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雜誌》: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行星的家園

2020-11-08 科普百分百

《天文學雜誌》: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行星的家園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研究人員研究系外行星數據後表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球行星的家園。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發現地球以外生命的最佳機會是找到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尋找與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最佳途徑是尋找類似太陽的恆星。研究人員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新的分析,該望遠鏡從2009年到2018年一直在運行。

利用這些數據,他們對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在溫度和年齡上與太陽相似提出了新的估計,從而進一步確定了這些恆星中有多少可能在恆星的宜居區有巖石行星圍繞它們運行。目前的估計表明,銀河系中有41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研究表明其中至少有3億顆恆星至少有一顆行星圍繞著它們運行。

數據顯示,每兩顆類太陽恆星中就有一顆可能有宜居行星,這表明銀河系中宜居行星可能多達20億顆甚至更多。根據不太保守的預測發現,可居住行星可能多達36億顆。

這項研究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但接下來很可能通過評議並將在《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來自羅切斯特大學的天文學家亞當-弗蘭克(Adam Frank)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表示,這似乎是一項非常謹慎的研究。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大約60億個類地行星
    人類是宇宙中的一員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儘管好萊塢已經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用小綠人和皮毛修剪的雷射來描繪我們的好奇心,但科學家們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方法。為了證明生命(至少據我們所知)存在於其他行星上,而這些行星必須能夠維持生命。
  • 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存在宜居的巖石行星
    根據一項使用NASA退休的行星狩獵任務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進行的最新研究,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大約一半恆星的溫度與我們的太陽相似,可能有一個能夠在其表面支撐液態水的巖石行星。根據最新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擁有約3億個此類潛在宜居世界。其中一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星際鄰居,其中至少有四個可能在距太陽30光年的範圍內,而最接近的距離可能是距我們最多20光年的範圍。這些是根據最保守的估計,即7%的類似太陽的恆星擁有這樣的行星而得出的此類行星的最少數量。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六十億個類地行星能夠承載外星生命
    科學家估計,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多達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能夠容納外星生命。加拿大的天文學家聲稱,銀河系中每五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就可能有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些行星具有能夠承載水和生命的巖石地形。這個令人興奮的新估計來自NASA現已退役的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該望遠鏡花了近十年時間在太空中尋找繞其他恆星運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要被認為是類地行星,一顆行星必須是巖石狀的,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環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也就是所謂的「g星」。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六十億個類地行星能夠承載外星生命
    科學家估計,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多達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能夠容納外星生命。加拿大的天文學家聲稱,銀河系中每五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就可能有一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些行星具有能夠承載水和生命的巖石地形。,她說:「根據我的計算,每一顆g型恆星的類地行星上限為0.18顆。」
  • 研究發現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研究人員研究系外行星數據後表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球行星的家園。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發現地球以外生命的最佳機會是找到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 NASA數據模型:銀河系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據最新一期《天文學雜誌》刊發的論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採集的數據,推算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僅有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為零,搜尋類地行星和外星生命因此成為一個熱點。NASA發射升空的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最近退休,在過去10年中,該望遠鏡專門搜尋類地行星。UBC的科學家利用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採集的數據進行推算,估計銀河系中每5個類太陽恆星可能擁有一顆類地行星。
  • 每五個類太陽恆星,就會有一個類地行星,位於它的宜居帶內
    類地行星真的有這麼多嗎?每五個類太陽恆星,就會有一個位於它的宜居帶內的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有多常見呢?這是一個讓天文學家和夢想家們思考了幾十年的問題,不過現在多虧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助力,他們找到了答案。
  • NASA:銀河系中有一半類似太陽的恆星具有潛在可居住的行星
    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新研究表明,其中超過一半的恆星可以在其宜居地帶至少容納一顆系外行星。但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導的研究已被《天文學雜誌》(Astronomical Journal)接受發表,該研究提供了星系中眾多世界上最準確的統計數據,從理論上講,它可以滿足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
  • NASA:銀河系中有一半類似太陽的恆星具有潛在可居住的行星
    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新研究表明,其中超過一半的恆星可以在其宜居地帶至少容納一顆系外行星。根據Space.com的說法,這些都不能保證任何系外行星都可以居住。但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導的研究已被《天文學雜誌》(Astronomical Journal)接受發表,該研究提供了星系中眾多世界上最準確的統計數據,從理論上講,它可以滿足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一場數字遊戲Space.com報導,許多因素決定了恆星和系外行星的「宜居區」,即行星溫度適宜居住的軌道距離。
  •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高達60億顆類地行星
    天文學家們在經過了數年的系外行星數據收集後,經過重新計算得出銀河系中大概有60億圍著恆星旋轉的類地行星。「根據計算,每個G型恆星的類地行星上限為0.18個,」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學家米歇爾·邦本說。(讀者或許記得在近期邦本在克卜勒數據中發現了高達17個系外行星。)
  • 科學家預測:整個銀河系有多達60億個類地行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近日,據外媒《天文學》雜誌報導稱,在應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後,科學家認為,整個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60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而這每個行星都有可以讓生命寄居的潛在可能性。據介紹,為了使生命能夠存在於其他行星上,這些行星就必須能夠實現維持生命。此類行星的大小必須與地球相似,繞類太陽狀的恆星運行,並且是巖石(或陸地)行星。此外,它需要將其恆星(稱為G型恆星)繞入一個宜居區域,保證溫度不會太高或太低,並且能夠容納液態水。通常,由於此類行星的大小和距恆星的距離很小,因此很難被找到。
  • 銀河系至少有60億顆類地行星,平均每5顆恆星就有1顆
    每當抬頭看向天空,肉眼可見的天體除了太陽、月亮外就是星星了。這些星星在我們普通人眼中似乎只有亮暗、方位差別而已,但事實上它們有恆星、行星、衛星……等不同種類。根據天文學家的推測,整個銀河系裡估計有1000-4000億顆恆星,每個恆星系統又有自己的行星,意味著可能有數萬億個行星。
  • 新估算稱銀河系或有60億顆類地行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6日報導,加拿大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天文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的計算表明,銀河系約有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研究人員強調說,估計不同恆星周圍出現不同行星的機率,可以對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提供重要限定,並有助於優化未來將開展的旨在尋找行星的任務。
  • 又一個類地行星加入「地球兄弟俱樂部」
    Kepler:代表克卜勒行星探測器,1649代表編號為1649的系外恆星,c代表這顆恆星的第二顆行星(第一顆行星以小寫字母b表示)天文學家認為很可能存在著第一顆行星,儘管目前還沒有發現。因為觀測數據顯示,存在著兩顆行星軌道共振現象。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
    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如果這是真的,這將大大超出我們的認知。但是這個數字,並不是我們看起來那麼簡單。銀河系擁有超過4000億顆恆星,即使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他們也將廣泛分布在銀河系的各個角落,彼此相距甚遠。
  • 「類地行星」或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新結論引發了討論,人們猜測是否正是理論的誤區,使得總是又熱又大的類木行星被找到,而不是一顆真正小而溫度適宜的類地行星。  天文學所描述的「金屬量」,含義與人們一般認知的不同,它是指恆星之內除了氫、氦元素之外的其他化學元素所佔的比例。
  • 天文新發現:光銀河系就有至少60億顆類地行星,宇宙中可能很常見
    放眼全宇宙,光一個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就夠我們探索一輩子,而在銀河系內成千上億顆行星中,應該有多少顆是類地行星呢?一篇新研究計算表明,至少有60億顆行星和地球一樣,有水有大氣。銀河系有多達4,000億顆恆星,過去認為其中7%是跟太陽一樣的G型主序星(G-type star,即黃矮星),也就是說,位於這些恆星系統內的行星或許有機會出現類地行星
  • 宇宙中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