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一期兩篇!節後上班第一天,中科大凌晨發布新能源、抗病毒新成果

2020-10-09 文匯網

Science,一期兩篇!

雙節長假剛過,上班第一天,你還在揉著惺忪睡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大早就發出了一條令人瞬間振作的消息:今天凌晨,該校兩項科研成果在國際頂尖雜誌《科學》上在線發表,而且會在今天出版的紙質版雜誌上同時刊發。

這兩篇論文分別來自該校趙忠教授團隊和季恆星教授團隊,一篇是發現了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而另一篇則是發現了一種有助於發展鋰電子電池快充技術的新型電極材料。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忠教授團隊通過發育生物學和植物病毒學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

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示意圖(美術設計:馬子頌,梁琰)

目前,植物病毒病害已經成為農業生產中的第二大病害,植物一旦染上病毒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比如在水稻中由稻飛蝨傳播的病毒(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一旦爆發,輕則減產16%左右,重則絕收。

儘管國內外研究人員已經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RNA幹擾,細胞自噬和植物激素等途徑,但是對於植物幹細胞存在廣譜抗病毒能力的原因仍然不清楚。由於病毒種類繁多,已知的植物病毒就有1000多種,現有的抗病毒手段只能針對少數的病毒,且隨著病毒不斷進化,抗性也會逐漸減弱。「莖尖脫毒」是少有的可以應用於大多數植物、清除體內病毒的最有效的生物技術,但其深層機理一直未被揭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團隊另闢蹊徑,以傳統的莖尖脫毒技術為靈感來源,歷經8年潛心研究,發現WUS是一個存在於植物幹細胞中的關鍵抗病毒蛋白。幹細胞內的WUS是一個非常保守的蛋白,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這個蛋白受病毒感染誘導,並且通過直接抑制一類甲基轉移酶基因,影響了細胞參與蛋白質合成的主要細胞器-核糖體的組裝,從而降低了蛋白質合成速率。這將直接導致病毒不能利用植物細胞完成自身蛋白質的翻譯,以及病毒的複製和組裝的過程,從而抑制了病毒的傳播。

幹細胞抗病毒蛋白廣譜抗病毒示意圖(美術設計:武海軍等)

同時,WUS蛋白也可以成為其他細胞抵抗病毒的「利器」,研究人員在植物其它細胞中表達WUS蛋白,可以保護植物免受病毒的感染。同時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多種病毒,並證實WUS蛋白均可以抑制這些病毒對植物細胞的感染,說明WUS蛋白介導的幹細胞病毒免疫具有廣譜性。

植物細胞中的WUS通過破壞細胞蛋白質合成來阻止病毒複製,保持了細胞的健康狀態。(美術設計:陳磊梁琰)

這項工作研究了植物分生組織存在的廣譜抗病毒免疫活性,第一次發現在病毒抗性和分生組織維持基因之間存在如此精確的分子連接。同行專家評論:「此研究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且備受關注的問題,是植物病理學和植物發育領域的一個開創性研究。」

下一步,研究團隊計劃怎樣將其應用到育種中,基於蛋白質人工進化技術,篩選高抗病蛋白,並利用生物技術轉入多種作物中,以得到廣譜高抗病的作物新品種。團隊研究人員表示, WUS作為一個保守的幹細胞調節蛋白,其同源蛋白存在於多種植物中。WUS蛋白介導的廣譜抗病毒機制可以為多種作物抗病毒防治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可能為解決全球糧食穩產帶來新曙光。

新型電極材料助力鋰電子電池快充技術

電動汽車愈發受到市場青睞,但漫長的充電時間也讓人望而卻步。傳統燃油汽車僅需五分鐘即可滿油增程500公裡,而目前市售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則需要「坐等」充電一小時才能達到同樣的增程效果。發展具有快速充電能力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一直是該行業的重要目標。一項最新研究突破使該目標更加接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電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指標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希望能夠發現一款既能在綜合性能指標方面給行業以期待,又能適應工業化電池生產流程的電極材料。」季恆星教授說。

論文第一作者金洪昌博士介紹:「能量通過鋰離子與電極材料的化學反應進出電池,因此電極材料對鋰離子的傳導能力是決定充電速度的關鍵;另一方面,單位質量或體積的電極材料容納鋰離子的多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黑磷是白磷的同素異形體,特殊的層狀結構賦予它很強的離子傳導能力和高理論容量,是極具潛力的滿足快充要求的電極材料。然而黑磷容易從層狀結構的邊緣開始發生結構破壞,實測性能遠低於理論預期。季恆星團隊採用「界面工程」策略將黑磷和石墨通過磷碳共價鍵連接在一起,在穩定材料結構的同時提升了黑磷石墨複合材料內部對鋰離子的傳導能力。

但電極材料在工作過程中會被電解液逐漸分解的化學物質所包裹,部分物質會阻礙鋰離子進入電極材料,就像玻璃表面的灰塵阻礙光線穿透。研究團隊用輕薄的聚合物凝膠做成防塵外衣「穿」在黑磷石墨複合材料表面,使鋰離子得以順利進入。

通過碳磷共價鍵連接在一起的黑磷複合材料具備更加穩定的結構和更高的鋰離子傳輸能力。

美術設計:上圖/董逸涵,石千惠,梁琰 下圖/石千惠,董逸涵,梁琰

「我們採用常規的工藝路線和技術參數將黑磷複合材料做成電極片。實驗室的測量結果表明,電極片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容量。」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辛森研究員介紹說,」如果能夠實現這款材料的大規模生產,找到匹配的正極材料及其他輔助材料,並針對電芯結構、熱管理和析鋰防護等進行優化設計,將有望獲得能量密度達350瓦時/千克並具備快充能力的鋰離子電池。」

具備能量密度350瓦時/千克的鋰離子電池能夠使電動汽車的行駛裡程接近1000千米,而特斯拉Model S滿電後的行駛裡程為650千米。而快速充電能力將使電動汽車的用戶體驗上升一個臺階。

在新技術的基礎上,團隊將在基礎研究層面和規模製備技術方面繼續探索。「深入認識電極材料的微觀結構、理化性質和電化學反應過程等基礎科學問題,掌握以界面工程為例的化學手段,同時了解產業界對核心材料的性能需求是實現電池技術突破,推進相關領域如消費電子、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必備條件。」季教授說道,「我們將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努力,使論文中的研究結果更加貼近電池產業的要求。」

相關焦點

  • Science,一期兩篇!節後上班第一天,中科大凌晨發布新能源、抗病毒...
    Science,一期兩篇!雙節長假剛過,上班第一天,你還在揉著惺忪睡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大早就發出了一條令人瞬間振作的消息:今天凌晨,該校兩項科研成果在國際頂尖雜誌《科學》上在線發表,而且會在今天出版的紙質版雜誌上同時刊發。
  • 節後什麼時候上班?2018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時間安排
    導讀:節後什麼時候上班?2018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安排是2月22日,也就是今天!  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許多人結束了長假的愉悅、往返的辛勞,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在開春後首篇《今日談》中,我們要向大家送上新春祝願,也要發出溫馨提醒:人回來,更要心回來;在崗位,更要在狀態。「開年加油幹」,應該成為全市上下的新春新氣象。
  • 清華校長:清華對一流的追求永遠沒有止境;中國科大一期兩篇Science
    其中,清華大學官網9月21日發布消息稱,「雙一流」周期總結大會的評議專家組一致認為,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9月24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相關學校「雙一流」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日在Science連發兩篇重要成果
    相關成果以「WUSCHEL trigger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in plant stem cells」為題,於2020年10月9日發表於《Science》雜誌。通過正反改變內源WUS的含量,研究人員證實了幹細胞重要調控基因WUS在免疫病毒中的關鍵作用。
  • Science重磅:上科大免疫化學所饒子和團隊攻克結核病半世紀難題
    北京時間今天(24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同時在線發表了以上海科技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兩項重要研究成果。饒子和院士表示,團隊此後還將繼續在這個領域耕耘,同時將充分利用上海科技大學和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優勢,全力推動抗結核新藥的研發,加快基礎研究成果的轉化。據透露,上科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免疫化學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三家生命科學單位組成了「上科大生命科學複合體」。
  • 同一學校,一天發2篇Science
    北京時間10月9日凌晨兩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利用生物技術轉入多種作物中,以得到廣譜高抗病的作物新品種。團隊研究人員表示, WUS作為一個保守的幹細胞調節蛋白,其同源蛋白存在於多種植物中。WUS蛋白介導的廣譜抗病毒機制可以為多種作物抗病毒防治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可能為解決全球糧食穩產帶來新曙光。
  • 時政| 新年上班第一天,天津開了這個座談會!
    時政 | 新年上班第一天,天津開了這個座談會!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我市召開駐津央企負責人座談會。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地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砥礪前行,天津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日益鞏固,幹事創業、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的志氣、正氣、膽氣、士氣正在津沽大地凝聚升騰。希望各駐津央企牢牢把握髮展機遇,紮根天津、深耕天津,融入火熱實踐,努力在新發展階段開創新發展業績。
  • 節後上班玩遊戲 逃過抓包竟因用了它
    上班第一天,辦公室裡充斥著大家的歡聲笑語,都在討論著黃金周假期各自的愉快經歷,當然少不了調侃再一次衝頭條失敗的某夢想導師和刷爆社交圈的  我們跟大家一樣,第一天上班還沒調整過來,幾乎不想工作,經過四下觀望,然後偷偷的打開了安裝在辦公電腦上的王者農藥模擬器,S8賽季快要結束了,要趕緊向王者段位發起衝擊啊。(為什麼不用手機玩?誰上班還敢拿個手機划來划去。。。)
  • 假期結束的第一天,這是不是你本人?快讓TA來治癒你
    假期結束的第一天,這是不是你本人?不想上班的你是不是根本爬不起來?>今天是節後上班第一天這些「症狀」你中了幾個?歡迎留言告訴小布原標題:《假期結束的第一天,這是不是你本人?
  • 中國科大的Science雙黃蛋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以下新聞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時間10月9日凌晨兩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和季恆星教授團隊的兩項科研成果在國際頂尖雜誌《Science》上刊發,相關研究的具體內容,讓我們往下看吧
  • 中國科大少年班師兄妹5月齊發Science
    第二類外爾半金屬被認為存在高能物理中所不存在的多種新型費米子,其能帶中的拓撲性質引發的獨特光學、電學和磁學特性與傳統材料截然不同。第二類外爾半金屬在凝聚態物理,尤其是量子力學和高溫超導領域前景遠大,是未來有可能引發新一輪材料革命的關鍵領域之一。
  • 南科大:兩天發表《Nature》和《Science》各一篇!
    4月30日,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連續8年位列全球首位。今年的自然指數還增加了「百大進步榜」(Top 100 rising institutions),追蹤2015至2019年各機構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增長情況。
  • 南科大:兩天發表《Nature》和《Science》各一篇!
    4月30日,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連續8年位列全球首位。今年的自然指數還增加了「百大進步榜」(Top 100 rising institutions),追蹤2015至2019年各機構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增長情況。前44家機構進步最快的全部來自中國,前100家進步最快的則有84家來自中國。
  • 2020年2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復旦大學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2020年2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2月2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2.Science:遺傳研究揭示脊椎動物延緩衰老的新線索doi:10.1126/science.aaw2601; doi:10.1126/science.aba8064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關於非洲青鱂魚(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在滯育(diapause
  • 中國科大兩團隊科研成果登同期《Science》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合肥10月9日電(通訊員 範瓊 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王海涵)記者今天上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今日凌晨兩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和季恆星教授團隊的兩項科研成果在國際頂尖雜誌《Science》上刊發。
  • 中國LAMOST一期巡天成果豐碩 已發布光譜901萬條
    中國LAMOST一期巡天成果豐碩 已發布光譜901萬條 2018-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供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8月7日在北京舉行LAMOST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稱,LAMOST已圓滿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共發布光譜901萬條(每條光譜對應一個天體),其中高質量光譜777萬條,並確定534萬組恆星光譜參數。LAMOST發布的光譜數是世界上其他巡天項目發布光譜數總和的1.8倍,其數據集已於2017年底對中國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
  • 2020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分項賽...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田晨旭)26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北京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分項賽決賽暨合作資源對接會在北京市懷柔區舉行。  據介紹,2020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共設五個分項賽。
  • 博湖:嚴字當頭,打好節後第一劑「強心針」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3日電(鄭磊 巴都瑪拉)2019年2月11日,在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本布圖鎮黨委、人民政府組織各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各站所負責人和全體在崗幹部83人在鎮文化中心會議召開鎮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鎮機關幹部政治理論學習暨節後收心鼓勁動員大會。
  • 2020年狂發71篇Science,國內科研成果大爆發
    這一研究發現為進一步解析全長ACE2和新冠病毒的S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奠定了基礎。GSDMB在某些組織,尤其是消化道上皮,包括衍生的腫瘤中高度表達,小鼠腫瘤細胞中引入GSDMB可促進腫瘤清除。這項研究證實了GZMA-GSDMB通路在機體的抗腫瘤免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為腫瘤免疫提供了新思路。
  • 2019年10月25日Science期刊精華,浙江大學同時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2019年10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0月25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新研究揭示小鼠小腦與人類存在很大不同doi:10.1126/science.aax7526在一項新的針對大腦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義大利、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小腦可能並不是人類小腦的良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