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合辦「能聽」的展覽:展示百鳥鳴唱之美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12月3日電(記者馮源)在一般人看來,「鳴叫」和「鳴唱」都可以描述鳥的發聲,但是在鳥類學家看來,它們大有不同。正在浙江自然博物館舉行的「響宴——鳥類鳴聲行為展」,就講述了兩者的區別。這也是海峽兩岸鳥類專家合辦的一個「能聽」的展覽。

  此次展覽共展出了106種鳥類的238段鳥鳴聲。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館員範忠勇說,鳥的鳴聲行為是野生動物中最為龐雜的類群,其複雜性接近人類。鳥鳴可以分為鳴叫和鳴唱兩種,前者是比較單調、短促或連續單調的叫聲,有示威、聯絡、乞食、警告等不同功能,而鳴唱則是雄鳥在繁殖季節發出的歌聲,有求偶、安慰配偶和宣示「主權」的功能。

  在展覽現場,觀眾可以用手機掃描鳥類照片邊上的二維碼,在線傾聽它們的聲音;也可以戴上耳機和VR眼鏡,欣賞如同天籟的鳥鳴;還可以在觸控螢幕上把幾種鳥鳴組合在一起,創作「鳥鳴交響樂」。展覽中還有一條「夜間隧道」,觀眾行走其中,可以依次聽到十種貓頭鷹的叫聲。

  在這個「能聽」的展覽裡,人們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鳥鳴現象。例如,新生的雛鳥的叫聲頻率最高,隨後逐漸降低,最後會與成年的親鳥接近,因為高頻聲音傳播力差,不易被天敵發現;生活在開闊環境中的鳥類,其鳴聲遠不如生活在叢林中的鳥類來得豐富多彩,因為後者更需要聲音傳播信息。

  花甲之年的臺灣鳥類攝影家、鳥聲專業錄音師孫清松是這些鳥聲的錄製者,在30年間他錄製了分布在海峽兩岸的400多種鳥類的數萬段各類鳴聲。

  孫清松告訴記者,這是他首次展出鳥聲之美,希望公眾通過聆賞鳥聲,增強愛鳥護鳥的意識。「臺灣和大陸的經驗都證明,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愛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會逐漸增強,而愛護鳥類的意識也會隨之增長。」

  範忠勇談到,鳥聲研究有助於研究生物多樣性,2015年得到命名的四川短翅鶯,就是因為叫聲獨特才被鳥類學家發現的。

相關焦點

  • 「我家的兩岸故事」:追憶兩岸漂移時光的傳家篇章
    展覽以多元互動方式呈現遷臺人物及其後代真實經歷的影音紀錄及文物,包括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現代水墨畫之父名家劉國松、蘇州「嚴家花園」園主嚴家淦四公子嚴雋泰、出身上海文人世家的知名策展人陸蓉之、親送老兵骨灰歸葬故裡的「感動中國」人物高秉涵、表演與相聲大師宋少卿等,紛以他們的生命故事,溯源一頁遷臺史的流變脈動。
  • 近百場數字展覽扎堆來襲!精選浙江省優秀展覽81個
    近百場數字展覽扎堆來襲!展覽以越文化為主線,展示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下遊地區三個最有影響力的諸侯霸主吳、越、楚之間相互徵伐、文化融合的歷史片段。展覽依託豐富而系統的陶瓷文物和專業典雅的陳列語言,向廣大觀眾和專家學者生動展示浙江古代陶瓷的工藝成就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
  • 百餘座博物館展示濟南文明與記憶
    作為千年古城、省會城市,濟南歷史文化資源豐富而深厚,更能藉由這一平臺展示自身魅力,進而實現與市民、遊客的思想溝通。自濟南市開展百座博物館建設工作以來,百餘行業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在這座城市中迅速成長起來,基本建立起了國有博物館與民辦博物館互為補充、各行業和各種所有制博物館全面發展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形成了市、鎮、村三級博物館網絡。
  • 超越二度空間 四百多張海報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四日電 國際設計界盛事——《超越二度空間──二○○七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將由明日起至明年五月十九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四百多張海報既展示海報的獨特魅力,又讓觀眾一睹不同國家的藝術文化。
  • 創意無限悅賓朋 文博會首設寧波和臺中為兩岸主賓市
    首設兩岸主賓市  寧波館臺中館  聯動亮相  本報訊(記者黃懷)本屆文博會首設兩岸主賓市,特邀寧波與臺中聯動亮相,並於昨日舉行主賓市開館式,展示主賓城市的特色資源、重點產業項目、產業發展成就及優秀文化,助力兩岸經濟文化對接。
  • 展覽|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
    展覽 |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作品展 2021-01-1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香港科學館舉辦展覽 展示機械人500年奇妙歷程
    香港科學館將於11月13日開始舉辦「機械人的五百年」展覽。該展覽展出逾百組獨特的機械人藏品,呈現500年來機械人的發展歷程。早在16世紀,人類已從人體構造中得到啟發,發明可自動運作的機械裝置。隨著科技發展,簡單的機械裝置逐漸演化成類人型機械人,既能夠靈活模仿人類的動作和表情,並懂得學習、反應、表演甚至思考。展覽由香港康文署主辦和香港科學館籌劃,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提供展品。
  •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
    >(記者 華夏 曾江 通訊員 張帆)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陳列展覽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陳列展覽策劃與實施」論壇在成都舉辦。  專家雲集,為講好文物故事獻計獻策  據悉,此次論壇吸引了62家博物館和7家文博行業公司參與。來自北京大學、江蘇省美術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四川省內外文博單位的專家們,分享了針對陳列展覽的理論思考與實踐經驗。
  • 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百項研究成果都在這個展覽裡
    9月20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在大興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開幕,大會特舉辦麋鹿回歸35周年百項成就展覽,以時間為序,通過生動詳盡的圖文介紹,向公眾系統展示35年來圍繞麋鹿開展的物種保護、棲息地生態建設、科學研究與文化建設的100項重要成果,全面展現麋鹿保護和研究的波瀾壯闊史。
  • 第八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大陸首展於北京啟動
    9日上午,第八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大陸首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300餘位小朋友用他們優秀的作品,展示了天馬行空的靈感和想像力,為觀眾開啟了一次奇妙的時空穿越之旅。展覽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華文創發展協會(臺灣)、今日美術館、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聯合主辦,以「未來會怎樣?」為主題,從兩萬餘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少兒畫作中,挑選200多幅獲獎作品展出。
  • 【展覽】「恐龍腦科學」展覽在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開展
    由浙江自然博物院協辦的「恐龍腦科學」展覽,經過籌備、展品準備、報批報關、布展等程序,於7月12日在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開幕, 該院副書記、恐龍學博士金幸生參加了開幕式。恐龍腦科學展覽分為五部分,首先是「脊椎動物的腦」,介紹了脊椎動物大腦的構造,不同脊椎動物大腦的區別。
  • 2021亞洲數字展覽展示博覽會
    2021亞洲(廣州)數字展覽展示博覽會時間:2021年5月10日-12日地點: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參展費用標準展位(3M*3M):
  • 兩岸高校首辦EMBA班在臺畢業
    海峽兩岸高等學府首度合作開辦的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班——「復旦—臺大EMBA項目」2010年在上海復旦大學正式開學。蓋方是當時被錄取的60名兩岸企業高管之一,也是首位獲頒兩岸合辦EMBA證書的大陸學生。  「復旦—臺大EMBA項目」學制為兩年,學員需完成18門課程的學習,其中1/3課程的教學在臺北。兩岸教師也往返滬臺之間授課。
  • 1300件文物展示「最早美洲人」神秘生活(圖)
    1300件文物展示「最早美洲人」神秘生活(圖) 2014-07-14 08:49:18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只是西方視角  1300件文物展示「最早美洲人」神秘生活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是狹義上對哥倫布和西方人而言,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原來來自亞洲蒙古人種,而令17世紀美洲原住民驟減根源是歐洲移民帶來的疾病……一批「最早的美洲人」生活文物藏品11日來到廣東省博物館,這個《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藝術》免費展覽,再撩美洲原住民故事
  • 兩岸青少年童「畫」航天夢 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的獲獎作品吸引眾人駐足欣賞。  本屆大賽九位特等獎獲得者展示共同創作的主題作品。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兩岸情牽 視界融合
    11月23日上午,「情深藝長·第六屆海峽兩岸藝術家書畫作品展」在福州海絲藝術館舉辦。展覽薈萃了兩岸藝術工作者創作的100件書畫作品,包括書法、國畫、油畫等。演員李嘉存、趙保樂、臧金生,歌唱家王靜等40多位兩岸文藝界名人還來到展覽現場,觀賞作品,探討交流,有的興致勃勃地現場潑墨揮毫。
  • 150個精彩展覽、10部全球頂級紀錄片、一個可以聽的圖書...
    在家除了長肉也別忘記漲點知識哦~小布現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可以聽的圖書館10部全球頂級紀錄片150個精彩展覽關鍵是宅在家中就能聽能看為便於公眾查詢瀏覽,國家文物局對各地製作的網上博物館展覽進行了匯總,並將分批在網站公布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