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離奇消失!原因尚不清楚

2020-08-23 三體迷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是《三體》所構建的黑暗宇宙,毀滅是一種永恆的主旋律。在小說中,羅輯為了驗證黑暗森林法則,向太空廣播了一條咒語——恆星187J3X1的坐標,直接導致這顆恆星被毀滅,消失在茫茫星海中。

有意思的是,恆星消失的戲碼不只發生在小說中,在現實中也時有上演。比如,近日發布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一顆恆星離奇消失了。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這顆恆星並不在銀河系內,而是位於金曼矮星系(Kinman Dwarf galaxy)中。金曼矮星系是寶瓶座方向上距離地球約7500萬光年的一個矮星系。

按理說,我們是無法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甄別星系中的單顆恆星的,但今天的主角實在太耀眼——2001-2011年的探測數據表明,金曼矮星系存在一顆比太陽亮250萬倍的高光度藍變星。

高光度藍變星是一種演化至生命末期的大質量恆星,異常明亮且不穩定,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為了進一步了解大質量恆星如何死去,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安德魯·艾倫(Andrew Allan)領導一支研究小組,選定金曼矮星系中的這顆高光度藍變星進行研究。

然而,當他們2019年用歐南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瞄準金曼矮星系時,卻再也找不到這顆恆星的信號。「我們驚訝的發現這顆恆星消失了!」安德魯·艾倫表示。

具體地,研究小組先是在2019年8月利用甚大望遠鏡上的ESPRESSO儀器展開觀測,但沒能捕捉到這顆恆星存在的跡象。幾個月後,他們繼而嘗試了甚大望遠鏡上的X-shooter儀器,依然未果。隨後,研究小組轉向分析甚大望遠鏡和其他望遠鏡的歷史存檔數據,並與最新觀測結果展開對比。

歷史存檔數據表明,這顆恆星可能經歷了一輪強烈爆發(非超新星爆發),該爆發很可能結束於2011年後的某個時候。像這樣的高光度藍變星會經常爆發,導致恆星質量損失率急劇上升,亮度激增,然後又慢慢變暗。

無論這顆高光度藍變星的光譜和亮度如何劇烈變化,天文學家理應能夠捕捉到它的蹤跡,但它為何在2019年的觀測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基於觀測與模型,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其一,這顆恆星可能在爆發後亮度大大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被塵埃氣體遮蔽;其二,這顆恆星可能在未經歷超新星爆發的情況下就直接坍縮成黑洞。

恆星未經歷超新星爆發就坍縮成黑洞?天文學家曾在理論上預測過這種騷操作,但前所未見。艾倫興奮地說道:「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將是我們首次直接發現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的奇怪恆星。」

當然,這顆恆星究竟經歷了什麼?目前尚且無法下定論,有待繼續研究。歐南臺預計於2025年開始運行的極大望遠鏡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線索。

相關焦點

  • 750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卻不知道原因
    【ALENG 自媒體】7月1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儘管人類對於廣袤宇宙的了解仍然極其有限,但是即使如此,整個宇宙所見的一切現象,仍然遵循著基本的物理學規律,比如,現代科學通常認為,當一顆恆星在死亡後,如果其核心質量大於太陽質量5倍,那麼,這顆恆星將塌縮成為一個黑洞,而如果該恆星的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2.5倍,則將成為一個中子星。
  • 在7500萬光年外,首次發現一顆恆星,直接坍塌成黑洞消失了!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天文學家發現矮星系中不穩定的大質量恆星。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表明這顆恆星變得不那麼明亮,部分被塵埃遮蔽了。另一種解釋是,這顆恆星直接坍塌成黑洞,沒有發生超新星爆炸。
  • 距地7500光年神秘現象,一顆恆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憑空消失
    前段時間,在距離地球7500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顆科學家們持續關注多年的恆星消失了,這顆恆星的質量非常大,它的亮度也是太陽的250萬倍,這讓它即使處於遙遠的宇宙深處,看起來仍然非常的耀眼。科學家表示,這顆突然消失的恆星來自於矮星系PHL 293B,它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裡,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的重點觀測對象,因為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它是一顆嚴重缺乏重金屬的恆星,這意味著,它誕生的時間是非常早的,很可能來自於宇宙最早期,不出意外的話,它應該是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成員。
  • 7500光年外一顆明亮恆星突然消失,沒留下任何線索
    騰訊太空訊 2019年,科學家發現,一顆比太陽亮250萬倍的大質量恆星消失了 該論文第一作者、都柏林聖三一大學博士生安德魯·艾倫(Andrew All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該星真的直接塌縮成黑洞,這將是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大質量恆星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騰訊太空註: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正確,早在2017年,天文學家發表論文稱,他們在2015年就發現過一顆類似方式消失不見的恆星)。
  • 距地球7500萬光年,一顆白矮星沒了光芒,它被什麼遮住了?
    距地球7500萬光年,一顆白矮星沒了光芒,它被什麼遮住了?恆星代表著古人對永恆不變的期盼,宇宙中存在數以萬計的恆星,它們所處的位置和運轉方式各不相同。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世界上並沒有什麼人或事是永恆不變的,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界中的規律。
  • 距地7500光年的地方,一顆恆星憑空消失了
    不過奇怪的是,在宇宙觀測中,天文學家卻發現一些恆星並沒有經歷過超新星爆發,它們就突然從宇宙中消失了,比方說在去年的時候,銀河系中就有大約100顆恆星從天文學家們的觀測隊伍中消失,看起來就好像是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日前,在距離地球7500萬光年之外的地方,類似的情況再次上演。
  • 比太陽大100倍恆星突消失,不尋常?
    比太陽大100倍的恆星,竟然離奇消失?科學家10年前在7500萬光年外,發現了Kinman Dwarf星系裡一顆恆星,體積比太陽大100倍,但詭異的是,2019年卻不再被觀測到,甚至也未出現恆星死亡產生的超新星爆炸跡象,讓科學家都非常震驚,而該發現被刊載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Th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中。
  • 距地7500光年的神秘現象,大質量恆星突然消失,在宇宙中找不到
    根據美國phys.org網站6月30日的報導,在距離地球7500光年之外的地方,一顆天文學家正在觀測之中的「超級藍星」莫名的消失了,它原本非常的耀眼,它的亮度甚至是太陽的250萬倍,當它存在的時候,周圍的星系變得非常的明亮,不過在它消失之後,卻都變得一團漆黑,一直到今天,天文學家們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比太陽亮250萬倍的藍色恆星突然無故消失,科學家:十分離奇
    據英國《Metro》7月1日報導,天文學家觀測到在臨近銀河系的一顆號稱比太陽要亮250萬倍的「超級藍星」近日神秘的消失了,使得臨近的星系突然變得一片漆黑,科學家們表示十分離奇。這顆坐落在水瓶星座的 超級藍星距地大約7000萬光年,是金曼·多爾夫銀河的一部分。科學家並不確定這顆恆星為何突然消失了,對此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是被星塵的光所遮蔽。
  • 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無法目視,萬餘光年外的卻能看到,什麼原因
    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太陽,約1.49億公裡,太陽之外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只有4.22光年,它是一顆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的12%,體積也不大,表面溫度不到3000攝氏度,所以發出來的光很微弱,視星等約為12等,不用望遠鏡根本看不到,所以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無法目視的。
  • 海山二是一顆超高亮度恆星,如果放在地球100光年外有多亮?
    但是海山二卻是個例外,海山二距離地球7500光年,當前視星等大約為4.3,在天氣好的夜空,我們是能夠肉眼看見的,這是因為海山二的絕對亮度比其他恆星高很多。超超新星科學家發現,海山二是一個雙星系統,其中A星質量是太陽的100~200倍,B星質量是太陽的4-~50倍,其中A星是一顆超高亮度的藍變星,恆星非常不穩定,隨時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 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科學家給出這些解釋
    該視頻內容稱: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離奇事件,當天文學家將一張同區域最新的星空照與過去照片對比時發現區域內的某顆恆星已消失不見。為加以證實,科學家找到了上世紀50年代大量的舊天文影像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半個多世紀中,至少有100顆恆星離奇消失,且不再出現。 目前,針對這一現象的可能性,存在多種解釋。
  • 2.15億光年外,一顆黑洞偷吃了一顆恆星,被人類抓拍到
    導讀:科學家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該事件的目錄條目為AT2019qiz,是有史以來最接近此類耀斑的事件,距離僅有2.15億光年。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哈勃望遠鏡拍下7500光年外恆星爆炸圖像 如同「慢動作煙花」
    據悉,這張煙花照片記錄下的是一顆距離地球7500光年的恆星爆炸圖。圖中發出的光亮來自一顆被稱為「海山二」(Eta Carinae)的超大質量恆星。這顆恆星最初的重量可能比150個太陽還要重。NASA介紹稱,這場酷炫的煙火始於19世紀40年代。當時「海山二」經歷了一場名為「the Great Eruption」(大噴發)的風暴。
  • 亮度達到太陽250萬倍的恆星突然消失?天文學家提出了兩種假設
    一顆閃耀著250萬倍於太陽光強度光芒的恆星從夜空中消失了。這顆恆星有可能在沒有觸發超新星的情況下坍塌成一個黑洞,這在宇宙中是一個罕見的時間,即使在恆星瀕死的情況下也極為少見。這顆恆星的亮度達到太陽的250萬倍這顆偏離軌道的恆星現在,或者說曾經位於寶瓶座的金門矮星系(Kinman Dwarf galaxy),距離地球約7500萬光年。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不可能清楚地看到單個恆星,然而,真正的大質量恆星會發出非常明亮的光芒,以至於它們會以光信號的形勢留下存在的證據,告訴天文學家它們就在那裡。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數百顆恆星消失,這預兆著什麼?或是外星文明在作祟
    從2001到2011年,10年間,科學家們通過探測銀河系的一些微弱信號,並分析光譜和數據,得出結論,在位於水瓶座星座的宇宙中,存在著一顆極不穩定的巨大白矮星,距離地球約7500萬光年遠,其體積約為太陽的100倍,
  • 半個世紀以來,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是被外星人操控了嗎?
    流傳說法:近日,一個「過去半個世紀大約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的小視頻走紅網絡平臺,對此,有人聯想到是外星人吸收了恆星的能量化為己用,導致恆星消失。較真要點:對於視頻中提到的恆星,「消失」一詞並不恰當,可能只是人類觀測不到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