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苟金鈴 東營報導
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位於東營市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佔地面積4240畝,總投資9.5億元,主要建設有智慧養漁、光伏發電、休閒觀光三大板塊,2019年列為山東省「雙招雙引」籤約項目。
「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4億元,智慧養漁板塊已完成魚塘改造,育苗場正在進行基礎施工;光伏發電板塊200兆瓦光伏發電陣列、220千伏升壓站、高壓外線基本建成,年底併網發電;休閒觀光板塊正在建設小魚島、釣魚亭、觀光塔等基礎工程,將於明年投入使用。」通威新能源開發總監趙吟介紹道,「我們項目是一個『疊加』模式,上面是光伏發電,下面是海水養魚。另外,我們劃出了1千畝的地方對外發展旅遊,因為我們太陽能板的高度以及密度設計合理,遊客可以自由的在裡面划船、釣魚。」
在智慧養漁板塊,記者了解到該板塊分為大塘養殖和工廠化循環水育苗車間,其中大塘養殖包含1800畝南美白對蝦精養區、1700畝海參精養區和500畝混養區。混養區實施海參+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花蛤、南美白對蝦+石斑魚3種混養模式,作為研究課題收集大量數據供水產研究。在明年5月份開始陸續投苗後,預計年產商品蝦250噸、商品海參210噸、花蛤50噸、石斑魚2噸,「我們的工廠化循環水育苗車間在冬季為石斑魚越冬提供場地,養殖尾水通過固液分離器、微濾機處理後,進入生物濾池,最後將淨化後的水用於養殖池,實現內循環。」趙吟告訴記者。
光伏發電板塊主要建設200兆瓦光伏發電陣列、220千伏升壓站、高壓外線,另外配套儲能10兆瓦制氫項目。目前,太陽能組件安裝完成60%,升壓站主體基本建成,高壓外線掛線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額併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節約煤炭消費指標10.8萬噸。「規劃配套儲能10兆瓦制氫項目,建設有電解水制氫與氫化鎂固態儲氫設備,每年預計可消納光伏電站棄光電量1400萬千瓦時,生產氫化鎂3290噸/年,可以消納由於電網接納能力限制所造成的棄光電量,打造一個綜合能源的調節儲存、交互基地,降低能源轉換帶來的損失、降低制儲氫的綜合成本,大幅增加綜合能源收益。」趙吟說道。
休閒觀光板塊正在建設釣魚亭、12米觀光塔、5個小魚島、棧道等休閒基礎設施,提升生態園區顏值,實現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目前正在實施土方工程,將於明年投入使用。「下一步,為擴大基地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我們目前正在與東營市財金集團合作建設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區項目(二期),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300兆瓦規模,實現年發電量約4.05億千瓦時,並規劃建設年產10萬噸魚蝦飼料廠。我們力爭通過3到5年的時間,建成通威集團在全國最大的三產融合示範基地,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趙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