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憑逛街就上熱搜的除了王思聰,還有他爸。2019 年 5 月 8 日,馬化騰與王健林一起出現在北京豐臺科技園萬達廣場。那是全國首個 " 智慧商場 " 試點,室內遍布全息廣告屏、小程序互動大屏,還有 400 多平米的王者榮耀玩家遊戲互動區。
當身家加起來超過 600 億美元的兩個男人結伴逛街,他們逛的是什麼?當天,微信支付宣布推出 " 智慧商圈 " 解決方案全新升級,包括無感停車、小程序營銷與刷臉支付等數位化成果。在萬達,停車出場平均等待時間從 20 秒降低到 2 秒,馬化騰還刷臉支付買了一杯百香果茉莉茶,用了 1 毛 8 的微信補貼。
自打騰訊喊出產業網際網路的願景,線上流量帝國的締造者開始頻頻牽手線下。上一次是一個月前,貝殼找房接入了微信九宮格。
" 房子這個事情不僅僅是低頻,那是超低頻。" 作為貝殼找房前中層管理者,袁諾毫不掩飾自己對找房平臺能入駐九宮格的驚訝。在他看來,很多人一輩子就買一套房,房屋交易周期也遠大於其他商品和服務——在中國,一套房屋的平均交易周期是 7 到 8 個月,這意味著用戶在平臺上用完一次即走,很難在幾年內會有重複使用的行為。即便租房都不算是高頻生意。
只是落子之人自有打算:加上之前已經入駐的京東、唯品會、美團、滴滴等,至此,九宮格集齊了衣食住行的線下場景。全賽道投資風格的騰訊,決意向產業網際網路全軍出擊。
九宮格正是最好用的利器之一。作為超級引流入口,在過去 6 年時間裡,九宮格是騰訊投資談判桌上暢行無阻的貨幣。2014 年,騰訊投資空前密集,出手包括滴滴出行、京東商城、大眾點評、同程旅遊、58 同城等一眾垂直領域巨頭,悉數接入九宮格。根據當時籤署的協議,今年 4 月開始,包括京東在內的部分合作將陸續到期,等待它們的命運各異。
5 月 10 日晚,京東發布 2019 年一季度財報,透露已和騰訊續籤戰略協議,騰訊將繼續為京東提供微信一級和二級入口,雙方將在社交媒體服務、廣告採買和會員服務等一系列領域繼續開展合作。
世易時移,九宮格要除舊布新,重建秩序。
01
新客異常入駐
與其他九宮格成員均接受騰訊投資一樣,貝殼找房也不例外,但多了一道 " 左手倒右手的遊戲 "。
" 去年 7 月份的時候就在說 D 輪,都 D 到我離職完了才 D 上。" 袁諾告訴 AI 財經社,D 輪籌備已久,在官宣之前大半年裡,即將融資的消息已經傳出 3 次。在此之前,2018 年 4 月才成立的貝殼找房從未融資,騰訊一投就是 D 輪。
2018 年 9 月,市面上第一次傳出消息時,實際雙方 " 已經都談妥了 ",隨後卻不再有進展,當時貝殼內部一度懷疑是競爭對手從中作梗。去年 11 月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消息第二次傳出,但估值和融資額卻都降了,袁諾透露,此後有投資機構在談判過程中撤出,中間又經過反覆變動。
到今年 3 月 25 日,貝殼找房終於宣布啟動 D 輪融資,戰略投資方騰訊領投 8 億美元,低於此前傳出的 10 億美元。" 騰訊投資貝殼可以說算低價時入股,在市場最不好的時候,這個協議突然達成了。" 袁諾說。實際上,早於官宣,今年 2 月底開始,貝殼找房即在微信九宮格裡開啟灰度測試,也就是說,這筆交易至少在那時已經達成。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傳聞中的投資標的不是貝殼找房,而是鏈家。2016 年 4 月到 2018 年 1 月之間,騰訊已多次出手鍊家,包括財務及戰略投資:60 億元 B 輪融資、30 億元戰略投資,鏈家旗下 " 自如 " 的 40 億元 A 輪融資 ……
有業內人士向 AI 財經社表示,鏈家創始人左暉是瞄準貝殼找房上市而一步步規劃的,並特意為此做了 " 鏡像協議 ",所以本輪融資中,包括騰訊在內的過去其他鏈家投資方,也將股份通過 " 鏡像協議 " 平移到貝殼找房,只是估值在之前基礎上有所降低。" 之前是要投給鏈家,但現在把鏈家、德佑、貝殼放在了貝殼這一個籃子裡,等於縮水很多了。好比原來一個事投 10 億,現在 3 個事還投這些,說明騰訊給出的價格比之前機構給出的價縮水得更厲害。"
九宮格依舊是牌桌上的籌碼。據袁諾表述,過去一年,貝殼一直以流量為主要增長目標,在向 58 同城安居客看齊,其自身不論是流量還是交易量,有相當一部分導自鏈家和德佑。接入九宮格後,用戶導流作用不言而喻。
但流量有代價。" 你想,之前百度投資去哪兒的時候,雖然是大股東,但還是會要求去哪兒每年花錢購買它們的流量,而不會因為是股東就免費提供。" 同理,騰訊目前投資了 700 多家公司,但九宮格的位置就那麼幾個。2014 年,騰訊以 2.14 億美元加微信入口等作為條件,換取京東 15% 股權,時任騰訊總裁的劉熾平也加入京東董事會;2017 年,騰訊將微信入口作價 8.97 億元增資貓眼文化;2018 年,拼多多在上市招股書中披露,騰訊對其投資是用微信接入點算作了 28.52 億美元資產。
" 一定是在算清楚帳的情況下,對微信入口作了一個對價交易。" 袁諾猜測,對此,騰訊方面未給出明確答覆。
從貝殼成立至今,由於鏈家將資源幾乎傾囊相贈,一度被外界質疑是在掏空自己來做貝殼。" 鏡像協議出來,相當於把鏈家直接打包了進去, 想要上市,貝殼這種平臺的概念比之前鏈家的中介概念要大一些,迎合了網際網路。" 袁諾認為,不動產想網際網路化,模式相對輕盈的貝殼找房更方便用來講故事,比如,擺脫低頻標籤。
2018 年 12 月,貝殼找房 CEO 彭永東接受 AI 財經社專訪時曾透露,圍繞 " 家 " 為核心的服務,目前還遠未被創造出來,所以,貝殼要做的正是從一個最低頻渠道切進去,逐漸往上面疊加高頻服務。
比如,中國目前有 2 億套房源,二手房市場近年每年交易 500 萬筆,新房大概 1000 萬筆,如果想將它們描述得儘量精準,就需要不斷往裡填數據。雖然這些是低頻交易,但低頻狀態裡卻搭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下基礎設施,貝殼可以以此切入包括裝修、社區服務,搬家、裝寬帶等在內的多個市場。
彭永東認為連接的背後是信任,如果曾在這個平臺花 500 萬買一套房,其間建立的信任和體驗,能讓消費者很自然地再下一單 10 萬塊錢的裝修。對此,彭永東的公式是:中國兩億套房乘以 ARPU(每個用戶平均收入)值,就等於貝殼的商業模式。" 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今年也想往房產領域走,因為有流量,希望從高頻視角到低頻生態中去。" 彭永東說。
02
願景錯位
擁有 " 高頻視角 " 的騰訊顯然信了貝殼的這個故事。當上半場的流量分割完畢,產業網際網路成為下半場主題,巨頭紛紛開啟押注線下場景,貝殼正是浪潮中的一角。
找尋連接線下場景是關鍵。2019 年 5 月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馬化騰透露已與中糧集團達成合作,希望搭建食品行業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此前,騰訊已與廣汽集團等達成合作,進入出行服務、金融保險等領域。2019 年初起,騰訊接連申請註冊了包括 " 騰訊出行 "、" 騰訊打車 " 在內的多個商標。
原本安靜的九宮格棋盤火藥味開始加劇:滴滴與美團互向對方核心業務斜刺殺出、拼多多市值一度反超京東、貝殼找房與昔日競對—— 58 同城旗下的轉轉在九宮格中毗鄰而坐,連騰訊自己也親自下場對弈:一邊面臨美團的 " 無邊界 " 超級 App 戰略,一邊將觸手延申到滴滴的領域。
巨頭自有願景,難以避免的是,這與被投公司們打造超級平臺的夢想相悖。
有騰訊投資業務人士向 AI 財經社回應,這是騰訊崇尚開放型市場競爭的結果," 對被投公司也一樣,誰能夠最後跑出來是由公司能力決定的,騰訊不會給被投企業和創業者劃分地盤 "。
過去 1 年,種植在微信生態裡的一部分被投公司集中開花結果,包括目前市值近 270 億美元的拼多多,市值 20 億美元上下波動的趣頭條,以及剛剛上市、市值在 30 億美元左右徘徊的雲集。2019 年 1 月 25 日,拼多多市值首次超過京東,根據極光大數據統計,到 2019 年 3 月,拼多多日活已是京東兩倍。
但在部分被投企業看來,騰訊的資源並不那麼理想。有美團高管直接質疑九宮格的導流效果;2018 年 4 月起至上市前夕,拼多多出現多次外鏈短暫失效,也被一些聲音解讀為騰訊以此脅迫拼多多,達到增持目的。
袁諾認為,貝殼找房與騰訊的合作也缺乏合適的落腳點。" 大多高頻低客單價的支付都適用於微信,但你聽誰說過買房子用微信?" 他認為房屋交易環節過於複雜,並不適用於微信金融生態,況且貝殼找房也有自己的貝殼金服。
" 現在九宮格入口對於拓展下沉市場用戶而言,可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在早期或許會一直這樣使用,但到了某一階段後,對自己的需求形成了更深的認知,就很可能會離開九宮格去使用自有 App。" 網際網路觀察家尹生告訴 AI 財經社。
作為連接者,以九宮格為代表的微信入口,固然可以做導流支持與品牌背書,另一面,卻又因其獨立閉環的生態掌握了絕對話語權,使被投企業被這種強連接掣肘。從企業角度看,當用戶積累到一定階段後,需要重新平衡自有應用與微信入口的關係。畢竟,真正有長遠價值的還是自有應用,間接入口既不可控,成本又高。在尹生看來,如果沒有辦法將九宮格用戶導入到自有 App,對這些企業來說就是失敗。
九宮格入口要比獨立 App 多幾步打開流程,從這個角度看,小程序的價值甚至都要高於九宮格。對於美團、貝殼找房這樣的自有 App 來說,其在微信生態中有些功能是淡出或被分流的。
就此,尹生推斷,從長遠來看,九宮格的價值會下降,過了初期導流階段,微信需要重新對其進行調整梳理,進一步明確入駐標準,否則從長遠看,總有些 " 四不象 " 的嫌疑:作為手機屏的三級入口、微信中的二級入口,九宮格埋藏過深,目前也仍未向用戶交付更清晰的產品定位。
至少從目前來看,你還不知道它到底是粘滿小廣告的電線桿,或超市收銀臺旁放口香糖的簡易貨架,還是遠離市區、一年只逛兩次就夠了的奧特萊斯。
拼多多創始人黃錚也曾對此有所表露。2018 年 4 月在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他一再直接間接地強調,拼多多並沒有外界傳言的那種對微信強依賴," 我們並沒有強推 App,更多是用戶主動的選擇,我們現在來自 App 的訂單量已經遠遠超過了 50%"。
黃錚稱,通過在微信上創造一個分享場景是拼多多早期崛起的重要原因,當對用戶充分了解後,完全可以脫離微信平臺創造新場景,用算法代替朋友圈做判斷,給用戶推送最適合的商品," 現在你看到的不過是拼多多的初級階段。"
一位接近騰訊投資的人士曾告訴 AI 財經社:" 騰訊投資的這些場景,在微信流量助力下長大後,對於騰訊的依賴就沒有那麼大了。"
尹生認為,未來,騰訊會挑選一些更符合微信屬性的連接對象,比如二手交易或許比純電商更契合微信生態。
轉轉開放業務部總經理於波也向 AI 財經社表達了類似觀點:" 拼多多的供給剛好跟它的下沉人群非常契合,剛好能跟微信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 他解釋,新品只有需求端 to C,而二手交易轉轉的供給和需求都在微信生態裡。
一家曾接受騰訊投資的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創始人,有著另一層面考慮,他透露,在騰訊之前,也有多家 VC 表現出投資意願,但用戶調研告訴他們,如果有騰訊參投,能增強用戶對公司的信心。" 你知道,我們是會直接管理用戶資產的,在公司早期,客戶最擔心的是你會不會倒閉。" 該創始人表示,最終選擇騰訊,主要在其品牌背書。
從這個角度看,九宮格作為微信生態的一環,對很多入駐平臺的實質作用更像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畢竟體量達到入駐標準的,也沒有誰在離開後就會活不下去。
03
誰的九宮格
儘管張小龍從 5 年前首屆微信公開課時就在強調,微信要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不急於變現,但時至今日,很多東西都變了。
首先,九宮格的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心化流量入口做法,將巨大的 C 端流量打包,販賣給 B 端夥伴。騰訊內部人士透露,九宮格商家的決策權完全來自騰訊總辦。
加上一次次在騰訊投資談判中扮演籌碼角色,九宮格也時常被認為是張小龍對微信商業化所做的妥協。
雖然騰訊回應 AI 財經社表示他們不認同妥協一說,但現實中,資本槓桿加巨大流量,的確正成為當下驅動這家市值超 3 萬億元巨頭的雙引擎。在商業化之旅中,微信此前的克制、樸素也開始褪去,步伐變大。
2017 年 1 月 9 日,小程序在微信正式上線,並全面連結九宮格,張小龍強調小程序的核心理念是 " 用完即走 "。一年後,張小龍又特意澄清外界對 " 用完即走 " 的誤解," 我其實只說了上半句話,用完即走,但其實還有下半句話:走了還會回來。"
微信支付聯合產品部總經理耿志軍也在演講提到,微信內部有一個 Slogan,叫做 " 微信支付,不止支付 ",就是說在支付完成前,中間有諸多可以重塑的商業邏輯想像空間。
某種程度上,九宮格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桌面系統,並運行起一套內生閉環式的社交及商業生態鏈:引流,交易,完成支付。據轉轉的於波的表述,微信已經幾乎 " 等於同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微信錢包入口是騰訊最高級別的支持,相當於整個移動網際網路入口,十分稀缺且重要 "。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 2018 年初騰訊投資年會上透露,過去 10 年,騰訊所投的 700 多家公司,有 63 家已上市,122 家為估值或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業界公認的是,各垂直領域頭部公司之所以願意打開大門,以遠遠低於市場的價格讓騰訊進入," 幾乎全部是看中了微信的入口價值 "。
如今,馬化騰一次次親自趟路產業網際網路,張小龍也不得不由早期的去中心化,到一步步擁抱中心化。與其說這是張小龍的妥協,不如說是騰訊轉向產業網際網路過程中," 去中心化 " 的理想正隨轉型被修正。
退回到 8 年前看,2011 年,騰訊做了三件大事:上線微信,成立產業共贏基金,發布開放平臺戰略。此後至今,騰訊最重要的決策幾乎全部圍繞這三件事情展開,其中,微信九宮格作為一個集中展現,早已越來越 " 沒那麼張小龍 " 了。
現在,它是騰訊戰略變化徵途上的微型沙盤推演。
來源:AI財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