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5日,出現在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病毒都出現了哪些變種?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很多人心中的憂鬱以及心理陰影不斷的增加,畢竟文中明確地提到「新冠病毒正在持續變異中」。新冠病毒的傳播性以及殺傷力讓人心驚膽戰,看到這樣的字眼又怎會不慌張?但是在慌張之餘,也應該用理智的頭腦來看待病毒變異,因為病毒的存在是離不開變異的,所以病毒的變異也是一種常態。而文章接下來所討論的問題完全不是病毒到底有沒有變異?根本的問題是病毒變異的原因是什麼,以及會不會影響所研發出來的新冠疫苗。
什麼是病毒突變
要想探討病毒變異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所必須要了解的就是什麼是病毒突變。病毒在細胞內不斷繁衍生息的時候,就是為每一個「子」病毒做準備,為這些子病毒去複製遺傳物質。但病毒在製造副本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遺傳密碼或犯錯誤的情況,倘若發生了這些錯誤的遺傳密碼,這病毒也就發生了突變。
而病毒也有相應的區別,很多的毒株在繁衍生息過後就會消失。但每一次毒株的繁衍生息和消失,都意味著病毒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優化和改良」。所以病毒繁衍生息的速度越快,也就意味著病毒所佔據的主動性更強,這完全符合達爾文進化論中所提及到的進化過程。然而把這種理論應用在實際過程中時,通過「測序」這種技術發現病毒是否存在變異。
自從新冠病毒入侵全世界各個國家之後,已經有不計其數的人體內的病毒被採用了測序這種技術,在針對於病人體內鹼基序列的比較之下,從而建立了一個大資料庫,就像是一個病毒的「家族樹」,根據家族樹上排列順序的變化,就能掌握病毒傳播的動態。
病毒的變種和變異危害
根據所採取的18.5萬條病毒序列來看,病毒的主要變種可以分為七大變種。 L毒株就是病毒的原型,然而在2020年年初所出現的 S毒株,已經完全把L毒株型所替代,在1月份的時候出現了 V毒株,然而在6月份的時候消失殆盡,緊接著所出現的 G毒株和V毒株,在大肆的繁衍生息後甚至成為了主導。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在不斷地進行裂變,分別是GR以及GH,還有GV毒株。
G毒株確實是比較特殊,並且稱得上是主流,現如今被新冠病毒所感染的這些患者大多數都是被G毒株所「傷害」,並且最為常見的便是D614G型,所指的意思就是第614位胺基酸發生了突變,然而對於這種基因發生突變之後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到現在為止,完全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病毒大規模變異後,產生的危害究竟是什麼?從理論上來講會出現一種新的病毒,並且這種新病毒的傳染性較之前也有大幅度的增長,對於人體的危害將更大,並且更易於在細胞中進行繁衍生息。
然而D614G型突變後的結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一種病毒的感染性和危險性都已經從根本上進行了突變。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冠病毒相比起其他的病毒,在變異的速度上要更慢一些。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