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頭屬植物牛扁中發現新亞骨架類型二萜生物鹼

2021-02-22 生物醫藥風向標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民族藥研究創新團隊研究員阿吉艾克拜爾·艾薩課題組從新疆分布的牛扁全草中發現7個新化合物(1-7)。其中,化合物Barpuberudine (1)是新骨架類型C20-二萜生物鹼,化合物barpubenines A(6)和B(7)是重排型C18-二萜生物鹼。 

  通過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譜數據分析,確定了新化合物1-7的平面結構及相對構型,化合物1是一個具有新穎骨架的C20-二萜生物鹼,推測其生源途徑為,化合物Barpuberudine D(4)作為前體化合物,經C-11和C-12鍵的斷裂開環和C-9位的異構化,再經縮醛化和O-甲基化得到1(圖2)。篩選新化合物1-7對A-549和Hela2種癌細胞株的細胞毒性,結果顯示,所有化合物均未顯示出明顯的細胞毒性(IC50>50μM);測定新化合物對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大腸桿菌(ATCC 11229)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抗菌活性,結果顯示,化合物1、4和7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對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該研究豐富了二萜生物鹼的化學結構多樣性,並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新疆特色烏頭屬植物資源奠定基礎。

  二萜生物鹼(Diterpenoid alkaloids)是一類結構複雜且活性多樣的含氮有機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毛茛科(Ranunculeceae)烏頭屬(Aconitum)和翠雀屬(Delphinium)植物中。因其種類較多、來源較廣、結構複雜多變,且一般具有活性和毒性並存的特徵,使得二萜生物鹼既是當前植物化學研究的熱點,又是藥物化學研發新藥的突破點。毛茛科烏頭屬植物中發現的二萜生物鹼多具有鎮痛、消炎、局麻和強心的作用。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腰腿疼痛、關節腫痛;外用治療疥癬、淋巴結結核等。 

本中心提供各種生物試劑和器材,需要的私聊小編

  

圖1.化合物1-7的化學結構

相關焦點

  • 新疆理化所從烏頭屬植物牛扁中發現新亞骨架類型二萜生物鹼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民族藥研究創新團隊研究員阿吉艾克拜爾·艾薩課題組從新疆分布的牛扁全草中發現7個新化合物(1-7)。其中,化合物Barpuberudine (1)是新骨架類型C20-二萜生物鹼,化合物barpubenines A(6)和B(7)是重排型C18-二萜生物鹼。
  • 昆明植物所在單萜吲哚生物鹼研究中獲進展
    單萜吲哚生物鹼(Monoterpene Indole Alkaloids,MIAs)具有結構多樣、生物活性豐富、成藥率高等特點,是天然藥物化學研究的熱點。迄今已報導MIAs約3000個,其中應用於臨床藥物有數十個,如長春鹼類、喜樹鹼類、奎寧鹼類、士的寧鹼類、玫瑰樹鹼類等。
  • 昆明植物所在單萜吲哚生物鹼研究中取得進展
    單萜吲哚生物鹼具有結構複雜、成藥率高的特點,一直是天然藥物化學研究的熱點。迄今已報導該類生物鹼約3000個,其中應用於臨床藥物有數十個,如長春鹼類、喜樹鹼類、奎寧鹼類、士的寧鹼類、玫瑰樹鹼類等。我國西南尤其雲南是單萜吲哚生物鹼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是生物鹼研究的寶貴資源。
  • 天然產物科學—植物天然產物創新的整合途徑綜述
    郝小江實驗室發現薔薇科繡線菊屬數十種植物中,只有粉花繡線菊含有二萜和二萜生物鹼,這一特殊現象促使他選擇粉花繡線菊複合群開展化學與生物學探索性研究,將資源、化學、生物學研究相結合,從宏觀和微觀等不同層次揭示植物種群的若干科學問題;發現並實現了由二萜到二萜生物鹼的仿生合成途徑及關鍵生源途徑,揭示了植物種群演化、植物區系演化與化學成分類型之間的高度協調統一性和相關性,
  • 虎皮楠中新穎結構生物鹼的研究獲創新性進展
    該項目歷經多年的研究,改進和完善了提取、分離、結構解析、化學計算等方面的系統方法,以微量虎皮楠生物鹼的研究為研究重點,取得了創新性的進展和顯著的成果。據悉,虎皮楠生物鹼的結構具有奇特、多變、複雜的多環結構骨架,其獨特的生源合成途徑、仿生合成和合成方法,一度成為國際天然產物化學家、有機合成化學家具有挑戰性的研究熱點。
  • 雲南大學肖偉烈團隊在二萜類抗炎活性分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雲南大學教育部自然資源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肖偉烈團隊在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小分子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圍繞巨噬細胞NLRP3炎症小體和NF-κB信號通路,從多種藥用植物中發現了一系列結構新穎、活性顯著的二萜類化合物。
  • 有毒植物與生活
    容易造成中毒的觀賞植物有:夾竹桃科的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百合科的鈴蘭,茄科的洋金花、珊瑚櫻,天南星科的花葉萬年青,馬鞭草科的馬纓丹等,此外含劇毒成分的杜鵑花屬、烏頭屬植物在我國作為觀賞植物也有廣泛栽培。儘管如此,我們也大可不必因噎廢食,避之唯恐不及。事實上,每個人多掌握一些植物科學知識,對有毒植物多一些認識和了解,我們完全可以避免植物中毒的危險發生。
  • 有毒植物與生活---中國科學院
    容易造成中毒的觀賞植物有:夾竹桃科的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百合科的鈴蘭,茄科的洋金花、珊瑚櫻,天南星科的花葉萬年青,馬鞭草科的馬纓丹等,此外含劇毒成分的杜鵑花屬、烏頭屬植物在我國作為觀賞植物也有廣泛栽培。儘管如此,我們也大可不必因噎廢食,避之唯恐不及。事實上,每個人多掌握一些植物科學知識,對有毒植物多一些認識和了解,我們完全可以避免植物中毒的危險發生。
  • 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複雜天然產物(+)-WIN 64821 和(-)-ditryptophenaline 的高效全合成路線 3a,3a-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微生物中的次生代謝產物。此類生物鹼結構類型多樣,生物活性廣泛,例如(+)-WIN 64821和(-)-ditryptophenaline是人類 NK1 受體上 P 物質(substance P)的競爭性拮抗劑,(+)-11,11-dideoxyverticillin A 對人結腸癌 HCT-116 細胞具有顯著的細胞毒活性,(+)-chaetocin 具有抑制組蛋白賴氨酸特異性甲基轉移酶的作用,而 verticillin
  • 昆明植物所在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獨特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生物活性引起化學界的高度研究興趣,其合成的難點是立體選擇性地構建相鄰的季碳中心,因此高效構建 3a,3a'-二聚吡咯吲哚骨架一直是合成化學家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成峰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吲哚類生物鹼的全合成和相關方法學的研究與開發。
  • :西藏虎皮楠生物鹼成分中發現罕見構成
    虎皮楠生物鹼(Daphniphyllum alkaloids)是虎皮楠屬植物中代表性的化學成分。因其具有奇特、多變、複雜的多環結構骨架以及獨特的生源合成途徑,成為近年來天然產物化學家、有機合成化學家研究的熱點。
  • 複雜二萜的發散性全合成,酶「被迫營業」是關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多環二萜化合物是一類結構複雜多樣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其中在藥用植物香茶菜中多見的ent-kauranes、ent-atisanes和ent-trachylobanes是與生物合成相關的二萜類天然產物家族(圖1A)。
  • 昆明植物所:努力建設國際一流植物學研究基地
    發現了3個新屬、4個新組、144個新種和一大批我國新記錄種;論證了我國西南地區環境與高等真菌演化發展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首次闡述了該地區真菌區系的特點,並提出了我國真菌的地理分區;揭示了大量共生、腐生真菌的特殊分布規律。在化學成分方面,發現新化合物50個(包括4種新的結構骨架類型),其中一些化合物不僅結構新穎,還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
  • Nature Plants:抗癌植物成分的生物合成轉運途徑被發現
    目前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的許多藥物是從植物中天然存在的特殊化合物開發而來的。英國的科學家們在長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生產有效的抗癌化合物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發現了抗癌植物成分( MIAs )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轉運機制。
  • 深研院化生學院翟宏斌課題組在虎皮楠生物鹼不對稱全合成方面取得...
    虎皮楠屬植物是我國一種常綠灌木,兼具藥用和觀賞價值。科學家們迄今已從虎皮楠屬植物中分離得到了約320種虎皮楠生物鹼,它們通常具有抗腫瘤、抗氧化、促使神經增長因子增加、抗HIV等生物活性。虎皮楠生物鹼根據骨架連接特點可分為20種結構類型,其中Calyciphylline A類生物鹼是一個具有兩個連續全碳季碳的六環籠狀分子。
  • 萜類代謝組、生物鹼代謝組和次生代謝組隆重上線!!!
    ✦ 資料庫大:包含3500多種物質,TCM領域最大資料庫✦ 資料庫全:60科400多個物種構成,覆蓋常見物種✦ 物質種類多:包括400多種萜類, 800多種生物鹼, 180多種香豆素, 200多種等甾體、1000多種黃酮等物質✦
  • Angew Chem:虎皮楠生物鹼Himalensine A的14步不對稱全合成
    該路線利用了高效的分子骨架構建策略、快速和選擇性的官能團引入方法,並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保護基的使用。這一重要進展發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國應用化學》)上。在浩如煙海的複雜小分子天然產物當中,虎皮楠生物鹼是一類較為特別的存在。該類生物鹼從虎皮楠科植物中分離而來,具有高度複雜的環系骨架結構。
  • 都牛教育:2019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高頻考點匯總
    重點3:生物鹼分類及典型化合物★★★重點4:生物鹼的理化性質★★重點5:生物鹼的沉澱反應★★常用的沉澱試劑有:碘化鉍鉀(橘紅色沉澱)、碘化汞鉀(類白色沉澱)、碘-碘化鉀(紅棕色沉澱)、矽鎢酸(灰白色或淡黃色沉澱)。
  • 有毒植物的故事---中國科學院
    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毛茛科烏頭屬植物,是該屬植物中在我國最早作為藥用的品種,其野生種稱為草烏,分布於我國大部分省區,而栽培種稱為川烏,在四川地區栽培已近千年歷史。烏頭屬植物種類繁多,其他常見種類還有:北烏頭(又名北草烏)A. kusnezoffii,短柄烏頭(又名雪上一支蒿)A. brachypodum,鐵棒槌A. pendulum,黃花烏頭(又名關白附)A. coreanum,皆含有多種生物鹼,大多有劇毒。漢《神農本草經》記載:「其葉煎之,名射罔、殺禽獸。」意思是用葉煎汁製造毒箭以射殺禽獸;漢《淮南子》:「天下之兇者,莫兇於雞毒」,指的都是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