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是《三體》所構建的黑暗宇宙,毀滅是一種永恆的主旋律。在小說中,羅輯為了驗證黑暗森林法則,向太空廣播了一條咒語——恆星187J3X1的坐標,直接導致這顆恆星被毀滅,消失在茫茫星海中。
有意思的是,恆星消失的戲碼不只發生在小說中,在現實中也時有上演。比如,近日發布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一顆恆星離奇消失了。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這顆恆星並不在銀河系內,而是位於金曼矮星系(Kinman Dwarf galaxy)中。金曼矮星系是寶瓶座方向上距離地球約7500萬光年的一個矮星系。
按理說,我們是無法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甄別星系中的單顆恆星的,但今天的主角實在太耀眼——2001-2011年的探測數據表明,金曼矮星系存在一顆比太陽亮250萬倍的高光度藍變星。
高光度藍變星是一種演化至生命末期的大質量恆星,異常明亮且不穩定,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為了進一步了解大質量恆星如何死去,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安德魯·艾倫(Andrew Allan)領導一支研究小組,選定金曼矮星系中的這顆高光度藍變星進行研究。
然而,當他們2019年用歐南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瞄準金曼矮星系時,卻再也找不到這顆恆星的信號。「我們驚訝的發現這顆恆星消失了!」安德魯·艾倫表示。
具體地,研究小組先是在2019年8月利用甚大望遠鏡上的ESPRESSO儀器展開觀測,但沒能捕捉到這顆恆星存在的跡象。幾個月後,他們繼而嘗試了甚大望遠鏡上的X-shooter儀器,依然未果。隨後,研究小組轉向分析甚大望遠鏡和其他望遠鏡的歷史存檔數據,並與最新觀測結果展開對比。
歷史存檔數據表明,這顆恆星可能經歷了一輪強烈爆發(非超新星爆發),該爆發很可能結束於2011年後的某個時候。像這樣的高光度藍變星會經常爆發,導致恆星質量損失率急劇上升,亮度激增,然後又慢慢變暗。
無論這顆高光度藍變星的光譜和亮度如何劇烈變化,天文學家理應能夠捕捉到它的蹤跡,但它為何在2019年的觀測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基於觀測與模型,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其一,這顆恆星可能在爆發後亮度大大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被塵埃氣體遮蔽;其二,這顆恆星可能在未經歷超新星爆發的情況下就直接坍縮成黑洞。
恆星未經歷超新星爆發就坍縮成黑洞?天文學家曾在理論上預測過這種騷操作,但前所未見。艾倫興奮地說道:「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將是我們首次直接發現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的奇怪恆星。」
當然,這顆恆星究竟經歷了什麼?目前尚且無法下定論,有待繼續研究。歐南臺預計於2025年開始運行的極大望遠鏡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