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紀錄片《嬰兒日記》央視一套開播

2020-11-24 騰訊網

6月5日起,法國紀錄片《嬰兒日記》將在央視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該片通過記錄五個嬰兒亞歷克西斯、阿加特、馬克桑斯、安娜和梅伊從出生到過完兩歲生日的故事,讓觀眾了解人類早期的生命成長過程——對周圍聲音事物的感知、學習爬行、走路、溝通、以及學會表達自己開始說話,是一部富有知識性而又充滿趣味性和美好情感的科普紀錄片。

《嬰兒日記》的紀錄對象是五個可愛的寶寶,通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呱呱墜地,看到他們睜開眼睛吮吸母乳,看到他們咿呀學語……影片在紀錄他們成長過程的同時,告訴觀眾在這一切行為的背後,嬰幼期兒童深層的心理需求。為什麼寶寶喜歡吃小手?為什麼他們動不動就哭鬧?為什麼他們喜歡摔東西?為什麼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大人的動作?在《嬰兒日記》中,觀眾會找到答案。片中通過有趣的畫面和娓娓道來的解說,將兒童行為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傳遞給觀眾,讓人們了解嬰兒的普遍特點和特殊之處。從這一點來說,《嬰兒日記》算得上一部教科書,年輕的爸爸媽媽可以從中了解很多育兒知識;而對於準父母們來說,看《嬰兒日記》相當於未雨綢繆,在新生命降臨之前,可以先儲存不少有用的常識。

《嬰兒日記》作為一部科普片,在冷靜的客觀敘事之外,還瀰漫著溫馨動人的情調。該片使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以表現孩子們的天真可愛。他們純淨無邪的眼神,爬行中與貓咪的對望,口中津津有味吸吮的大腳趾,學習遊泳時奮力前劃的小腿,都令人忍俊不禁,感慨不已。此外,《嬰兒日記》中,很多段落還以嬰兒的視角,展示著他們眼裡的世界。爸爸媽媽發自內心的微笑,哥哥姐姐面對小嬰兒的驚喜和好奇,公園裡隨風起舞的樹葉,嬰兒房裡充滿童趣的各種玩具……嬰兒用自己的眼睛打量著陌生的世界,他們細微的表情變化,都在告訴人們,人類的探索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千萬不要以為嬰兒什麼都不懂,只是他們還無法用成熟的語言來表達罷了。全片的用光、色彩、構圖、配樂等方面都很講究,都在營造一種溫柔和諧的氛圍,作為一部以嬰兒為主角的紀錄片,可謂精雕細琢,會給觀眾帶來非常美妙的視聽享受。

亞歷克西斯、阿加特、馬克桑斯、安娜和梅伊是五個可愛的小天使,從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鏡頭近距離追蹤了他們度過的生命中最初的兩年。這是一段令人驚奇的冒險旅程:從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面臨著終極挑戰——如何生存下去。為了獲得身體的獨立,他們開始呼吸,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身軀。兩年的時間裡,他們的身高長了一倍,體重增加了三倍。從最初的抬頭、抓握到學會走路、與人交流和形成自己的意願;從身體的發育、力量的增長到意識的成長、社會能力的形成乃至最終贏得自我的獨立、開始對各自身份的追尋,他們以驚人的高效逐步塑造了自己。儘管他們的經歷是個人的,他們的故事也同樣屬於我們。這是我們人類的故事,每一個人成為一個社會動物的過程。讓我們一起去分享他們——同時也是我們自己的成長故事……

分集簡介
第一集:
在所有哺乳動物中,除了有袋類動物的幼崽,人類的嬰兒是最脆弱的,剛剛降生的他們還非常嬌嫩,還沒有準備好,他們必須憑藉自己的力量、天賦和已經掌握的驚人本領來最終完成這一大自然的作品。新生兒生下來就會走,這是一種奇特的返祖現象,遠古進化早期靈長類動物的幼崽為了躲避捕食者而具備的能力,這種現象在嬰兒誕生三個月後就會消失。

第二集:
阿加特、亞歷克西斯、馬克桑斯、安娜和梅伊的出生日期只相差幾天。在出生後的一刻起,他們就要面對一個永恆的挑戰:生存。為了獲得生理上的獨立,他們開始呼吸,並不斷完善自身的發育。他們長大了,力氣也增強了;他們學會了抬頭,握緊東西,抓取物體。現在他們要進入到成長的下一個階段,他們即將面對的挑戰就是行走和交流,他們還將形成自己獨立的意志。

第三集:
亞歷克西斯、阿加特、馬克桑斯、安娜和梅伊正在成長,從他們出生開始,我們跟蹤拍攝了他們最初兩年的成長過程。現在馬克桑斯、安娜、阿加特、亞歷克西斯和梅伊都已經兩歲了。從他們的第一次呼吸到第一次開口說話,他們漸漸走向獨立,以驚人的效率構建自己的個性。在文化和環境的薰陶下,每個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了啟蒙階段。儘管他們的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是人類的故事,這些經歷使我們成為了社會人。

相關焦點

  •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上午,諸暨三賢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央視
  • 央視紀錄片頻道1月1日開播 內地覆蓋人群超9億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開播。22日,央視舉辦紀錄頻道開播媒體發布會,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到場。發布會上宣布,從2011年1月1日起,CCTV紀錄頻道將開始24小時全天候排播,眾多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將陸續通過央視紀錄頻道與觀眾見面。
  • 紀錄片《臺北故宮》帶你賞珍品 12日起央視開播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對現代臺灣地區年輕人還有沒有吸引力……1月12日起,12集大型紀錄片《臺北故宮》將在央視一套晚間連續播出,該片不僅展示了臺北故宮及其館藏珍寶的全貌,更娓娓講述了曲折的人的命運和深深的人文精神。  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為躲避日本侵略的戰火,故宮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貴文物遷出,幾經輾轉後遷往臺灣地區。
  • 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運河》開播
    10月26日,CCTV-4《遠方的家》欄目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第一集《從寧波啟航》正式開播。當天傍晚,該片的首播儀式在寧波慶安會館舉行,多位研究大運河和寧波歷史文化的學者和《遠方的家》欄目組主創一起,在中國大運河的起點,揭開寧波和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 中英聯手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今晚將在央視開播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由中英團隊聯合創作的6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晚上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開播。該紀錄片英文版曾於2019年10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
  • 央視《探索·發現》開播《探秘盤龍城》
    昨日21:40,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開播《探秘盤龍城》系列紀錄片。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院長萬琳5日告訴記者,2020年11月10日至17日,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組一行5人,來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進行了《探秘盤龍城》的節目拍攝錄製。萬琳說,盤龍城的發現與發掘,對於中國南方地區夏商時期歷史考古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三集紀錄片《英雄如山》 清明節央視開播
    (原標題:三集紀錄片《英雄如山》 清明節央視開播)
  • 大型自然類紀錄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震撼開播
    於3月30日在京舉辦開播發布會。來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五洲傳播中心、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商務印書館的領導和嘉賓以及攝製組成員代表等出席了發布會。從4月2日起,該片每晚八點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每晚九點在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全網獨播。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央視一套創新再發力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同時,《等著我》是央視一套推出的又一檔本土原創節目,節目在4月5日清明節當晚首播,首期節目迎來81歲抗戰老兵尋找犧牲戰友的親人,節目播出後即刻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開播伊始欄目組開通的熱線電話就響個不停,不少觀眾通過網絡平臺給予支持,觀眾「含汀」說「感謝節目組給與老人遲來的相聚,願老人從此無憾!」同時迅速在全媒體平臺引發討論和尋人熱潮。
  • 就在今晚,無錫出品紀錄片登陸央視!講述的是……
    就在今晚 count downDAY 2019.11.24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委託製作、無錫廣電集團旗下無錫廣新影視動畫技術有限公司承制的紀錄片《辛丑謎案——漢陽鋼藥廠爆炸案調查》就要在央視九套播出啦
  • 紀錄片的「科普」路:不止讓人看見,還要讓人相信
    嚇得我趕緊打開幾部介紹病毒的紀錄片,進行科普,畢竟敵在暗我在明,了解敵軍是關鍵。「科普」不應是一種口號宣傳早在1949年,生產農業科普紀錄片的專業電影製片廠——中國農業科學電影製片廠在北京成立。「科普紀錄片」是科普教育和紀錄片藝術的結合體 ,是科學技術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巨萌小企鵝譜寫生命讚歌!
    2005年,一部講述帝企鵝在南極嚴酷環境中孕育新生命的紀錄片電影《帝企鵝的日記》一經播出,迅速得到了眾多紀錄片愛好者和普通觀眾的關注,最終在全球獲得1.27億美元的票房,至今仍保持著自然類紀實作品在美國的最高票房紀錄。
  • 九集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在安徽衛視開播。紀錄片製作組歷時兩年,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不同科室,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通過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真實呈現了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
  • 紀錄片推薦之《帝企鵝日記》
    《帝企鵝日記》是由呂克·雅克執導的一部生態紀錄片,於2005年1月26日在法國上映。影片以紀實並輔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繪了帝企鵝在南極氣候條件極度惡劣的條件下,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帝企鵝日記》記錄的是在南極大陸上生活的帝企鵝的生存和繁衍的故事。
  • 紀錄片《帝企鵝日記2》內地確定公映
    時光網訊 2005年,一部講述帝企鵝在南極嚴酷環境中孕育新生命的紀錄片一經推出,迅速得到了眾多紀錄片愛好者和普通觀眾的關注,最終在全球獲得1.27億美元的票房,同時斬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和包括歐洲電影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法國凱撒獎、義大利大衛獎在內的多項電影獎提名。
  • 央視《故宮》《故宮100》配音員是誰?歷史紀錄片怎麼配音?
    1、以故宮為主題的三大紀錄片2005年,央視以故宮為主題,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故宮》拍攝視角廣大,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故宮的肇建歷史、建築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等向觀眾娓娓道來。2012年,央視再次以故宮為主題,從面到點,將拍攝視角縮小,攝製了每集6分鐘,共100集的大型歷史紀錄片《故宮100》。《故宮100》講述了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將「看得見」的空間和「看不見」的紫禁城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向觀眾細細道來。2016年,央視又以故宮為主題,出品了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同步開播
    據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28日電 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舉行前夕,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阿根廷國家廣播電視臺聯袂攝製的系列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將於29日起,在兩國國家電視臺同步播出。通過紀錄片的精彩演繹,兩國觀眾將直觀感受到地球另一端那個遙遠國度的無窮魅力。
  • 從央視《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談紀錄片如何配音
    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飛行航時最多的空中拍攝紀錄片,分別從地形、人文環境、歷史、經濟、交通等方面介紹四川,不僅讓四川人更了解四川,也讓全中國、全世界了解四川。《航拍中國》第二季四川篇播出時,四川網友激動了,紛紛捧著手機,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開播。視頻彈幕花花綠綠一片,記錄著網友們的各種留言。有人說:「重新認識一遍四川!」
  • 央視紀錄片《城門幾丈高》系列影評第一彈
    9月2日20:05,講述咱重慶故事的紀錄片《城門幾丈高》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隆重開播啦! 如果說五集紀錄片《城門幾丈高》是一條穿越百年光陰的時光隧道,那麼作為開篇的《朝天門》,就是這條「隧道」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