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中有句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不僅彰顯個人的道德修養,也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但如今社會上餐飲浪費現象,令人痛心。有報告顯示,我國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費約為12%,大型聚會浪費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
如此觸目驚心的餐飲浪費不止發生在地面,更發生在空中。一般而言,乘坐飛機出行時,航空公司會根據旅客人數配置相應的飛機餐,做到人手一份,甚至還有部分備份。但因為飛機餐口味單一,部分航線航程短,以及空中味覺體驗下降等原因,許多旅客並不喜歡也不需要飛機餐,航班上便形成了飛機餐剩餘、吃不完被直接扔掉的現象,甚至許多並未開封食用的飛機餐也因為保質期短,航班落地後被整盒丟棄。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全年共完成航班起降1166.0萬架次,如此眾多的航班所產生的飛機餐飲浪費,會是一個何等觸目驚心的數字。
杜絕飛機餐飲浪費,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反對鋪張浪費,更要更新觀念,在飛行中也要厲行節約。許多旅客對於飛機餐的態度是「免費給的,不要白不要」,對於不提供或者逐步取消飛機餐的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天津航空、西部航空等也頗有微詞,但事實並非如此。據了解,傳統航空的飛機票其實是一種「打包套餐」,除了機票本身所含的A點到B點運輸服務費用之外,還包括機上餐飲費用、行李運輸費用等等,對於那些不需要飛機餐和行李的旅客而言,這部分的費用是無法退還的,它不但屬於「冗餘」支出,也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餐飲浪費現象。
節約糧食,其實可以從「按需自助定製」飛機餐開始。在國外,LCC(低成本)航空公司深受歡迎,甚至在歐洲已經佔到了40%的市場規模。低成本航空的理念之一,就是將餐飲、行李等費用和不必要的增值服務從機票中剝離,為旅客提供更為實惠的機票價格,其他服務可以讓旅客按需購買。這種出行方式不但為旅客節約了出行費用,也杜絕了不必要的餐飲浪費。目前在國內,春秋航空自2005年首飛以來,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注重運行準點與服務品質,尊重旅客的選擇權,為旅客提供多種實惠的出行產品,讓旅客「只花該花的錢」,這麼一堅持就是整整15年,從來沒有改變過。
其中,能讓旅客自由按需選擇的機上服務之一,就是飛機餐飲。在春秋航空的機票中,是不包含飛機餐飲的,這一部分所節省的費用,也體現在給到旅客的實惠票價之中。如果旅客需要飛機餐飲,春秋航空也提供了官方網站、APP等便捷的預訂渠道,並且還給到旅客多樣化的餐食選擇,包括中西主食、兒童餐、素食、清真餐、特色餐、點心、小吃飲料等等,餐食的總數量已經達到70種。如此一來,春秋航空便能根據實際需要飛機餐的旅客數量進行相應配餐,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飛機餐浪費現象。春秋航空還通過大數據統計,根據每個航班不同航距、不同飛行時間段,配備一定數量的航班現售餐食,以供未提前預訂的旅客選購,在最大程度的節約餐食的同時,也讓有需要的旅客及時享用到餐食,服務上不打折扣。
今天,物質日漸豐盈,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勤儉節約作為我們的優良傳統,絕對不應該被丟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每個人,以及社會上每個企業,都需要把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付諸實踐,厲行節約,按需點餐,杜絕浪費之風,將節儉新風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