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臨港,是退潮後一覽無餘的灘涂。2003年11月30日,臨港開發拉開大幕。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鬥拼搏,一座新城開始平地而起,屹立於東海之濱。
一年前的臨港,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臨港人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改革創新的精神,在制度創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功能提升等方面,向著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不斷奮進。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讓我們從閃光細節中感受新片區一年來的奮鬥史。
一杯咖啡,見證新片區越來越宜居
位於臨港奉賢園區的「藍灣天地」即將迎來新片區範圍內的第六家星巴克,星巴克門店的數量和布局,是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一杯咖啡」見證了新片區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
在滴水湖畔,城投興港的招商經理俞允睿曾經為引入星巴克「三顧茅廬」,最終帶來了位於臨港金融大廈的星巴克「臨港首店」開業。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主動找上門,融入到新片區的商業發展中。從最初的磨破嘴皮到如今的水到渠成,俞允睿感受到了新片區的改變。
白天緊張忙碌的工作之後,不少人會選擇夜跑作為作息調整。於是,新片區主城區出現了不少跑步「聖地」——環滴水湖8公裡,寧靜與熱鬧相互交織,不少新鋪設的景觀道路用綠化帶隔離,成為夜跑者的專屬空間。
過去一年,臨港的宜居特質正在不斷加強:9月開學季,主城區將新開三所幼兒園和兩所小學,有冰廠田、建平等優質教育集團分校;推出公租房和限價房,裝修精緻、配套齊全、拎包入住;商業配套逐一落地,萬達廣場、百聯商業綜合體、愛琴海等商業龍頭先後籤約,年內還有12萬平方米的商業網點設施建成。商業旺了、人氣來了,是新片區居民們最直觀的感受。
一盒潤喉糖,見證新片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
臨港新片區國際人才服務港近日開港後,諮詢臺的蘇佳靈一天要接聽上百個來電,其中,住房保障、人才落戶是熱點。過去一年,蘇佳靈的兜裡都備著一盒潤喉糖——她是新片區接受電話諮詢的「門戶」,需要時刻保持嗓音的良好狀態。
國際人才服務港不斷攀升的業務接待量,很能說明這一地區的人才流動情況。新片區揭牌後,很快出臺了《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涵蓋從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到高層次人才精準獎勵的全方位支持體系。人才、稅收、產業集聚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讓越來越多人選擇在新片區紮根落戶。
過去一年,臨港迎來了一波人才流入高潮:新片區在出入境、停居留方面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建立外籍高層次人才直接申辦永居新機制,首位外籍人士獲得「中國綠卡」,另有27人獲得5年居留許可;實施縮短「居轉戶」年限、管委會直接推薦人才引進重點機構、自主制定技能人才引進目錄、人才購房政策微調等特殊政策,已有1000多人受益。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臨港集團董事長劉家平坦言,在臨港此前的發展過程中,「聚人氣」一直是一項重要工作。但去年國慶期間,不再特地舉辦「聚人氣」活動的臨港,卻接待了約43萬人次,其中,光10月3日一天就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創下臨港最高客流紀錄。
從「聚人氣」到「聚人才」,如今的新片區開始精準引才。目前,管委會已啟動對標「努力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的新一輪政策制定,將不斷在實踐中傾聽企業、人才的呼聲,對政策進行豐富完善。就像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所說,從長遠來看,人才是一個產業、一個地區創新和發展的第一動力。
一首主題曲,見證新片區的產業生機
伴隨著陣陣掌聲,中國第一座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製造中心項目籤約落戶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陸瑜鬆了一口氣,這一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將進一步完善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鏈。
根據新片區管委會發布的「成績單」顯示,截至目前,新片區累計籤約項目358個,涉及總投資額2713.63億元,呈現出「熱度不減、勢頭不減、改革力度不減」的良好態勢。
企業鍾情新片區,其背後體現著臨港人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過去一年中,記者曾以臨時工作人員的身份體驗了管委會的招商日常工作。一線的招商工作得「跑」,不是在會議室裡接待企業,就是在趕往接待企業的路上。沒有接待時,還要馬不停蹄地做方案、錄入信息庫,時不時又要跑個「市內長途」——到市中心與相關部門進行產業規劃對接商討。
一次返程的路上,陸瑜在車上不停地接聽企業的來電。中間短暫的間隙,車內不經意間響起背景音樂,那是一首名為《臨港,我心飛揚的地方》的主題曲,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臨港人對這塊充滿生機和夢想的熱土的歸屬感。
在招商人的不斷努力下,新片區近期已開始建設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和信息飛魚4個重點產業園區。預計到今年底,僅集成電路領域落地項目總投資就將超過1000億元。
一張行軍床,見證新片區企業的拼搏
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工業快搜.com」之後,一個基於工業機理梳理,深耕工業大數據、賦能工業人工智慧的「工業世界之窗」就會開啟。
在滴水湖畔的港城廣場商務空間內,中雲數據團隊正為新產品「工業快搜」上線作最後衝刺。為了產品成功上線,年輕的工程師們將行軍床搬進辦公室,為了省下吃飯時間,他們囤了不少泡麵……
「之所以選擇新片區,就是因為看好它未來發展的潛力。」中雲數據創始人陳剛說,工業快搜讓「聯接世界工業數據」願景更快實現,中雲數據將用專業的技術水準打造出好的工業數據產品,為工業企業提供更好服務。
海洋高新公司總經理王劍已在臨港工作了13年,他的夢想是打造「海洋矽谷」。截至目前,海洋高新園區已累計落戶超過70家細分領域領先的海洋高新技術企業,從前端資源對接、資本運作,到中端的海洋科技產品研發、製造,再到後端的工業化生產、應用場景運維,打造了一個「海洋全生態鏈」模式。
一句流行語,見證臨港人只爭朝夕
非常時期,臨港人異常忙碌。這段時間,新片區正猛踩油門,把今年要做但一度受疫情影響而慢下來的事情,加緊往前趕。
在新片區,有一句話很流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意思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時間再晚還算早;但如果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解決,再早也是晚了。
過去一年,新片區在「特殊經濟功能區」與「現代化新城」兩張試卷上,認真答題,從未懈怠。
在召開季度重大項目推進會時,新片區管委會對列入2020年重大項目計劃的139個建設項目進行了紅黃綠標記。正常推進項目標綠、進度稍有滯後的項目標黃,進度滯後較多預計在下半年搶回進度的項目則標記為紅色。通過色標,明晰責任部門工作差距,轉壓力為動力。
按照2020年的工作目標,新片區有4個「狠抓」,即「狠抓高水平開放,以『五個重要』目標定位統領改革創新工作」「狠抓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出形象出功能」「狠抓高能級城市規劃建設,推動現代化新城功能完善和管理水平提升」「狠抓高能效全方位服務,構建支撐新片區發展的綜合保障體系」,4個方面總計13類、36項、107條任務。
新片區經濟社會發展正重新回到「衝刺」的軌道上。與其說「今天再晚也是早」與「明天再早也是晚」是工作的節奏,不如說是使命擔當下的豪情,有了這樣的豪情,我們有理由期待2020年衝刺的完美收官。
作者:祝越
編輯:徐晶卉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