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期間,因疫情而在家隔離,百無聊賴中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019年這部科幻片上映,當時很多人都說它很棒,而我不以為然,看過之後我要說的是:真的很棒!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通片看下來,《流浪地球》節奏緊湊,情節完整,再加上特效較為恢宏,製作良心,一開始排片並不佔優的情況下超《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後來居上而成為2019新年爆款之作。
我作為一個觀影人,覺得這部電影能夠成為黑馬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原著小說夠量,劇本改編紮實
我說的「夠量」是指原著中科幻背景設置較為紮實,沒有明顯的錯漏,正如電影中呈現的一樣,地球面臨毀滅險境,氣溫驟變,災難頻生,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冰封死寂,人們只能苟存於地下城;為了避免滅絕,尋找新生,全人類大聯合為地球安置了行星發動機迫其轉向遠離太陽。劇本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編,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電影製作用心,視覺衝擊強烈
以前看美國科幻大片,每每折服於人家創造的活靈活現的虛擬世界,連一隻臆想出來的怪獸都纖毫畢現。反觀我國的科幻片——哦不,應該只能勉強稱之為奇幻片,正如同期上映的《神探蒲松齡》一樣,裡面的妖怪沒一點中國本色,看起來不倫不類,怎能從心裡認同!但《流浪地球》交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全片特效製作雖不能稱之為精良,但也真的很用心了,據說兩千多個特效鏡頭導演帶著特效團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演員片酬花費也很少,吳京都沒有片酬,大部分錢都用在了對細節的精雕細琢上。如此誠心的製作我想絕大部分觀眾都會衷心點讚的。
三、選材新穎,開拓創新
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遍觀2019年以前的中國影片,有動作片,有愛情片,有玄幻片,有武俠片,除了科幻片,應有盡有。我們中國人不缺想像,《三海經》的玄異傳說不知道比外國的神話故事奇妙多少倍;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為什麼不能出現中國特色的科幻影片?於是《流浪地球》來了,有人說它開啟了中國的科幻電影時代,我認為這毫不誇張,它為後來的科幻影片樹立了標杆,它助長了中國人創作科幻電影的自信,它側面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雄心。吳京曾說這部電影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重要的是希望能通過他們的努力點燃中國人心中科幻的種子。為人所不敢為,敢為天下先,這才是中國電影人應有的擔當。
《流浪地球》的成功遠不止以上我所說的幾點,它是諸多因素疊加發酵的一個結果。就像《戰狼2》一樣,因為在某方面喚醒了中國人心底的自豪之情,便像龍捲風一般迅速席捲中國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作為本土科幻片的試水之作,《流浪地球》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像電影中2058年人們用的電腦還需要敲鍵盤,我覺得到時候虛擬鍵盤都不一定在用了,輸入的方式應該科幻感更強才對。但諸如此類的小瑕疵並不影響本片的水平,一個完整的故事,足夠跌宕起伏的情節,相對用心的製作,這就夠了,而作為觀眾我們的期望也真的不高。
看完《流浪地球》真的覺得挺震撼,這裡有不同於西方的價值觀,這裡蘊含著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中國的科幻電影必將打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