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2020-08-04 姿勢分子knowledge

自從人類看到天空的那一天起,就在幻想飛上去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尤其在現代天文學乃至航天學建立之後,在具備了太空探索的基本能力後,更加對其他星球充滿了嚮往。可是,當我們實實在在展開太空探索時,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麼有限。

目前人類發射的所有探測器中,飛出最遠的就是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我們也只有223億公裡。這個數字看似非常驚人,但它距離比鄰星仍然非常遙遠,需要7-10萬年才能到達。在太空中,人類探測器比烏龜還慢。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1997年卡西尼號探測器升空畫面,目前人類的火箭發射仍然完全依賴於化學燃料)

我們也不必過於失望,雖然現在的探測器還非常慢,但我們目前已經掌握了4種可以達到更加驚人速度的方法。只不過,這些方法目前仍然不成熟。一旦其中一個能夠實現突破,那麼我們飛出太陽系的那一天也指日可待了。

核動力火箭

雖然人類的探測器已經開始嘗試利用核裂變的方式發電了,但想利用核能給整個火箭供電,仍然還只是個概念。目前來說,火箭燃料還是以液氫較為常見,另外如甲烷、偏二甲肼等也都有使用。總之,我們仍然是依靠化學反應來給火箭提供動力。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美國國家點火設施,專門研究人造太陽,即可控核聚變)

我們知道,這樣的反應所提供的能量非常有限,因為其能量來源不過是化學鍵重新組合所產生的能量差。而一個原子99.95%的能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中,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些能量,那麼將會大大提升火箭的速度。沒錯,這就是核反應。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1公斤化學物質反應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毫克的質量,而如果是利用中子轟擊鈾使其裂變的話,則可以獲得相當於955毫克質量的能量,幾乎是化學燃料的1000倍。想一想TNT炸藥和原子彈威力的區別,就更容易理解二者之間的巨大差距了。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這還只是核裂變。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核聚變來提供能量,那麼火箭能夠獲得的動力就更加可觀了。想一想,核聚變可是氫彈的基本原理!如果是1公斤的氫聚變為氦,那麼我們獲得的能量將相當於7.5克的質量,非常驚人!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核聚變的原理來給火箭加速,那麼它能獲得的加速時長將遠遠超過現在的一切燃料,這可以讓我們用幾百年甚至幾十年就抵達比鄰星。

不過,目前我們的核聚變還沒有發展成熟,無法實現可控的核聚變反應,這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正在全力攻克的難題。前不久,媒體剛剛報導了人類第一座核聚變反應堆展開建設,預計在2025年建成。不過,如此巨大的反應堆肯定不能用在火箭上,至於火箭什麼時候能夠用上小型的核聚變反應堆,目前也不得而知,有人認為要等到2100年。

反物質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同樣是利用質能方程的原理,反物質比核聚變的能量轉化率高得多。或者我們可以誇張地說:對於反物質來說,無所謂什麼能量轉化率,因為它的原理就是把所有的物質轉化為能量,轉化率100%。

反物質的原理非常簡單,一對相反的物質在一起會發生湮滅現象,完全變為能量。僅僅1克反物質與等量物質完全湮滅,就會產生1.8×10^14焦耳的能量,相當於3顆廣島原子彈,可見其威力有多麼巨大。如果我們能夠將這樣的能量利用在火箭上,產生的推力將相當驚人。

但是,我們對於反物質的了解還比較有限,目前也無法真的在實踐中利用反物質,其主要難點集中在三個方面: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反物質工廠)

  • 如何創造穩定的、中性的反物質;
  • 怎樣將反物質與正常物質分開開來,實現對其的精確和長時間控制;
  • 對反物質的批量生產,使其能夠在實踐中被人類利用。

目前來說,前兩個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反物質工廠,科學家們已經嘗試將反質子與正電子結合,成功製造了反原子,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他們能夠利用磁場和電場,將這些製備出來的反物質禁錮在遠離普通物質的位置,使其穩定存在了約1個小時。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反物質火箭假想圖)

目前,我們唯一無法攻克的就是批量生產反物質。人們一直調侃,反物質是世界上最貴的物質,生產一克就需要至少幾千億美元。如果有一天我們實現了批量生產反物質,屆時我們對反物質的保存也將更加遊刃有餘。那麼,反物質火箭想必也不會太遠,它將通過令人震驚的強大推力,幫助我們探索這個宇宙。

暗物質

和反物質相比,暗物質就更加神秘了,目前沒有人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只知道它佔了全宇宙質量的85%左右。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雖然目前還不了解本質,但我們知道暗物質在銀河系內廣泛分布,甚至也出現在了太陽系)

有些人認為,暗物質的本質也是一種玻色子,而且有一點非常特別:它就是自己的反物質。他們相信,雖然概率並不高,但是在很少的情況下,它們會自己之間發生湮滅現象,從而提供大量的能量,為火箭提供動力。

在宇宙中,很多遙遠的星系中心都有著驚人的伽馬射線暴。不同的科學家對這些伽馬射線的來源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其中一些就按照剛才我們提到的理論來分析,認為這股強大的能量就來自於暗物質之間的湮滅。如果我們將它利用在火箭上,那麼同樣可以實現速度的飛躍。同時,由於暗物質在銀河系隨處可見,我們不需要補充能量,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持續加速。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而且,如果真的可以不攜帶燃料,那麼人類的太空探索將實現更多的「不可能」。火箭可以在不超過光速的條件下無限加速,極大地擴展我們的探索範圍。

不過,這個想法目前仍然只是個想法,它首先依賴於暗物質的特性,必須要滿足上面我們提到的這個猜想。如果暗物質被證明並不具備這個特性,那麼前面說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即使我們有一天證明了暗物質有這樣的性質,也仍然需要解決其他一些問題,如:

如何促進反物質之間的湮滅;

如何引導能量的釋放方向,確保火箭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向前進;

怎樣有效地控制反應的速率和規模,讓火箭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運行。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太陽帆

太陽帆的概念早在幾百年前就被提起,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克卜勒在看到彗星後,發現太陽有一種讓彗星的彗尾甩向某側的力量,認為這可以幫助人類的工具穿越空間。

到了前幾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經鼎力支持的突破攝星計劃,也是以太陽帆為基礎,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在20年內抵達比鄰星的驚人速度。據介紹,它甚至可以使探測器達到20%的光速甚至更快。

現在我們知道,太陽帆的動力源來自於一種叫做光壓的力量。由於太陽光不會斷,所以太陽帆也可以持續飛行。而為了獲得更大的推力,太陽帆必須足夠大,甚至達到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直徑。好在宇宙中天體的距離都非常遙遠,所以完全不必擔心太陽帆會撞到什麼天體。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目前最有望接近光速的動力模式——太陽帆)

目前來說,世界各國也都在嘗試研發太陽帆,比如今年年初,我國的天帆一號就成功實現了展開,但距離真正的使用還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另外,美國行星協會的光帆2號在去年6月份發射升空,目前也在進行著相關實驗。

太陽帆的難點在於如何製造如此巨大的帆,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摺疊和展開手段實現它的運行。它目前還無法載人,因為強大的加速度會讓人體崩潰。另外,加速到接近光速後,太陽帆如何減速也是一個問題。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要有更加先進的材料,讓它變得更薄,才能獲得更輕的質量以實現更大的速度。

目前來說,石墨烯是最好的選擇。不過,人類何時能夠廣泛、批量地生產石墨烯並加以靈活應用,仍然是個未知數。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圖片說明:太陽帆概念圖)

總結

人類的夢想,是星辰和大海。我們希望能夠衝出太陽系,看一看外面的宇宙。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前往火星這麼近的距離尚且要半年之久。但我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突破,我們真的可以到比鄰星去看一看。

目前來看,核聚變動力和太陽帆看起來還是比較有可能最先實現的。至於未來是否會有更加創新的技術出現,那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人類真的可以衝出太陽系,你最希望先去拜訪的是哪顆天體呢?

相關焦點

  • 人類有什麼辦法可以到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
    人類有什麼辦法可以到達離太陽系最近的看得出提這個問題的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但是其實這個辦法不具有可行性,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到達比鄰星呢最後一點是毫無意義,即使飛船經歷幾千上萬年,真的到達了比鄰星,因為通訊手段的限制,也無法正常的同地球進行聯繫,甚至幾千上萬年以後地球文明經歷幾次滄桑,未必會對這次航行抱有認同感。而比鄰星是一顆恆星,如果附近沒有適合生存的行星,那麼這架宇宙飛船還得繼續毫無意義的在星際間流浪下去。
  • 如果人類要前往比鄰星系探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可以?
    而太陽系並不存在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星球,雖然科學家將火星看成是未來人類移居的一顆星球,但是我們都知道,火星並不是適宜人類生存,即使在未來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也只能勉強可以宜居,遠遠無法跟地球這樣的天然宜居星球相比。
  • 前往火星太空要多久?要去外星旅行 人工冬眠技術是必要條件?
    即使像現在看得到的火星發射火箭,火箭到達時火星的位置也會出現變化,所以要以能使抵達時的太空船和火星的位置重合在一起的方式來讓太空船升空。 另外,要載人的太空船還得攜帶糧食等物資,因此飛行時必須儘量節省燃料。
  • 太陽系的鄰居「比鄰星」距離地球4光年!人類飛多久才能到?
    比鄰星,顧名思義就是咱太陽系的鄰居,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紅矮星。半人馬座a星是一顆三星系統,中國命名為南門二,位於天空南方的半人馬座,距離我們平均4.3光年。比鄰星是半人馬座a星中的一顆小恆星,距離我們4.22光年。
  • 《流浪地球》裡,人類為何要前往比鄰星,不怕與三體人發生衝突嗎
    引言:說起《三體》,不少人想到了比鄰星,因為比鄰星周圍似乎隱藏著神秘的三體家園。談到《流浪地球》,許多人也會不由自主想到比鄰星,因為那是人類計劃前往的地方。但是,比鄰星真的適合人類嗎?看過這一影片的朋友應有印象,該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人類啟動地球以離開太陽系的故事,而人類之所以想帶地球逃離太陽系,主要是因為太陽的氦閃現象,此現象會危及地球生物的生存與發展。從長久生存與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需找到下一顆能持續穩定提供熱量的星體。與此同時,若能讓地球坐落到另一宜居帶中,則是更加完美。
  • 地球去流浪 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原標題:地球去流浪,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科幻作家劉慈欣或許想過這個問題,他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寫到,當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將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向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 春節期間,由這篇科幻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將登上大銀幕,「國產硬科幻」的標籤讓人們對其廣泛關注,一系列的問題也接踵而來:什麼樣的恆星才能夠成為地球的母恆星?比鄰星究竟能否成為第二個太陽?
  • 地球去流浪,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比鄰星究竟能否成為第二個太陽?        地球定居何處 兩因素很關鍵        「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個發光等離子球,其主要作用是為生命提供穩定的能源。因此,理論上地球可以選擇任何一顆年輕的恆星代替太陽使生命延續。」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如果人類要前往比鄰星系探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可以?
    而根據目前科學家的探索研究,太陽系只有地球這一顆文明星球,至於是否還存在其它的簡單地外生命,目前也是一個未知數。而太陽系並不存在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二星球,雖然科學家將火星看成是未來人類移居的一顆星球,但是我們都知道,火星並不是適宜人類生存,即使在未來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也只能勉強可以宜居,遠遠無法跟地球這樣的天然宜居星球相比。
  • 393042公裡小時,探測器飛掠太陽,若以這速度飛行,多久到比鄰星
    雖然我們人類現在已經能夠探索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甚至可以將探測器送上太陽系內外星球的表面,但是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如我們今年將會有多個火星探測器蓄勢待發,即將在7、8月份擇機發射升空,前往火星。這些前往火星的探測器預計需要長途奔襲幾個月,才能到達火星軌道。火星,離我們地球相對較近,到達更加遙遠的外星球,耗時時間更長,如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外太空飛行了40多年,至今都還沒飛出太陽系。
  • 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是什麼將人類束縛在地球之上呢?除了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夠之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人類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連從地球到我們太陽系的近鄰之一火星上,都需要至少7個月的時間,去往其它星球更是想都不敢想。
  • 從地球到火星30天即達,去比鄰星只需12年
    除了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不夠之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是,人類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就連從地球到我們太陽系的近鄰之一火星上,都需要至少7個月的時間,去往其它星球更是想都不敢想。不過,在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刊登的一篇題為《俄美核發動機競賽——誰將勝出?》
  • 終於要出太陽系?「突破攝星」計劃穩步推進,人類將達20%光速
    比鄰星比較特殊,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電影《流浪地球》人類文明的目的地就是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比鄰星並不是一顆單獨的恆星,它和另外兩顆恆星組成了大名鼎鼎的「半人馬座三星系統」。但是NASA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比鄰星b極大概率不會存在濃厚大氣,因為它距離恆星太近了,近到它的大氣流失速度超過地球流失速度的萬倍以上。這意味著,比鄰星b極有可能是一顆光禿禿的裸體行星。在我們人類隔著無盡空間對著比鄰星b「評頭論足」時,有些人正在為前往比鄰星做著最大努力。
  • 24名「地球壯士」前往火星只有單程票將成為人類首批外星居民
    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計劃似乎更快一些,他們已經面向社會招募了志願者,報名者眾,在2014年就已經從20萬名報名者中初選出1058名人員,參加了第二階段的移民火星訓練,經過多輪淘汰,最終將選出24名「地球壯士」,準備於2024年分6個批次前往火星。
  • 半人馬座比鄰星!我們來了!
    短短幾分鐘之內飛船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6億公裡,在20年之內就能抵達比鄰星,再用搭載的傳感器拍下比鄰星附近行星的照片並傳回地球。光帆技術不僅可以幫助人類親眼目睹系外行星的真容,還能大大縮小太陽系旅行的時空距離。
  • 比鄰星如同太陽系的「隔壁鄰居」,以「筋鬥雲」去那裡需多長時間
    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常有人形容比鄰星就如同太陽系的「後院」或「隔牆鄰居」,那麼間隔的這道牆有多遠呢?其實遠達4.22光年,如果我們想去這個最近的鄰居家串串門,用多長時間才能翻越這道「牆」呢?
  • 太陽膨脹之後,我們要去哪裡?比鄰星怎麼樣?
    地球文明需要一顆恆星,而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就是比鄰星了,它距離我們約4.2光年。4.2光年就是以光速行進4.2年所經過的距離,這聽起來十分遙遠,但在宇宙的尺度之下,這個距離可以說是非常近了,近得幾乎貼在一起了,所以比鄰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我們怎樣前往比鄰星呢?能夠帶著地球一起去呢?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為什麼不改造地球沙漠?
    ,卻從來不想兩個問題: 1、化學能火箭的能力是有極限的,再先進的火箭和飛船,也是要燒燃料的,既然是燒燃料,就走不了多遠,旅行者號一個小東西走了幾十年了,也才剛剛到了太陽系邊緣;你也不要想在茫茫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地球」,因為最近的恆星系離我們4.2光年,這個距離,以當下的飛船速度,你5萬年都飛不到比鄰星。
  • 不僅是月球、火星、木星,中國要探測太陽系的星辰大海
    但很遺憾,2019年我們的長徵五號火箭還不能完成它的任務,所以把嫦娥五號的任務挪到2020年去火星之後。 2020要實現首次火星探測 2020年,我們要實現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火星不是想什麼時候去就能去的,兩年零兩個月有一次機會。為什麼這麼難呢?
  • 人類為什麼無法飛出太陽系?飛出太陽系需要什麼條件呢?專家一席話...
    人類總不能乘坐著宇宙飛船在宇宙中飛行上萬年的時間吧。所以人類要飛出太陽系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很多。 宇宙飛船的速度 雖然宇宙飛船要飛出太陽系只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即每秒鐘16.7公裡就可以了。但是有一點不要忽略了,太陽系非常的大,科學家估計太陽系的半徑可能有1光年到2光年大小。如果宇宙飛船用第三宇宙速度飛完一光年的距離需要多久呢?
  • 地球暴露:科學家2017年向宇宙發射信號,現在比鄰星回信息了!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α星C,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比鄰星,它被大家所熟悉絕對要感謝一部科幻小說《三體》,因為這就是講述一個人類向宇宙發送一個無線電信號,被比鄰星的行星上的文明接收到以後,然後侵略地球的故事,因為代入感太強,引發了到底要不要回復宇宙信號的大討論!比鄰星真的發來信號,我們要不要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