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國人骨子裡的科幻

2020-11-17 燁魚

如果有一天,太陽要毀滅了,地球也將被吞沒。作為地球人的我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有一份這樣的世界毀滅的時間表:2050年,人類移民火星,2100人類進入外太空,新人種出現,2215年地球面臨毀滅,2600年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是霍金在一次接受網站採訪時候所表達的,人類如果在未來的200年中能成功的向外太空擴張,那麼我們就能避免災難。

熟悉漫威和DC的朋友們就可以知道美國人的科幻世界,美國未來的科幻世界是以英雄主義色彩很明顯,像DC的超人就是很明顯的英雄主義,而且這些英雄大多是從天而降。這就像是世界歐美大部分國家信仰耶穌一樣,他們的世界觀裡會有一個神來拯救世界,這也就是他們的未來設想。

雷神

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就像很多外國人謠傳的那一句,中國人很可怕,他們是沒有信仰的。其實這句話說的還是有問題的,大部分中國人的確不像世界中大多數人一樣有自己無上不可侵犯的上帝或者是其他的精神領袖。像這種神這種精神領袖在中國很早時候就被慢慢淡化。中國人的信仰怎麼去說尼,用「以人為本」來形容或許是可以的,又或是唯我主義或是說小我主義這樣的思想。其實這些如果有看過如今受眾頗廣的網絡小說就更加明顯了,不求做大英雄,但只求自己身邊的親人,無人侵犯這是如今網絡小說界大部分主人公的性格。這樣的思想給予了我們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更加不好去規範,很容易社會唯我,小我的意義就變了,就變的自私,這是一種很難把握的尺度,但是這種信仰在遇到壓迫的時候就會集中爆發。

好了扯得有些遠了,說回到電影。流浪地球這本小說出自於中國科幻之父劉慈欣。小說有劇情設定在地球要毀滅之時,人類放棄了以飛船逃離的想法選擇了在地球的一端安裝上噴射裝置,把地球當做飛船一起逃離。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的科幻尼,就像我上文中所說的書中並沒有出現所謂的神來拯救這個世界,以人為本,人類最後靠自己的努力帶著地球逃向星空。這讓我想起了很多中國電視劇裡經典的一幕,每當人要離開故土是總會帶上一把家鄉的土地。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情懷,所以也只有中國的科幻才會有把地球都帶走。

好了不瞎扯了,大年初一有人一起去看流浪地球麼?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前一段時間,萬眾期待的《流浪地球》上映了,在上映之前的那一段時間可真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光是提前放出的宣傳片就已經收穫了不少影迷,也確實如此,上映以後光是票房就賣了四十六億,再加上大名鼎鼎的劉慈欣的指導,票房保障吳京的參演,劇本題材的新穎,
  • 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還是國產電影的起步?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因此我們要深入解讀,這部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作品,深度挖掘其中的美學文化與科幻的碰撞。《流浪地球》中滲透著東方文化的韻味。從地下城的不止過春節的場景,舞獅餃子等一系列的市井氣氛都是對作品中國文化的體現,也深刻地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園情懷。以及在太陽即將毀滅時,人類必須離開已經不能適合生存的地球時,能想著帶地球流浪尋找新的生存地方,或許只有中國人民了。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裡程碑,從此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元年啟程...」 等等的華麗詞彙,在此大聰就不多複述了。毫無疑問,今年開年春節檔熱度持續升溫的《流浪地球》,包裹著國人太多的期望。要拍《流浪地球》這樣的電影,如果要拍好,拍出和目前觀眾心理預期畫面效果一致,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因為《流浪地球》要做的事情,並不是特效到達好萊塢級別這麼簡單,而是要做一部有著中國人思維理念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然而,最終口碑與票房雙贏的肯定是中國科幻第一部真正意思上的大片《流浪地球》。。。。。。《流浪的地球》將把這場競爭帶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可以說是太陽系之外。一個字:哇!」   也許世界人民都習慣了科幻片裡經歷滄桑的與拯救地球的,都是美式符號和美式英雄,一次次科幻災難都是發生在紐約、華盛頓,自由女神像也一次次的被毀掉,但是最終,拯救世界的都是西方英雄們,但是,這一次,輪到中國人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各種讚譽之中,認為《流浪地球》開創了電影「科幻元年」的呼聲最高,也最抓人。但也是這個噱頭十足的叫法,令不少觀眾對電影心生質疑;話題人物吳京的加入,也讓電影引發了「戰狼3」等諸多爭論。自然,《流浪地球》遠遠算不上一部完美的電影,但「科幻元年」的說法卻也並非毫無憑據。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作者 / 魏建梅「中國科幻(電影)在今天終於啟航了」——在1月20號《流浪地球》舉辦的「和大劉一起看《流浪地球》」的超前觀影現場,大劉含淚說道。一直以來,科幻電影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軟肋。自三年前《三體》被宣布啟動以來,人們似乎看到了科幻電影的曙光,「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時代起點也一直被大家呼喊著,盼望著。
  • 《流浪地球》大劉的科幻世界
    這本是大劉很短的科幻小說,和電影是兩個故事。但一樣的震撼,不得不說劉慈欣寫科幻真是令人腦洞大開。還好太陽尚在,地球尚存。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電影最打動人心的,不只是硬科幻帶來的冰冷蕭殺感,還有電影場景塑造中,充斥的春節、舞獅、麻將、串串等溫暖人心的「家」元素,當地球進入覆滅倒計時7天,地球上所有人,都在馬不停蹄地回家,陪伴家人度過生命最後時刻。年紀越大,越來越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家,永遠都是避風的港灣。
  • 【思想界】《流浪地球》引爆網絡輿論:科幻、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民族...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及原著作者劉慈欣引發的種種爭議。2月5日,備受矚目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電影根據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講述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開啟了帶著地球在宇宙流浪尋找新家園的旅程。電影的改編採用了原著中「流浪地球」這個核心概念,在文戲方面進行了再次創作。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欣賞完《流浪地球》的觀眾,大多是激動的。「中國人也能把科幻電影拍好」,這是影迷的心聲,也是對《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談到電影的成功,當然不可能繞開劉慈欣的原作。那麼,我們應該把功勞歸於出色的文本,還是導演的改編?科幻文學的影像化,到底有沒有訣竅?電影《流浪地球》,幾乎顛覆了小說的主題《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過20來頁。
  • 他叫做「中國科幻電影之光」,《流浪地球》,有家族跑路
    其實,看完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但至少他一路吸引了我,看了《流浪地球》後,最直觀的感覺是空間真的是美,人類太小了!然而科幻電影與科學不符是正常現象,對每個人來說,死亡是終極的哲學問題。有多能幹的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我們只能用複製或寫書的方式,使我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繼續下去。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人都是小人物,最後卻或小人物保存世界。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
  • 《流浪地球》口碑持續走高 科幻之火生生不息
    郭帆導演Mike隋互動 導演郭帆主演Mike隋兄弟情深 師生送上「星海」科幻之火生生不息《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主演Mike隋現身長春站,隨著《流浪地球在談到影片創作和拍攝初衷時,郭帆導演講述到:「做科幻片是我從小的夢想,當有機會拍《流浪地球》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希望竭盡全力將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科幻呈現在大銀幕上,證明給大家看,我們中國有屬於自己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從籌備到拍攝歷經了四年多的時間,這個過程異常辛苦。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劇照。圖/《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流浪地球》之後科幻不再「流浪」本刊記者/毛翊君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裡,親戚朋友忽然意識到飛氘似乎從事了一個能發財的行業。
  • 百億影帝再次出手,《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科幻電影未來
    在不久前剛落幕的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影片《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榮獲「最佳影片獎」,此次金雞最佳影片落戶《流浪地球》是中國影人對於該片極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之作,《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以後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振發興舉,國安業興,是廣大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美好希冀,中國科幻電影也正走向這樣的道路。截止2月7日,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7億,獲得了廣大影迷的眾口稱讚,有網友認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必將成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