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2021-01-11 傅清南1991

去年春節期間,因疫情而在家隔離,百無聊賴中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019年這部科幻片上映,當時很多人都說它很棒,而我不以為然,看過之後我要說的是:真的很棒!

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通片看下來,《流浪地球》節奏緊湊,情節完整,再加上特效較為恢宏,製作良心,一開始排片並不佔優的情況下超《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後來居上而成為2019新年爆款之作。

我作為一個觀影人,覺得這部電影能夠成為黑馬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原著小說夠量,劇本改編紮實

我說的「夠量」是指原著中科幻背景設置較為紮實,沒有明顯的錯漏,正如電影中呈現的一樣,地球面臨毀滅險境,氣溫驟變,災難頻生,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冰封死寂,人們只能苟存於地下城;為了避免滅絕,尋找新生,全人類大聯合為地球安置了行星發動機迫其轉向遠離太陽。劇本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編,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電影製作用心,視覺衝擊強烈

以前看美國科幻大片,每每折服於人家創造的活靈活現的虛擬世界,連一隻臆想出來的怪獸都纖毫畢現。反觀我國的科幻片——哦不,應該只能勉強稱之為奇幻片,正如同期上映的《神探蒲松齡》一樣,裡面的妖怪沒一點中國本色,看起來不倫不類,怎能從心裡認同!但《流浪地球》交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全片特效製作雖不能稱之為精良,但也真的很用心了,據說兩千多個特效鏡頭導演帶著特效團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演員片酬花費也很少,吳京都沒有片酬,大部分錢都用在了對細節的精雕細琢上。如此誠心的製作我想絕大部分觀眾都會衷心點讚的。

三、選材新穎,開拓創新

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遍觀2019年以前的中國影片,有動作片,有愛情片,有玄幻片,有武俠片,除了科幻片,應有盡有。我們中國人不缺想像,《三海經》的玄異傳說不知道比外國的神話故事奇妙多少倍;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為什麼不能出現中國特色的科幻影片?於是《流浪地球》來了,有人說它開啟了中國的科幻電影時代,我認為這毫不誇張,它為後來的科幻影片樹立了標杆,它助長了中國人創作科幻電影的自信,它側面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雄心。吳京曾說這部電影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重要的是希望能通過他們的努力點燃中國人心中科幻的種子。為人所不敢為,敢為天下先,這才是中國電影人應有的擔當。

《流浪地球》的成功遠不止以上我所說的幾點,它是諸多因素疊加發酵的一個結果。就像《戰狼2》一樣,因為在某方面喚醒了中國人心底的自豪之情,便像龍捲風一般迅速席捲中國的每一個角落。當然,作為本土科幻片的試水之作,《流浪地球》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像電影中2058年人們用的電腦還需要敲鍵盤,我覺得到時候虛擬鍵盤都不一定在用了,輸入的方式應該科幻感更強才對。但諸如此類的小瑕疵並不影響本片的水平,一個完整的故事,足夠跌宕起伏的情節,相對用心的製作,這就夠了,而作為觀眾我們的期望也真的不高。

看完《流浪地球》真的覺得挺震撼,這裡有不同於西方的價值觀,這裡蘊含著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中國的科幻電影必將打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方特色。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26日,《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上映,一年多後「小破球」再次登上大銀幕,還是感動了很多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原版基礎上新增11分鐘的內容,票價15元。據燈塔專業版統計,影片首日票房78萬元,排片7.5%。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祝地球好運,祝中國科幻好運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的裡程碑,從此中國科幻崛起,中國科幻元年啟程...」 等等的華麗詞彙,在此大聰就不多複述了。毫無疑問,今年開年春節檔熱度持續升溫的《流浪地球》,包裹著國人太多的期望。但無論如何解構,大聰依然認為《流浪地球》是今年,乃至中國電影發展以來,國產電影工業水準的又一個新臺階,即使這部電影能看出偶爾的彎路和試錯,但我依然希望影片大賣,這樣可以讓中國科幻有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 《流浪地球》好看?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歷史上首部上映的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牢牢佔據了賀歲檔榜首。截至目前,其票房已突破了30億,可謂影響力驚人。
  • 《流浪地球》定檔重映,為了自身利益,憑什麼綁架觀眾為買單!
    周一早上剛到公司,就聽到《流浪地球》重新定檔上映的議論,有點懵圈!這部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過的科幻電影為什麼要重新院線上映?難道各大視頻網站的該影片資源還沒被影迷科幻迷看夠?難道中國的科幻電影的優秀創作才人都江郎才盡了,拿一部舊片來回不停翻炒?可能還真的是,靠一部作品混吃混喝一輩子!
  • 《流浪地球》在美上映贏好評 感受中國科幻電影魅力
    原標題:《流浪地球》在美國上映贏好評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期間上映引發國內外關注,成為旅美華人華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見面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最近看《流浪地球》了嗎?」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與會專家從影片的文化內涵、市場表現、影史意義等多個方面對《流浪地球》進行分析與評價。專家認為,《流浪地球》可以被稱之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作品」,該片充滿著中國獨有的人文追求,體現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情義,既有家園的情結,又透視出家國的情懷。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與會專家從影片的文化內涵、市場表現、影史意義等多個方面對《流浪地球》進行分析與評價。專家認為,《流浪地球》可以被稱之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作品」,該片充滿著中國獨有的人文追求,體現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情義,既有家園的情結,又透視出家國的情懷。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26日,《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上映,一年多後「小破球」再次登上大銀幕,還是感動了很多人。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原版基礎上新增11分鐘的內容,票價15元。據燈塔專業版統計,影片首日票房78萬元,排片7.5%。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數《流浪地球》。如何理解《流浪地球》在「科幻時差」敘事中的獨特之處?所謂「科幻元年」,又是如何被開啟的?第一部中國科幻奇觀電影導演寧浩在《流浪地球》裡客串了一個地下城居民。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
  • 《流浪地球》登頂北美票房中國紀錄,中國科幻電影實現軟輸出了?
    自2月5日於春節檔上映以來,《流浪地球》以開創中國科幻元年之勢一路高歌猛進。17日晚間,《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布,截至北京時間2月16日19點,影片在北美上映11天已攬獲382萬美元票房,刷新近五年來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剛才戴老師已經說了,科幻電影在全球範圍內有位置、成為一回事,實際上是第一次太空競賽的結果和產物,包括美式科幻標準,並不是憑空就能創造出來的,跟當時的太空競賽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當下,新一輪太空競賽確實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就揭幕了。我年初在「俠客島」寫《流浪地球》評論的時候,也談了這個問題——中國人最終也加入太空競賽了——這個概念美國媒體已經非常明確地提了出來。
  • 四年打磨,《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
    令人欣慰的是,《流浪地球》做到的是前者。當天,觀影會現場不僅匯聚了眾多電影人,還有企業精英、科幻作家、文化學者及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工作者等百餘名觀眾到場,映後影片也迎來了口碑的大爆發,好評如潮。「從此,科幻作家可以更敢寫一點,一些想像力更加宏大的場面也可以拍出來,這是一種動力」「影片給中國科幻電影砸了一座山,為後來樹立了一個很高的標杆」「中國科幻電影終於找到了適合的道路」等等都是現場觀眾給予《流浪地球》毫不吝嗇地讚譽。至此,這部歷時四年打磨的完全本土化的科幻電影也迎來首戰告捷。
  • 中國第一部硬科幻《流浪地球》將上線 網友是這麼點評這個電影的
    由劉慈欣原著小說改編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即將上線,大年初一在全國進行公影,而原作者劉慈欣率先看完此片,在微博上給自己的作品預熱,稱讚這部影片創造的場景充滿了史詩感和厚重感,甚至表示,即便用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來衡量,這也是部一流水準的科幻大片。
  • 3.4億 4年 7000人 11000張圖…《流浪地球》能開啟中國科幻元年嗎?
    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作者:龐李潔  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來了!  昨天,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受邀參加了《流浪地球》的看片會,提前觀看了這部即將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
  • 流浪地球刪減片段大全 流浪地球小說結局人類成為流浪孤兒?
    【《流浪地球》回「始發地」成都,主創大喊「雄起」!】今天,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主創團隊來到成都,導演郭帆和主演屈楚蕭、Mike隋在博納影城鹽市口店與觀眾見面。這是影片上映後的第一站路演,選擇了「科幻之都」成都,同時,19年前,《流浪地球》原著小說也是首次刊發在成都的科幻雜誌《科幻世界》上。
  • 口碑炸裂的《流浪星球》,能否成為國內科幻電影的轉折點?
    《流浪星球》這部電影由郭凡執導,吳京、李光潔、吳孟達、屈楚蕭等人主演,原著作者劉慈欣參與編劇。影片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截止到大年初二晚上七點,豆瓣上已經有11萬餘人進行評分,分數高達8.3分,高於93%的科幻電影,高於94%的災難片。
  • 開票&在線購 | 學術放映《流浪地球》3D:中國科幻電影起航之作!
    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電影人就開始嘗試製作各類科幻影片。1928年,第一部中國科幻類電影《莊子夢蝶》誕生。時至1939年,上海新華影業公司組織拍攝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部科幻電影《六十年後上海灘》。
  • 2019-2020-2023《流浪地球》的「三級跳」
    在這線上超高播放數據的背後,折射出有相當一部分觀眾是對《流浪地球》電影本身充滿喜愛的「破球粉」,因為《流浪地球》讓廣大觀眾對中國科幻電影重新樹立起了信心,也對於二刷、三刷影片充滿期待。今年7月20日影院復工之後,觀眾沒有拋棄影院,票房大盤迅速恢復,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一個恢復正常的電影市場。為了回饋觀眾,《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用了一個概念即是「心」,「心」重映、「心」創作、「心剪輯」、「心視效」,是「新」也是「心」。用心的創作讓電影故事更有魅力,全「心」的視效讓電影畫面更震撼,精心的剪輯讓電影情感更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