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預計今日漲潮時上岸[組圖]

2020-12-01 央視網
專題:圖片頻道
專題:「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12月24日,運載「南海一號」沉船的「重任1601」巨型駁輪(左)航行在距離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外臨時碼頭不到1000米距離的海域。當日上午,運載「南海一號」沉船的「重任1601」巨型駁輪抵達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前方的臨時碼頭,在碼頭外約500米的位置拋錨,將等待風平浪靜的時候拖運裝載「南海一號」沉船的沉箱上岸。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12月24日19時30分]「承載南海一號的沉井距離碼頭只有20~30米的距離,沉井的半潛駁船的纜繩已經拴在碼頭上。

  下一步則需要等漲潮時,將半潛駁船與碼頭對接,用氣囊將沉井轉移上岸。轉移工作預計需要等到25日早上才能進行。(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分享|經論講堂:帆過浪有痕——「南海一號」考古
    1989年與日本學者合作組成研究團隊當時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即便高齡也親自出海調查,當時的技術還無法將南海一號精確定位以及開展水下調查、發掘工作。到了2000年,我們的設備也進步許多,才重啟了這項工作。2007年,我們順利將南海一號打撈上岸,2014年,我們開始全面發掘船上文物。
  • [今日-青島]漲潮時遊玩 轎車陷入沙灘
    [今日-青島]漲潮時遊玩 轎車陷入沙灘 漲潮時遊玩,轎車陷入沙灘。
  • 誰娛樂了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在2002年出水的瓷器,由於侵入瓷器釉面的鹽分結晶撐破原有的光滑釉面,已經出現了裂痕。也就是說挑戰早就擺在面前。  不過,劉慶柱尷尬的是,「我們面對的都是官員,人家並不愛聽」。陽江市有關領導回答他說「不撈就被盜」,劉慶柱提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建議,「既然一定要撈,那就撈吧,損失就損失一點吧,也沒有辦法了,但是要儘量縮短古船上岸後重新進入模擬海下水環境的時間。」
  • 海氪日報 | 海南一號衛星預計年底在文昌發射
    每天打卡閱讀更快更深刻洞察新科技新商業━━━━8月3日,海南一號衛星一期4顆光學衛星星地對接試驗在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三亞站啟動,持續至8月9日。據悉,海南一號衛星預計今年底在文昌發射。海南一號衛星是海南衛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衛星星座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和三沙一號系列衛星組成,由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和海南微星遙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其中海南一號衛星研製項目已被列入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
  • 四男生結伴去灘涂玩耍 漲潮時一人被海水吞沒
    兒子溺亡的悲劇才發生一天,7月31日,正當楊蒲應帶著家人到事發地祭奠兒子亡靈時,卻看見還有孩子在灘涂上玩耍。  延伸閱讀  大海每天兩次漲潮,相隔12小時,高潮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最低潮在兩次高潮中間。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換一次。
  • 男女青年礁石上聊天忘時間 遇漲潮被困一小時(組圖)
    早報訊 來海邊遊玩,坐在礁石上聊天,倆人並沒有留意四周的潮水正在慢慢的上漲,起身準備離開時才發現昨天下午2時40分左右,兩名遊客被困在青島魯迅公園附近海域的礁石上1個多小時,被警民聯手營救上岸。  兩名青年被困礁石  「在魯迅公園附近的海裡,有兩名遊客被困在礁石上。」昨天下午2時50分左右,市民高女士撥打早  報熱線82888000報料。
  • 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高清組圖 北京時間6月13日13時18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十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16時17分,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 海陵島682艘漁船人員全部上岸避風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已於6月14日08時50分以熱帶風暴級(9級,23米/秒)在陽江海陵島登陸。記者了解到,目前海陵島上市面平靜。在海陵島閘坡漁港停泊避風的漁船有682艘,已全部做好加固錨纜等防風措施。當地加強回港避風船隻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漁船、漁排人員全部上岸避風。
  • 海南一號衛星進行星地對接試驗,預計今年底在文昌發射
    8月3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在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三亞站啟動海南一號衛星一期4顆光學衛星星地對接試驗,持續至8月9日。據悉,海南一號衛星預計今年底在文昌發射。4顆光學衛星海南一號衛星是海南衛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
  • 颱風鯰魚迫近 香港幼兒園等停課福建漁民上岸
    中央氣象臺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劉毅)中央氣象臺21日18時繼續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今年第13號強颱風「鯰魚」的中心21日18時位於廣東省惠來縣南偏東約330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50米/秒)。
  • 退潮不遊泳 漲潮不上礁 盛夏海濱避暑千萬別大意!
    退潮不遊泳 漲潮不上礁 盛夏海濱避暑千萬別大意!當潮水退去,海灘上露出礁石和貝殼時,遊客們總不自禁的前去玩耍。他們開心的同時殊不知,自己正面臨著潛在的威脅。畢竟在浪花的掩護下,潮汐的漲落更加不易察覺。
  • 海南一號衛星項目星地對接試驗啟動!預計今年在文昌發射
    海南一號衛星是海南衛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衛星星座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和三沙一號系列衛星等10顆衛星組成,由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和遙感信息產業園入園企業-海南微星遙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其中海南一號衛星研製項目已被列入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海南衛星星座完全是基於海南的地理條件和發展需求設計的。
  • 南海一號所載景瓷可能產自景德鎮南河沿線作坊
    那麼,「南海一號」所載的景德鎮青白瓷究竟產自該市哪裡?景德鎮青白瓷又有何特點?24日,帶著讀者的多個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南海一號」所載景瓷可能產自南河沿線作坊  青白瓷是景德鎮成為世界瓷都的起點  據有關專家介紹,青白瓷是宋時的六大瓷系之一。
  • 湖北一男子因漲潮被困河中央,一聽要調船來接竟蹚水上岸:不想浪費...
    12月2日,湖北隨州一名男子因漲潮被困在河水中央。消防部門到場查看情況後,後對男子說待會調動船隻來救他,男子聽後一陣思索,衝戰士擺了擺手,竟自己跳入了河中。所幸河水不深,男子就這樣自己蹚水上了岸。男子對戰士說:我不想浪費公共資源,不想麻煩你們。網友評論「大哥雖然有點傻,但真的很善良」。
  • 趕海拾貝遇漲潮險釀大禍 警方:海邊遊玩注意天氣
    天津北方網訊:一男子灘涂拾貝時,因海水漲潮被困,隨時可能被捲入大海。接報後,天津港公安局民警及時趕到,將其救助上岸。4月30日13時50分許,民警在東疆港區巡邏時接到群眾求助稱,有一人被困在觀瀾路與內蒙道堤壩外。
  • 組圖|「天問一號」海南出發 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在位於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抓螃蟹遇漲潮3人被困礁石 事發石獅鴻山鎮附近海域
    抓螃蟹遇漲潮 3人被困礁石  事發石獅鴻山鎮附近海域,救援人員半小時救下他們經半小時救援,三人成功上岸  閩南網8月31日訊 「以後再也不敢到海邊抓螃蟹了!」回想起前晚的經歷,湖南籍務工人員敬秀菊仍然心有餘悸。
  • 如何計算海水的漲潮、退潮時間
    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複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 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
    原標題: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視覺中國如今人人都想要一條能帶來好運的「錦鯉」,但其實3億多年前,那條從水中慢慢爬向陸地的小魚才是整個動物世界包括全人類的「錦鯉」。這些上岸的魚類開枝散葉,演化成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包括人。
  • 看海遭遇漲潮,小男孩被母親高舉頭頂……
    小男孩的媽媽聲嘶力竭地喊著……母子倆本想在沙灘看海,沒想到遭遇了快速漲潮這下危險了……7月30日晚7點32分,浦東新區臨港觀海公園北門沙灘入口的海邊,一男兩女三個大人帶著一名四五歲的小男孩在看海時突然遭遇漲潮,被困海裡,「當時海水已經沒到了大人的胸口、脖子,為避免溺水,小男孩只能被媽媽和男子一起託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