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板塊運動轟轟烈烈,但多數不及這個板塊後勁兒足

2020-11-26 騰訊網

談論房地產市場,就不能不說「板塊」。尤其是近些年的瀋陽,其房地產市場發展越來越呈現出明顯的板塊特徵,從長白到張士,從新市府到東湖,從會展到曹仲,以及現在風頭正勁的道義,不同板塊相互爭雄,不斷輪動,共同推動城市的發展。

而作為投資者,如果想要享受城市的發展紅利,那就一定要把握板塊發展機遇,並緊跟板塊節奏。

板塊發展的「三步走」模式

在瀋陽,板塊成交排行榜堪稱長盛不衰的話題點,每次榜單出爐都引發人們熱議。而新板塊不斷崛起也令人眼花繚亂,如全運會舉辦催生了全運板塊,該板塊又因市府南遷改稱新市府板塊;而會展板塊是由瀋陽國際展覽中心的落地而形成;還有的板塊是因為一場土拍而橫空出世,如曹仲板塊。

不同板塊的發展都有不同的邏輯,但縱觀瀋陽各板塊發展歷程,卻有著相同的規律,它們基本都遵循「三步走」的發展模式。

第一步,規劃先行,政策點燃;

第二步,房企集中進駐,人氣上升;

第三步,配套跟進,區域日漸成熟,板塊完成發展。

理解了「三步走」的規律,也就基本建立起了板塊投資的底層邏輯,更容易判斷一個板塊的投資機會和投資時機。

板塊「三步走」,投資機遇和弊端並存

根據板塊發展「三步走」模式,政策落地和房企集中進駐是最能提升板塊價值的兩個關鍵步驟,在這一階段進行置業是能夠最大化享受板塊發展的紅利。而進入第三步,板塊紅利基本釋放殆盡,後續發展就只能看板塊是否有產業或者配套方面的「後勁兒」了。

所以,在板塊「三步走」的發展模式下,雖然不乏投資機會,但也面臨板塊發展生命周期短的弊端,這也導致瀋陽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板塊遊擊戰」的特點:一個板塊發展可能會很快,但也很容易出現後勁兒不足的情況,熱度迅速被其他板塊取代,也有人將這種現象稱為「板塊輪動」。

對購房者而言,板塊「三步走」模式能夠帶來一定的投資機遇,但也容易遭遇收益天花板。所以,規避「板塊遊擊戰」就成為購房者們迫切的需求,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找到具有長期持續發展動能的「常青樹」板塊。

如何尋找板塊「常青樹」?

縱觀瀋陽,當前具有「常青」特質的板塊並不多,但瀋撫新區絕對算一個。瀋撫新區正處於「政策點燃」期,成立3年來,新政不斷落地,今年更迎來「王炸級」利好——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掛牌成立。

更重要的是瀋撫新區有強勁的產業驅動。2019年,瀋撫新區籤約投資項目291個,總投資1800多億元;2020年至今,其籤約投資項目超30個,總投資超800億元,華為、京東、騰訊等眾多名企紛紛在此布局。這樣規模的產業集聚讓瀋撫新區成為發展後勁兒足,板塊紅利持續期更長的「常青樹」板塊,其未來將吸引更多人口聚集,並對周邊產生強勢經濟輻射。

在產業推動之下,瀋撫新區樓市也發展迅速,吸引了眾多品牌房企進駐。而2020年前五月,瀋撫新區住宅土地供應量更是同比上漲9.68%,為板塊下一步的樓市發展奠定了基礎。

瀋撫新區作為瀋撫同城的重要連接點,也吸引了眾多優質配套。瀋撫大道、沈中線、三環、四環、沈通線等路網構建出雙城間30分鐘生活圈,有軌電車5號線、6條公交巴士線路、地鐵9號線延長線等直接將兩城無縫對接。板塊未來還將有七中、文藝二校、省實驗等優質教育資源引入。

國家戰略持續深耕帶來板塊的欣欣向榮,而房企的進駐則帶來的居住樣貌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如瀋撫新區規劃有「一心一島三區」,其中保利發展就在「一島」的白沙島打造了保利·白沙林語項目。白沙島地處渾河南岸,臨近鳥島,是瀋撫新區距瀋陽市區最近的板塊,四面水系寬闊,享有渾河絕佳的3公裡岸線景觀資源。

而保利·白沙林語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瀋撫雙城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以及1.5的超低容積率,成就了「一島境開,生活所向」的理想人居方式。

據悉,保利白沙林語五期新品即將於6月下旬面世,在沿襲低密宜居的建築理念基礎上,新品將在產品、園林、設計方面迎來全面升級。

產品方面,為了讓購房者選擇的更加多元化,五期新品首次推出88-115平瞰島闊景高層,視野景觀更優越。五期洋房產品線也更加豐富,從120平的功能型到150平奢居型四室,滿足不同年齡段客群的置業需求。

園林方面,五期產品不僅增加樓間距,宅間景觀也升級為曲線路徑,為業主增添曲徑通幽之感。同時,五期新品還增添了塑膠跑道、閱讀花園、兒童活動區主題區,以及兩條主景觀軸,賦予居者生活滿滿的品質感。

設計方面,五期新品從之前的英倫風格調整成當下最流行的新古典建築風格,給業主以新的居住感受。

整體而言,政策疊加品牌房企集中進駐,瀋撫新區的板塊發展第一步和第二步正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力。而此時也成為置業者最大化享受瀋撫新區板塊紅利的好時機。

寫在結尾:瀋撫新區憑藉國家戰略層面的政策地位和強勢的產業驅動,其板塊居住價值和投資價值已經得到極大夯實,成為瀋陽難得一見具有長期發展動能的板塊。而從瀋撫新區火爆的樓市看,市場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其發展的潛力,瀋撫新區的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板塊運動
    板塊運動是一個地質學專業術語,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於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
  • 地理知識點 板塊運動
    隨著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板塊構造理論及其應用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在複習時應抓住以下幾點:熟悉板塊分布的位置及名稱;能運用理論知識說明某些重要的地質事件的成因。小編在此把這些知識作了一個梳理。
  • 海陸變遷《板塊的運動》教案
    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形成過程,培養尊重科學、不畏權威的精神。
  • 初中地理《板塊的運動》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
  • 你知道地球板塊運動,但你知道為什麼有板塊嗎?
    每年太平洋沿岸近海地區都有火山的噴發和地震發生火山例如爪哇火山和日本地震,是因為它們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太平洋板塊的邊界,漂浮在地幔上的板塊經常性運動就導致了這些災難,這種解釋是板塊構造理論的基本內容。
  • 圖說地理——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瀋陽教育資訊」提供遼瀋地區全面、及時、權威的初高中教育資料及中高考升學信息,為學生
  • 板塊運動:創造地球生命所需的必要條件
    地球表面是由一塊塊拼圖構成的,那一塊塊足有一片大陸那麼大的堅實的板塊相互推擠、摩擦與碰撞——在這劇烈的活動之中,山脈拔地而起,地球的面貌煥然一新。地球並不僅僅是生命體的容器;其自身就是活生生的存在。地球的地質代謝——特別是地殼版塊活動——是其成為生物體可居住星球的一大原因。
  • 走近地球板塊運動:滄海桑田的締造者
    在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現象背後就是板塊運動。地球的巖石圈分裂成許多塊,像泡沫塑料一樣漂浮在軟流層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板塊了。地球上有六個大的板塊和很多小板塊,板塊的邊界互相碰撞,導致了火山和地震活動。海洋的生命歷程由板塊的生長和消亡決定,板塊張裂則海洋擴大,板塊擠壓,海洋縮小。我們只知道目前這些板塊的運動趨勢,未來會怎樣誰也不能確定。比如太平洋,由於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在吞噬太平洋板塊,所以它在以每年3釐米左右的速度在變窄。然而它最終消失與否,還不一定。
  • 量子小課堂||地球的板塊運動
    但是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據地質學家估計,大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6釐米距離。
  • 地球板塊運動之謎被破解 大陸出現致板塊運動
    西班牙《阿貝賽報》9月18日報導稱,研究人員指出,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板塊運動的行星。地質研究顯示,30億年前地殼幾乎完全處於靜止狀態,因此到底是什麼引發地殼運動一直是地質學家希望解開的謎題。此項研究認為,板塊運動是早期大陸的出現造成的,並最終變成了一個自我持續的過程。地球上主要有8大板塊,以平均每年15釐米的速度漂移。
  • 這些年泉州的板塊運動轟轟烈烈!而最深刻的變革卻發生在最近3年
    如果讓你買房子,成熟的中心板塊和剛起步的新興板塊,你選哪裡? 如果不差錢,很多人都選擇中心老城,因為這裡有成熟的市政配套、商業廣場、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等等,你能找到中心區域各種好,除了貴! 對於新興板塊,估計除了價格優勢,其他的資源都會被詬病!
  • 板塊運動的動力
    地幔對流說是解釋大陸漂移動力來源的,板塊構造說承襲了這一看法。早先認為,地幔黏度太大,不能發生對流,因而主張對流只發生在地幔軟流圈之中,屬於淺對流。近20年,全球各地開展的地震層析成像結果表明。剛性俯衝板塊並不只是消減於軟流圈,而是至少可到上下地幔分界(670km),地幔對流可以發生在整個地幔中。
  • 板塊運動潤滑劑是什麼?和石油有關係嗎?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球內核軟流層下的巖漿運動則是板塊運動的根源!或者在全球板塊運動的意義上來說,巖漿才是全局性的潤滑劑!二、為什麼水是地殼運動的潤滑劑?全球性板塊運動的潤滑劑是巖漿,但局部板塊運動的潤滑劑是水!但這局部板塊活動大都位於大洋底部,因為強大的水壓會讓水經過板塊之間的分析滲入地層深處!成為板塊與板塊之間交界處的運動潤滑劑!
  • 高中地理:板塊運動知識點總結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
  • 歐亞板塊還是亞歐板塊?
    什麼是板塊?全球有幾大板塊?(「板塊」不禁讓人想起餅乾,能吃嗎?)實際上,板塊(plate)是板塊構造學說所提出來的概念(與吃無關)。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的構造單元是板塊,板塊的邊界是洋中脊、轉換斷層、俯衝帶和地縫合線。由於地幔的對流,板塊在洋中脊分離、擴張,在俯衝帶和地縫合線處匯聚、消亡。板塊構造理論強調板塊的大規模水平運動,板塊可以生長、消亡,而且這種變化可以定量預測。
  • 專家解析全球板塊運動進入活躍期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海地大地震及智利大地震之後全球開始進入板塊運動活躍期,地球板塊運動是否進入活躍期,這種運動對我國大陸有哪些影響?為此,本網與中國地震局臺網中心預報室主任劉傑進行連線解讀。  從2004年印尼大地震起即開始進入地球板塊活躍期針對網友熱議的臺灣地震與智利地震是否有關聯,劉傑主任認為,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有一定的關係,但與其說臺灣高雄地震與智利地震有關聯,不如說與27日在琉球群島發生的7.2級地震的關係更緊密一些。  劉傑主任不太認同目前很多媒體所報導的在海地地震後地球進入板塊運動活躍期的說法。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板塊運動說
    基於海底擴張假說的地球橫截面示意圖同時說明了地殼的確是在運動的,大陸漂移的驅動力很可能來自於地幔物質的「傳送帶」作用。海底擴張假說示意圖至此,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才開始逐漸被接受。在大陸漂移及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1968年,眾多科學家聯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 沒有板塊運動的地球會是怎樣的?科學家認為將會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正是由於這項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板塊運動,我們才有了山脈和海洋,可怕的地震,熾熱的火山爆發,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陸地誕生。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最終,地幔會冷卻到某個的程度,以致於這個遍布全行星的傳送帶會逐漸停止運轉,在那時候,你就可以告別碳循環了,以及不斷重塑和重組的大陸塊(它們是千百年來進化的主要驅動力。)
  • 什麼是地殼運動的機制,板塊構造學說為何如此盛行
    地殼在不斷的運動,按照地殼運動的性質和方向,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類型。水平運動引起地殼物質水平位移,使地表巖層在有些地方發生彎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有些地方則斷裂張開,形成裂谷或海洋。垂直運動又稱升降運動,表現為地殼的抬升和下沉,從而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 (原創)板塊之間不會發生相對運動!
    地殼像「傳送帶」那樣在運動,而且地核的自轉軸與地殼的自轉軸是不一樣的。「大陸漂移」是一個假說,板塊之間不會發生相對運動!在地質學界,張海亭先生於1996年北京召開的三十屆「全球地質大會」上提出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指出了「板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