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關係「信號」研究

2020-11-28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7年3月,中央編譯出版社「政治心理學經典譯叢」推出了當代國際政治心理學家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的開山之作——《信號與欺騙: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此書是政治心理學、戰略互動、國際關係和國際形象等諸多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

  由於《信號與欺騙》在政治心理學、國際關係學學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深刻思想性、對於實踐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唐世平、林民旺、徐進、吳文成、尹繼武等學者近期對此進行了相關討論。

  傑維斯的理論品性與現實關懷

  梳理傑維斯的學術生涯,有兩條主線無疑非常明顯,一個是他對政治心理學一以貫之的關注,另一個是對現實世界的關懷。前者體現了他敏銳的理論嗅覺與獨闢蹊徑的創造力,集中表明他具有高遠的理論品性;後者則表現在他對冷戰、核威懾、國際危機、國際安全、核恐怖平衡等的持續關注和鑽研,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人類命運的關懷。

  理論品性是學者學術修養的集中體現,直接影響到理論創新的高度。首先,政治心理學是其理論研究的基點。傑維斯將心理學的理論發現運用在國家等政治主體的互動中,不僅對心理學理論走出實驗室、解釋人類社會進行了重要嘗試,而且對國際關係領域微觀和中觀層次的理論探索具有開創性貢獻。其次,傑維斯對歷史事件發生過程的熟悉程度讓許多學者難以望其項背。據說,他未滿30歲,就已經能將美國外交史信手拈來,達到不用翻書即可引用的程度。再次,傑維斯能夠打破思維定勢,尤其關注複雜性思維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對動態研究的重視,彌補了現有國際關係理論中結構理論偏靜態的不足;另一方面,關注微觀過程、強調條件性,而不追求過度簡約化的解釋,有利於修正當前的國際關係理論基本被結構性理論所綁架的事實。

  國際關係信號研究的複雜性及其改善

  行為主體的多樣性、信號互動的多迴路以及背景知識的差異化,造成信號互動極高的複雜性。因此,信號研究很難找到比較固定的模式。另外,關於信號的研究又處在多學科交叉的領域,比如進化生物學、認知心理學、信息控制等,這對研究者的知識儲備就有很高的要求。在國際關係領域,以下幾點至少可以改善這種局面:第一,在具備很好的因果推理能力的基礎之上,研究者應該重視非線性思維的培養,不必過度執拗於對信號傳遞過程中的穩定狀態的描述,以及對形象投射分析結果的精確性和確定性過度要求。第二,注重檔案等原始文獻在解讀信號中的重要性。對於同一事件,往往存在多種不同解讀,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對原始檔案等多加關注。另外,由於對一個具體歷史事件的認知,學界會有基本共識,所以論證資料的選用可以偏向有定論的歷史事件。第三,注重科學方法的使用。在傑維斯寫《信號與欺騙》這本書時,實證主義在國際關係中才剛剛興起。而在我們的時代,實證方法已經佔據了主流地位,興起了各種各樣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比如博弈論等形式模型的方法對於信號傳播過程的研究就比較深入,恰當利用這些科學方法和工具,無疑對我們未來的研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信號識別與信號類型

  ——增加信號確定性的努力

  為了增加通過信號識別判定行為體意圖的準確性,傑維斯將標誌(index)作為與信號(signal)相對應的概念,然而,對這兩者的區分往往存在難度。一方面,針對同一事件,在不同情境下,既可能是信號,也可能是標誌;另一方面,針對某一事件,儘管情境相同,由於行為體認知發生的變化,本應確定為信號的事件可能變成了標誌,反之本應確定為標誌的事件可能變成了信號。由於存在這種難度,從事信號研究的不同學者對信號的分類甚至沒有達成共識。比如,研究黑社會信號互動的著作《解碼黑社會》中,區分了信號和標誌,其對信號的定義與傑維斯的也存在一定差別,並承認自己與傑維斯在信號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術語。

相關焦點

  •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3月26日,二十國集團 (G20) 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並發表聯合聲明,各方承諾採取一切措施抗擊疫情、保護生命、重振經濟,並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振興經濟計劃,向國際社會傳遞出各國合作應對疫情、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積極信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演講,表達了中國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支持多邊協調合作、穩定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和積極態度。
  • 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關係的研究進展
    這篇綜述將詳細介紹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OP)關係的最新研究進展,探究OP的發病機制,為臨床治療骨質疏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DoYeonKim等研究結果表明BMP通過激活p38MAPK-Smad信號通路增強C2C12細胞成骨分化和礦化。Sik-WonChoi等實驗說明P38通路通過增加OB生成和減少破骨細胞(osteoclast,OC)分化改善骨質疏鬆。可見,P38通路通過促進骨形成和抑制破骨細胞分化改善骨質疏鬆。
  • 知日| 日本的國際關係學在研究什麼
    IC 資料圖       國際關係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於一戰以後。1914年以前,國際關係理論界幾乎一致認為,國際社會格局不容易改變,世界劃分為主權國家理所當然,國際關係學的研究內容應該是外交史和國際法。日本同樣如此。
  • 全球國際關係學與中國國際關係理論
    全球國際關係學倡議認為,鼓勵西方之外的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和發展,以此拓寬國際關係學的研究議程,這對於全球國際關係學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該倡議還認為,通過將被邊緣化的理論聲音包含在國際關係學科話語之中的方式來豐富國際關係理論的知識寶庫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事情。
  • 張曉強:世界大國應加強對話合作,推動建立更為協調的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在大會總結髮言時表示,世界主要大國應加強對話與合作,推動建立更為協調的新型國際關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並加快了全球百年未有大變局的演變進程,世界經濟也因此陷入嚴重衰退,在此背景下,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抗擊疫情,是當務之急,推動實現全球經濟增長,實現重回正軌,也是人類共同的目標,這些都考驗著各方的協作精神和智慧。
  • 如何加強wifi信號
    手工製作wifi加強器,即讓手機wifi信號朝單方面發送,加強單方面,我們使用方面的信號強度。
  • 調控微生物-昆蟲共生關係動態變化信號分子研究獲進展
    調控微生物-昆蟲共生關係動態變化信號分子研究獲進展 2017-12-01 動物研究所 【字體這些微生物與昆蟲間緊密的互利共生關係顯著提高了昆蟲的適應性;同時,也存在資源上的競爭,形成相互拮抗作用。在這種共生體系中,微生物與昆蟲的關係處於動態變化中,但是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調控這種動態變化的信號分子的相關研究報導還不多。  紅脂大小蠹是一種源自美國的重大林業外來入侵害蟲。
  • 加強國際大科學合作
    日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舉行,標誌著該項目由此前成員國製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7方30多個國家共同合作。
  • 加強國際交流提升計量能力
    中國計量院  加強國際交流  提升計量能力  本報訊 (王秋豔 記者楊 蕾)近日,中國計量院國際諮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中國計量院舉行。在首批聘請的4位國際資深專家的基礎上,該委員會今年又增聘了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前主席、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前院長恩斯特·古博博士(Ernst Goebel)擔任委員。  經過3天的訪問與交流,國際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們對中國計量院一年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 玫琳凱加強與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合作關係
    今天,玫琳凱宣布進一步加強與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合作,保護世界各地的水道和區域物種資源。「地球上所有生命都起源於海洋,依賴海洋,」玫琳凱公司營運長黛博拉·吉賓斯(Deborah Gibbins)表示,「水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我們必須盡全力保護。
  • 義大利著名社會學家:團結共進須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態度
    【光明國際論壇對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協助,王鐳統籌,王培堯翻譯姜·瑪利亞·法拉(Gian Maria Fara)義大利著名社會學家,1982年創辦義大利政治、經濟與社會研究所,任該研究所主席至今孫彥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歐洲學會義大利研究分會秘書長孫彥紅: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對於全球化前景的大討論
  • 國際關係中的汙名與汙名化
    對國際關係中汙名的概念及其生成機理進行學理化研究,不僅有助於豐富和發展國際關係理論,而且也是新時代中國塑造國際形象、增強國際話語權的迫切需求。文章結構安排如下:首先,對國際關係領域汙名生成原因的既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其次,結合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嘗試提煉出國際關係中汙名的生成機理;再次,以2017年以來澳大利亞掀起的反華風波作為案例進一步闡述這一機理;最後,簡要討論本研究對於當前中國外交的啟示。
  • 加強手機信號_紅岸谷電子服務好
    加強手機信號,紅岸谷電子服務好,佛山市紅岸谷電子有限公司的手機信號放大器產品廣泛應用於家居、酒店、山區農村,KTV,隧道礦區,電梯,地下室,輪船,商場、學校和辦公等場所,以及倉庫、各類工程等。 IIR濾波器的設計與實現。伺服電機:是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
  • 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進展
    2008年5月2日出版的國際生物研究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管坤良教授和趙世民博士撰寫的有關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前沿進展綜述:Substrate Selectivity APPLies
  •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在外交史研究頂級期刊Diplomatic...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近日在外交史研究頂級期刊Diplomatic History(《外交史》)正式發表(Advance Access)題為「Grand Strategy, Power Politics,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60s」的論文。
  • 調製信號和載波的關係介紹
    打開APP 調製信號和載波的關係介紹 發表於 2018-03-13 10:18:37 數字調製方式有振幅鍵控、移頻鍵控、移相鍵控、正交幅度調製等,信號調製原理是研究信號調製識別問題的基礎。   模擬信號   模擬信號是指在信號隨時間連續變化,在模擬信號中,不同時間點位置的信號值可以是連續變化的。
  • 聚焦夏文化研究傳播 專家學者研討加強二里頭遺址考古
    孫自法 攝 中新網洛陽10月10日電 (記者孫自法)「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推動二里頭遺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走向世界、融通國際」「下一步要按照世界遺產的標準,做好二里頭考古規劃」「二里頭遺址考古迫切需要加強力量擴大規模,發掘更多夏文化的信息和證據」……
  • 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共同話語研究
    加強中外人文交流共同話語研究 2019年07月15日 09: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查明建 字號 內容摘要:2019年7月6日,來自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等17國的近80名中東歐青年代表,參加「未來之橋」第三屆中國
  • 加強世界政黨研究 開創政黨外交新局面——「疫情背景下的世界政黨...
    加強世界政黨研究是新形勢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宋 濤: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世界經濟、經濟全球化進程和國際格局,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劇演進。作為政黨政治在國際關係領域的延伸和拓展,政黨外交在促進國家關係發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解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方面日益發揮著重要影響。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 做世界一流的社會科學研究...
    30歲他從零開始,選擇攻讀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國際關係碩士。32歲成為中國社科院「特殊引進人才」。之後十年先後在中國社科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研究和執教,期間還在寧夏自治區掛職過當時的外經貿廳廳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