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BDNF途徑可調控脂肪組織交感神經

2020-12-03 科學網

瘦素-BDNF途徑可調控脂肪組織交感神經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4 16:39:29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Jeffrey Friedman和Ken H. Loh研究組合作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瘦素-BDNF途徑調控脂肪組織的交感神經。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7月22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瘦素基因(ob)敲除小鼠,以及瘦素抵抗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表現出皮下白色和棕色脂肪組織交感神經支配的顯著減少。ob / ob小鼠的慢性瘦素治療,可恢復脂肪組織的交感神經,這反過來對於糾正相關功能缺陷是必需的。瘦素對神經支配的作用是通過下丘腦弓狀核中的刺骨相關肽和促黑素皮質素神經元介導的。

在任一群體中編碼瘦素受體的基因的缺失,導致脂肪神經支配的減少。這些刺骨相關肽和促黑素皮質素神經元,通過下丘腦室旁核(BDNFPVH)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神經元起作用。BDNFPVH的敲除減弱了瘦素對神經支配的影響。這些數據表明,瘦素信號傳導通過自上而下的神經途徑調節脂肪組織交感結構的可塑性,這對於能量穩態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表示,ob的突變會導致包括嚴重肥胖,熱生成和脂肪分解的代謝紊亂,這兩者都是交感神經系統調節的脂肪組織功能。但是,這些與交感神經有關的異常的基礎尚不清楚。此外,長期施用瘦蛋白可逆轉脂肪組織中的這些異常,但其潛在機制尚待發現。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leptin–BDNF pathway regulating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adipose tissue

Author: Putianqi Wang, Ken H. Loh, Michelle Wu, Donald A. Morgan, Marc Schneeberger, Xiaofei Yu, Jingyi Chi, Christin Kosse, Damian Kim, Kamal Rahmouni, Paul Cohen, Jeffrey Friedman

Issue&Volume: 2020-07-22

Abstract: Mutations in the leptin gene (ob) result in a metabolic disorder that includes severe obesity1, and defects in thermogenesis2 and lipolysis3, both of which are adipose tissue functions regulated by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However, the basis of these sympathetic-associated abnormalities remains unclear. Furthermore, chronic leptin administration reverses these abnormalities in adipose tissue,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Here we report that ob/ob mice, as well as leptin-resistant diet-induced obese mice, show significant reductions of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subcutaneous white and brown adipose tissue. Chronic leptin treatment of ob/ob mice restores adipose tissue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which in turn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the associated functional defects. The effects of leptin on innervation are mediated via agouti-related peptide and pro-opiomelanocortin neurons in the 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 Delet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leptin receptor in either population leads to reduced innervation in fat. These agouti-related peptide and pro-opiomelanocortin neurons act via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expressing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BDNFPVH). Deletion of BDNFPVH blunts the effects of leptin on innervation. These data show that leptin signalling regulates the plasticity of sympathetic architecture of adipose tissue via a top-down neural pathway that is crucial for energy homeostasis.

DOI: 10.1038/s41586-020-2527-y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527-y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 瘦素和能量平衡
    撰文 | 王浦天琦責編 | 兮瘦素(Leptin)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與動物脂肪組織大小成正比()【1】。瘦素作用於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Leptin Receptor) 從而調控生物的行為以及新陳代謝。
  • 瘦素發現者團隊《自然》最新發文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瘦素的缺失,它們不能正常地通過燃燒脂肪來產生熱量。此時,只要來一針瘦素,小鼠們就開始吃得少、動得多,也更耐寒。不過,真正神奇的變化要等到持續注射瘦素兩周以後,小鼠體內儲存的白色脂肪開始正常分解,另一種脂肪組織——褐色脂肪也恢復燃脂產熱的功能,動物開始變瘦。注入瘦素可以很快讓動物變得少吃多動,但其燃脂減肥效果卻不是立竿見影?
  • 腦科學日報:「DNA元件百科全書」第三階段成果;瘦素和能量平衡
    3,Nature | 瘦素和能量平衡來源:BioArt瘦素(Leptin)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與動物脂肪組織大小成正比。瘦素作用於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Leptin Receptor) 從而調控生物的行為以及新陳代謝。
  • 可調控室溫磷光材料研究獲突破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驤團隊基於前期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基礎,將動態共價化學與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相結合,通過可逆狄爾斯—阿爾德反應,將熱可逆的動態共價鍵引入發光基團,構建了發光可調控的智能純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
  • JBC:新研究揭示肥胖小鼠脂肪組織巨噬細胞產生的重要機制
    之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高脂飲食餵養的情況下小鼠體內激活的巨噬細胞會增多,其中包括CD11c陽性的脂肪組織巨噬細胞(ATM),這種情況的出現會促進胰島素抵抗。肥胖會導致造血幹細胞產生的骨髓細胞增多,Toll樣受體4(TLR4)和下遊的TRIF以及MyD88介導的信號途徑也能夠在LPS刺激後調節類似的骨髓細胞產生。但是這些信號途徑在高脂飲食誘導的骨髓組織增生中的作用還不清楚。
  •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與脂肪組織重塑
    甘油三酯合成途徑,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磷酸甘油先與一分子脂醯輔酶A生成1-脂醯基甘油-3-磷酸,即溶血磷脂酸很多組織細胞中都有脂滴,但最主要的還是脂肪組織,特別是白色脂肪組織(WAT)。成熟的白色脂肪細胞甚至可以被一個巨大的脂滴所充滿。不過現在看來,這種情況可能是不健康的。當機體能量平衡改變時,脂肪細胞的代謝改變會導致細胞數量和大小會發生改變,同時整個脂肪組織中的各種基質血管細胞和免疫細胞等都會相應改變,以適應機體新的環境狀況。
  • 遠紅光可調控基因編輯—新聞—科學網
    「也就是給傳統的CRISPR-Cas9系統加上可時空特異性控制的光控『開關』,只有『開關』打開時,系統才能工作。」葉海峰向《中國科學報》解釋,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使Cas9核酸酶持續高表達,只有需要時,它才會產生,從而極大地降低脫靶效應;同時,可以利用光本身的優勢實現時空特異性的精準控制。
  • 可調控室溫磷光材料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驤團隊基於前期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基礎,將動態共價化學與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相結合,通過可逆狄爾斯—阿爾德反應,將熱可逆的動態共價鍵引入發光基團,構建了發光可調控的智能純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
  • 腸道菌群的又一功能:調控交感神經的活動
    既然鑑定出了CG-SMG交感神經元的活動性能被腸道菌耗竭所激活,那麼上遊存在哪些特定神經元調控交感活動性呢?使用跨多級突觸的偽狂犬病毒 (PRV) 逆行示蹤工具,研究人員鑑定出了多個投射到小腸的腦幹核團(圖2),並推測GABA能抑制性神經元及穀氨酸能興奮性神經元可能主要參與腸交感神經元的調控。
  • 不同劑量瘦素對大鼠機械通氣所致肺損傷氣道黏蛋白MUC5AC的影響
    DOI:10.3760/cma.j.cn321761-20190402 00023 基金項目 青島市民生科技計劃項目(15 9 2 72 nsh) ORIGINAL ARTICLES 【論著】 本研究擬評價不同劑量瘦素對大鼠機械通氣肺損傷
  • 蛋白聚集可調控生物體衰老與長壽
    原標題:蛋白聚集可調控生物體衰老與長壽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計山明教授研究發現蛋白聚集具有正向生物學功能,能夠調控生物體的衰老與長壽。該項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上。
  • 【創新前沿】德國《應用化學》報導我校在可調控室溫磷光材料研究...
    近日,我校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的馬驤教授團隊基於前期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基礎,將動態共價化學與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相結合,通過可逆Diels-Alder反應,將熱可逆的動態共價鍵引入發光基團,構建了發光可調控的智能純有機室溫磷光聚合物材料。
  • 史上最簡單減肥方法:無線光遺傳學技術通過刺激褐色脂肪組織產熱
    研究人員在小鼠中植入一個無線光遺傳學裝置,刺激皮下脂肪組織並有效激活Ca2+循環的脂肪產熱,增加全身能量消耗並且無需冷刺激。此項研究首次證明了脂肪特異性冷刺激模擬可以通過激活非常規生熱作用預防肥胖!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生熱作用受損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的發展密切相關,而激活產熱途徑可以有效地改善代謝健康。冷刺激可以有效激活脂肪組織的產熱作用:機體暴露於寒冷環境中,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去甲腎上腺素(NA)激活β3-腎上腺素能受體(β3-AR)及其下遊信號通路,活化解偶聯蛋白(UCP1),從而引起脂肪組織產熱。
  • Cell Metab:研究發現骨髓脂肪組織的新功能
    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骨髓中的脂肪組織是脂聯素激素的來源,脂聯素有助於維持胰島素的敏感性,分解脂肪,並已證實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降低顯著相關。但是這項新的研究(包括厭食者,接受化療者,兔子和老鼠)表明,這種類型的脂肪也可能有益處。 這些結果是顯著的,因為已經發現,骨髓脂肪組織可能有積極的,保護性的作用,並影響骨組織以外的自適應功能,至少在限制熱量攝入中發揮一定作用。
  • Nature:揭示PGRMC2蛋白是血紅素伴侶,在脂肪組織中大量存在,有助...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蛋白在脂肪組織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在將食物轉化為熱量來維持體溫的褐色脂肪中。這就為獲得關於肥胖和代謝的新認識打開了大門。他們的發現也可能為治療肥胖和潛在的其他許多疾病帶來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