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拼多多「取代」的巨頭!市值縮水600億,騰訊2次輸血都救不活

2020-12-05 不凡智庫

文:西米

眾所周知,自從進入4G網絡時代之後我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支付寶、淘寶、京東、共享單車等等這些新興事物的出現,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可以說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而且我們攜帶一部手機就能遊遍全國。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在國內誕生了很多的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像馬雲的阿里巴巴還有馬化騰的騰訊都是我們人盡皆知的兩大巨頭企業;一直以來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是「死對頭」一般的存在著,雙方你追我趕,相互競爭相互成長;

正是有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快速發展,才得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多了。特別是馬雲的支付寶的出現,讓人們進入了便捷時代,出門不帶錢成為主流,而隨著馬雲淘寶的不斷擴大,很多人也希望借這股浪潮進入這個行業。

電子商務界,淘寶稱王,馬化騰很眼紅

談到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馬雲的阿里巴巴必然會當選。原因很簡單。首先,阿里巴巴出現的很早。其次,支付寶推出的花唄支付方式自然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起初,淘寶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屁孩,但自從2009年雙十一事件以來,淘寶的名聲一路飆升,馬雲的財富也一路飆升,甚至多次成為中國首富。

在電子商務時代,網際網路巨頭馬化騰也很羨慕。也想打造騰訊電子商務的「黑馬」,但沒有經驗的馬化騰應該怎麼辦呢?

騰訊想做電商,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馬化騰投資了京東、拼多多以及美麗說等電商平臺。不過在這些電商中,總會有這麼一些是扶不起的阿鬥,比如說唯品會。騰訊對它可算是不離不棄,即使是在如今,微信的九宮格中(微信入口),依舊是有它的存在地位。

大家都知道,要想從阿里巴巴竊取電商市場是很困難的。所以馬化騰決定投資京東. 通過入股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京東是阿里巴巴的對手,但是這次劉強東僅持有15.8%的股份,而騰訊則持有20%以上的股份。京東自身的實力,加上騰訊社交巨頭的加持,已經逐漸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二名。

但由於京東本身主要從事3C電子產品,仍落後於馬雲。於是騰訊又投資了另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唯品會,並推出了「419特賣」。與京東相比,唯品會最大的特色應該是「特價」。雖然沒有物流,配送速度慢,但已成功躋身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三位。

除此之外,騰訊和京東在其餘方面,也是給唯品會足夠多的在支持。唯品會股價大跌。這個時候,騰訊卻一直在增購其股票。至於說京東的話,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和唯品會籤訂了協議,可以派董事以及觀察員入駐唯品會。

不曾想「特賣」的唯品會仍然是扶不起的「阿鬥」

唯品會於2008年正式成立,2012年初在紐約上市。唯品會一開始不太受歡迎,所以邀請周杰倫為其代言。其市值已從最初不到4億美元飆升至178億美元,增長近57倍。然而,2015年,唯品會的市值突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並繼續縮水。到2019年,唯品會的市值將只有60.96億美元。與峰值相比下降了近62%。

2017年,騰訊投資8.63億美元收購唯品會,持股7%,成為唯品會第二大股東。但在電子商務領域,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天下,而唯品會也沒有因為騰訊的加持而翻身。但騰訊並沒有放棄。2018年,唯品會再次被騰訊「供血」。但此時,唯品會已經死了。雖然有「419特賣」,但一小時的成交額還不到10億。與1000億元/小時的雙十一相比,差距是100倍。

2019年,唯品會的419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表面上是為了全面的營銷活動,但實際上是為了證明它們仍然存在,但卻是被迫歡笑。而現在唯品會、騰訊再次「供血」也救不了了。雖然被稱為「下一個拼多多」,但卻未能抓住消費者的心,甚至已經被拼多多取代。

騰訊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唯品會變身「阿鬥」,騰訊的目光立刻被剛剛出現的拼多多吸引住。拼多多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匹黑馬,一出現就打破了沉寂的電子商務市場。拼多多和唯品會一樣,成立三年後上市,市值300億美元。雖然「假貨問題」被列入美國貿易代表「臭名昭著的市場」,導致其市值縮水近20%,但拼多多的市值仍高達278.5億美元,是唯品會市值的4倍,成功取代唯品會成為第三名。

拼多多由黃崢創辦,騰訊是其第二大股東。同樣是第二大股東,卻是一家虧損,一家盈利。這是多麼戲劇化的一齣戲啊。騰訊的投資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但至少目前來看,這項投資並非自作自受。

2019年,各大電子商務平臺都發布了各自的財務報表,唯品會也不例外。數據顯示,唯品會2018年營收845億元,淨利潤27億元。2019 年全年業績方面,唯品會 2019 年總淨營收至人民幣 930 億元,2019 年活躍用戶總數為 6900 萬人, 2019 年歸屬唯品會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 40 億元。同時,唯品會也是第一個直接實現電子商務平臺貨幣化的平臺。

在這方面,京東和拼多多無法相提並論。京東成立於1998年,直到2017年才實現盈利。儘管拼多多出現的日子不長,但2018年卻虧損39.58億元。但唯品會現在是一個無助的阿鬥,而拼多多正處於爆發時代,估計馬化騰心裡也不舒服。

唯品會已經存在了近十年。它與京東和天貓共存同一時期,但未能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更不用說淘寶給唯品會帶來的壓力,僅僅是價格低到足以讓唯品會瘋狂。畢竟,它曾經是電子商務的巨頭之一。如今,騰訊的血液供應再次出現故障。其實,唯品會不想成為下一個「聚美優品」。僅僅依靠「419」是不夠的,還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騰訊重走九宮格
    當身家加起來超過 600 億美元的兩個男人結伴逛街,他們逛的是什麼?當天,微信支付宣布推出 " 智慧商圈 " 解決方案全新升級,包括無感停車、小程序營銷與刷臉支付等數位化成果。在萬達,停車出場平均等待時間從 20 秒降低到 2 秒,馬化騰還刷臉支付買了一杯百香果茉莉茶,用了 1 毛 8 的微信補貼。
  • 拼多多一夜之間蒸發840億!如何才能續命?網友直呼:很簡單!
    在今年,拼多多更是已經超越了國內電商巨頭京東,轉身一變成為國內電商老二,僅次於位居首位的天貓。這個迅猛的增長速度直接給劉強東來了一個措手不及,相信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怎麼就被拼多多趕超了吧。相信大家對拼多多的營銷方式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你喜歡拼多多的營銷手段嗎?
  • 拼多多試與阿里平分秋色,市值與京東分庭抗禮,黃崢要崛起了?
    據拼多多但是申報文件,媲美多多呢將多發售3700萬份ADR,總計籌資金額達到約15億美元。 拼多多今年的股票漲值和市值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京東,雙方市值不相上下,差距僅僅兩 億美元。後續京東再次發力,到目前為止,雙方的市值額差距為三十二億美元。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2019年兩會答記者問現場,馬化騰曾言:騰訊投資的基本邏輯是,除了通信、社交和內容,其他都交給合作夥伴。騰訊不會追求控股,甚至不要求大股東地位,而是通過小比例佔股的方式投資。騰訊態度明確:只求共生,不求擁有。
  • 《經濟學人》:美團拼多多領跑中國數字經濟熱潮
    文章結合網際網路行業分析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並指出,作為數字經濟熱潮的代表,美團和拼多多已經發展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今年以來,美團和拼多多股價的上漲,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對於「數字中國」前景的一致看好。《參考消息》以《「數字中國」熱潮助新興企業崛起》為題,翻譯並轉載了《經濟學人》的該篇文章。
  • 上線「多多批發」奇襲阿里巴巴 拼多多B端市場夢能實現嗎?
    卻始終不能遏制拼多多的發展之勢,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一千億美金,未來還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呢? 五年後,電商巨頭間的混戰也是越發激烈,已經在C端市場有了不容小覷的市場地位的拼多多,為了強化生態服務能力,也上線了"拼多多批發",一舉殺入阿里的老巢,此次同樣邏輯的"全網底價"是否能讓拼多多在to B市場上再次逆襲呢?
  • 拼多多股價劇烈震動,市值跌去650億人民幣
    昨夜,拼多多股價引發了劇烈震蕩,低開低走,開盤六分鐘就跌去了10%,對應跌去的市值高達226億美元,約合1465億人民幣,之後跌幅收窄,截至收盤,股價跌幅4.58%,市值跌去101億美元,相當於跌去了650億人民幣。
  • 拼多多、水滴籌等「下沉之王」如何「進軍」四五線人群?
    無獨有偶,近期巨頭們紛紛向下沉市場發力。如阿里巴巴、京東選擇了下線,開起了天貓小店、菜鳥網絡、京東便利店、京東之家……  其實,在這些巨頭下沉之前,更具敏銳洞察力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已在三四五線下沉市場中快速崛起,並成為各自領域的獨角獸,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拼多多、水滴籌等領跑企業。這些新崛起的巨頭有個共同特點: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用戶。
  • 拼多多市值突破330億美元,聯絡互動擬分拆新蛋Newegg赴美上市
    綠色開店通道,大咖傳授技巧;淡季做成旺季,秘訣都在這裡。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最近,拼多多陷入漩渦。拼多多是電商行業最兇猛的後浪。2020年1月4日收盤,拼多多市值達到2045億美元。這一天,拼多多股價下跌了6.13%,截至2020年12月底,拼多多CEO身家631億美元,超過馬雲(512億美元)和馬化騰(56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僅次於農夫山泉鍾睒睒(778億美元)。
  • 中國公司市值增長50強:拼多多一年漲1萬億,京東第四,阿里呢?
    雜誌挑選出去年市值表現最為出色的50家中國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榜企業市值規模全部位於1500億元人民幣以上。從行業分布來看,網際網路零售和白酒成為最大的贏家,各有5家入選。緊隨其後的是汽車製造和網際網路服務,各有4家入選。去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大爆發。相關主題的中國公司,有3家躋身榜單前十。寧德時代高居第三。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在業內人士看來,拼多多這個動作或許是為新業務多多買菜做「糧草」準備。面對處於高速增長的增量市場,加緊時間搶灘陣地在網際網路行業可謂不言自明。不過,美團和拼多多,外賣和電商領域的兩大巨頭,在社區團購市場競爭焦灼,與背後的流量焦慮密不可分。
  • 新手怎麼無貨源開拼多多店鋪?拼多多無貨源開店,拼多多貼牌!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可謂是發展極其迅猛,在短短3年時間就徹底刷新了人們對於電商的傳統認知。公司資本的增長肯定得益於用戶群體的增長,拼多多的廣告,從「1億人都在用」變成「兩億人都在用」到現在的「7億人都在用」。
  • 拼多多能否幹掉淘寶?便宜的背後又是什麼?揭秘背後商業邏輯
    拼多多的崛起自從網際網路時代催生了電商這個新行業之後,國內的消費方式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線下購物和實體店逐漸被電商和網購代替。現如今,國內的電商市場已經趨於穩定,幾大購物平臺和企業瓜分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彼此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就整體規模和市場佔比來看,國內主要有三大購物平臺,分別是淘寶、京東和拼多多。
  • 城鄉消費崛起,拼多多、水滴籌的潛力還有多大?
    01 網際網路巨頭的覺醒從上面兩組數據可以看出:第一,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成為電商公司業務的主要增長來源;第二,已經覺醒的巨頭(阿里)開始殺入拼多多的地盤。覺醒的傳統電商巨頭不止阿里一家。巨頭們覺醒主要是看到了拼多多、水滴籌等「下沉市場之王」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爆發出的驚人成長性,而這些市場以前是被巨頭們遺忘或者放棄的市場。以拼多多為例,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726億,單季新增4200萬,環比增速達18.2%;營收56.539億元,較截至2017年同期的11.794億元同比增長379%。
  • 拼多多漩渦背後:數字碼農,從未逃出殘酷的原始社會
    甚至有網友感嘆:  拼多多就是個煤礦。  2  網際網路巨頭的「叢林法則」  作為電商新貴,拼多多深知網際網路世界的殘酷。  以多多買菜為例,在去年10月拼多多成立5周年的慶祝活動上,創始人黃崢就明確說「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 騰訊陰影下的創業公司
    騰訊正在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話語權。坐擁超過十億微信用戶,累計投資600多家創業公司,騰訊已然編織起一張超級大網。對於一些初創公司而言,如何規避巨頭的風險,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號稱「微信生態最大第三方服務商」的微盟上市,風險提示第一條就是要警惕對騰訊的依賴。
  • 拼多多的十字路口:猝死、自殺、逃離……
    拼多多似乎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在幾乎格局定型的電商市場,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可謂奇蹟!儼然成為繼阿里之後、風頭蓋過京東的「電商二哥」,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在資本市場,1月5日,拼多多股價逆勢暴漲,創下了歷史新高187.2美元/股,市值也達到了歷史記錄的2300億美元。與此同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價也得到暴漲!
  • 拼多多神秘天使投資人:一戰賺了280億 || 關注
    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89.84億美元計算,屬於這位天使投資人的回報為41億美元(超280億元人民幣)。一戰賺了至少287億元,這位神秘的天使投資人到底是誰?這是中國創投圈最受關注的未解之謎之一。具體來看,黃崢與天使投資人共同擁有的Pure Treasure Limited公司,持有拼多多 551,154,700股普通股。其中,180,382,480股(佔公司總股份3.77%)屬於該天使投資人。不過,在拼多多的招股書以及最新的股權圖譜上,除了騰訊、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等,並沒有看到任何個人天使投資人的身影。
  • 科技早報 | 拼多多發行8.75億美元可轉債 蘋果在美生產新Mac Pro
    (新京報)小米回購1074萬股股份 斥資近1億港元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9月23日,集團回購1074萬股股份,付出總額9999.9萬港元。公告顯示,此次回購股份佔現有已發行股份的0.007%,回購最高價為每股9.32港元,最低價為9.26港元,發行價較市值折讓8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