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河南大學在森林火災報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2020-07-10 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

近日,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黃河學者特聘教授王新課題組在自驅動傳感系統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34;為題,發表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16.54)。

發力!河南大學在森林火災報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近年來,頻發的森林火災事故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火災事故的預報警系統也尤其重要。然而,目前商用的火災報警器(如煙霧、紅外、溫度傳感器)需要外部電源驅動,它們的應用受到頻繁充電或更換電池的限制。因此,開發無外部電源的森林火災報警系統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針對上述問題,王新教授課題組基於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與熱敏傳感器之間的阻抗匹配效應,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供電森林火災預/報警系統(FFAS)策略,系統由一個封裝的球形獨立式摩擦電納米發電機作為電源,多巴胺修飾的氧化石墨烯作為熱敏傳感器,商用LED作為報警器組成,詳細研究了熱敏傳感器在100~350℃高溫和明火條件下的阻抗變化。基於摩擦納米發動機與熱敏傳感器之間的阻抗匹配效應,研究了自供電森林火災預警系統的電學輸出性能,發現快速火災響應時間(3秒)與明火時電阻變化的響應時間一致。當溫度升高或熱敏傳感器周圍出現明火時,摩擦納米發動機獲取風能轉化電能,提供電源能夠長時間點亮LED報警系統,成為森林火災快速監測和預/報警有效策略。同時,火災監測系統不僅用於森林防火預/報警,而且在高層建築、工業生產等各個領域也具有重要應用,將極大推動自供電無線監測網絡、物聯網、生態環境和全球氣候等領域的發展。

發力!河南大學在森林火災報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自供電森林火災報警系統示意圖以及電學輸出性質

河南大學為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劉文全博士(聯合培養生)為第一作者,王新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東北師範大學單桂曄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大學黃河學者資金等項目的資助。

王新教授課題組在光伏實驗室主任張偉風教授和實驗室同事的大力支持下,主要致力於摩擦納米發電、柔性物理電子器件和電子皮膚等領域的研究。目前課題組成員在《ACS Nan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 Research》、 《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等國際知名SCI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獲批專利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金項目3項中國科學院青年促進會基金項目,參與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863項目和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項目等10餘項,在柔性和可拉伸摩擦納米發電器件和自驅動傳感器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時課題組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包括中科院北京能源系統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美國加州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普渡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等開展廣泛的交流和合作。

延伸閱讀:

發力!河南大學在森林火災報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34;於2008年11月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批准,由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聯合組建,2009年2月28日,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通過了由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可行性論證,實驗室建設期為3-5年。2015年5月份順利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的驗收,有多項指標達到並超過原來的要求。

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在建設期內,累計獲得建設經費投入4000多萬元,實驗室新增採購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 (Unisoku USM-11T-400mk)、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分子束外延系統 (Omicron LT STM-AFM)、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 (CreaTec LT STM)、原子力顯微鏡 (AR MFP-3D-Infinity)、太陽能電池測試系統、脈衝雷射沉積鍍膜設備、掃描探針顯微鏡、物性測量系統、X-螢光光譜儀、雷射切割機、PECVD氣相薄膜沉積設備、德國真空手套箱、雙室熱蒸發系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深能級瞬態譜儀等30餘件大型科研儀器以及與之配套的小型實驗儀器設備;建立了280平方米的千級超淨間和240平方米的化學間。目前,實驗室已擁有價值5000多萬元的大、中型儀器設備,科研用房3000平方米且分布相對集中。實驗室利用4000萬元的建設經費,超額完成了建設期間儀器設備購置計劃和實驗室基地改造任務。這些建設經費和有關部門提供的良好的技術支撐、後勤保障,使實驗室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平臺條件得到改善,有力地促進了實驗室的發展。

2013年10月,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成功舉辦&34;全國高級研修班;實驗室先後邀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理事王文靜研究員、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師範大學薄志山教授、中國能源學會理事、863計劃項目首席專家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王聰教授、美國矽谷光學科技公司總裁兼CEO,高級工程師高川博士等國內外專家、學者來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有100餘人次參加了重要的國際,國內光伏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訪30餘人次。通過多渠道擴大實驗室在國際和國內的輻射效應。

通過5年的建設,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已初具規模,取得了初步的階段性成果,超額完成建設計劃書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已完成或超額完成計劃任務書中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已經具備承擔國家級及省級重大課題的研究任務。

發力!河南大學在森林火災報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歡迎關注&34;頭條號,獲取百年學府、&34;建設高校——河南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原素材來源:河南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學2項研究成果"轟動"國際,還都登上這一國際重要期刊!
    近日,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取得兩項重要研究成果,在化工領域國際重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本期推送,我們一起來揭秘——王新海課題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研究成果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工業冷卻水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新海課題組開展的單原子催化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成果&34;在化工領域國際重要期刊
  • 河南大學2項研究成果「轟動」國際,還都登上這一國際重要期刊!
    近日,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取得兩項重要研究成果,在化工領域國際重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本期推送,我們一起來揭秘——王新海課題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研究成果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工業冷卻水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新海課題組開展的單原子催化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成果"A recyclable polydopamine-functionalized
  • 河南「超牛」研究生:在卵巢癌治療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大學一流學科培育項目(理工科研類)支持計劃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培育類培育項目、河南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河南大學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培育項目等經費的大力資助。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董鵬貞為論文第一作者,河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為第一署名單位。
  • 獲重要突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團隊在攪拌摩擦焊接領域持續發力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年科學家工作室建設項目的支持下,哈工大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永憲教授、曹健教授團隊在國際材料科學研究領域著名期刊《材料科學進展》發表了題為「攪拌摩擦焊固有模式及其控制策略」(Recent progress 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herent issues in friction stir welding)的長文綜述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34;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近年來,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圍繞鉍基鐵電材料光伏效應的物理起源,動態應變和鐵電極化對光伏效應的調控,鐵電半導體異質結光伏效應增強的物理機制,鉍基鐵電氧化物納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中的應用等方面開展了頗具特色的研究工作。代表性論文以河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J. Mater. Chem.
  • 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reatly Promo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of Solid Catalysts by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Superoxide in Metal-O2
  • 陝西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時隔一年,陝西科技大學輕工學院"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趙偉副教授在生物質高分子精密合成領域再次取得突破進展,9月中旬,相關論文以"A New Synthetic Methodology of Site-Specific Functionalized Polypeptides
  • 北京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近日,《自然:生態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線發表了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傅伯傑院士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復,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5"。
  • 河南大學研究成果創世界記錄,獲院士親自頒獎!
    在本次大會中,共表彰了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獲獎成果。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效顯示與照明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學院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振宇教授團隊合作取得的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獲評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
  • [中國科學報]扼住火災的「咽喉」
    Kandola教授等火災燃燒領域的國際頂級科學家均在實驗室開展長期的科研工作,取得豐碩的合作研究成果。此外,實驗室還承擔了「高原低壓低氧特殊環境下火災防治的熱物理問題」「非常規突發事件中大規模人群的心理反應、緊急疏散行為及其幹預機制」等火災與公共安全領域前沿研究項目。在這些項目中,各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不斷磨合,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目標,致力於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取得火災研究的突破。
  • 重大突破!南京13項科研成果獲國際關注!
    南京林業大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紫金山麓、碧波蕩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省屬重點高校,於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在科學創新的進程中,學術論文的撰寫發表是反映基礎研究進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反映高校科技創新實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的最新科研成果頻頻出現在國際期刊上。本期推送,就來了解一下南林這一年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那些硬核科研成果吧!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自然》今天凌晨發表中科大這項成果
    來源:nature網站我國超冷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這是物理學家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今天凌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 基礎醫學院在腫瘤新型核蛋白PCNP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
    隨著團隊人才不斷引進,研究手段逐年更新,實驗室開始嶄露頭角,研究特色與優勢日益明顯。近期該實驗室又有新成果問世。至此,該實驗室已經在國際刊物發表關於新型核蛋白PCNP的論著4篇,綜述1篇,成為國際上研究該蛋白的主要單位。
  • 河南大學: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reatly Promo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of Solid Catalysts by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Superoxide in Metal-O2 Batteries」為題,以全文形式在國際學術期刊《中國科學:材料》(Science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中國網訊 10月30日,由中國海洋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國遺傳學會和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3年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包振民教授領銜完成的櫛孔扇貝和海洋生命學院劉濤副教授領銜完成的海帶全基因組測序工作,標誌著學校在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並將為進一步的海洋生物分子育種、功能基因開發與利用等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地基礎。
  • 河南「超牛」教授:放棄北京數百萬住房,留學歸來,成果被國際認可
    而立之年留學深造,回國後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從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畢業後,周樹堂就對我國農業領域特別是植物生物逆境和農業昆蟲學的研究尤為關注。由於河南省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常受到害蟲極大的威脅,周樹堂希望通過研究害蟲災變的遺傳機制,發展綠色防控的理論和方法。
  • 頭條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重要成果:馬鈴薯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內蒙古大學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齊建建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植物學知名學術期刊《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刊發了「利用小孢子培養技術創製用於馬鈴薯遺傳研究的新體系」(Developing a new model system for potato genetics by androgenesis)最新科研成果。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
  • 河南農大研獲「控制水滴的飛行」法門 該項研究成果將大幅提高農藥...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宋美榮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水滴的飛行」,聽起來神奇又有趣的現象,其實是形象地表達了水滴在超疏水植物葉片上的運動狀態。7月26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農業大學獲悉,為了有效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環境汙染,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宋美榮團隊在水滴在超疏水植物葉片上沉積難題上取得重要進展,科研女神再度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