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之父:她絕症,不能生育,但沒有她,功名再大也無意義

2021-01-15 史海觀復

民國不過只短短三十餘載,卻是充滿了驚喜的時代,在這個風潮雲湧的時代之中,你會發現讓你時而敬佩、時而感動、時而悲傷的故事。在最好的時代遇到那個最好的她,儘管要經歷許許多多讓人措不及防的考驗,但,只要那個她在身旁,無論是何種悲傷都將變成溫暖前行的動力。

「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在1929年於南開大學畢業,而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學習,並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1933-1934年在美國作光譜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學成之後回到祖國,他這一生致力於研究電磁學、近代物理、量子力學和古典力學。他在世界物理學界上享有盛譽。

並將自己的一身學術教給了他的學生,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人才。吳大猷就是一個認真鑽研學術,將自己的精力奉獻給物理學界的理工男,理工男在我們的心中總是古板,木訥,不懂人間煙火的人,只會一味的研究自己的學問與事業,理工男真的不適合談戀愛嗎?

他們真的就如印象中的不解風情嗎?或許很多傑出的理工男都是這樣的,但吳大猷,他為了愛情可以自己受餓卻為妻子撿牛骨頭熬湯治病,可以放棄孩子只為一直陪伴在她身邊。

"我會用一生一世來證明我的愛!"

1925年,吳大猷考入了南開大學物理系,在1929年,他從南開大學畢業留校教學,在第一次上課時便認識了這個剛剛踏入學校的阮冠世。阮冠世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讓吳大猷對她一見鍾情。不久後,學校聘吳大猷給一年級學生上實驗課,他成了阮冠世的老師。

阮冠世對她的這個老師也頗有好感,有一天,吳大猷寫了一張條子邀她與之相會,她欣然赴約。從此兩個炙熱的心便纏綿在了一起。在那個春風和煦的日子裡,他們一同攜手來到了北京天壇公園,阮冠世讓吳大猷把耳朵貼在回音壁的一側,自己跑到另外一側。

片刻,他的耳邊傳來一個甜蜜而清晰的聲音:"願上帝保佑我們一生一世在一起!"這聲音是那麼悠揚婉轉,如真似幻。甜蜜的聲音在吳大猷耳邊回想不止,沉醉片刻之後,他興奮地回應:"我會用一生一世來證明我的愛!"就這樣,她們的愛情不斷濃鬱,北京天壇公園見證了她們之間最珍重的愛情誓言。

「生活裡如果沒有她,我就不會幸福!」

甜蜜的愛情還在愈演愈烈,但痛苦的磨練就接踵而來—阮冠世被檢查出肺病,在當時那個醫學界還不發達的年代,肺病無疑是一個不治之症。

吳大猷想起了老家的一種滋補物—文火燉牛肉湯,每天上課前都會提著一個菜籃子,下課便提著它去市場買瘦牛肉,回到家後細心的將這碗湯做好,女生宿舍是不允許男生隨便進出的,因此他便託好友幫他帶給阮冠世。

阮冠世不論才華和樣貌十分姣好,只是身體常常有恙。吳大猷身邊的人們紛紛勸他要慎重思慮,他的師長也為此擔心他的事業會受到阮冠世的影響。連阮冠世自己也擔心她這樣的身體會拖累這樣優秀的吳大猷,對吳大猷提出了分手。面對大家對他和阮冠世的反對,吳大猷一再表示:「生活裡如果沒有她,我就不會幸福!」

1931年,吳大猷和阮冠世兩人獲得獎學金去赴美留學,在美國,阮冠世還是經常生病,由於病情加重得十分嚴重,她被要求住院治療。在當時,美國經濟正是大蕭條的時候,想獲得一份工作非常不容易。吳大猷為了有更多的錢為阮冠世治病,他工作三天都沒有睡過一分鐘的覺,三天也只是掙了15塊美元。

「生活裡如果沒有她,再大的功名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幸福可言?」

後來,吳大猷在美國成功修讀完成博士學位後,北京大學發來聘書邀請他回學校教學。這時的阮冠世又因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吳大猷想與她一同回國,但醫生認為她的情況不適合在此時出院。吳大猷只好自己先行回國,待阮冠世病情稍好時,再將她接回國內。

吳大猷從家鄉將自己的母親帶到北平居住。他的教學十分順利,也時常陪伴母親遊玩,心中卻十分掛念遠在醫院休養的阮冠世。阮冠世由於吳大猷走後,無法繼續在醫院呆下去,病情剛剛轉好就匆匆回國。

長時間的奔波勞累,使她又患了肋膜炎,高燒不退,剛回國就住進了醫院,吳大猷的母親知道吳大猷經常奔走於學校和醫院之間,才明白他的女友身體十分虛弱。在吳大猷三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因此他是家中的獨生子,母親更是知道阮冠世無法生育後堅決反對他和阮冠世在一起。

不僅是他的母親,在北大的同事們,他的親戚朋友皆勸他不要如此衝動,要仔細思慮自己未來的人生。吳大猷卻堅定的對著母親和他的好友們說:「我愛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來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來。生活裡如果沒有她,再大的功名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顧她,而結婚是我今生能夠照顧她的惟一方式。」

他愛的是阮冠世,只有她才給自己帶來了生活的快樂,是她給了自己要努力工作的信念,若是失去了她,那他的人生又有什麼樣的快樂呢?

「她的離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侶。」

結婚之後,阮冠世也時常需要住院治療,後來,母親由於意外而去世,夫妻二人開始了到處漂泊的日子。到了長沙,吳大猷教學的地方離家距離很遠,經常搭乘馬車去教學,有一次馬受到了驚嚇,將吳大猷甩到了車下,昏倒在了路邊。

因為此事臥床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阮冠世悉心照料,待吳大猷身體恢復後,整日照料他的阮冠世因為神經和體力的缺乏,又倒下了。1979年,阮冠世闔然長逝,她離開了那個將她愛了將近半生的人,而對吳大猷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巨大的痛苦。

2000年,吳大猷病逝,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我一生沒留下遺憾。」不管對於事業還是愛情,他都用自己的心完成了。他完成了他熱愛的工作,他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完成了他對阮冠世熱情的愛,用他的一生一世證明了他的愛!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中國物理學之父:她絕症,不能生育,但沒有她,功名再大也無意義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物理學之父」,在中國乃至是世界的學術界都佔據一席之地。你一定想不到這麼一個遠負盛名、桃李滿天下的學術大佬竟也是個痴情男子,他與妻子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每每談起就讓人感動不已。兩人相識的那一年,吳大猷大四,憑藉優異的成績成為了校園的風雲人物,也成為了物理大師饒毓泰的得意門生。而此時的阮冠世才是剛進入大學的稚嫩少女,不僅姿色出眾,還才華橫溢,學術方面絲毫不遜色於男子。這讓初見阮冠世的吳大猷心動不已。後來,偶然的機會,他給大一上實驗課。對阮冠世傾慕已久的吳大猷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愛之情,向阮冠世寫了一張紙條,邀她赴約。
  • 女子不能生育愛狗如命,寵物狗死亡6天後她竟在家中上吊自殺
    04:11 來源: 國際狗仔 舉報   據《每日郵報》11月24日報導,一名英國女子無法生育
  • 她4次落選中國院士,卻被美國選入外籍院士,她:做人不能忘本
    「做學問要先把人做好,人做歪了再大的學問也不可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可最終能不能當選仍摻雜著太多的未知因素,像李珍愛女士每次競選都有6位以上的院士舉薦,但最終都沒有被選上,箇中緣由不言而喻。儘管李愛珍多年來仍未增選上院士,但她依舊在科研的道路上勤勤懇懇、刻苦鑽研,一直在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科技實力和專業能力,身邊從不乏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願意跟著她幹。
  •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隱姓埋名數十年,一項成就前無古人
    今天的主人公是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因為巨大的科學成就,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但是,她的名字常常有一個前綴——錢三強的夫人。但是,他們雖然談戀愛,卻沒有影響學業。當時中國的大學寬進嚴出,清華的課業尤為繁重。最終物理專業只有10人順利畢業,何澤慧是第一名。而第二名,正是她後來的丈夫,錢三強。
  • 她爸是蔣百裡,徐志摩是她表哥,金庸是她表弟,兩彈元勳是她丈夫
    還有一位民國女神,人美聲甜,不僅長得特別好看,還極具才華,她就是民國女高音歌唱家蔣英。你或許會說,她雖然如此出眾,但大家對她還是不熟悉啊。那接下來提到的這個人,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不認識,他就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而蔣英,就是錢學森的夫人。
  • 她三次顛覆粒子物理學 卻為何未獲諾貝爾獎?
    作為女性,她在職業生涯早期經歷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為了科研工作,她放棄了生育。她出生自二戰期間淪陷的中國香港,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196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因描述原子核結構的數學模型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那以後,再沒有女性贏得同樣的殊榮。這55年間,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眾多女性之一是吳秀蘭。
  • 愛因斯坦,名副其實的現代物理學之父
    對於學習物理的學生來說,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之父沒有問題,他們只會戲謔的比較愛因斯坦和牛頓到底誰高出了幾釐米。但是,對於普通公眾來說,這篇新聞有誤導性。在科學合作中,有名譽被盜取的現象。其中在物理學家中引起眾怒的,是在1967年當時的女研究生貝爾發現了脈衝星(這些星星發出周期性很強的信號,當時她的小組認為是外星人發出的,於是稱它們為小綠人1號,2號,3號等,但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很緻密的星體自旋時發出的電磁波,於是人類發現了脈衝星),但是僅其導師休伊士獲得了1974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原因就是發現了脈衝星,而把她忽略掉了。這件事,有非常多科學家為其鳴不平,至今方休。
  • 她放棄諾獎,讓核技術進步50年:不能等人家把祖國建設好再回來
    她說,「世界上最先進的自然科學,是物理學。以後要用物理學,為祖國崛起而奉獻一生。」於是,她寫信到了密西根大學,當時國際物理學權威教授烏倫貝克覺得王承書實在是太優秀了,硬是破例收下了她。但她依舊選擇回去,旁邊的好朋友都勸她:別回去了,現在中國什麼都沒有,你回去是搞不了科研的。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留美後毅然回國,為製造原子彈隱姓埋名30年
    ,常常誇她是「了不起的人才」,兩人的精誠合作,完成了許多物理學的重要突破。可王承書並不這樣想,她寫下了著名的一段話:「 條件是要人去創造的,我不能再等別人來創造條件,我要參加創造條件、鋪平道路的行列!」。這一番話,同樣鼓舞了其他身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們。
  • 未生育的女太空人,在完成太空任務後,她還能生孩子嗎?
    那麼,若未生育的女太空人在完成太空任務返回地球後,她還能生孩子嗎?此前,科學家們曾在太空中進行過人類繁育的實驗,當時兩名太空人自願參加了實驗,不過因為太空中的環境非常惡劣,最終這項實驗失敗了。不過,這並不能證明沒有生育過的女性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其生出的孩子會發生基因變異。相反的,根據數據顯示,很多女太空人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她們生下來的孩子是非常健康的。
  • 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丈夫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她才是當之無愧女神
    當時由於戰爭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個法文單詞。信的大意是:問錢三強是否還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寫信報平安。何澤慧與錢三強這段美好的姻緣就是從這封簡訊開始的,兩位年輕人的通信也越來越頻繁。隨著書信日漸頻繁,兩個人的心隔得越來越近了,他們聊自己有趣的生活,會聊兩個國家的不同之處,會聊物理學一些深奧的問題,他們幾乎無所不聊,成為了彼此最堅強的壁壘。
  • 中國最牛科學家為何沒有袁隆平
    悟空問答有一題——選出中國最牛的5名科學家,你會選誰?有一篇文章選了屠呦呦、楊振寧、鄧稼先、錢學森、于敏這五位大咖,並且每位科學大咖都配有一段為什麼選擇其為中國最牛科學家的理由,有網友問:為何沒有袁隆平?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裡除了水稻,就只有她了!
    袁隆平,這個活在教科書裡面的人物,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大家看來,他是一個眼裡只有雜交水稻的人。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雜交水稻,他的眼裡就只剩下那個陪伴他近60年的妻子了。對當時的他來說,心裡只有「水稻」,已經沒有時間再想其他東西了。於是,34歲以前的他,對情愛絲毫無感。可是,就在34歲那年,他遇到了那個讓他心動的女孩子。那時候他們班新來了一位女學生,名字叫鄧哲,比他小7歲。在當時那個年代,女性大多都是內斂文靜的,但鄧哲不一樣,她性格開朗外向,活潑熱情。而且她也特別擅長打籃球,甚至比有些男生的球都要打的好。袁隆平對她印象很深,而且頗有好感。
  • 她是中國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如今過了8年,她現在如何?
    然而在2012年之前,飛上太空的中國太空人中並未出現女太空人,這種現象到了2012年被徹底改變了,劉洋作為我國首位女太空人成功飛上太空,那麼她回到地球之後情況怎樣呢?曾有流言稱女太空人飛上太空之後,無論在太空上待多長時間,回到地球後生育能力就會減弱,因為宇宙環境影響了女太空人的身體。
  • 國內首例冰凍人,患絕症後渴望復活和丈夫再續前緣,如今怎麼樣了
    就比如說在醫療方面,很多以前治不好的絕症,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也漸漸地變成了普通的疾病。所以,現在人們患上了一些絕症,說不定在若干年後,也可以得到輕易的解決。但是絕症並不會給人時間去等待,因此,「冰凍人」開始出現。多年前,國外就開始了冰凍人實驗,他們把人體冰凍起來,等到合適的時機再進行復活。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首例冰凍人,患絕症後渴望復活和丈夫再續前緣,如今怎麼樣了?
  • 她三次顛覆粒子物理學 卻為何未獲諾貝爾獎?|暗物質|歐洲核子研究...
    作為女性,她在職業生涯早期經歷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為了科研工作,她放棄了生育。她出生自二戰期間淪陷的中國香港,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196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因描述原子核結構的數學模型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那以後,再沒有女性贏得同樣的殊榮。這55年間,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眾多女性之一是吳秀蘭。
  • 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生育意願?
    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雖然是否已經跌入「低生育陷阱」還沒有定論,但生育率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已被廣泛認可。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的生育意願?
  • 快穿白月光文:她為改變生育性別,開啟快穿之路,從此男人生小孩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4本快穿白月光文:她為改變生育性別,開啟快穿之路,從此男性生小孩。主要講的是:在女主那個年代是一個重男輕女非常嚴重的時代,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綁定上系統快穿做任務,從此讓男人懷孕生小孩。喜歡這本小說的不要錯過哦,點擊下方小卡片免費閱讀。
  • 緬懷「中國原子彈之父」!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後,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 ——錢三強 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因心臟病突發逝世,終年79歲。他身後留下的,是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巍峨大廈。
  • 隱身30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人家把祖國建設好再回來
    班裡的男同學常常看不起她,就連教授也無心對她過多的栽培,覺得她畢業後無非是回歸家庭相夫教子,不會再專心於科研的事業。沒想到,第一次考試,她就用成績證明了自己,大學的幾年,她常居榜首,將平日裡鄙視她的男同學通通折服。而後,她不僅順利取得了燕京大學的物理系碩士學位,同樣,也認識了大她兩歲的教員張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