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與孫臏誰更厲害?在研究了孫氏家譜後,專家有了重大發現

2020-12-05 指點江山

孫武和孫臏都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且,二人都寫過兵法,出過兵書,很容易讓人對其二人產生混淆。但是,根據相關史料對於二人出生時間的記載,他們兩個出生的時間相差了一百多年,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個人雖然都姓孫,但卻並非是同一人。

那麼,他們二人有沒有什麼淵源呢?若是有,二者是何關係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二人的簡介中,找到一些答案。

以下是孫臏的簡介:孫臏生活在戰國初期,經過推算,大概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具體的年限無法推算。其實,孫臏並非他的本名,而是因為他遭遇了龐涓的陷害,遭受了臏刑,人們才稱他為「孫臏」。至於他的原名,已無處可查了。

其實,孫臏和龐涓是師出同門的師兄弟,年輕的時候,他們二人一起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不過,後來龐涓先出山,而孫臏則留下繼續跟鬼谷子學習、深造。再後來,魏國派人來請孫臏出山,孫臏才下山到魏國為魏王效力。可是,當時在魏國的龐涓已經小有成就,在魏王面前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怕孫臏來了之後會威脅到自己,所以,就故意陷害孫臏,使得孫臏遭受了臏刑。

在與同門師兄弟反目,遭遇不幸之後,孫臏偷偷去了齊國,為齊王效力。

後來,孫臏和龐涓在戰場上相見,且都以軍師身份出戰。此後,憑藉著如神般的用兵策略,孫臏將魏軍打得片甲不留,潰不成軍,最後,龐涓也在馬陵戰役中身亡。後來,孫臏跟隨田忌逃亡楚國的時候,專心著作了兵書《孫臏兵法》,這本書不僅成為了一本曠世巨作,還成為了中國古代兵書當中的瑰寶。

對於孫武,我們經常將其稱之為「孫子」,他是土生土長的齊國人。後來,到了吳國,投奔了吳王闔閭,在伍子胥的推薦下,為吳王闔閭效力,並得到了認可和重用。之後,伍子胥與孫武兩人合力為吳王獻計,幫助吳王建立了一代霸業。

當然,除了輔佐吳王這個成就以外,孫武最為人們所稱道的,就是他所寫的那部《孫子兵法》。這部書可以說是用盡了他畢生所學,傾心編纂的一部兵書。該書全套共有十三章,其中所寫的很多軍事思想和用兵策略,被後之人廣為借鑑,並獲得成功,也因此,這本書被人們奉為「兵家聖典」。

此外,後世在帶兵打仗的時候,都離不開《孫子兵法》。哪怕是現在的軍事教學中,對於《孫子兵法》的學習也是非常看重的,足以見得其書在軍事作戰中的應用價值。

而且,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才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的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三顆明亮的星體」。此外,現在《孫子兵法》不僅用於軍事領域,還在經濟、體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可見其價值。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孫武和孫臏雖同處於春秋戰國時期,但卻分屬於不同的時間段,並非同一個人。那麼,緊接著第二個問題就來了,他們兩個人都姓孫,而且,在軍事上都頗有建樹,所以,這兩個人是否有所關聯呢?孫武和孫臏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我們接著往下看。

之前說過,按照歷史記載的兩人的出生時間來看,他們二人的確不是同一個人。不過,孫臏和孫武兩個人都姓孫,而且,都在軍事領域有所成就,是頗有名氣的軍事家。所以,他們之間是有一定關聯的。

那麼,他們二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呢?

《史記·孫武 吳起列傳》裡只提到孫臏的祖上是孫武,但是,卻沒說他父親是誰。後世經過相關的歷史考證,孫臏其實是孫武的後人,準確的來說,孫臏應該是孫武的第五代孫。這樣的結果,讓人有些驚嘆,孫氏家門真是人才輩出,而且,還都是軍事奇才。

根據相關的歷史資料《孫武祖孫關係譜書》記載:田書單傳二代至孫武,孫武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孫馳、孫明和孫敵。這其中,二兒子孫明生了孫順,孫順生下孫機,孫機生了孫操,而這個孫操正是孫臏與孫服的父親。所以,由此推算,孫臏應該是孫武的第五代孫無疑了。

但據最新調查,在山東甄城縣紅船鎮孫老家版村,發現有清光緒年間修撰的《孫氏家譜》,後又發現萬曆年間的《孫臏傳影》以及順治年間的《孫氏族譜》。其後又在鄆城縣發現有二種《孫氏族譜》,有康熙本和1951年新本,尤其是1951年本權為甄、鄆十數個孫氏村莊的合譜,都認為孫武是孫臏的祖父 。

不過,雖然孫武和孫臏都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軍事家,但是,相比之下,孫武的名氣還是比他的五代孫孫臏要大一些。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孫武編纂了著名的《孫子兵法》一書,並因此被視為「東方兵學鼻祖」和「兵家之師」。並且,孫武是中國古代兵學史上第一個撰寫兵書的人,是該領域的開創者。

所以,孫武的名氣更大一些就不足為奇了。而孫臏,雖然其兵法也很好,且也各有所長,但是,他畢竟是後來人,所以,深造者的名氣略遜於開創者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參考資料: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古本竹書紀年·魏紀》、《孫臏兵法·擒龐涓》】

相關焦點

  • 翠亨孫氏達成祖家譜
    循名責實,國父之家世故裡,乃為世人所注目,欲求其詳,此翠亨孫氏家譜之所以重要者也。  吾翠亨孫氏之直系先世,據先輩歷代口碑相傳及家族之簡略譜牒所記,元末明初,常德公避亂南來,徙南雄珠璣巷,後又移居東莞,是為入粵始祖。始祖及二三四世,俱在東莞居住,五世祖禮讚公,自東莞上沙鄉遷來香山縣湧口村。禮讚公之長子樂千,居香山左埗頭,次子樂南仍居香山湧口。吾翠亨孫氏,乃樂南之裔。
  • 春秋孫武是三國孫堅的祖先?為何孫權建立吳國?有三個證據可證明
    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孫武去世百年後,他的子孫後代裡有一個叫孫臏的,他居然跑到了北方去,先去了魏國後來跑到了齊國,始終沒有在吳越地區做事。02孫武是兵家始祖,孫堅是東漢末年少有的名將。孫武的職業我們是再了解不過的了,他是一個帶兵之人。
  • 山東出土一竹簡,龐涓謀害孫臏真相被揭開,孫臏被挖膝蓋一點不冤
    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過很多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和龐涓就是其中的兩位,二人師出同門,但卻又仇深似海。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但是他的本名早已經失傳,之所以叫「孫臏」,是因為他在遭受龐涓的謀害時,正是被施以「臏刑」。
  • 孫臏為什麼被挖去膝蓋骨?山東出土竹簡,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殘忍
    戰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名字家喻戶曉,如今提起依舊如雷貫耳。但其實,「孫臏」並不是真名,他的本名叫孫伯靈,這在山東孫氏族譜上是可查的。他之所以被稱為「孫臏」,是因為遭受了古代一種極為殘忍的酷刑:臏罰。《素問》載:「刺膝臏為液,為跛。」
  • 厲害!沭陽27歲小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加入世界數學家譜系
    大家對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一定不陌生,而在宿遷市沭陽縣,有一位27歲的小夥子周密,竟然和愛因斯坦出現在同一數學家譜系裡,這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   周密的譜系第一代根源是希臘數學家丟番圖。
  • 中國最厲害的教育家,弟子個個都是大佬,但下場各個都很慘
    說道中國的教育,孔子作為大家最熟悉的一個人,很多人都認為孔子是當時所有為師者裡面最厲害的一位了,因為孔子有弟子三千,賢才有七十二人,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國最厲害的老師,但是並不是這樣的,有這樣一個人要比孔子厲害的多。
  • 江蘇海洋大學「80後」教授申欣為海洋生物編「家譜」
    他是國內首位入選「香江學者計劃」的海洋科學學科青年專家;他繪製了60多個海洋動物的線粒體基因圖譜,創建了系統發育線粒體基因組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他對深海生物起源與演化的研究情有獨鍾,成果得到國內外業界同行的廣泛關注,他就是江蘇海洋大學「80後」教授申欣。
  • 江西寧都孫氏家廟,孫中山先生祖祠,曾公勘擇主發貴
    鳥瞰孫氏家廟據孫氏家譜史料記載和文物考證,孫誗為孫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孫誗後裔一支孫友松遷居廣東,孫中山先生,系孫友松之後。家廟後方來龍此次筆者考察的是孫氏家廟,主發貴,也是曾公所作。現存建築為兩進式磚木結構,大門正上方掛著一塊牌匾,刻有「孫氏家廟」四字,大門左右有一對聯:風從北海馥鬱書樓,志繼中山光輝祖廟。
  • 家譜的大用途
    美國猶他大學有一個癌症研究中心,已經取得了多項重大遺傳突破,包括黑色素瘤、乳腺癌、結腸癌和心律失常。這些研究正是得益於豐富的家譜資料。摩門教是美國第四大宗教團體,總部設在猶他州,目前有1500多萬名教友,其中600多萬人居住在美國。摩門教非常強調家族、家譜,個人對自己的根源、身份和歸屬要有深入的認知。
  • 膝蓋骨對人體到底有多重要?軍事家孫臏受「臏刑」後終生無法站立
    中國古代有一種刑法叫「臏刑」,即剜去髕骨。歷史上最有名的獲刑者,是兩千多年前的齊國軍事家孫臏。孫臏被魏國的龐涓設計,遭受臏刑,以致後來 「身居輜車,坐為計謀」,殺龐涓、平魏國。可見,失去了髕骨的孫臏,喪失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只能坐在戰車上出謀劃策、排兵布陣。
  • 《我的尋根/家譜情結》——《家譜與尋根》代序
    想修家譜,就要找老家譜。當得知老家譜已經燒毀無存,加上時間跨度大,資料難以搜集時,我臨時決定先做村史鎮志,對當地初步了解。當我把修鎮志村史的想法告訴別人的時候,大多數人認為以我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更有不少人冷嘲熱諷,父親也勸我放棄。後來,我用兩年時間寫完《焦岱史話》回饋我的故鄉藍田縣焦岱鎮。書出版後,人們改變了看法。
  • 瑞安孫氏宗親聯誼會成立
    8月16日下午,瑞安市孫氏宗親聯誼會舉行成立大會。來自全市各鎮街的110餘名孫氏代表參加會議。會議選舉孫建中為市孫氏宗親聯誼會首任會長。據悉,瑞安孫氏屬樂安郡,古代著名軍事家孫子的後裔,遷居瑞安已有1000餘年30餘代的歷史。目前全市孫氏人口約1.3萬人,排名第23位。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這批家譜不同以前,完全實行男女平等,婦女都可入譜,同時家譜的印製質量也比先前更考究,自從前幾年三河口牟氏家族採用宣紙印刷開了先河後,家族修譜幾乎全部採用了更利於保存的宣紙,裝幀古色古香,很有書卷氣。
  • 細胞「繁衍」三維時空圖新發現 顛覆「細胞家譜」認知
    「繁衍」三維立體時空圖,該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這一研究是對數十年來被廣泛認可的經典發育生物學層級譜系理論的重大修正和補充。 「在早期胚胎發育階段,受精卵先發育成囊胚,再由囊胚形成外、中、內3個胚層。」景乃禾說,「外胚層最終發育成機體的神經、皮膚等組織,中胚層發育成心臟、血液、肌肉和骨骼等組織,內胚層則發育成肺、肝、胰腺和腸等內臟器官。」
  • 家譜並不是僅記載姓氏,完整的家譜有二十四項內容,你知道幾項?
    在人口急速膨脹的階段,保證宗族延綿不絕成為首要任務,此時出現的最重要的維繫工具就是我們所知的「家譜」,而時代發展之下,家譜也成為我們認宗尋源的重要依據。「國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譜」,家譜承載的是一個家族的生命線索。其中最基本構成單位就是我們個人。中國人重視傳統道德,以孝為尊。
  • 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
    那麼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呢?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量子力學的適用範圍是微觀世界,而經典力學是宏觀世界,所以要比較誰更厲害其實很難,就好像一個「短跑選手」和一個「長跑選手」比賽誰更厲害,這是不科學的。不過我們其實量子力學更厲害,為什麼呢?
  • 重拾「家史」背後的溫情與敬意:家譜是一種精神寄託
    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二樓的國學網辦公區,一排排木質書架擺滿了線裝古書,並且用白紙黑字寫著一個個姓氏作為書籍分類擺放的記號——它們是一批家譜。日前,中華譜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會在京舉行,3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一卷卷泛黃的家譜究竟能讓我們從哪些維度了解家族過往?
  • 隋唐往事:程咬金兩個正妻,前妻孫氏命苦福薄,後妻崔氏富貴終身
    墓志銘則是專門記載墓主人生軌跡,對於史學家研究歷史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上個世紀的時候,大唐開國功臣程咬金墓慘遭盜挖(心疼之)。考古部門沒有辦法,只得對程咬金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結果發現值錢的文物都被盜墓者偷了,好在留下來一塊史料價值極高的墓志銘。程咬金的墓志銘,現在被文物部門妥善保管,但是它的影印版已經流傳到了網上。
  • 號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孫武,為何職業生涯卻無多大建樹?
    孫武的祖父因為立下戰功,齊國君主給其封地樂安,並賜姓孫氏。在19歲前,孫武一直在故鄉安心研究學問,之後他四處周遊列國,開闊自己的視野與胸襟。在重新回到齊國後不久,他就與齊國的一位貴族女子聯姻。可好景不長,隨著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的發生,孫武的女婿也牽涉其中。擔心受到牽連,孫武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了吳國逃避這場政治鬥爭。在亂世之中,曾經顯貴一時的貴族之家,就這樣隨著權力的鬥爭而漸漸沒落。
  • 誰說時間不可以倒流,去王者峽谷中看看孫臏,讓你回到過去
    除了他的輔助能力外,外表也非常的可愛(雖然孫臏的原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誰讓他在遊戲中那麼小一個),也因此得到很多玩家的心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可愛的男孩子,孫臏。咱們先來看一下他的技能:被動技能會在釋放後一秒內增加自己的移動速度,讓他在團戰中的走位能夠更加流暢,提高了輔助以及存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