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私募排排網研究院
私募行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各個行業的菁英匯集,尤其是對於精英聚集的量化私募而言,在近兩年來備受市場關注,量化投資正在成為A股市場的新生力量,更新著A股的交易模式。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採用非線性深度學習算法,進行股票和期貨量化投資的私募基金公司。在名校奧賽團隊的加持和亮眼業績之下,成立於2014年的天算量化還是金牛管理人的獲得者。天算量化目前主要的核心策略是指數增強策略和量化對衝策略,兩者都是基於人工智慧ALPHA+高頻T0模型下完成。
指數增強策略由100%多頭倉位的動態股票組合,不僅能每年跑贏大盤,還能在頻繁震蕩的市場下將alpha最大回撤常期控制在1.5%以內。量化對衝策略由80%多頭股票+等市值空頭期貨構成,策略目標是實現與大盤漲跌無關的穩定收益。
天算量化核心團隊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院校,研究人員多為全球/全國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奧賽金牌獲得者。創始人兼策略核心負責人何天鷹先生為麻省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碩士和清華大學經濟學學士,擁有8年的量化投研經歷和5年基金管理經歷。曾於中金公司從事海外對衝基金母基金業務,負責基金盡調和研究,覆蓋Two Sigma、Winton、AQR等;曾於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富達基金(Fidelity)從事股票量化策略研究,包括多因子選股,風控優化模型等。
在與私募排排網的交流中,何天鷹先生不僅講述了自己多年的投資歷程,同時還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對於量化投資的理解。
學霸匯聚,量化的基礎是高素質專業人才
私募排排網記者:聽說您曾經師從量化之王--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西蒙斯,可以聊一下您的早期經歷嗎?
我清華本科後去了麻省理工攻讀了碩士,都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方向的,數學也不錯,全國奧數拿了一等獎第一名,所以有機會跟著大師學習了一些。畢業後在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富達基金(Fidelity)從事股票量化策略研究,包括多因子選股,風控優化模型等,後來創辦了天算量化,我們公司名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俗語:人算不如天算。直白一些理解就是,在信息數據異常龐大的今天,靠人力是無法高效處理和分析的,只有量化才是解決之道。公司以量化科技為核心,包括選股策略、Alpha策略等。與傳統的股票策略不同的是,從事量化投資的團隊,團隊成員的背景、學歷要求非常高。股票誰都可以做,有些有獨到思想的人,小學文化也能成功。但是量化不行,量化需要非常高精尖的人才。
私募排排網記者:量化私募,人才先行,人才是不是天算量化的第一個密碼?
何天鷹:是的,因為量化簡單說就包含數據處理、統計分析、計算編程、金融學科等幾個方面,涉及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前沿科學。天算核心團隊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院校,研究人員多為全球/全國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奧賽金牌獲得者。所以,天算的基礎非常紮實。我們的團隊都很優秀,有第十二屆亞洲物理競賽金牌獲得者,物理奧賽國家隊成員;有數學國家集訓隊成員,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有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有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一等獎第一名,都是超級學霸。
量化武器,貫穿投資過程的全部
私募排排網記者:為何看好量化投資的發展?
何天鷹:舉個例子,投資者買一隻股票,是怎麼做決定的?股票的走勢?大腦的思維過程其實充滿了量化的邏輯,只是自己沒有覺得。什麼走勢是好的?30日均線往上還是5日均線突破10日均線?假如這些我們稱之為因子的指標有效,如幫助投資者10次中對了7次,那麼投資者可以掙錢。但真那麼做,會發現不一定對,也可能虧錢,我們稱之為策略失效,當反覆去尋找新的模式,又反覆去嘗試,最終會發現成功的概率極低。
我們其實也是一樣,但我們量化這一武器。我們會尋找各種因子(指標),拿歷史上足夠多的樣本和數據,讓計算機幫助去統計結果,可能你花一輩子也沒有算完的數據,計算機一個小時就完成了。量化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尋找因子,這些因子可能是現實已經常用的,也可能是機器挖掘的。有些是有因果(線性)關係的,比如長期ROE指標好的公司就是好公司,而有些是沒有線性關係的。
這些因子挖掘出來以後,就通過各種策略去做組合。這裡會聽到各種神一樣的專有名詞,機器學習、深度神經網絡、人工智慧,其實就是從原料到食物的加工過程。經過這些「量化魔術」,最終都是出來一個股票序列。比如基於量價的模型,每天產品股票序列是對未來一個短周期的上漲概率的預測值排序。上漲強度和概率最高的會排在最前面。如果把前面100個都買了,是不是就比股票市場整體漲的更好呢?後面還有交易的過程,也需要量化技術來支持。風控的過程,也需要量化技術來支持。所以,在量化公司,一切都是量化。
策略迭代+風控能力,優秀量化的基礎素質
私募排排網記者:如何判斷量化策略的好壞?
何天鷹:要成為一個一個好的量化公司或者團隊,必須考慮以下幾個點:第一,策略的迭代能力。一個量化策略是有生命周期的,從研發到測試、生產、成熟、衰減的過程是必然,如果沒有持續的開發和迭代能力,這個團隊的業績便不可持續而失去生命力。迭代需要不斷的硬體、軟體、人才的投入和磨合,公司是不是在不斷追加投入,是觀察這個公司有沒有迭代能力最直接的方法。第二,風控能力。量化由於強大的算力,往往容易過擬合,也就是將最好的「結果」展示給你,但其中必然隱含未知的風險,如何控制好收益風險比,如何控制程序未知的BUG風險,也是考量量化管理人能力的重要一環。
私募排排網記者:未來更看好哪種量化策略?
何天鷹:目前國內新興的量化策略,其指數增強產品能夠有效戰勝對應指數,這在過去幾年已經得到充分的驗證,一線團隊基本上跑贏指數20%以上。按此測算,持有指數增強策略5年以上,相對指數就有100%以上的超額。換句話說,指數如果在原地打轉,就已經收益翻番了。
結語
天算量化2014年成立至今,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經歷了牛熊交替,在這幾年裡收穫頗豐,也得到了投資者和業內的認可。相信依託於公司成熟的體系、強大的人才隊伍和豐富的策略儲備,以及對於不同市場的高度適應能力,天算量化會成為業內獨樹一幟的優秀量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