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2020-07-15 鈦媒體APP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腦極體

王爾德曾說,我們都身處陰溝,但總有人仰望星空。

太空,顯然是所有旅遊目的地中最高遠的一個。如今,它也從有錢人專屬變得越來越接地氣。

2020年5月31日凌晨03:22分,SpaceX公司的太空飛行器龍飛船(Crew Dragon)載著兩位資深太空人,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飛往國際空間站。作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項目,人們群情激昂地認為,SpaceX的成功將帶動新的航天時代到來,其中就包括太空旅行。

湧動的不只有大眾情緒,還有資本。

這不,消失了八年之久的高空氣球艙「旅行者號」項目創始人泰伯·麥克卡勒姆(Taber MacCallum)和簡·波因特(Jane Poynter),最近就正式復出,成立了一家名為Space Perspective的太空旅遊公司,打算讓乘客和科學家乘坐由高空氣球和密封艙構成的「海王星飛船」,體驗「平流層一日遊」。

太空旅遊,並不是什麼新鮮主意。只不過很長時間以來,它都代表了比南北極、深海等小眾目的地更高奢的享受,價格不菲,只有富翁們有實力消受;需要長期的訓練來保障身體素質,以便適應太空環境。怎麼看都是花錢找罪受的賠本買賣。

而Space Perspective高空氣球項目的「二進宮」,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難道太空旅遊也開始走平民路線了?——自信一點,把「難道」兩個字去掉。

既然如此,普通人有生之年,到底有沒有可能像周邊遊一樣輕鬆走進太空,未來乘坐太空飛船會像打飛的一樣容易嗎?還有還有,太空旅遊有哪些觀光項目值得發到朋友圈炫耀一番的?

在這個不能隨意出門浪的節點,不妨跟著腦極體一起,來感受一把足不出戶的「偽上天體驗」。

請拿好您價值百萬的「空氣」船票,我們這就上天了

出發之前,請先確認您能抵達本公司(Space Perspective )位於甘迺迪航天中心的運營中心。

在這裡,您將感受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是如何發射和著陸的。

跟隨我們的工作人員引導,您將和其他七位旅客,以及一名飛行員一起,舒適地坐在寬敞的加壓艙裡。

完成飛行前的確認工作,系好安全帶、收起腳踏板、打開遮光板,巨大的氫氣球開始以每小時12英裡的悠閒速度緩慢上升。

兩個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了10萬英尺、約3萬公裡的平流層。

儘管這裡距離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還有很遠的距離,但視角也同樣開闊。

您會看到一片廣闊的地球風景,在天空下次第拉開。

為了不讓您的旅途過於無聊,可以前往太空艙內的酒吧小酌,一邊品嘗香檳一邊連上衛星WiFi拍照發個朋友圈。

尿意上湧,您還可以前往客艙下方的廁所,創始人用人品擔保說,這絕對是世界上景觀最好的廁所了。

短短兩個小時的巡航時間結束,就需要返程了。

海王星飛船上的降落傘會打開,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下降到大西洋或墨西哥灣。

回收船會在附近接應我們的貴賓,將乘客、太空艙和氣球一起送回岸邊。

旅行結束,記得給好評哦親!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出無數問號「就這?就這?就這?」是不是跟想像中穿著太空服漫步宇宙的體驗完全不同。

別急著投訴呀,因為貴賓您選的是「乞丐套餐」。如果想要體驗高度更高的近地飛行,您還可以選擇「經濟套餐」,由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藍色起源(Blue Origin)、畢格羅航空航天公司(Bigelow Aerospace)等機構提供,可以乘坐亞軌道太空飛行器達到太空,感受太空人同款失重體驗哦~只不過遊覽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單次船票約為20萬美元左右哦。

除此之外,由俄羅斯航空部門和SpaceX聯合打造的「富豪套餐」最近也上線了。

不僅能夠感受太空視角,還可以像太空人一樣進入空間站、體驗太空行走,遊玩時間長達十天,票價折合人民幣只需要兩三億。每個班次名額不多,先到先得~還有機會體驗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電影同款主題房。

好了,本次體驗活動到此結束。

最後告訴您一個好消息,Space Perspective還計劃在佛羅裡達州東北部的塞西爾太空港再建造一個飛行中心,未來您有機會在太空欣賞到阿拉斯加、夏威夷、地中海等地的美麗風光了。是不是很心動,您還在等什麼,現在就走出小區買彩票吧!

不得不說,這些太空旅遊的實現方式,在今天看來都沒有什麼特別。無非是現有飛行器的「高空版」而已。

不僅挑戰高難度的維珍、藍色起源等遲遲難以商業化,很多和Space Perspective一樣押注氣球模式的創業公司也一直停留在規劃中,收費高昂,短期內還沒有大規模商業化的跡象。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比如西班牙的Zero2infinity,只用一個機器人做過飛行測試;國內的光啟公司也只開展了一次臨近空間搭載小烏龜的飛行試驗,沒有成功搭載乘客完成飛行的案例。

那麼,今天這把太空旅遊的火,到底是怎麼燒起來的呢?

從理想到工程化: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和八年前相比,商業航天領域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以至於重新孵化出了太空旅遊的火苗呢?

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工程化帶來的成本優勢

早前,許多商業人士都認為太空旅遊是一個極具商業價值的項目,因為客單價高,科研價值也很清晰。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中工程化卻成了商業的絆腳石。人們發現,高昂的投入導致票價十分昂貴,即使是富豪都望而卻步。亞馬遜CEO貝佐斯創辦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其太空旅遊計劃就一直難以實施。

而SpaceX等在火箭回收等技術上的突破,大大降低了發射成本,也讓返航變得更加安全。這就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預期,甚至將太空旅遊的價格下降到單人五萬美元,使其具備了成為大眾旅遊產品的潛力(和南北極費用差不多)。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2.輔助科學的持續進步

太空旅遊除了需要乘客兜裡有錢,還需要其具備不錯的身體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

畢竟在亞軌道環境下,受微重力、極端溫度、真空等的影響,人的身體系統——包括心血管、神經、骨骼肌肉等都可能發生變化。有研究顯示,航天員在回到地面後需要對地球重力再適應,容易出現心慌氣短、立位耐力降低等現象。

這還是最小的「後遺症」,如果牽涉到更複雜的器官,勢必會勸退不少人。因此,從太空飛行器的設計、航天服、艙內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等等,整體的技術完善才能將更多人送上地球軌道甚至月球。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就曾在一個公開演講中,提到了自己團隊正在利用神經和免疫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找到保護太空飛行者的方法。

正如原歐空局科學家James Kass所說,太空旅遊從技術上完成可行、並且有了實踐案例,但太空旅遊還需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3.商業配套的逐步激活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對飛機行程的恐懼之一就來自於難吃的飛機餐(頭等艙好吃但我坐不起,勿槓)。

對於旅遊業來說,吃、住、行、遊、購、娛幾乎是捆綁在一起,形成了遊客的整體觀感,太空旅遊自然也不能例外。

但此前,大多數項目還停留在怎麼把人安全地送上去並接回來,服務品質可就不能保證了。可有幾個富豪遊客真的願意日復一日地像太空人一樣吃冷凍乾燥的航空餐呢?

幸好近幾年,無論是防寒服、防輻射霜等基礎裝備,還是滿足休閒旅客需求的美食、居住VIP奢華享受,都已經被商業資本安排起來了。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5塊裝在矽膠袋裡的麵團被送到國際空間站上烘培)

比如希爾頓逸林酒店(DoubleTree by Hilton)就與Zero G Kitchen合作,將自家招牌巧克力薯片餅乾轉移到了太空中烘焙。義大利公司Lavazza向空間站推出了其Expso咖啡機的改良版,在國際空間站也可以用杯子喝咖啡了。MIT Media Lab 旗下的太空探索計劃,更是有人專門負責美食研究,為太空旅行者設計能夠營養和快樂兼顧的美食。

聽起來是不是讓整個旅行更有吸引力了。

太空旅遊的務實指南

當然,正直樸素(還貧困)如我,也會覺得累了倦了就去太空中放鬆一下,實在是太奢侈了。

那麼除了給富豪們提供裝叉資料之外,太空旅遊到底有沒有一些實實在在、普度眾生的價值啊。

正如宗白華曾經在《美學與意境》中寫的那樣,「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但它同時也是嚴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除了遊玩,太空一行能夠給人類帶來的更多。

比如自然科學家上天,可以在失重環境下進行大氣科學、太陽物理學、天體生物學等等主題的實驗。

就連Space Perspective的海王星飛船,其技術都遠遠超出八年前的「旅行者號」,技術上沒有重疊的演進,這些積累都將成為未來人類星際移民的點滴星火。

藝術家上天,也將為人類文化帶來顛覆式的變化與創造。

從古至今,太空就是藝術家們創作的永恆主題。試想一下,從被動視角變為主動視角,在太空回看地球,人類創造藝術、理解文明的角度都會撞擊出新的感受,這些啟發無疑會為創作帶來更加充沛的源泉。

人類的第一次登月,就激活了未來主義時尚浪潮,太空裝 Space Look大行其道。2017年,Chanel將秀場布置成了火箭發射場景,模特行走在巨大的火箭裝置之下。

藝術家們的創作主題也圍繞宇宙展開。先鋒畫家Bonestell在作品中描繪出的飛行器、空間站等,今天看來也不過時。

商業營銷方式也會發生變革,2017年,就有公司策劃了《肯德基漢堡飛向宇宙》,讓飛行器帶著肯德基漢堡在太空飛行17小時。

隨著太空旅遊進入大眾紀元,新的藝術創作、文化美學也將持續衝刷我們的眼帘。比如我就很想提前預定太空版的「鐵鍋燉自己」直播!

除此之外,太空旅遊也將帶來政治經濟的新格局。

一方面,只有真正走出過地球,人類才能切實感受到「命運共同體」是存在的(科幻小說裡說的,勿槓),目前的政治地緣化趨勢有可能被改變。

另外,亞軌道太空旅行將改變地球社會經濟總量擴展空間有限的局面,釋放出更多的經濟增長空間。航天的商業化,尤其是太空旅遊這樣的大眾消費品類,將成為拉動新經濟體的增長引擎。

商業航天著名學者黃志澄曾說,計算機產業發展之初,誰也沒想到遊戲會成為其中佔比龐大的一部分,太空旅遊也是如此。

一個數據是,目前市場上正在研究的商業火箭型號就超過20款,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的融資總額超過了60億。

由此帶動的資本市場、地面終端運營服務、衛星火箭產業鏈等等,都將迎來新的機遇。

太空旅遊,走下神壇

(龍飛船回收平臺,寫著一句「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曾說,「清晨醒來,想到未來會更好,就是航天文明的全部意義所在。」

一個普通人對太空旅遊乃至太空探索的小小期待,都不是幻想和空想。而是在一次次觸摸太空夢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相信,未來一定會比過去更好。

從宇宙的角度來重新看待眼前的危機,會發現保有信心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相關焦點

  • 韓國棋手李世石不敵AI「韓豆」 圍棋大師帶著的光環走下神壇
    韓國棋手李世石不敵AI「韓豆」 圍棋大師帶著的光環走下神壇時間:2019-12-21 22:19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棋手李世石不敵AI韓豆 圍棋大師帶著的光環走下神壇 中新網12月21日電在21日的退役賽中,韓國棋手李世石不敵人工智慧的韓豆,以1勝2負落敗,
  • AlphaFold預測蛋白質3D結構,2018谷歌走下神壇,微軟創CoQA挑戰
    2018年,谷歌一步步走下神壇今年 20 歲的谷歌,在四大科技巨頭中淪為墊底。隱私政策、壟斷指控、性醜聞、AI軍事項目爭議、高管離職......2018年,谷歌一步步走下神壇。谷歌執行長 Pichai原定這周三參加美國國會聽證會,但由於老布希的國葬,該場聽證會可能會被推遲至下周。下周的聽證會上,等待 Pichai 回答的除隱私政策外,還有「壟斷」 問題。3.
  • 收評:小甜甜們相繼走下神壇,失魂的市場誰能發糖
    >>>昔日在市場吒叱風雲的各種小甜甜均相繼走下神壇,像軍工茅航發動力,汽車茅臺長城汽車、鋰電的天齊鋰業、工程機械的三一重工,順周期中遠海控,名將的祭日,高位全面退潮,可謂不殺無名之輩,小甜甜們相繼走下神壇,失魂的市場誰能發糖?回歸盤面 市場大分歧時,就是檢驗個股以及賽道成色的好契機了,像電動車的比亞迪,光伏的陽光電源,大消費的海天味業。
  • 日本三大電子巨頭走下神壇:一個時代的終結
    導語:美國科技資訊網站CNET撰文稱,由於未能及時跟上行業發展潮流,索尼、松下、夏普這些以前家喻戶曉的日本品牌已走下神壇,這三家企業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集體衰落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以下為文章全文:走下神壇就在不久以前,索尼、松下和夏普還是令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品牌。這三家日本廠商的產品幾乎覆蓋了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從電視機、微波爐到數位音樂播放器,發展勢頭似乎不可阻擋。他們的產品往往標價更高,但被認為代表了更高的質量,因此依舊受到許多人追捧。
  • 航天技術走下神壇,誰是中國的SpaceX?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2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次利用載人龍飛船把兩位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目前正在追逐國際空間站,預計19個小時後,嘗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在全球矚目下,龍飛船載著兩名太空人還有一隻恐龍玩偶(作為零重力指示器)前往國際空間站。「鋼鐵俠」馬斯克成功改寫了人類航天史,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由此開啟。
  • 調查:是否該讓SCI「走下神壇」
    或許,只有讓SCI「走下神壇」,才能讓錯位的科研評價標準重新復位。
  • 甘露爭奪戰的背後:開創了印度神話,讓阿修羅走下了神壇
    這場戰爭所造成的影響就是開創了印度神話,重新劃分了三界,讓阿修羅走下神壇。可以說,沒有這場戰爭就不會有紛繁的印度神話。想要了解這場戰爭,我們最先要知道的就是印度神話的結構劃分。天地的開闢說到印度神話,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神話中的開天闢地。
  • 「網紅」電飯煲走下神壇,虎牌頻現不合格
    近日,藍鯨產經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虎牌、松下等進口電飯煲線下銷售渠道正在流失,因產品不合格等問題頻登黑榜的進口電飯煲也使品牌美譽度不斷下降,國產品牌逐漸佔領市場。渠道流失近日,藍鯨產經記者走訪多家蘇寧易購、大中電器發現,曾經紅極一時的虎牌電飯煲已經「銷聲匿跡」。
  • 回望那些走下神壇的科技股 這次能否不一樣?
    (原標題:走下神壇的科技股) 走下神壇的科技股
  • 走下神壇的「相對論」和瞬息億萬裡的「蟲洞」
    在假設光速不變的前提下,愛因斯坦重新梳理了經典物理學,得到的結論讓人驚掉了下巴: 甲乙兩個人,甲不動,乙坐在公交車上運動,這個時候,乙感覺不到自己周圍有什麼不一樣,但是甲卻看見公交車變短了,質量變大了,如果乙抱著一個鬧鐘,那麼甲會看到鬧鐘比平時走得慢!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怎麼可能! 然而,這就是事實。
  • 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這些感冒藥孩子都要慎用!
    最近,又一款兒童「萬能藥」——蒲地藍,走下了神壇。在不少家長心中,蒲地藍幾乎無副作用,是孩子感冒咳嗽等常見病的常備藥。在蒲地藍原有的藥品說明書中,關於【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上都寫的是「尚不明確」。但近日,國家藥監局明確指出,蒲地藍消炎製劑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過敏等反應。同時明確了孕婦慎用和過敏體質者慎用。
  • 52歲北京友誼商店走下神壇:部分商品積灰,售貨員就等退休
    這就是北京友誼商店,曾經作為國內最早的涉外商店之一,是新中國第一家為常駐外賓、旅遊團隊提供服務的大規模涉外商店。如今,在一排排白熾燈管的照射下,友誼商店三層珠寶玉器古玩物件數年如一日地被陳列在玻璃櫃檯裡,平日碩大的賣場裡整整半天難覓一個顧客,售貨員隨意閒聊,或是玩手機打發著時間。
  • 是誰把環評工程師推上了神壇
    一個水平評價類的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這麼低,簡直就是給這個行業的未來指明了方向:環評也要走下「神壇」了。林廣清先生的文章《是誰把環評工程師拉下了神壇》,寫得盪氣迴腸,讀完久久不能平靜。但是我想說,是誰把環評工程師推上了神壇?(一)環評工程師自2005年第一次開始考試,至今已走過14個年頭了。
  • 維珍集團擬恢復太空船飛行試驗 太空旅遊或實現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維珍集團太空旅遊計劃的負責人表示,維珍將恢復「太空船二號」飛行試驗,這意味著私人太空旅遊可能將要實現。  據報導,維珍銀河公司行政總裁喬治·懷特霍茲表示,「太空船二號」應該可以在幾個月內進行次軌道太空飛行。
  • 小罐茶走下高價神壇,營銷大佬杜國楹為何「妥協」?
    在操盤過背背佳、好記星和8848等現象級產品後,小罐茶是杜國楹的下一顆「消費大棋」。最初靠「大師作」高調營銷、定位高端禮品市場「出位」的小罐茶,最近正式上線了「彩罐」系列,不僅包裝採用鮮嫩的馬卡龍配色,價格也更加親民——在某電商平臺旗艦店中,5罐4g裝小罐茶售價為78元,一罐僅售15.6元,折合一斤的價格約為2000元,主打年輕人的飲茶解決方案。
  • SpaceX的太空旅遊即將開團,5500萬美元一位
    在SpaceX和NASA的推動下,曾經遙不可及的太空旅遊開始成為現實。北京時間11月16日早上8:27,SpaceX首個正式的載人飛船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走,去太空旅遊以往包括著名的太空梭在內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都是NASA作為官方機構的資產。在商業載人發射這件事上,體現「商業」二字的關鍵點在於,飛船本身歸商業公司所有,NASA只是向他們購買發射服務。
  • 市值曾一度成全球最高,「美國商界的象徵」通用電氣,如何走下神壇?
    縱觀通用電氣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走下神壇的根本原因便是太過追求短期利潤,忽略了技術研發。可以說,通用電氣公司如今的境況,也是給全球所有科技公司的一個警示。
  • 美太空旅遊公司推乘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旅遊服務
    近年來,外太空旅遊逐漸受追捧。美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近日推出一項乘坐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的旅遊服務,其相對較低的價格和較長的持續時間,對於普遍意義上的富翁將更有吸引力。但第一趟正式旅遊服務預計在3年內才能啟程。
  • 你敢挑戰太空之旅嗎?國外一些公司正在計劃人類的太空旅遊計劃
    看遍了河流山川,你敢挑戰下太空之旅嗎?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公司正在計劃人類的太空旅遊計劃。面對這樣的太空之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你會去報名參加嗎?用外星人的視角看地球。英國推出世界首家太空遊機構,該機構將為旅行者提供太空飛行、住宿甚至娛樂項目,太空遊套餐價格最低要25萬美元地球全景,被人們稱為太陽系,最美的星球,因為地球充滿了活力和希望的色彩。據悉俄羅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將於2019年至2020年間進行商業性載人發射。遊客每人需要支付1億美元。這樣的價格會有人去嗎?
  • GPS走下神壇,北鬥系統優勢突出,120多國籤署合作協議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好與壞」,當然無法由我國一張嘴來決定,世界各國正是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好壞」的評審,選擇使用北鬥三號的國家越多,意味著北鬥三號越可靠,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導航系統,北鬥系統的出現,打破了美國GPS一家獨大的現象,也讓gps走下了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