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說法:近日,一個「過去半個世紀大約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的小視頻走紅網絡平臺,對此,有人聯想到是外星人吸收了恆星的能量化為己用,導致恆星消失。
較真要點:對於視頻中提到的恆星,「消失」一詞並不恰當,可能只是人類觀測不到它們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恆星短期內消失」只是一種未知的天文自然現象,與外星人無關。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新聞較真合伙人計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近日,一個「過去半個世紀大約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的小視頻走紅網絡平臺。
該視頻內容稱: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離奇事件,當天文學家將一張同區域最新的星空照與過去照片對比時發現區域內的某顆恆星已消失不見。為加以證實,科學家找到了上世紀50年代大量的舊天文影像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半個多世紀中,至少有100顆恆星離奇消失,且不再出現。
目前,針對這一現象的可能性,存在多種解釋。其中部分人由該現象聯想到地外生命,稱地外生命可能會吸收這些消失恆星的能量,然後化為己用,果真如此嗎?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這是一種未知的天文自然現象
眾所周知,在宇宙中,恆星是最普遍的居民之一,因為恆星的存在,才讓宇宙孕育出了無限的可能。
「不過,恆星的壽命不是永恆的,伴隨著星系的演化,恆星也會走向死亡,只是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空學院太陽物理學博士張沛錦說,恆星正常的活動周期非常長,拿太陽來說,它已經存在幾十億年,可能還會存在幾十億年,它會有像太陽耀斑這樣的小規模增亮,但是它不會在人類能觀測到的時間尺度上突然成倍變暗或變亮。
對於「過去半個世紀大約100多顆恆星離奇消失」的小視頻內容是否屬實,張沛錦表示,「消失」一詞並不恰當,或許只是光學觀測波段無法觀測到它。
實際上,在2016年科學家就啟動了《Vanishing and Appearing Sources during a Century》項目研究,通過比對20世紀50年代恆星星表及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了大約100顆消失的星星,就在最近該研究團隊又在《天文》雜誌上跟進了項目相關文章。
對於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外星人覆蓋行星吸收了他們的光,然後轉化為自己可以利用的能量,將其釋放為更低頻率的輻射,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來自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阿納裡亞斯天體研究所Martin López Corredoira在論文中如是說,「但我們很清楚,這些事件都沒有顯示出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直接跡象。我們相信這些現象是自然現象,更極端點說,是天體物理現象。」
因此,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恆星短期內消失現象是一種未知的天文自然現象,目前只能從科學角度進行多種猜測性說明。
猜測中不排除「失敗超新星爆發」
在論文中提到,研究團隊對此現象給出了四種科學解釋:天體偶爾發出短期劇烈增亮事件在早期巡天中被記錄,近期巡天觀測到其平靜期,給人一種其光度劇烈下降的表象;或觀測對象本身是正在快速變暗的天體;或其原因來自於儀器本身,如目鏡上存在缺陷點;或天體在快速移動以至於再次觀測時不能在其原有的位置被觀察到。
令人激動的另一個猜測,就是「失敗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的爆發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炸,它是某些恆星在演化過程中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也是一顆恆星即將死亡的標誌。
在超新星爆發過程中,恆星內部會開始塌縮。當到達足夠小的某個程度時,恆星就會拋射出其大部分物質(從氫到鐵的各種元素)。根據超新星生前恆星的質量會直接導致其爆發後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形成中子星,而另一種則是塌縮成連光都無法逃逸的黑洞。
那麼失敗超新星爆發是何意?
張沛錦指出,失敗超新星爆發可以理解為一些星星可能是極為罕見的未成形的超新星,在沒有爆炸並發出大量光芒之前,形成了黑洞。
同樣,國外研究人員在相關論文中指出,無法排除失敗超新星爆發原因導致恆星突然消失。「不能排除質量較小(因此數量較多)的恆星沒有爆炸的可能性,這可能是由於某種其他機制,從而導致『消失的恆星』的比率高得多。」
來源:科技日報 視覺中國供圖
編輯:嶽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