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塵埃終結者」:科學家利用電子束清除太空人裝備微粒

2020-09-04 cnBeta

據外媒報導,在地球上,灰塵不是一個受歡迎的東西,在月球上,它不僅不受人歡迎而且還可能是一種破壞力量,其可能威脅到人類的探索努力。它像剃刀一樣鋒利,粘在其碰到的任何東西上。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提出了一種處理月球塵埃的新方法,其中包括使用電子束清除月球表面的微粒。

這聽起來很科幻,但它卻有很大的潛力。

研究小組將目標對準了NASA製造的月球塵埃替代物,他們稱其為「一種能發射出集中(且安全)負電荷、低能量粒子流的設備。」

實驗中,研究人員將航天服織物和玻璃放到了一個真空室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得到的效果出奇得好。

「它(灰塵)真的是跳起來了,」該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Benjamin Farr說道。

灰塵問題究竟有多嚴重?NASA曾在7月份向大學生發出了呼籲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新思路。據NASA介紹,太空中的灰塵會對包括太空衣、設備、太空飛行器、棲息地在內的東西造成損壞,另外它還會掩蓋相機鏡頭、降低技術性能、扭曲儀器讀數、改變熱特性甚至導致設備故障。

隨著NASA希望通過其Artemis項目在月球上建立持續的人類存在,解決月球塵埃的挑戰的最後期限正在日益逼近。

如果NASA堅持其雄心勃勃的計劃,那麼它將在2024年能將人類送到我們的鄰居--月球上。該機構正在考慮為日常更長的任務在那裡建立棲息地。

而處理這些灰塵可能需要多管齊下的方法。NASA也在開發一種塗層技術以此來幫助月球探測設備遠離灰塵。

雖然電子束成功地清除了大部分模擬的月球塵埃但仍有改進的空間。Farr表示:「它運行得很好,但還不夠好,我們不能就此結束。」研究人員眼下的目標就是讓這項技術變得更有效。

相關焦點

  • 新研究介紹使用電子束以低能量和帶負電荷的粒子來「清除」月球塵埃
    新研究介紹使用電子束以低能量和帶負電荷的粒子來「清除」月球塵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SlashGear報導,未來的太空人,尤其是長期駐紮在月球表面的太空人,將如何應對擾人的月球塵埃呢?
  • 太空人登陸月球需要注意什麼?科學家認為月球塵埃是非常致命的
    在地球上,塵埃隨處可見,在人的一生中會吸入和呼出很多的塵埃,因為人體免疫功能,通常這些塵埃對於人體來說不是很致命,但是如果塵埃濃度過高,對於人體來說這就很致命了。在地球上如此,在月球上塵埃更是一種危險致命的毒藥。根據美國宇航局資助的石溪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月球上的塵埃要豐富得多,而且不易清掃,具有破壞性,對細胞可能致命。
  • 月球塵埃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不可思議
    經常有人談論將太空人送往月球並建立永久登月基地,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科學家表示,長時間接觸月球塵埃可能對太空人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1969年登陸月球時,他們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月球塵埃的特有性質,它覆蓋了月球的表面。
  • 月球塵埃會阻止人類生活在該星球上嗎?
    為了對抗對太空人健康和技術造成的主要威脅,歐空局(ESA)正在進行一項關於月球塵埃的重大研究,以確定它是多麼危險以及如何抵消它對人類和機器的影響。 據悉,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表面的寧靜海(Sea of Tranquility)之前,科學家和工程師就擔心月球塵埃的危害。
  • 科普:登月太空人踩在滿是粉塵的月球表面為何沒有揚起什麼塵埃?
    人類在月球留下的第一個腳印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功登月,說了一句流傳極廣的一句話質疑一:登月太空人在月球上跳來跳去,為何沒有大量揚起塵埃?大家都知道月球表面有一層類似麵粉細的塵埃,紀錄片裡的太空人奔奔跳跳,也沒有激起粉塵,頭盔玻璃太乾淨,這不科學,不合常理,恐怕是好萊塢用木薯粉造的月球表面。
  • 歐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能夠抵擋月球塵埃的新材料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0月28日文章,當太空人重返月球時,歐洲航天局希望能有更多防範月球塵埃的措施,這種塵埃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波羅計劃太空人製造諸多麻煩。
  • 「嫦娥四號」開創性的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了近40英尺的塵埃
    2019年1月,我國將一艘名為「嫦娥四號」的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背面,成為首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月球車已經測量了一層「相當厚」的月球塵埃或風化層:深度達12米。月球的塵埃給阿波羅任務帶來了麻煩,更好地了解月球塵埃可以幫助未來的宇宙飛船。
  • 玉兔二號發現月球塵埃​有劇毒
    現在四個多月已經過去了,玉兔二號在異常惡劣的月球環境中,挺過了3個月的設計壽命,開始超期服役了,希望能為我們了解月球帶來更多的科學數據。                                 在探知月球背面,玉兔二號的輪子避免不了和月球的背面灰塵有接觸,而在接觸灰塵的同時,玉兔二號對灰塵進行了化學的分析,一個驚人的發現,月球灰塵裡帶著病毒。
  • 太空人的工作太危險了,他中了月球的「毒」,差點丟了性命
    月亮作為意象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它同樣經常作為研究對象出現在科學家的探索名單中。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因此人類在開闢探索太空的事業過程中,首先要完成的事業就是探索月球、登陸月球甚至是開發月球。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最早的登月活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
  • 「月球之門」儀器,為阿耳特彌斯太空人提供天氣預報
    這兩套儀器將在太空人到達之前開始監測月球輻射環境並返回數據。 每個機構都能夠利用這個機會,通過充分利用到2022年年中交付的足夠成熟的技術,利用Gateway進行科學研究——Gateway首次實現於2019年底。這兩個互補的迷你氣象站將分別工作,ERSA將監測高能空間輻射,重點是保護太空人,而HERMES則監測對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意義。
  • 用月球土壤製造氧氣,這意味著月球太空人將擁有用之不竭的氧氣
    氧氣,這個東西有多重要,對太空人們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吧。昨天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儀器,這個科學儀器可以把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空氣轉化為氧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技術不在火星啦。
  • 撞月謝幕:回顧「月球大氣與塵埃環境探測」計劃
    但是,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理論上不應存在這種現象。 直到最近,LADEE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Richard Elphic提出:「月球是有大氣的,只是比我們地球上稀薄。」 月球的大氣被科學家們稱為「表面邊界外大氣層」。含有月球內部放射性衰變而形成的非常稀少的40Ar,以及由太陽風和微隕石撞擊濺射到月球表面的元素He、Na和K。
  • 阿波羅號太空人曾在月球中毒,差點回不來,造成這一切的是它?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科學家發現月球「有毒」。「生鏽」,所以科學家認為「月球有毒」的說法是有可能成立的。 據悉,導致太空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月球特殊的塵埃——月塵。雖然在月球表面上,太空人們無法脫離氧氣罩和防護服進行活動,但是在他們進行樣本採集和地形勘測的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沾染月球表面的塵埃。
  • 月球有病毒嗎?為什麼登上月球的太空人都曾出現過"怪病"?
    在阿波羅計劃中,美國成功地將一批太空人送上了太空,但在太空人登陸月球之前,美國的NASA就制定了嚴格的檢查計劃,而且回來之後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阿波羅計劃中登月的12位太空人,全數都出現了「月球花粉熱」,類似於「花粉過敏症」,但是他們並沒有出現過敏的症狀,他們就是打噴嚏,鼻塞,症狀,而且持續了很多天。據研究,引起這些病症的正是月球上的塵埃。
  • 示波器原理和電子束實驗裝置實驗目的
    示波器原理和電子束實驗裝置是在學生示波器基礎上研製的一種新型物理儀器,它自帶低頻信號發生器,可研究掌握示波器原理及各種不同類型信號的測量方法;研究和驗證電子束在不同的電場和磁場條件下的運動規律,並可精確測定電子荷質比,是集示波器,低頻信號發生器,電子束實驗儀於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儀器;具有設計新穎,結構合理,操作簡便等特點,是各大中專院校物理教學
  • 【中國科學報】雷射電子加速獲創紀錄電子束
    發展小型化、低成本雷射粒子加速器是科學家們一直夢寐以求的目標。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尾波場電子加速器具有比傳統的射頻加速器高出三個量級以上的超高加速梯度,為實現小型化的高能粒子加速器等提供了全新技術途徑,對未來的同步輻射裝置、自由電子雷射以及高能物理研究等也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 利用太空人尿液建造月球基地
    近日,據外媒報導,一個來自多國家的研究小組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以驗證尿素作為增塑劑的潛力,為人類將來建造月球基地做準備。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航天局(ESA)和中國航天局計劃在未來幾十年內建立月球基地。
  • 原子核和電子僅佔據原子的0.0001%,其他空間還存在什麼微粒?
    我們都知道,電子和原子核組成了原子,其中原子核幾乎佔據了整個原子的質量,原子核和電子僅佔據了原子的0.0001%,可以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在一片很大的魚塘中,原子核就只有魚飼料那麼大,電子卻連水面上漂浮的塵埃都算不上,可想而知,原子的空間中還有多少「空隙」,於是我們就會納悶,那麼大的空間裡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吧,那麼,除了電子和原子核之外,還存在什麼物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