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所載景瓷可能產自景德鎮南河沿線作坊

2020-11-23 搜狐網


 

  日前,「南海一號」打撈出水後,有消息稱,船上所載的青白瓷出自景德鎮窯系。這一消息引起了收藏界與景德鎮陶瓷界人士對景德鎮青白瓷的高度關注。那麼,「南海一號」所載的景德鎮青白瓷究竟產自該市哪裡?景德鎮青白瓷又有何特點?24日,帶著讀者的多個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南海一號」所載景瓷可能產自南河沿線作坊

  青白瓷是景德鎮成為世界瓷都的起點

  據有關專家介紹,青白瓷是宋時的六大瓷系之一。

其生產以景德鎮窯為代表,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閃白,白中顯青,所以名喚「青白瓷」。宋代是青白瓷的輝煌時期,考古發掘資料表明,目前已在國內十多個省近l50個縣和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出土了宋代青白瓷。景德鎮從宋代生產青白瓷以後便聲名鵲起。宋真宗將青白瓷定為貢品,並以其「景德」年號命名此地,使天下皆知有「景德鎮」。因此可以說,青白瓷是景德鎮成為世界瓷都的起點。

  出水青白瓷應產自工藝水平巔峰期

  據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五代入宋後,由於戰亂,很多北方及其他窯系的工匠和技術人員流入景德鎮,景德鎮的民窯綜合各方特點後,在五代生產青瓷和白瓷的基礎上,成功地創燒了青白瓷。而之後,其燒造技術又很快傳播到各地,迅速形成了一個以景德鎮為代表的青白瓷燒造體系,產品遠銷海外。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的何身德告訴記者,至北宋晚期,以景德鎮湖田窯為代表的景德鎮窯系生產青白瓷,從瓷器的造型和裝飾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何身德分析,「南海一號」所載景瓷距今800多年,按這個時間推算,出水青白瓷應為景德鎮青白瓷生產水平達到巔峰期的產品。

  「南海一號」上景瓷疑產自南河沿線作坊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館長何俊在帶著記者參觀景德鎮生產青白瓷的宋代湖田古窯址後告訴記者,由於景德鎮南河直通昌江,可通過南河至昌江達長江沿線。在北宋晚期至南宋之間,景德鎮的民窯幾乎全部集中在南河沿線的幾十裡地上。何俊分析說,如「南海一號」所載的青白瓷確係景德鎮生產,那麼,這些瓷器應該就產自該市南河沿線作坊。而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北宋晚期至南宋之間,湖田窯已成為當時景德鎮生產青白瓷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地方,而且,該館數年前進行考古時,在南河湖田橋附近就發現了多個用於船運的碼頭。他認為,基於多方面的因素,作為質量要求相對較高的外銷瓷,「南海一號」所載的青白瓷產自湖田窯的可能性應該很大。  

北宋晚期已被譽為「青如天」

  據景德鎮陶瓷館負責人寧勤徵介紹,青白瓷的裝飾手法,是在瓷坯上刻好圖案後,再在上面澆上一層青白釉,瓷器燒成後,瓷器表面的釉已被淡化,而圖案裡面的釉顏色顯得較深,這樣就起到了相互烘託的效果。

  何身德告訴記者,由於這種效果明快、漂亮,當時深得世人喜愛,青白瓷在北宋晚期已被譽為「青如天」。而如今人們形容景德鎮陶瓷「白如玉」的說法,還是後來人們在「青如天」的基礎上改的。何身德表示,出水的青白瓷,在當時就已應是被譽為「青如天」。  

陶瓷商從打撈信息中覓商機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因「南海一號」出水,景德鎮的青白瓷也由此引起各地業內人士的關注。24日,記者在景德鎮昌南古玩市場採訪時,在此經營的張女士就告訴記者,最近兩天,她已經接到好幾個諮詢景德鎮宋代青白瓷知識及市場價格的電話。而在景德鎮做了十幾年仿古瓷生產的劉先生,在看到本報報導的「南海一號」打撈掀起景瓷收藏熱的消息後,就開始動起了生產仿造青白瓷的腦筋。劉先生說,人們對「南海一號」所載青白瓷的關注,必將提高景德鎮青白瓷的知名度。他認為,這就是商機。

  記者王景萍 文/圖  

景市專家將鑑定出水景瓷

  本報南昌訊 首席記者王劍華、實習生曾小豔報導:24日,景德鎮市委書記許愛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能夠確定「南海一號」部分瓷器為景德鎮生產,將對豐富景德鎮歷史資料起到重要作用。他將要求景德鎮市文物部門負責人積極了解「南海一號」的有關情況。另外,景德鎮也將請文物專家對「南海一號」上出水的景瓷進行鑑定,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如果能夠確定為御窯陶瓷,那價值相當高。

相關焦點

  • 誰娛樂了南海一號?
    話題回到「南海一號」,這艘在南中國海23米水下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的高調出水,讓考古探險迷、古董迷們忽然間發現了一個被很多人忽略了數百年的巨大寶庫——南海!  南海下,2000艘沉船!中國領海,10萬艘沉船!  人們的獵寶欲望再次被激起、膨脹。有人宣稱,「南海一號」意味著中國水下考古與考古經濟的號角已然吹響。「南海下無數寶藏將被撈起?
  • 南河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Ⅰ類
    圖為南河流域正在實施截汙納管工程。 資料圖片  談起四川省廣元市南河的前後變化,家住利州區南河街道鄭州路65歲的羅銀生直言:「現在南河水清岸綠,環境真的可以了。從「繞」到「靠」,羅銀生10年來散步線路的變化,折射出的是南河水質10年治理實現的「三級跳」。  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南河水質持續穩定為I類。而「十二五」期間,南河水質為Ⅲ類。
  • 南河沿大街將打造慢行系統 把自行車道與車行道隔離
    2016年12月22日訊,為了給市民創造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東城區明年將有不少動作,計劃擴大改造綠地面積10公頃,包括在王府井大街西側新建6400平方米綠地、西忠實裡棚改後變身濱河公園、在南河沿大街打造2.8公裡慢行系統、在長安街沿線建設「喬灌花草」復層綠化景觀等。
  • 強化責任督導 谷城全力提升南河流域「顏值」
    縣長、縣總河湖長黃克立7月18日巡查督辦穀城縣南河流域谷城段河道「清四亂」工作時強調,強化責任督導、加大整治力度,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河湖「四亂」整治工作,全力提升南河流域「顏值」。縣委常委、副縣長、副總河湖長王曉宇參加督辦。
  • 一河兩岸 一座城市的無限可能
    瀋陽將圍繞路網交通、生態景觀、服務配套和產業發展這四大主題實施十大工程,全面提升「一河兩岸」的品質,推動渾河南北兩岸及整個城市發展。隨著「一河兩岸」規劃逐步推進,渾河正在演變成內河,渾河兩岸將呈現出繁華、多姿的城市景象。瀋陽市政府南遷,自貿區掛牌,南二環南移……。
  • 王炯:堅決打好璧南河生態環境保衛戰
    原標題:王炯巡查璧南河表示壓緊壓實責任 堅決打好璧南河生態環境保衛戰本報訊(記者 戴娟)近日,市政協主席、璧南河市級河長王炯率隊赴璧山、江津、永川實地巡查璧南河並召開工作會議,了解璧南河流域綜合治理及落實河長制情況。
  •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南河水庫試蓄水成功
    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南河水庫試蓄水成功 發布時間:2020-09-30 08:17:54 來源: 延安日報
  •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河小衛士」保衛府南河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河小衛士」保衛府南河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實習生 何煜  2015年12月29日16:43   人民網成都12月29日電 (實習生 何煜)今日,成都市龍江路小學(以下簡稱龍小)五·4中隊的孩子以情景劇的方式開啟了南河30年主題活動。
  • 蔡賢忠到南河流域開展巡河活動
    11月9日,縣委書記、第一總河長蔡賢忠帶領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到南河流域開展巡河工作,強調要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蔡賢忠查看錢魚魚苗增殖放流工作成效 初冬的南河流域蔡賢忠一行從野人谷鎮駝魚河村碼頭出發,乘船對南河房縣段上遊區域進行巡查。南河房縣段上遊區域是房縣古南河國家溼地公園的管理範圍,起於與保康縣交界的南河和金鬥河交匯處,止於三裡坪大壩前500米,因連接神農架和「雙野」兩大風景名勝區而名「神野湖」。
  • ——重慶璧山區璧南河汙染治理託起經濟騰飛
    通過全方位鍥而不捨的治理,璧南河實現了從「臭水溝」向清水河的蛻變,水質從劣Ⅴ類提升為Ⅲ類標準,防洪能力也從十年九淹實現了暴雨不成災。2017年,璧南河代表重慶參評首屆年度最美家鄉河,高分當選,將其視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典範。治河嘗到甜頭,璧山人做起了持續興水的大文章。2012年,璧山提出了「與水共生、依水發展」理念,璧南河周邊水資源布局思維發生了變化。
  • 延安「生命線」工程南河水庫試蓄水成功 城區50萬人共飲
    國慶前夕,陝西延安黃河引水工程南河水庫日前試蓄水成功。這標誌著延安引黃工程具備了調節能力,供水保障率和安全可靠性進一步提升,延安城區50萬人共飲黃河水的夢想將成為現實。
  • 從南太平洋到地中海,央視發布權威「一帶一路」地圖
    央視發布「一帶一路」版圖(00:41) 央視新聞聯播發布的「一帶一路」權威地圖,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圖把南海到南太平洋一線也體現出來了
  • 「南海一號」預計今日漲潮時上岸[組圖]
    專題:圖片頻道 專題:「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12月24日,運載「南海一號」沉船的「重任1601」巨型駁輪(左)航行在距離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外臨時碼頭不到1000米距離的海域。
  • 南河三有一顆伴星,還是顆白矮星,它會不會吸收南河三的物質呢?
    如果你是一名天文愛好者,又或者你喜歡仰望星空,那麼「南河三」這個名字絕不會陌生。每當冬季來臨,夜晚的星空中最受矚目的天文景象就是著名的「冬季大三角」了。冬季大三角由三顆亮星組成。它們分別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亮度排名十二的參宿四,以及亮度排名第七的南河三。
  • 李樂成調研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強調 著力推進南河水環境不斷優化...
    襄陽日報訊(全媒體首席記者嚴俊傑)8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樂成前往保康、谷城調研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他強調,要切實壓實河湖長制責任,進一步做好沿線禁漁、岸線治理、截汙等重點工作,確保汙水不入河,著力推進南河流域水環境不斷優化。
  • 分享|經論講堂:帆過浪有痕——「南海一號」考古
    當時的大船都會帶有小艇,作為停泊工具,南海一號也出土了40多公斤的小錨,供小艇使用。南海一號的船錨船在海上像是一座移動的房子,南海一號可以見到船的上層建築的痕跡,例如漆有紅漆的木板,在《宣和出使高麗途徑》裡有過類似的描述。
  • 北戴河、南戴河、東戴河,接下來會有X戴河嗎
    重點說下南戴河 相比於北戴河,我是更推薦大家看海到南戴河的,南戴河的遊玩體驗相比於北戴河要好很多。南戴河園不如北戴河出名,因為南戴河其實就是北戴河發展起來之後,又人為建設的一個旅遊度假區,沒有歷史,也沒有任何的故事。
  • 古代說的南河三,是一顆怎樣的恆星?
    天狼星、南河三和參宿四一起號稱「冬季大三角」,南河三是小犬座中的一顆一等星,而且還是雙星系統。南河三距離地球只有11.44光年,視星等0.4,表面溫度6780K,是全天第八亮星;由於與天狼星和參宿四,共同形成一個明亮的等邊三角形,所以這三顆星星又叫做冬季大三角。
  • 連續6個月Ⅰ類水質的南河是如何做到的?
    根據生態環境部前不久的通報,去年1-11月,南河9個月保持Ⅰ類水質,自6月以來,連續6個月保持Ⅰ類水質。南河,穿越城市中心,與50萬廣元市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3年前還是Ⅲ類水質,如何變成了如今的Ⅰ類水質?
  • 南河古渡大閘蟹憑什麼能躋身全國十大名蟹?答案在這裡!
    青玉牌大閘蟹的老家位於湖北漢川的南河古渡,這裡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美稱。南河古渡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青玉牌」大閘蟹力壓群雄,躋身全國「十大名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