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為什麼被挖去膝蓋骨?山東出土竹簡,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殘忍

2020-12-06 解憂文史

戰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名字家喻戶曉,如今提起依舊如雷貫耳。但其實,「孫臏」並不是真名,他的本名叫孫伯靈,這在山東孫氏族譜上是可查的。他之所以被稱為「孫臏」,是因為遭受了古代一種極為殘忍的酷刑:臏罰。

《素問》載:「刺膝臏為液,為跛。」《靈樞》載:「巨屈者,膝臏也。」書·刑德》載:「放臏者,脫去人之臏也。」通過這些古籍記載可以得知,「臏」的意思就是剔掉膝蓋骨,導致受刑者雙腿殘疾的一種刑罰。

對孫臏實施這項刑罰的人,便是他的師哥龐涓,二人同屬鬼谷子門下。

普遍流傳的版本是這樣說的:二人下山後,龐涓出仕魏國,但他嫉妒心和攀比心很強,認為自己才能不比孫臏,害怕被超過,所以偷偷派人監視他。後來,龐涓又設計將孫臏騙到魏國,並對其處以臏刑和黥刑,讓他無法行走、容貌受損,並因此無法出任官職,就此隱沒於人世。

而齊國使者在結識孫臏之後,認為他是不世之才,所以將他偷偷帶回齊國。後來,孫臏在桂陵之戰中上演了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戲碼,不僅拯救了趙國,更力挫龐涓帶領的魏軍,完成復仇。再後來,孫臏又在馬陵之戰中再次使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奇襲魏國首都大梁,這一戰不僅使魏國喪失霸主地位,還讓龐涓死於亂箭之中。

可是,這個故事卻有些疑點。其一,龐涓身為戰國初期魏國名將,又拜於名士鬼谷子門下,他為什麼要那麼小肚雞腸地死盯著孫臏不放?戰國名將、軍師輩出,如果龐涓如此嫉妒,恐怕要被氣死了吧?這說明,他與孫臏之間必有蹊蹺。其二,龐涓連續兩次上了同一個當,最後還付出生命的代價,他會這麼笨嗎?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就有《孫臏兵法》,它詳細記載了「圍魏救趙」的具體細節。看完之後才知道,孫臏真是個狠人。話說,魏軍圍困趙國城都,齊國田忌準備與魏軍硬碰硬,但勝算不大,於是孫臏勸他採取「攻其所必救」的策略,轉而攻擊魏國的大梁。

孫臏提出這個想法是有目的的:其一,趙國雖然是齊國盟友,但畢竟不能同心,所以他想先讓趙國在魏軍的猛烈攻擊下受到損失,以打擊趙國的勢力;其二,魏軍正在趙國作戰,如果再馬不停蹄回來救自己,必定兵疲馬乏,戰鬥力大大削弱。

可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魏軍回援大梁呢?可別以為龐涓和魏國其他人都是傻子,他們早就預料到了「趁虛而入」,所以在大梁布下了充足的軍力。於是,難題就拋給了孫臏,他必須想方設法讓龐涓相信他們是來真的。

田忌問孫臏:「事將何為?」孫臏回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田忌答:「齊城、高唐。」孫臏向田忌要了一份名單,齊國最不會帶兵打仗的兩個人,即齊城、高唐。他讓二人去幹什麼呢?

去攻打魏國首都大梁的門戶平陵,也就是最難攻打的地方。但孫臏並不企望二人能夠勝利,只是讓他們去送死,當作引誘龐涓的犧牲品罷了。

果然,齊城、高唐兩位將軍外加成千上萬名士兵視死如歸,戰死在平陵,這讓魏王和龐涓都慌了:勢頭這麼猛,看來齊國是抱著必勝的決心來的。所以魏王趕緊召回龐涓解圍。龐涓奉命回馳,卻被早已埋伏好的孫臏打了個措手不及,落得大敗。

孫臏為獲得勝利,不惜犧牲己方將士,可謂毒辣。古人云,慈不掌兵,這句話對孫臏來說非常恰當,而且這份狠毒是在骨子裡帶著的。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初孫臏與龐涓同窗之時,龐涓一定是對孫臏的不慈早有芥蒂,所以才會在出山後的第一時間阻止孫臏的發育。一個「臏刑」與幾千人的性命相比,究竟哪個更殘酷呢?

相關焦點

  • 山東出土一竹簡,龐涓謀害孫臏真相被揭開,孫臏被挖膝蓋一點不冤
    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過很多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和龐涓就是其中的兩位,二人師出同門,但卻又仇深似海。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但是他的本名早已經失傳,之所以叫「孫臏」,是因為他在遭受龐涓的謀害時,正是被施以「臏刑」。
  • 膝蓋骨對人體到底有多重要?軍事家孫臏受「臏刑」後終生無法站立
    中國古代有一種刑法叫「臏刑」,即剜去髕骨。歷史上最有名的獲刑者,是兩千多年前的齊國軍事家孫臏。孫臏被魏國的龐涓設計,遭受臏刑,以致後來 「身居輜車,坐為計謀」,殺龐涓、平魏國。可見,失去了髕骨的孫臏,喪失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只能坐在戰車上出謀劃策、排兵布陣。
  • 漢代竹簡出土,要用「去離子水」浸泡保護,這種水對人有害嗎?
    在考古學界,考古專家們尤為看重一種特殊的文物,它就是漢代竹簡。每逢漢代竹簡出土後,專家們往往都會用去離子水對其進行浸泡。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去離子水與純水還有本質上的區別,甚至貿然喝下它後,很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山東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山東的歷史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當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實行分封制,山東一帶主要是齊國以及魯國,因而山東便有了「齊魯大地」之稱。在西漢初年,山東大部分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
  •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骨與關節病防控專委會在濟南成立
    齊魯網11月20日訊(記者 侯俊娟)今天上午,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骨與關節病防控專委會在濟南成立。近年來,老年骨與關節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增長趨勢,骨關節疾病防控已成為我國醫療工作的重點。山東省老年骨與關節疾病的發病率一直處於較高水平。
  • 用出土的棺材和醫院的人骨標本做手串!你的命有多硬?
    一般棺材的材料就是普通的松木、柏木等等,也有一些有錢人會用黃花梨做棺材。這樣的值錢的木材即使做成了棺材,也會招到一些人的惦記,不惜撬開棺材,盜取木材,想辦法生財。還有一些人更加可惡,竟然偷死人的骨頭做成假貨嘎巴拉,高價賣給收藏者。正宗嘎巴拉應該是取死去的有修為的藏族人的頭蓋骨、腿骨或者指骨做成的珠串,是一種特殊的法器。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博物館位於山東濟南,興建於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可以說是國內綜合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從藏品數量來看,山東博物館在國內亦屬佼佼者,數量多達十萬餘件,位居國內各類博物館第七名。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十大鎮館之寶」名單如下:東平漢墓壁畫、紅陶獸形壺、甲骨文、頌簋、蛋殼黑陶杯、魯國大玉璧、鄭燮雙松圖軸、亞醜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九旒冕。更重要的是,東平漢墓壁畫還是當前在山東境內年代最久遠、工藝最精細、保存最完整的漢代考古發現,讓山東省在漢代考古方面徹底告別了「一窮二白」的尷尬境地。接下來,是出土自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的紅陶獸形壺。
  • 陰莖骨為什麼消失了…
    人類不可能是設計出來的,因為:如果人類真的是設計出來的,那我一定要找到那個狗日的造物主,先把他按在地上一頓爆錘,然後厲聲質問他: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留下這麼多低端Bug?第一, 為什麼你把我的視網膜貼反了?
  • 四本仙俠小說,沒有根骨沒有仙緣的少年,煉魔之路他能否成功?
    四本仙俠小說,沒有根骨沒有仙緣的少年,煉魔之路他能否成功?修道需要根骨,需要仙緣。 而沒有根骨,沒有仙緣之人要想長生又當如何呢? 煉魔之路,一條屬於沒有根骨,沒有仙緣之人的長生之路。第一本:《地府大帝》作者:玉爪俊精彩內容:劉直面不改色,仿佛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不過實際上,他卻是將自家壓箱底兒的日月潮汐大法施展了出來。其左掌如日,閃耀紅光,右掌如月,燦若銀霞。
  • 南京出土智人頭蓋骨 力證中國人並非起源非洲
    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南京猿人」從此震驚世界。由於南京猿人的重要性,二十年來,專家們持續對其做著研究。其中,一號頭骨在1996年被確認為女猿人。近期,中科院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通過復原等技術研究發現,二號頭蓋骨其實不是此前初步認定的猿人,而是另一人種——智人!
  • 「平頭哥」的陰莖骨像勺子,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人類沒有陰莖骨?
    陰莖骨的數據在交配繁衍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基本上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這根骨頭,它可以讓動物們在繁殖期這個緊迫的時間內隨時保持在線的狀態;而且有了陰莖骨就沒有技能的冷卻時間,無CD狀態也讓動物們能夠更快的傳遞後代。而且陰莖骨的大小也跟時長呈現出了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這個骨頭越大越長時間就越長,這樣也能保證動物的遺傳物質有更多的時間使得雌性受孕。
  • 三星堆遺址為什麼不繼續挖了?
    將三星堆放在夏商周的歷史背景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與中原文化相比,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以至於就有那麼一些人說:考古專家不敢挖了!考古工作者可沒那麼膽小。比膽子,誰能比過「刨疙瘩」的人?當然這是玩笑話。但確實不是考古專家不敢挖了,而是該挖的都挖得差不多了。考古工作者那絕對是能多挖就多挖的人。
  • 神奇的陰莖骨,人類為什麼沒有?
    圖片來源:Didier Descouens, CC BY-SA陰莖骨可以在某些哺乳動物身上找到,但不是全部。多數靈長類雄性具有陰莖骨,所以沒有陰莖骨的人類算是一個特例。在極少數特殊情況下,人類雄性也會在陰莖末端的軟組織中形成骨頭,但這不能算陰莖骨,而是一種罕見的畸形。
  • 考古中,神秘的秦皇陵位置被發現為何不挖?四個原因告訴你
    反而比較珍貴的,而在常人的眼裡是最不值錢,這個東西就是竹簡和木瀆。你知道為什麼嗎?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就這麼一個事件不知道大家還知不知道?那就是焚書坑儒。當時秦朝以前的所有典籍全部都被用火燒光了,或許只有在秦始皇陵墓中,才找到一些。如果這些竹簡和木瀆被找到的話,那對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歷史將會有一個新的改變。雖然現在的秦始皇陵已經被找到,所有挖掘的方案也是源源不斷地提出。
  • 關於薦骨回應的分享(一)
    當你用閉環問題問一個建設者時,如果他/她的薦骨回應機制是健全的情況下,薦骨會產生一個代表正面回應、上揚開放式的聲音,類似「啊哈」來表示確定,或者「嗯…嗯…」封閉遲疑的聲音,甚至沉默來表示否定。薦骨回應是來自於薦骨,而不是頭腦。它是脫口而出的回應是或否,但不能夠回答為什麼。只要你的大腦加入思考,思考為什麼要答應,有什麼好處,這就不是薦骨回應。
  • 人體的陰莖骨為什麼消失了?
    授權自zhihu.com/question/298688205/answer/528647866人類不可能是設計出來的,因為:如果人類真的是設計出來的,那我一定要找到那個狗日的造物主,先把他按在地上一頓爆錘,然後厲聲質問他: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留下這麼多低端Bug?
  • 挖鼻孔的「有趣」科學——為什麼人類天生就喜歡挖鼻孔?
    這類問題顯然提高了挖鼻孔的地位。不僅是人類,還有其他動物,都朝著有利於完成各自功能的方向進化。如果我們只是想讓挖鼻孔更容易,那就有點誇張了。畢竟,手指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手指天生適合挖鼻孔,這只是巧合。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黑暗中的《孫子兵法》、沒有展出的名畫……
    山東博物館裡有十大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壺這隻豬形的小壺造型萌萌噠,是新石器時代產物,大汶口遺址出土,在2樓6號展廳。《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該展品因為保護的緣故,位於一個黑漆漆的展櫃裡,幾次經過都錯過,最後問了工作人員才找到。距離魯國大玉璧很近。1972年4月10日發現於銀雀山漢墓。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同時出土,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
  • 「運氣」最好的古墓:盜賊挖了15米放棄,距墓中10噸寶物僅5釐米
    漢武帝劉徹膝下共有六個皇子,他的第五個皇子名叫劉髆,被分封到山東之後當了第一代昌邑王。後元元年,昌邑王劉髆去世,他那年僅五歲的兒子劉賀嗣位,成為了西漢的第二位昌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