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太陽系所在旋臂非常巨大 超之前預料

2020-11-25 搜狐網
天文學家利用三角測量法觀測表明,我們太陽所在的「本旋臂」的大小和兩側的大旋臂具有相同量級。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太陽位於銀河系兩條主要旋臂之間的被稱為「本旋臂」的小旋臂上。最近,他們利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甚長基線幹涉陣列(VLBL)的觀測表明,我們所在的「本旋臂」也和兩條主旋臂一樣巨大。

  測定銀河系的結構一直是一個困擾天文學家的難題,這是因為我們就在其內部。為了測定銀河系的結構,科學家需要精確測量銀河系內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同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

  目前,天文界達成共識的是,銀河系具有旋臂結構,但是對於究竟有多少旋臂、以及旋臂的精確位置還存在爭議。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天文學家動用了甚長基線射幹涉陣列(VLBA)對銀河系進行了精確測量。該方法利用的是最簡單、也是最精確的三角測量法。

  甚長基線幹涉陣列有能力測量天體位置的精細變動,因此科學家就可以利用最基本的三角法精確測量比之前更加遙遠天體的距離。天文學家表示,我們太陽所在的本旋臂其實一點都不小,也是銀河系內的主要結構,或許是英仙座旋臂的一個分支,亦或是單獨存在的一個大旋臂。

  這次觀測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天文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是利用甚長基線幹涉陣列對銀河系進行繪圖。(編譯:雙螺旋)

相關焦點

  • 地球所在的銀河系 「本地旋臂」長度超乎想像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地球所屬的銀河系「本地旋臂」,可能比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銀河系的形狀像一個平滑的圓盤,在這個「圓盤」的內部,恆星又構成了四條主要的旋臂,而塵埃和氣體不斷從「圓盤」中心噴出。太陽系所在的獵戶座旋臂是一個較小的旋臂,有時也被稱為「本地旋臂(Local Arm)」。
  • 地球所屬銀河系「本地旋臂」長度超過之前想像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地球所屬的銀河系「本地旋臂」,可能比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
  • 銀河系的結構,核心是巨大的黑洞,四條巨大的旋臂圍繞銀心旋轉
    銀河系的結構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員,而且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在眾多星系中銀河系的個頭一般,直徑大約為16萬光年,包含了大約1000至4000億顆恆星。我們熟悉的太陽,就是這4000億顆恆星中的普通一員,以太陽為中心天體,行星等其他天體圍繞運行,共同組成了太陽系。
  • 研究發現,銀河旋臂也許實際上是附近氣體雲形成的龐大結構
    龐大的氣體雲,雷德克裡夫波,銀河旋臂的一部分?天文學家發現,我們在天空中看見的由許多恆星形成的區域,實際上仿佛形成了一個8800光年長的起伏的波,其中包含著相當於300萬太陽質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可以構成我們銀河系旋臂的一部分。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的距離
    新華社洛杉磯12月8日電(記者 陳勇)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 新「太陽系」誕生 嬰兒恆星拖出神秘旋臂(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400光年遠的天狼星座發現一個新「太陽系」誕生前的壯觀景象,並調查年輕的行星形成途徑。在單一恆星周圍聚集的氣體盤,彰顯了太陽系在誕生初年時的場景,令人難以置信的140億英裡寬的巨型氣體云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太陽系早期的研究素材。
  • 銀河系旋臂有多長:可能環繞整個銀河系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銀河系具有4條旋臂。旋臂由無數的恆星和正在形成恆星的氣體組成,以螺旋形向外延伸。2008年,從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獲得數據顯示,銀河系似乎只有兩條旋臂,而且核心的棒狀結構比預期的更大。然而,根據一個中國天文團隊的近期研究,銀河系的一條旋臂可能比以往認為的延伸更長,幾乎環繞整個銀河系。
  • 銀河系旋臂是如何形成的?
    銀河系今天的模樣不是第就變成的,而是經過上百億年的演化,才有今天的模樣,那麼銀河系的早期可能不是螺旋星系,或者說旋臂的數量沒有這麼多,筆者的猜測當然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不知道銀河系之前是什麼模樣。
  • 為什麼一些星系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有螺旋狀旋臂?
    宇宙中有非常多得星系,有些星系內星體傾向於均勻分布,而有些星系則具有螺旋狀旋臂,而我們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就是棒旋星系,有多條旋臂,它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銀盤,中央突起的銀心和暈輪部分。而旋臂主要由星際物質構成。
  • 探索:太陽系究竟位於銀河系旋臂結構何處?
    很多人知道銀河系是個螺旋星系,但是我們究竟位於這個廣袤的旋臂結構的哪個位置呢據國外媒體報導,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螺旋星系銀河系內,事實上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這意味著我們的星系可能有兩個主要的旋臂,加上一個中央條狀物,而後者天文學家知之甚少。但是在這樣廣袤的旋臂結構裡,我們的太陽系究竟位於哪裡呢?銀河系大約10萬光年寬,我們距離銀河系中央大約2.5萬光年,似乎我們並不位於銀河系兩個主要的旋臂內,而是位於銀河系內一個小旋臂內。
  • 星系的旋臂為什麼不會越拉越長?
    旋渦星系的旋臂與星系的內核相連,它們一般擁有2至4條旋臂,呈旋渦狀向外伸展。1970年代人們發現,星系外側的恆星運行速度並不比內核處慢。雖然太陽系外圈行星的公轉速度要比內圈慢得多,但在星系中,情況並非如此。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多久才會經過一次旋臂?看看天文學家怎麼回答
    我們的太陽系不是只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在圍繞星系旋轉。那麼我們的太陽系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脫離目前的位置(獵戶座臂)進入到一個不同的旋臂呢?此外,它離星系中心的距離是大致相同,還是會前後移動?在銀河系的平面上,太陽位於我們稱為獵戶座旋臂(或局部旋臂)的小旋臂中,它實際上只是兩個最近的主要旋臂(矢狀面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之間的連接。在這些結構上有一個整潔的頁面:SEDS銀河系螺旋結構頁面。我們每隔1億年就會經過一個主旋臂,大約需要1000萬年來穿過它。
  • 旋臂勻稱美麗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自行和距離,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它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美科學家意外發現宇宙巨大明亮超級旋臂星系
    儘管它們非常常見,每一個螺旋星系都非常獨特,就像雪花一樣,沒有兩片是相同的,這一點在哈勃太空望遠鏡近期觀測到的螺旋星系NGC 6814上表現的尤為明顯。這個星系位於地球6600萬光年遠,大約75000光年寬,相當於銀河系大小的一半。NGC 6814明亮的星系核和壯觀的雙臂與黑暗塵埃的精密樣式對比顯得更加突出。它具有異常明亮的內核,這是賽弗特星系的一個顯著特徵。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星座」的歷史十分久遠,是人類在地球上根據天空中恆星的位置排列情況,發揮想像與神話人物或器具相結合而進行命名。旋渦星系NGC 3370「星系」是指數量巨大的恆星系及星際塵埃組成的運行系統,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一個星系,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6萬光年
  • 研究發現在氣體雲附近會形成可能成為銀河系旋臂的巨型結構
    天文學家發現了太空中正在形成星體的區域實際上似乎形成一個8800光年長的包含三百萬個太陽質量的氣體的起伏的波形結構可能組成銀河系的局部旋臂。拉德克裡夫波形結構(紅色部分)在銀河系圖像(經處理)上 哈佛/世界望遠鏡長期以來,天文學家認為在我們太陽系周圍,由初期的星體,氣體和塵埃組成的一個巨大的擴展的環形結構正在形成一個叫「古德帶」的區域。
  • 科普:銀河系的旋臂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其中
    那麼,旋臂是如何形成的,當星系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沒有螺旋臂?星系中的所有物質都以均勻的圓形運動圍繞著中心運動。氣體雲恆星發光並照亮螺旋臂,如果這些氣體逐漸耗盡,整個星系區域似乎會從藍色變為紅色,並開始失去螺旋臂的結構。這樣就能找到螺旋臂。螺旋臂的未來呢?
  • 國際團隊首次畫出主旋臂
    在此基礎上,1852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史蒂芬·亞歷山大向《天文學雜誌》投稿稱,從內部往外看,銀河系也是一種螺旋星雲。亞歷山大是對的。但迄今為止,我們對銀河系的了解並不完全。而從太陽系很難給銀河系畫像,因為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盤面上,處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獵戶座旋臂之中,離銀河系中心大概有28000光年。
  • 銀河系確有4條旋臂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南京4月23日電 記者2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由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研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據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介紹,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了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得到了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約為10萬光年見方的銀河繫結構圖。
  • 圍繞銀河中心4旋臂,並非實體,只是波峰跡線
    銀河系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黑洞,位置在半人馬座方向,質量約為幾百萬個太陽質量。我們所在的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2.6萬光年左右。直徑10萬光年對比直徑100萬光年,讀者可以自行想像一個直徑10釐米的碟子和一個直徑一米的圓桌的差別。》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