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正把中國人的情感放在太空尺度上」 ——電影《流浪地球...

2021-01-11 南方周末

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故事的核心設定是,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面臨生存危機,為尋得一線生機,科學家想到了把地球推出太陽系的「流浪地球」計劃。(片方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2月7日《南方周末》)

「相比海洋文明,在東方文化裡,對故土和家園的感情更深,同時,地球在中國人心中象徵著人類全部的生活、文化和歷史。」

2014年11月,經主管部門的「中美電影人才交流計劃」選派,郭帆和寧浩、陳思誠、肖央、路陽五位青年導演前往美國,觀摩學習好萊塢電影工業。到了好萊塢,郭帆就明白了此行的目的。「我們還在吭哧吭哧騎自行車的時候,人家已經在開法拉利了。」在短暫的學習期間,郭帆看到了中美電影工業水平的差距。

學習結束,派拉蒙公司為遠道而來的中國學員組織歡送會。在會上,郭帆問美國同行看不看中國電影。對方直截了當地回答:不看,因為我們不看字幕。他心裡難受,許下願望:「五到十年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進入美國市場。」

四年多之後,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將於2019年2月5日,即大年初一公映。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核心設定是,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面臨生存危機,為尋得一線生機,科學家想到把地球推出太陽系的瘋狂計劃——「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有資格稱為「硬核科幻大片」的電影。事實上,改革開放後中國很快出現一批科幻電影,如《珊瑚島上的死光》《霹靂貝貝》和《大氣層消失》,也有人將中國科幻電影的脈絡追溯至1938年的《六十年後上海灘》,1963年的《小太陽》。顯然,它們都不是真正的科幻大片。

2015年,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獲得雨果獎,自此掀起科幻IP熱。《三體》《球狀閃電》等根據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電影項目紛紛立項,媒體不斷討論「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但年年落空。除了《流浪地球》,上述電影的進展還是謎。劉慈欣曾透露,項目一直在進行中,只是需要時間。

《流浪地球》成為了第一部。

「這部電影勢必會載入中國電影史冊,毫無疑問。這遠甚於票房意義。今年的票房一定會超過去年,明年的會超過今年。2014年票房最高的是哪部片子,你想得起來嗎?但你要說中國『硬科幻』,立馬會想起《流浪地球》。」電影主演李光潔對南方周末說。

投入《流浪地球》之前,有好萊塢的公司找到郭帆,拍青春愛情都市題材,很簡便,只需要把好萊塢的版權拿到中國。但郭帆覺得,中國不缺這種類型的電影,再努力也無法真正影響中國電影工業。

美國人似乎仍然不看字幕,但好萊塢已經學會如何拍攝為巨大的中國電影市場接受、令中國觀眾親切的電影。郭帆看到了問題所在:「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份額與西方電影也就是好萊塢電影的比例是5.5∶4.5,如果變成四六開,那麼大量資本會湧向好萊塢,中國電影越來越少人投資。」

電影簡化了原著小說的人物關係,劉啟與家人的關係成為主要線索。圖為劉啟前往地表參與拯救地球工作。(片方供圖/圖)

中國科幻的精神內核到底是什麼?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電影講述什麼故事?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從目前傳出的口碑來看,無論是在科幻類型的突破,還是故事、特效、場面,《流浪地球》幾乎獲得了觀眾幾乎一邊倒的讚賞。作為國內少有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什麼故事呢?接下來,就介紹說一說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 周鴻禕分享《流浪地球》觀後感:好萊塢大片級、遠超預期要二刷
    今年的春節檔又是強手如林,包括韓寒《飛馳人生》、周星馳《新喜劇之王》、劉慈欣原著改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等均將獻映。1月28日晚,在看完《流浪地球》首映後,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這樣寫道:「《流浪地球》作為中國人拍攝的首部硬科幻片,遠遠超出我的期望,特效、故事、剪輯、節奏、想像力、家國情懷、英雄主義,絕對可以和好萊塢同類型大片媲美,我剛剛看完首映,還要再二刷,強烈建議大家大年初一都去影院看看這部片子,也祝願票房超過戰狼二
  • 《流浪地球》票房破12億元大關 片方封堵盜版資源
    被譽為「首部國產重工業科幻影片」的《流浪地球》,歷經四年的打磨後,終於在大年初一和觀眾見面。該片由郭帆執導,青年演員屈楚蕭扮演男一號劉啟,吳京特別出演,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鼎力加盟。
  • 《流浪地球》中國人骨子裡的科幻
    這個問題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有一份這樣的世界毀滅的時間表:2050年,人類移民火星,2100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2215年地球面臨毀滅,2600年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霍金在一次接受網站採訪時候所表達的,人類如果在未來的200年中能成功的向外太空擴張,那麼我們就能避免災難。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火到了北美
    截至13日中午12時,《流浪地球》在IMDB上的觀眾評分達到7.9分,參與投票人數達3795人。與此同時,上周北美周末票房榜冠軍《樂高大電影2》的評分是7.2分,亞軍《傾聽男人心》和季軍《窮追不捨》分別是4.0分和6.7分。在IMDB的留言區,影迷們給予該片極高評價。39.6%的投票觀眾給出了滿分10分。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中國的科幻電影在過去並非一片空白,不過在科幻大片的意義上,在能夠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裡,《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正因苦盼良久,也才有了這篇喜出望外後的溢美之詞。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流浪地球,就是讓地球在太空中流浪。說著簡單,但自轉、公轉、引力等怎麼解決?而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是絕不會放棄故土,所以才會創作出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樣浪漫的科幻故事。其實影片中的「莫斯」也道出了真相,其實所謂的空間站是聯合國早就準備好的備選方案。這就和前文說的好萊塢電影構思一樣,聯合國放棄了地球,空間站才是他們認為的人類火種和希望。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從前好像只有好萊塢可以拍科幻片,現在中國人也可以拍了,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流浪地球》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端。」喇培康回顧了中影股份與《流浪地球》的結緣,「中影股份是一家全類型、全產業鏈的電影企業,早在2012年我們就買下了劉慈欣《流浪地球》等三本小說改編權。
  • 春節檔收官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喜提票房榜前兩位
    2月5日,導演郭帆在微博上髮長文《小破球,要學會抬頭!》,回顧了電影從籌備到上映的四年半時間裡的點點滴滴。隨後,《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轉發並表示祝賀:「祝你在漫遊地球的太空之旅中好運。更祝福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順利。」  除此之外,徐崢、姚晨等電影界名人也紛紛為《流浪地球》和導演郭帆點讚。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各種讚譽之中,認為《流浪地球》開創了電影「科幻元年」的呼聲最高,也最抓人。但也是這個噱頭十足的叫法,令不少觀眾對電影心生質疑;話題人物吳京的加入,也讓電影引發了「戰狼3」等諸多爭論。自然,《流浪地球》遠遠算不上一部完美的電影,但「科幻元年」的說法卻也並非毫無憑據。
  • 流浪地球出發:那些震撼人心的太空音樂
    如果說,今年春節檔哪部電影最受人矚目,那就必定要說到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目前已經成為了「現象級」的影片,不僅全網好評如潮,更是票房大賣。
  • 電影《流浪地球》出席華表獎 獲網友大讚
    原來當天是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的日子,即將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冒險題材影片《流浪地球》驚喜亮相。導演郭帆、《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攜手踏上紅毯,為頒獎典禮帶來一股強勁科幻風。華表獎自1994年創辦以來,一直被中國電影從業者視為最高榮譽獎項,而中國電影華表獎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 關於《流浪地球》的50件事
    在編年史中,「2018年,前氦閃研究小組專家劉欣推出『流浪地球』模型,第一次提出行星發動機概念」;「2075年4月24日,木星危機」。   25   電影和原著很不同。電影的故事源自劉慈欣兩萬字原著中的兩個自然段,大概一兩百字:地球經過木星。
  • 《流浪地球》上天 中國科幻電影突破卡門線
    長光衛星搭載《流浪地球》發射成功不僅是國產電影首次上太空,同時還代表著電影《流浪地球》突破了地與空的界限,電影《流浪地球》將會和中國航天人一起,在新的領域不斷探索勇敢前進。   《流浪地球》片名上太空 吳京角色引航天員共鳴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影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領銜主演,講述太陽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一事。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從前好像只有好萊塢可以拍科幻片,現在中國人也可以拍了,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流浪地球》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端。」喇培康回顧了中影股份與《流浪地球》的結緣,「中影股份是一家全類型、全產業鏈的電影企業,早在2012年我們就買下了劉慈欣《流浪地球》等三本小說改編權。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相比於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乘坐飛船逃亡的設定,《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不得不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不僅如此,《科幻地球》還火到了國外。這怕是中國科幻電影第一次被這麼怒贊吧!《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的是在太陽不斷膨脹,地球即將毀滅之時,地球聯合政府決定將地球移離毀滅之地,從而開啟了一個延續數世紀的移民新太陽系的徵程。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同時,《流浪地球》也成為內地首部單片IMAX票房破3億的影片。近兩年,國內電影市場踩下油門,尤其是隨著《戰狼2》在全球範圍內的打響,華語片的海外發行市場也肉眼可見的有所提升,今年春節檔,作為在外媒眼中代表中國「加入太空競賽」的《流浪地球》,更是在上映前後引發國內外主流媒體的自發性關注與報導。
  • 《流浪地球》首映 吳京爆料導演"忽悠我帶資進組"
    中國科幻電影啟航 網友戲稱導演郭帆「空手套戰狼」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小年」,電影《流浪地球》「奔向未來」主題首映禮在一片歡騰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以及特別出演吳京首先登臺。
  • 太空戰狼還是太空歌劇?說一下北京文化投資的《流浪地球》
    這部50年前的片子,即便是放在現在,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也絲毫不落伍。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克拉克,科幻三巨頭之一。在拍攝《2001太空漫遊》的同時,克拉克也創作這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