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icro LED先進技術和產品情況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2020年Micro LED先進技術和產品情況

高工LED 發表於 2021-01-05 15:53:12

2020年即將過去,LED行業又迎來總結成績、檢視問題的節點。

作為顯示領域最具應用前景的新型顯示技術,Mini/Micro LED在今年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其中Mini LED產業鏈邁向成熟,正在「緊鑼密鼓」的為明年將爆發的市場做準備;Micro LED發展超越了市場的預期,產業化似乎已在眼前。

高工新型顯示目前已啟動2020年LED行業熱點事件、先進技術和產品、IPO等盤點專題。以下為2020年Micro LED先進技術和產品情況:

上遊

晶電:Micro LED突破晶片分選的技術瓶頸

8月,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表示,公司Micro LED已突破晶片分選的技術瓶頸,預計未來2-3年完成測試後,電視或其他大尺寸終端產品可在3-4年後面世,最快4-5年後放量。

Porotech:Micro LED商用原生紅色LED外延片

11月,從劍橋大學分拆的公司Porotech宣布推出基於其獨特GaN生產技術的首款產品,也是全球首款商業化的用於Micro LED應用的原生紅光LED外延片。

賽富樂斯:同晶圓/同晶片RGB Micro LED陣列

11月,利亞德參股公司賽富樂斯宣布,利用NPQD Micro LED色彩轉換技術,公司已成功點亮高光效、高可靠性、低成本的NPQD Mini/Micro LED,並製備出高解析度的同晶圓/同晶片RGB Micro LED陣列。

三安光電:RGB三色Micro LED晶片

12月,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聯合天津工業大學突破Micro LED外延結構設計及材料生長、高良率巨量轉移等技術,成功開發了RGB三色Micro LED晶片,晶片紅光、綠光、藍光外量子效率達到較高水平,轉移良率達99.9%以上。

晶呈科技:在銅磁基板上開發出超薄Micro LED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晶呈科技與中國臺灣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洪瑞華教授成功在特殊的銅磁基板上開發Micro LED,具備50μm超薄免研磨等特點,可使用化學蝕刻進行晶片的分割。

VueReal:倒裝晶片Micro LED結構的良率超99.9%

12月,加拿大Micro LED初創企業VueReal宣布其專有的倒裝晶片Micro LED結構研究獲得突破,可實現垂直LED結構所具有的高良率和低成本特點,良率超99.9%。

中遊

晶臺股份:積幕系列P0.62Micro LED顯示模塊

3月,晶臺股份發布積幕系列P0.62Micro LED顯示模塊。該產品採用COB方案和全倒裝晶片封裝技術、薄膜封裝技術,點間距0.625mm,尺寸150*56.25mm,具備黑屏下表面一致性高、亮屏下色彩一致性高以及亮光、啞光自由選擇等優勢性能。

圖片來源:晶臺股份(下文圖片也均來源於各企業官網)

國星光電:Micro LED顯示模塊

6月,國星光電發布第一代Micro LED顯示新品 nStarⅠ,採用玻璃基板工藝、RGB晶片巨量轉移技術和一體式超薄封裝技術等,實現了被動式驅動Micro LED全彩顯示屏,色域大於100%NTSC。

11月底,國星光電在第一代產品技術上,與面板廠開發出基於TFT玻璃背板的主動式驅動Micro LED全彩顯示屏,通過自主研發的巨量轉移技術,已初步實現250PPI以上紅/綠/藍單色轉移鍵合點亮。預計明年將實現P0.1以下的主動式驅動全彩顯示及P0.0x以下的被動式驅動單色顯示。

下遊

工研院:展出Micro LED晶粒移到PCB載板的顯示屏

1月CES 2020展上,工研院展出直接以Micro LED晶粒轉移到PCB載板的Micro LED顯示屏,是與聚積合作開發產品。該顯示屏具備480 x 480像素(pixel)、實現色光三原色(RGB)全彩、晶粒間距小於700微米、LED晶粒尺寸小於100微米,能以模組的方式拼接成任意大小的顯示面板。

友達&錼創科技:9.4寸高解析度柔性Micro LED顯示器

4月,友達宣布與錼創科技聯合發布9.4寸高解析度柔性Micro LED顯示器。友達介紹,該產品採用LTPS背板驅動技術,使每個像素均可獨立驅動發光,以高速巨量轉移技術將多達550多萬顆小於30μm的Micro LED成功轉移到LTPS塑料背板上,實現228 PPI的超高像素密度。

利亞德:Micro LED商顯產品

7月15日,利亞德面向全球發布40英寸2k(P0.4)、54英寸2k(P0.6)、67英寸2k(P0.7)、81英寸2k(P0.9)四款量產Micro LED商顯產品。

這是利亞德首次發布Micro LED商顯產品,且首次應用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icro LED驅動晶片,可充分發揮Micro LED顯示性能。

發布會上,利亞德還展示了P0.4Micro LED商顯產品,可實現81英寸4K,162英寸8K兩種規格。該產品採用全倒裝晶片技術,實現亮度2500nit、對比度20000:1以及HDR2.0顯示等。

雷曼光電:Micro LED像素引擎顯示技術

7月20日,雷曼光電發布Micro LED像素引擎顯示技術,並宣布已量產基於COB集成封裝技術、使用最新像素引擎顯示技術的0.79mm與0.63mm間距Micro LED超高清顯示屏。

Micro LED像素引擎顯示技術,將RGB排布變成了RGBG排布,並通過使用相匹配的像素引擎算法,將像素的解析度理論上提高四倍,實現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Micro LED顯示屏的解析度。

TCL華星:4英寸AM-Micro LED顯示屏

7月,TCL華星在UDE2020展示了4英寸AM-Micro LED顯示屏。該產品採用IGZO的TFT背板技術,在玻璃基板上實現了Micro LED的有源尋址顯示,同時RGB三色晶片採用了先進的巨量轉移技術。

天馬:柔性Micro LED產品

8月,天馬發布與錼創科技聯合開發的Micro LED產品,具備柔性R50mm、超窄邊框<0.03mm、超高透過率>60%等優勢性能,可應用於消費電子和車載顯示領域。

LG:Micro LED電視

9月10日,LG發布命名為LG Magnit的163吋Micro LED電視,由多個640x360的顯示模塊無縫拼接而成,像素點間距為0.93mm,亮度為600尼特,峰值為1200尼特,對比度為150000:1。

群創:視網膜光轉換AM-Micro LED拼接顯示器

10月,群創發布視網膜光轉換AM-Micro LED拼接顯示器,具備超高對比、超廣角、無色偏、高色彩飽和度、視網膜畫質、無縫拼接等特性,可應用於高端會議室、安控中心、高級劇院、博物館等8K視網膜大型顯示市場。

錼創科技:0.39英寸Micro LED顯示器

10月,錼創科技展出應用於AR領域的0.39英寸Micro LED顯示器,採用的是藍光LED,PPI高達300,亮度3萬尼特。

三星電子:110英寸Micro LED電視

12月10日,三星電子發布110英寸Micro LED電視,採用了800萬顆Micro LED,實現4K解析度,售價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2萬元)。

康佳:Micro LED手錶APHAEA Watch

12月18日,康佳發布首款Micro LED手錶APHAEA Watch。該產品搭載了P0.12 AM-LTPS Micro LED微晶屏,點間距縮小至0.12mm,具備百萬級超高對比度和高達1500nits的屏幕亮度。

配套

智雲股份:Micro LED相關設備批量供貨

12月,智雲股份透露,公司Micro LED相關設備已經完成研發落地,在2020年實現批量供貨。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回答表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領域,說明Micro LED是下一代未來新型顯示技術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調研機構TrendForce日前發表2020年十大科技產業趨勢,其中Mini LED、Micro LED位居趨勢之一,尤其Mini LED量產在即,並且大量應用在高端產品上,Mini LED將與OLED直接競爭。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但是事實上由於驅動晶片實際輸出電流會和理論電流有誤差,單個像素中的每個LED都有一定的半波寬(半峰寬越窄,LED的顯色性越好)和光衰現象,繼而產生LED像素全彩顯示的偏差問題。其中若使用UV micro-LED, 則需激發紅綠藍三色發光介質以實現RGB三色配比; 如使用藍光micro-LED則需要再搭配紅色和綠色發光介質即可,以此類推。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全彩顯示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應用之一,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手錶、虛擬實境眼鏡等小尺寸顯示屏都將受益於micro-LED技術。 目前micro-LED技術正面臨兩大挑戰,首先是大家熟知的實現巨量轉移技術非常困難,另一個就是缺乏高效可靠的紅光micro-LED晶片。目前的紅光LED是由AlGaInP材料製成,在正常晶片尺寸下,其效率高達60%以上。然而,當晶片尺寸縮小到微米量級時,其效率會急劇降低到1%以下。
  • micro led技術原理及簡介(microled功能特性和優勢及發展前景)
    Micro LED簡介   MicroLED是新一代顯示技術,比現有的OLED技術亮度更高、發光效率更好、但功耗更低。2017年5月,蘋果已經開始新一代顯示技術的開發。2018年2月,三星在CES2018上推出了MicroLED電視。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這是否會對八億時空的產品毛利率造成負面的影響呢?另外從銷售規模上八億時空能否從市佔份額的擴大上來彌補毛利率下跌造成的負面影響並進一步提升營業利潤率呢?這是投資者需要進一步觀察的方向之一。更重要的方向不在於我們都知道京東方已經是tft-lcd領域的霸主,而是誰將成為oled、mini led、micro led領域的新王者?
  • Micro LED電視會對OLED形成「高壓」?
    DSCC認為,未來六年內,Micro-LED電視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2500萬美元上漲到2026年的2.28億美元。但是從整體彩電規模佔比來看,就算到2026年大約僅佔到市場的0.1%,依然是屬於特別高端窄眾產品。而OLED在前六年商業化的推進「速率」卻遠遠高於Micro-LED。
  • 2020年中國led外延片晶片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led外延片晶片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led外延片晶片行業企業準確把握led外延片晶片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復旦大學、臺灣交通大學:Micro-LED顯示全彩化關鍵技術
    《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雜誌為國際知名review期刊,3年平均影響因子8.95。 文章介紹了micro-LED的結構、製備與襯底剝離技術,系統闡述了實現micro-LED顯示全彩化的主要方法:材料生長、轉移列印、色轉換。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但是,那是2014年的事情。這次收購蘋果也許儲備了一些技術、專利和研發能力。不過直至今日,蘋果並未拿出「可用的樣品」。按照一般規律,從原形研發、樣品研發、試產研發到量產爬坡和堪用,至少需要數年之久。Apple Watch 3估計是等不及的。更為重要的是,蘋果方面的消息,大多數是二級、三級消息,甚至小道消息。一直缺乏蘋果戰略層的消息和表態。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然而因成本過高、散熱不佳、光電效率低等因素,並未大量應用於TFT-LCD產品中。 直到2000年,藍光LED晶片刺激螢光粉製成白光LED技術的製程、效能、成本開始逐漸成熟;當進入2008年,白光LED背光模組呈現爆發性的成長,幾年間幾乎全面取代了CCFL,其應用領域由手機、平板電腦、筆電、臺式顯示器乃至電視等等。
  • 2020 Mini/Micro LED顯示大事記!
    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眾多Mini/Micro LED產品在展會上展出: 臺灣工研院展出Micro LED晶粒移到PCB載板的顯示屏; TCL展出全新Vidrian Mini LED技術; 首爾半導體和Seoul Viosys展出新概念顯示器技術Micro Clean LED
  • 2018年三大Micro LED技術進展精彩回顧
    ,Micro LED技術的發展無疑是2018年LED產業最受矚目的區塊,在迎接2019年之前,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幾個Micro LED的重要時刻。首先,Optovate開發了一種使用紫外線雷射和可調整圖案掩膜的Micro LED剝離移轉技術,用於將Micro LED晶片從基板上打下並直接落在接收基板上。其次,Optovate還開發了光學陣列,可以將從Micro LED晶片射出的光線利用折射和反射原理匯聚集中。這一技術可控制微米級晶片出光,達到更高的效率,當用於LCD和OLED面板背光、Micro LED面板等時,又能使應用設計更加薄型化。
  • 中國LED用導電銀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2.2.4 LED用導電銀膠國內主要地區發展情況分析    2.2.5 LED用導電銀膠國內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3 LED用導電銀膠行業國內外市場對比分析第三章 LED用導電銀膠技術參數和製造基地分析  3.1 2020年全球主要生產企業LED用導電銀膠產能商業化投產時間
  • 一文讀懂Micro LED顯示技術
    Leti近程計劃從smart lighting切入,中程2-3年進入HUD和HMD市場,搶搭VR/AR熱,遠程目標是10年內切入大尺寸display應用。   而臺灣Play Nitride公布的同樣以氮化鎵為基礎的PixeLEDTM display技術,公司目前透過移轉技術轉移至面板,轉移良率可達99%!
  • LED顯示和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大放異彩
    其中有兩種極具競爭的技術即OLED和micro LED。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它具有亮度高、輕薄化、視角寬、成本低的優點,但OLED也有光衰減和壞點的問題。LED發光二極體原來一直被用於數碼顯示,隨著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高亮度全彩色LED被用於戶外大屏幕led顯示器中。
  • 2018全球Micro LED熱點事件盤點
    開年CES 2018上,三星展出全球首個146英寸模塊化Micro LED電視,成全場焦點,全球各大龍頭廠商包括蘋果、三安光電、京東方、LG等,也都在積極研發與布局Micro LED。 回顧過去的這一年裡,Micro LED在哪些應用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各大企業在Micro LED布局與技術研發上進展如何?又有哪些新產品亮相?
  • 顯示技術科普——Micro-LED
    早在2015年,國星光電就開始布局Mini LED和Micro-LED技術,目前已取得階段性研究進展:Mini LED晶片技術積累成熟,已具備量產能力;高清Mini LED顯示產品已處於試產階段;P0.5及以下Mini LED顯示技術正在研發中;Mini LED背光方面,正和一些國際廠家合作開發。
  • LED矩陣「基板」問題:從PCB到玻璃基板的升級大幕在2020年拉開
    這就是的超間距時代,LED矩陣「基板」問題:從PCB到玻璃基板的升級大幕也已經在2020年拉開。從液晶背光源的新需求談起mini-led固然可以大量用於獨立顯示產品,但是行業認為「液晶背光源」才是mini-led技術第一個「規模市場」:一方面,新的HDR效果標準和mini-led幾乎是絕配,另一方面更高的PPI必然要求mini-led技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