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中國怎麼辦?印度拉攏亞洲一小國,能成多大氣候?

2021-01-08 網易

2020-12-31 17:08:56 來源: 今日軍事今日享

舉報

  從今年6月開始,邊境的緊張局勢一直持續至今。而在經過這麼久的對峙之後,印度國內的一些專家開始對邊境局勢有了一些清醒的認知。

  

  圖為印度軍隊表演

  印度專家阿斯塔納表示印度在以某種方式神奇地變得無敵的幻想之下,渴望發動一場戰爭,但是事實是印度不能在軍事上擊敗任何一個國家。阿斯塔納指出一方面印度與明確的對手中國以及巴基斯坦相比,其軍事和戰略目標不清楚。而另一方面印度軍方和媒體的言論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匹配。也即一直以來,印度都高估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但是,讓人震驚的是,即使印度明知打不過中國,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挑釁舉動,最近甚至還直接找起了同夥,合謀對付中國。據多維新聞最新報導稱,日前,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抵達韓國開始進行軍事訪問。資料顯示,這是印度陸軍參謀長首次訪問韓國,在邊境緊張時刻,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樣的一場國事訪問背後的真正用心。事實也證明了這樣的猜測,消息透露,在出訪期間,印韓軍方高層會談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過去10年,印度和韓國之間的防務和安全關係一直在上升,雙方在包括海域在內的一系列領域的利益日益趨同。韓國一直是印度軍事平臺和武器的主要供應國。

  

  圖為邊境印軍

  更為險惡的是,兩國在中國敏感海域問題上聲稱達成了一致。對於印度而言,在當前中印關係發生持續衝突的背景下,印度通過與韓國建立密切的軍事合作關係,可以增強自身對抗中國的資本和底氣,印度拉攏這一亞洲小國的目的顯而易見。

  而對於韓國而言,其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日益崛起的軍事實力,以及海上通信線路的安全,似乎也想在地區局勢中佔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不過許多過往的經驗表明,在大國競爭之間硬要橫插一腳,爭做跳梁小丑,其最後的結局也必然是得不償失。

  

  圖為韓國軍隊

  不得不說,印度這樣的行為實在是令人不恥,而印度拉攏韓國實質上並不能在邊境問題上成多大氣候。某種程度上印度這樣不遺餘力地與中國對抗的結局無異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為俄羅斯似乎已經在這場中印對峙中做出了選擇。據消息稱,在中印關係緊張的時刻,俄羅斯對於美國、印度、澳大利亞與日本的戰略聯盟表示懷疑,並已經取消了20年來的印俄首腦會議,這一舉動被外界看做是俄羅斯力挺中國,與印度脫離接觸的標誌。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人在明年之前如何向印度交付價值54.3億美元的S-400飛彈系統,以幫助其鞏固邊界成為了印度最擔心的問題之一。這對於國內70%的武器都從俄羅斯進口的印度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圖為S-400

  總而言之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應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但是像印度這樣偏要攪起波瀾,其後果只會是濺自己一身髒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亞洲超級大國將誕生?印度喊話鄰國:不要打了,我們合成一個國家
    最近印度突然開始喊話鄰國,表示不要再打了,我們應該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原來這次印度人提出,要將印巴孟三國合併為一,難道這是要挑戰美國的前兆嗎?因為印度一直以來有一個大國夢,並且在致力於發展自己的國力,很顯然將三個國家合併,印度能夠更快實現自己的夢想,難道亞洲超級大國將因此誕生嗎?
  • 同樣是挑釁,為啥土耳其四處出擊,印度卻只碰瓷中國?
    近幾年,總是能看到印度不斷挑釁碰瓷中國的消息,一次兩次的我們也就當個笑話看了,次數多了大眾心裡都有同樣的疑惑:哪來的自信?同樣喜歡以小博大的還有土耳其,不過它是四處出擊,挨個挑釁歐盟、俄羅斯。 自信從何來?
  • 二戰小國的智慧:腳踏兩隻船不說,還把各大國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時孤立無援的泰國,則是將求助的目光投到了同處於亞洲的日本,而在日本調停下,雙方回到了戰事狀態,而這一次的「偶遇」則是更加深了泰國和日本的關係。 因此在戰前,因為和法國在邊境問題上的立場問題出現隔閡,泰國將復興的引路人從之前的歐美列強轉成了當時的亞洲一哥日本,而在日本看來,已經和西方鬧掰的泰國則是可以作為自己在東南亞的盟友。
  • 飛越半個地球,拉攏2萬人的小國,美國圖什麼?
    作者:阿雲前段時間,美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竟然為了訪問帛琉——一個總人口兩萬左右的小國,而飛越半個地球。有趣的是,埃斯珀大老遠過去只待了幾個小時,還不如坐飛機的時間長呢?據悉,馬克·埃斯珀過去是為了向帛琉宣揚中國解放軍的「威脅」,強調各個民主國家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中國。埃斯珀圖什麼?為對抗中國,美國早已歇斯底裡。美國嘗試了很多常規辦法,比如直接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制裁中國的貿易等,如今美國無計可施,被迫想出了一些「奇思妙想」。
  • 美國參與大大小小200多起戰爭,美國為何只打一些小國?
    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之後可謂是天不怕地不怕,哪國不聽話就直接開戰,哪怕是非正義戰爭,安理會不同意,先斬後奏也要打,因此那些被美國支配的小國只能深陷戰爭的沼澤中無法自拔。美國參與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有200多起,實力第一的他自是不害怕會打不贏,可是美國為何只打一些小國?從不敢與俄羅斯直接交手呢?都說柿子要挑軟的捏,美國非常清楚這個準則,雖然軍事實力、經濟體量都是第一位,但是美軍的耐戰力太差了,只要陷入長期戰爭損失就難以估量。
  • 南亞不亮東南亞亮,印度東進加速拉攏東協十國
    這片沒有大國的區域,但是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的地帶也就上了印度勢力擴張的版圖,而印度在南亞勢力遇到挫折之後,開始轉向與中國競爭這片土地。南亞陰暗,武力難平,印度已經放棄競逐南亞地區印度是非常厲害的,作為南亞唯一的大國,印度在這片土地上耀武揚威了半個世紀了,雖然一母同胞的小兄弟巴基斯坦想到過挑戰,但是最終的結局很悲慘,東巴被撕裂成為了孟加拉國,而在克什米爾的競爭中,印度也是佔據了最有價值的地方,其他的小國更是對印度說一不二,畢竟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第二個錫金
  • 印度將成亞洲第二大PTA進口國
    印度將成亞洲第二大PTA進口國 93次閱讀 作者:龐簫   來源:中國化工報
  • 小國別電影,怎麼說不靈就不靈
    2017年,小國別電影以黑馬之勢在國產電影與好萊塢大片中撕開一道口子。阿米爾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勇奪12.95億票房,為印度電影入華打開局面;事先宣發不多,但以驚悚、燒腦內容取勝的《看不見的客人》以1.7億票房創下西語影片在內地的最好成績。 於是便有了2018年多達10部印度電影進入中國。
  • 印度調蛙人部隊去班公湖執勤,零下40度氣候下,有多大用處嗎?
    圖為印度蛙人部隊 雖然曾經在搞事中遭遇了慘痛的損失,但是印度卻沒有吸取多少教訓,最近班公湖附近再次殺機重重,印度調派蛙人部隊去班公湖執勤,這引發了軍迷們的關注,在當地零下40度的氣候下
  • 印度- 東協氣象 -中國天氣網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裡印度全境分為德幹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喜馬拉雅山區年均氣溫12℃~14℃,東部地區26℃~29℃。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與中國時差-2.5小時。  【人口】近11億(2007年),居世界第二位。
  • 對峙後印度被耍的團團轉?印度人表態,還有一招可令中國「受傷」
    印度外長蘇傑生此前說過,美國喜歡打仗,也打了很多仗,但就沒有真正贏得過一場戰爭;中國愛好和平不喜歡打仗,但就是在沒有打過一仗的情況下,贏得了所有戰線的勝利。那麼在這場邊境對峙中,印度會不會在中國不發一槍的情況下,被中國擊敗呢?印度人在保持擔心的同時,還是強硬了一下,稱,他們還有一招,可以令中國「受傷」,真的嗎?
  • 年出口41萬噸 這個非洲小國憑什麼稱霸茶葉世界?
    中國作為世界上茶葉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一直是世界產茶大國,但是在世界範圍內,茶葉出口最多的國家,卻不是中國,而是非洲一個貧瘠的小國——肯亞。2017年肯亞出口茶葉41.8萬噸,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茶葉出口量35.5萬噸,屈居第二位。
  • 中國和印度都是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但冬夏季風的強弱卻完全不同
    亞歐大陸的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地區,介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也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這裡集中了所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如果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印度和中國都是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也是典型的代表。
  • 美國公布全球強國排名,亞洲大國令人心服口服,印度排名十分尷尬
    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很多國家也在不斷的追趕美國的步伐,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超越美國,問鼎全球強國寶座。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公布了2019全球強國排名表,其中美國排在第一,第二名引起了爭議,按照美國公布的數據,俄羅斯排在第二位,亞洲大國中國排在第三。
  • 印度應當堅定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7日言論版頭條:上周印度在氣候問題上的立場變化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印度政府和環保部部長拉梅什(Jairam Ramesh)個人均出面表示,印度的在氣候問題上的立場保持不變。
  • 亞洲及歐洲的氣候
    亞洲的氣候1、亞洲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或齊全
  • 美國俄羅斯態度一致,但印度成常任理事國,中國掌握決定性一票
    不過近期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也有波動,或許將要增加一個席位,對此,多個國家相繼做出表態,中國成了最關鍵的一環。地位雷打不動的聯合國五常之所以會有變化其實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印度近期正在積極申請成為第六個常任理事國,而且得到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的最新報導,普京認為印度是迄今為止最佳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候選國,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大國的形象。
  • 日本預測2021年主題:疫情、中國、氣候變化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3日文章,原題:預計2021年三大主題是疫情、中國和氣候變化談到2021年,筆者會非常關注三個C,即新冠疫情(COVID-19)、中國(China)和氣候(climate)。 預計這三個主題將帶來最大的變化,影響亞洲未來12個月。
  • 孟加拉虎現身西藏墨脫,曾捕食3頭犛牛,能咬碎印度野牛的脖頸
    不過這一數據沒有科學依據,只是猜想而已。孟加拉虎棲息地範圍很廣,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國常、不丹、尼泊爾與中國等地,活動在高寒地區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沼澤蒿草叢、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熱帶雨林和乾燥的闊葉樹林,以及南亞次大陸沿海的紅樹林地區。在林區活動的麝、鹿、羚牛、野豬等動物是孟加拉虎捕食的主要對象。
  • 數據看中國 | 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
    對於區域經濟合作,中國一直在各種場合強調多邊合作的重要意義。中方的這一表態,清晰地發出了支持全球自由貿易、打破貿易孤立主義、突破傳統地緣經濟桎梏的信號,讓世界聞之一振。最早是由東協十國發起,並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6個國家加入,也就是所謂的「10+6」。(印度在最後的「臨門一腳」選擇了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