進入細胞。因此,幹擾這種相互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一種重要策略,起到治療甚至預防性保護的作用。在Baker教授的主導下,第一作者Longxing Cao博士與同事們設計了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緊密結合的小型蛋白。
  • 23處突變!現有疫苗能否抵抗變異新冠病毒?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隨著英國出現Covid-19新變種毒株,歐美新冠疫情再度面臨失控風險。人們擔心,現有新冠疫苗在抵抗新冠變種毒株方面是否依然有效?自2019年底首次出現,新冠病毒已經發生了多次變異,但這次的變種毒株更令人擔憂,因為它有如此多的突變——23個,其中一些還位於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蛋白)上。
  • 滅活、核酸、重組蛋白...這麼多疫苗傻傻分不清 對新冠病毒免疫...
    什麼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新冠疫苗研發的5種路徑分別是什麼?目前有哪些公司、機構的研發進度走在前面?預計什麼時候新冠疫苗可以上市?  3月17日,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稱,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獲批臨床。
  • 又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
    又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 2020-12-24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HOM|盧茂林等揭示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作為包膜病毒的一種,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刺突蛋白,該蛋白介導與細胞表面的附著以及誘導隨後的膜融合反應,最終導致病毒進入細胞進行感染。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位於病毒表面,介導病毒與受體ACE2結合,誘導隨後發生的病毒進入細胞,從而感染細胞並產生新的病毒顆粒。刺突蛋白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受體細胞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