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進汽車智能化市場 東旭集團3D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如皋開工
11月28日,東旭集團3D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江蘇如皋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面積104.2畝,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車載蓋板玻璃產品600萬套。如皋市委書記張建華、市委副書記丁興華、常務副市長茅紅宇等市領導,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執行副總裁李泉年等公司核心領導參加開工儀式。
-
長三角地區首臺「華龍一號」開工,浙江誕生第三個核電基地
2020年的最後一天,「十三五」核電建設的收官之作——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次在長三角地區落地,同時標誌著浙江繼秦山、三門之後的第三個核電基地啟動建設。
-
沿海大省紛紛加快高鐵建設 江蘇已組建千億級鐵路集團
江蘇鐵路集團為國有全資有限責任公司,由江蘇省委管理領導班子,由江蘇省國資委列名監管。《通知》指出,江蘇鐵路集團作為以省為主投資鐵路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沿線綜合開發主體和國家幹線鐵路項目的省方出資主體,主要負責全省鐵路建設項目省級資本金籌措和相關債務融資;負責相關鐵路項目公司的組建,參與鐵路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負責組織開展以省投資為主鐵路項目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相關報審工作;負責自主建設鐵路項目建設管理;負責鐵路項目產權管理和運營管理,充分發揮出資主體職能
-
江蘇新能:灌雲風電項目50颱風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 實現預定投產目標
來源:發布易發布易12月18日 - 江蘇新能(603693)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國信灌雲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信灌雲100MW陸上風電場項目(以下簡稱「灌雲風電項目」)50颱風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實現了2019年底前投產的預期目標
-
【長三角】通州灣長江新出海口重大工程開工 計劃明年底開港
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是以「大通州灣」思維整合沿海港口資源,全力推進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紮實開展大項目突破年活動的嶄新實踐。
-
全面解析漁光互補 揭開漁光互補的神秘面紗!
本文就漁光互補項目自身特點,簡述漁光互補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經濟可行性、以及技術方面的應該注意的問題。相對光伏大棚,漁光互補有一定的優勢。首先,魚塘、灘涂等地域基本不能種植作物、跟農業不產生衝突所以土地性質不敏感。其次,光伏大棚的光伏與植物爭奪陽光資源,光伏直接影響植物生長的「大環境」。而漁光互補影響的是局部的「小環境」。
-
鄉村振興·東營策|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疊加」模式效益好
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位於東營市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佔地面積4240畝,總投資9.5億元,主要建設有智慧養漁、光伏發電、休閒觀光三大板塊,2019年列為山東省「雙招雙引」籤約項目。「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4億元,智慧養漁板塊已完成魚塘改造,育苗場正在進行基礎施工;光伏發電板塊200兆瓦光伏發電陣列、220千伏升壓站、高壓外線基本建成,年底併網發電;休閒觀光板塊正在建設小魚島、釣魚亭、觀光塔等基礎工程,將於明年投入使用。」通威新能源開發總監趙吟介紹道,「我們項目是一個『疊加』模式,上面是光伏發電,下面是海水養魚。
-
國家電投、華能、三峽集團等2.2GW光伏電站項目開工
國家電投、華能、三峽集團等2.2GW光伏電站項目開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以來,國家電投、華能、三峽集團、正泰、明陽集團等多家企業投建的光伏項目陸續開工。據了解,這一項目位於鄯善縣石材工業園區光伏規劃園內,地勢平坦開闊,佔地面積約2367畝。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裝機90兆瓦的光伏場區,採用440瓦單晶矽組件。總投資約8.19億元!華能德州丁莊水庫200MW光伏項目正式開工11月5日,世界單體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華能德州丁莊水庫200MW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
科技賦能 深度定製 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超級卡車助力長三角物流
9月27日 ,「歐洲標準 公路航班」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超級卡車產品正式在蘇州上市,攜手百年康明斯為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產品打造專屬動力,進一步強化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產品「輕、快、省、爽」的性能優勢,為江蘇卡友帶來更具價值的中長途城際物流運輸裝備解決方案,助力用戶高效運營,賦能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發展。 與此同時,還為蘇浙滬物流卡友帶來了專屬服務標準——頭等艙服務,為用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
-
科技賦能 深度定製 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超級卡車助力長三角物流提速
9月27日 ,「歐洲標準 公路航班」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超級卡車產品正式在蘇州上市,攜手百年康明斯為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產品打造專屬動力,進一步強化全新一代歐航R系列產品「輕、快、省、爽」的性能優勢,為江蘇卡友帶來更具價值的中長途城際物流運輸裝備解決方案,助力用戶高效運營,賦能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發展。 與此同時,還為蘇浙滬物流卡友帶來了專屬服務標準——頭等艙服務,為用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
-
憑「海」揚帆長三角
2020年12月2日,鹽城濱海港鋼鐵基地計劃總投資達337.2億元的9個重大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集中開工,將為寶武鋼鐵、德龍鎳業等重大鋼鐵產業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接軌大上海,深耕長三角。
-
央地同頻共振,中國建築全力共「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打通區域動脈,助力長三角交通一體化交通運輸承載著經濟「輸血」的重任,中國建築積極助力完善長三角區域聯絡線,為滿足區域發展"鋪路",為長三角區域協同賦能。長江是一條黃金水道,是連結中國多地區的經濟紐帶。發揮長江航運優勢,中國建築勇擔重任,先後承建了江蘇寶應船閘、江蘇通揚線運東船閘、江蘇新孟河前黃樞紐工程船閘、安徽滁河汊河船閘等,並逐漸向江蘇、廣西、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地拓展,持續為長三角港口、航道網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早在2002年6月26日,中國建築「港工樁2號」在洋山一期C標碼頭打下第一根樁,世界港口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傳奇,在當代港口建設者的手中開篇!
-
東旭集團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如皋開工,蓋板玻璃項目在綿陽開工
北京時間12月0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總投資10億元的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如皋開工。總投資10億元的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如皋開工,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將為如皋延伸壯大光電產業鏈注入強勁動力。
-
香港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開工
7月31日,2019年內江市重大招商項目集中開工暨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開工儀式在市中區城南新區舉行,總投資121.2億元的15個重點招商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總投資51億元的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是「川港澳合作周」一攬子合作成果中新華集團在四川開工的第一個產業園區項目。
-
...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央企光伏併網項目一覽!(1月1日至11月30日)
該項目是阿克塞縣第一批覆工開工建設的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併網發電僅用了5個月時間,為阿克塞打造千萬千瓦級風光熱儲多能互補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湖北屈家嶺7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項目近日,由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和湖南院組成聯合體,以EPC模式總承包建設的湖北屈家嶺7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助力當地打造現代農林果種植示範基地,實現「電力+農產品」的雙重盈利。該項目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是荊門市2019年重大開工建設項目。
-
亞琦集團布局全國 開疆拓土再下三城!
亞琦集團進軍江蘇淮安市漣水2019年12月26日,亞琦集團與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籤署中國漣水·亞琦國際物流商貿城項目合作協議,總投資60億元,項目佔地面積1101畝。亞琦集團董事長梁貴福、亞琦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兼大餘區域總裁張智鵬、亞琦江蘇區域總裁盧勝、淮安市副市長趙權、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漣水縣政協主席顧祥悅、漣水縣委常委兼常務副縣長洪然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
-
長三角航空版圖「時空摺疊」,我國吞吐量最大的機場群就在長三角
作為交通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地區之一,江蘇海陸空立體交通的通達程度在全國位列前茅。但長期以來,江蘇的交通依然有兩個無法忽視的缺陷,堪稱「阿喀琉斯之踵」:一是省內鐵路網絡的分布不均,蘇北鐵路稀疏,部分城市與省會南京缺乏直達高鐵;二是江蘇僅有一家東方航空的江蘇分公司,是沿海各省中唯一沒有本土獨立航司的省份。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①|南通?上海,3-1.5=?
今年11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進一步指出,目前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頂層規劃到實際推動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還要繼續抓下去。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推出「在中國,看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大型互動式融媒體產品,以不一樣的視角,講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故事。
-
長三角地區地熱開發利用研究啟動
近日,中科院學部諮詢評議項目「長三角地區地熱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研究」啟動會召開,線上線下共計80餘位地熱、地質領域專家參會,共同為探索長三角地區地熱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獻計獻策。會議由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主持。「長三角地區對冬季供暖的需求日益增加,地熱能作為一種新型清潔供暖技術,正進入人們的視線。」
-
內江市2019年開工重大項目一覽
7月31日:15個重大招商項目集中開工7月31日上午,2019年內江市重大招商項目集中開工暨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開工儀式在市中區城南新區舉行。作為此次集中開工項目「龍頭」,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總投資達51億元,規劃建設「蓉歐+」東協國際物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越南農產品交易(分撥)中心,必將有力促進內江立體全面開放、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必將有效助推四川加快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密切與越南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合作,打造服務川渝、面向世界的多式聯運物流樞紐和商貿基地,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