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及什麼藥材營養價值高於「人參」,價格高於「黃金」,想必回答最多的是「冬蟲夏草」。蟲草價格的居高不下,除了超高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外,更多的在於其高海拔的生長環境及野生生長的數量稀少和難以採挖。
成蟲生長難,成蟲感染難,蟲草採挖難,其實除了種種不易外,每挖一棵蟲草還要破壞0.01平方米的草場。青海被譽為「中華水塔」,蟲草的主要產區又在生態位置最重要且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均發源於此的玉樹藏族自治州。
高原物種資源的開發和世界第三極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就不能調和嗎?答案是否定的。自2003年起,一群年輕人用自己的專業所學開始了冬蟲夏草生物特性的研究,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將高原生物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現在,這些年輕人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夢想,更為蟲草產業等青海特色生物資源積蓄了「綠色動力」。
創業不易,夢想推動前行
託爾斯泰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也正好詮釋了這個時代中國成千上萬中小微企業的艱辛歷程。青海久實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2003年,由中國投資公司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的「中藏藥產業現代化示範工程」,國家十五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冬蟲夏草野外繁育」課題,由青海省珍稀物種高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承擔,開始了對冬蟲夏草這一珍稀物種神奇生長過程和藥用價值的探索。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項目中止。國投撤資、公司解散、野外繁育基地被封,大量的研究資料被丟失,課題組所有人的復出付之東流。
但課題組的四名核心人員塗峰、張玉業、李桂全、陳永鳳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在2007年青海省各大製藥廠不認可、不接納四處碰壁的情況下,艱難行走。
2009年3月,塗峰把僅有的一套住房以不到三十萬元的價格賣了,作為啟動資金開始了新的創業,青海久實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一個廢棄的農家小院裡誕生了。
隨後幾年裡,企業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自身的艱苦努力,於2010入駐科技孵化器青海青年創業園,2013年入住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生物園區中小企業創業園。先後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4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得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1項,國內領先科研成果3項,企業發展闊步前進。
科技創新,蟲草實現「工廠化」生產
2015年12月17日,《經濟參考報》刊登《「久實」蟲草膠囊面世冬蟲夏草實現「工廠化」生產》的報導,報導稱「作為目前國內冬蟲夏草產業領域內唯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產企業,青海久實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歷經多年科技攻關,終於突破技術瓶頸,研製生產的『久實牌蝙蝠蛾被毛孢蟲草膠囊』日前正式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為國產保健食品,該產品的面世標誌著冬蟲夏草成功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填補了此項產品的國內國際空白。不僅利用領先的現代生物工程技術使特殊生物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得以有效彌合,也使蟲草這樣的高端養生品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保健成本。」
細究其冬蟲夏草的實際,其蟲的學名叫蝙蝠蛾幼蟲,而草的科學名稱叫做中國被毛孢,所以蟲體內真菌繁殖形成的菌絲體學名叫做:蝙蝠蛾被毛孢菌絲體,俗稱冬蟲夏草菌絲體。並且冬蟲夏草僅分布於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環境,造就了許多在其它地區難以再生、難以重現、難以複製的具有獨特功效的生物資源,冬蟲夏草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資源之一,因其功效獨特、蘊藏量有限,市場需求巨大,導致該物種瀕臨滅絕,現已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物種」。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菌物學家、生物工程方面的專家就利用當時先進的抗生素生產模式實現了冬蟲夏草行業蝙蝠蛾被毛孢的產業化。但由於蝙蝠蛾被毛孢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只有通過液體四級連續深層發酵才能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基礎投入巨大、生產過程控制複雜、生產過程風險大、生產所需水電能耗高、汙染排放難以解決,最終產物得率低,使得技術難以推廣,制約了蝙蝠蛾被毛孢產業化的發展。
「十幾年來,我們針對『液體四級連續深層發酵』技術問題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最終利用無性「克隆」技術,形成了『蝙蝠蛾被毛孢高效細胞靜置增殖』技術,解決了冬蟲夏草DNA的完全表達,現在,已經實現了冬蟲夏草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企業總工程師及副總李桂全說。
目前,公司在蝙蝠蛾被毛孢生產工藝領域,申報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已授權3項,其中2015年授權的1項;審定了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成果1項,國內領先科研成果3項,其中2014年審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1項,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2項,並被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作為重點支持企業。公司在冬蟲夏草行業被毛孢生產領域的水平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雖然度過寒冬已經發展蒸蒸日上,但公司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志向高遠,目前,企業已經與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科技大學加強科研、產品研發合作,成立了產學研聯盟,將不斷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
產業帶動,黑果枸杞獲得「合法身份」
久實蟲草除了對冬蟲夏草做足貢獻,近日,對我省黑果枸杞也發揮了自身科研團隊的優勢,幫助我省黑果枸杞產業早日獲得了「合法身份」。
黑果枸杞是我省的特色生物資源,其極強的環境適應性和極高的醫藥、保健價值,成為我國西部荒漠鹽鹼化地區生態治理的先鋒物種和優勢經濟植物。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環境形成了較其它相鄰地區黑果枸杞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理活性強的特點,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大力發展黑果枸杞產業,對我省特色生物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黑果枸杞的基礎研究與產品開發取得了長足發展,黑果枸杞產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但是,根據國家食品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要求,黑果枸杞尚未列入國家新食品原料名錄,這成為我省黑果枸杞產業發展壯大的致命性瓶頸。
自2013年以來,企業著手了黑果枸杞國家新食品原料準入的大量基礎工作。四年間企業在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黑果枸杞品種鑑定、理化性質、礦物質、成分、維生素、功效性成分、有毒有害物質成分等各項大量基礎分析、測試、研究工作。2015年底國家衛計委正式受理了公司所有的技術申報材料。2017年2月6日,終於獲得黑果枸杞國家行政審批。
一個小微企業,為了全省黑果枸杞的長遠發展產業鋪平道路,這對我省西部荒漠化、鹽鹼化地區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扶貧功堅等將產生積極的效果。
其實,在我省眾多科技型、社會責任型中小企業中,久實蟲草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懷揣夢想,發奮圖強,他們將科學技術作為企業綠色發展、長遠發展最有力的「武器」和「動力」,一路前行!(羋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