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轉了?未來世界屬於增強現實的趨勢凸顯

2020-12-04 站長之家

文/劉孌

業界關於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的探討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似乎所有人更看好虛擬實境技術,認為虛擬實境終將領先增強現實成為下一個風口。可是事實會如同預期一般嗎?值得深思。

多因素制約 虛擬實境市場短期難井噴

索 尼、微軟、三星以及HTC等科技企業巨頭陸續向虛擬實境市場布局,從而導致大批的初創團隊以及網際網路企業也聞風而動進入這一戰場,一時間各類VR硬體設備 開始成堆的出現在大眾眼前。的確,在眾多廠商的共同推動下,虛擬實境的發展更加迅猛,無論是在今年的E3遊戲展會還是ChinaJoy遊戲展虛擬實境都是 展會的主角。可是正當大夥一窩蜂的追捧虛擬實境之際,虛擬實境高速發展過的程中廠商所遭遇的難以跨越的障礙也越來越多。

這一點,之前筆者 《VR遊戲熱背後的冷思考:國內未來是否會禁止VR遊戲?》一文中也有透露。硬體技術方面,虛擬實境設備長時間使用給用戶帶來的眩暈感無法完美解決是硬 傷。而在內容上,VR遊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動作遊戲無法到達百分之百的擬真以及戀情遊戲的情色因素給玩家帶來的刺激感都將成為VR遊戲發展的不易之 處。

反觀現如今增強現實市場,令人意外的是增強現實市場已經出現了新的格局。雖說與虛擬實境相比較,一直以來增強現實市場發展的背後少了一批廠商的推動。但是從目前這兩款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表現來看,增強現實確實已經虛擬實境略勝一籌。

發力汽車市場 增強現實應用率先突圍

作為人們中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車行業想必大夥並不會陌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不斷的更新迭代,配置已經越來越高端,因此融入高端科技技術的創新也成為了汽車廠商的核心競爭之一。然而虛擬實境以及增強現實的出現汽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起到了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作用。

據了解,在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的車間內,就是使用的VR技術來幫助它的生產線工作,美國福特汽車製造商開設了能夠體驗身臨其境生產產品的福特汽車環境(FiVE)實驗室。

另外,還有消息透露三菱汽車也已經內置增強現實技術到它的eX概念車擋風玻璃上。不僅僅只是三菱汽車,目前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公司也在使用這項技術。在2015年第44屆東京車展上,本田將正式推出了一款內置AR在風擋玻璃的緊湊型概念車。

毫 無疑問,針對虛擬實境以及增強現實整個汽車市場以及展開布局。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分析,就應用市場目前虛擬實境汽車應用卻尚未實現,與之相反的是增強現實 汽車應用正在逐漸普及,這一點便是現如今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相比較的弱勢之一,增強現實技術已然成為開發汽車應用的首選,前途將更加明朗。

促進電商的發展 AR技術成一大法寶

日前,世界增強現實博覽會在西安高新開發區都市之門圓滿落下帷幕。本次大會期間,美國增強現實公司Catchoom的CEO及聯合創始人David Marimon向參會的觀眾闡述AR好行業的未來,並表達了自己對虛擬實境以及增強現實的看法。

Catchoom是一家專注於圖像識別和增強現實平臺開發的風投公司,目前與多級AR技術提供商業建立了合作的關係。作為一枚資深的科技行業從業人士,David Marimon所分享的乾貨具有著一定的信服力。在本次大會上David Marimon表示AR技術將會促進O2O模式的發展,並且他還就此舉了些增強現實技術在O2O商業模式發展中的成功案例。

而實際上,在商 業中AR 技術現如今已經應用到許多處地方。在香港的市民在地鐵站等車只要你站在某個位置,就會出現一個虛擬美女與其互動,同時會出現 一個樓盤的相關信息。這個「大發現」一傳十,十傳百,結果很多市民排隊與虛擬美女互動,該樓盤的廣告信息,也因此得以「病毒式」傳播。還有一些發布會,企 業在演示自己生產的列車時,「列車」突然開上了演講臺,迅速將聽眾的熱情調動起來,該發布會的傳播效果也因此得以最大化。

可見,AR技術在產品推廣方面的魔力,幾乎無所不能的。在此背景下,毫無疑問,AR技術將給電商帶來很多商業機會,促進電商的發展。

縱觀全球所有產業,更多的還是增強現實技術帶來的精彩表演。似乎在這一方面更具想像力的虛擬實境已然落敗下馬,雖說虛擬實境有著自己的長處,但是潛力尚未被開發出已然成為事實。

中國AR潛能巨大 規模或將領先於VR

還不僅僅只是電商領域,前不久投資銀行Digi-Capital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也再一次證實了增強現實才是下一風口的事實。

據 投資銀行Digi-Capital的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增強現實(AR)與虛擬實境(V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AR市場規模 為1200億美元,VR市場規模則僅300億美元。同時Digi-Capital在報告中指出,之所以AR市場規模大於VR市場,是因為虛擬實境技術提供 沉浸式閉環體驗,對遊戲玩家很有吸引力,但對大眾用戶卻價值不大。

也就是說在各個產業中,現階段虛擬實境並沒有增強現實實用,只是在遊戲以及電影等領域虛擬實境能夠其大任,反觀增強現實,在各個領域卻能真正的做到「遍地開花」。

總 結,其實無論是增強現實還是虛擬實境都有著自己的「用武之地」,只是潛力是否已經挖掘而已。在未來,世界究竟是屬於增強現實還是虛擬實境的時代筆者認為不 可妄意斷言。如諾說強行將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做一個比較,或許只能說下一個風口是屬於增強現實,因為當下科技水平尚未達到一定適合虛擬實境的水平,較現階 段而言增強現實更加的貼近現實世界,當下的科技水平也將會更容易實現增強現實技術。

from:VR日報

原文地址:https://www.vrrb.cn/guandian/646.html

相關焦點

  • 增強現實(AR)or 虛擬實境(VR),不,混合現實(MR)才是未來
    亮子VR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市場在2019年的價值為29.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74.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4.74%,在預測期間(2020年至2025年)。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這兩種技術完全吸引了全世界。這兩種方法不可思議地融合在一起,這為蛋糕錦上添花,這是一個擴展的現實,被稱為混合現實。它是增強現實與虛擬實境之間的無縫交匯處,融合了兩個虛擬世界的精華。
  • AR增強現實是家裝設計的未來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8日上午消息,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HoloLens,那麼,與微軟專為開發商設計的改進版增強現實設備來一次互動的機會已大大增加,這款產品的售價為3000美元。
  • 真實與虛幻的融合——AR增強現實
    AR是近年來眾多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熱點之一,隨著隨身電子產品運算能力的提升,增強現實的用途將會越來越廣。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增強現實技術也被稱為擴增現實,AR增強現實技術是促使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內容之間綜合在一起的較新的技術內容,其將原本在現實世界的空間範圍中比較難以進行體驗的實體信息在電腦等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實施模擬仿真處理,疊加將虛擬信息內容在真實世界中加以有效應用
  • 增強現實技術9個最新應用趨勢以及在製造業五大應用模式
    增強現實技術的9個最新應用趨勢   1.教育   AR應用程式正在以更具互動性的方式改變教學方式。   JigSpace是一款基於蘋果 ARKit工具開發的學習工具。   4.零售購物   因頭戴設備的種種缺陷,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智慧型手機將是AR技術的首選載體。   增強現實技術開發公司Dent Reality開發的APP可以讓消費者實時查看有關零售店內產品的信息,並使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店內跟蹤來幫助顧客找到需要的商品。
  •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簡介
    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簡介 AR工業應用 發表於 2021-01-11 11:03:14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
  • 增強現實技術的9個最新應用趨勢
    3.企業培訓增強現實在技術培訓領域的應用,已經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關注。例如,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已經推出混合現實工具用於員工培訓。據公司稱,「許多關於千禧一代的研究表明,他們正在尋求更多的體驗式學習。」4.零售購物因頭戴設備的種種缺陷,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智慧型手機將是AR技術的首選載體。增強現實技術開發公司Dent Reality開發的APP可以讓消費者實時查看有關零售店內產品的信息,並使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店內跟蹤來幫助顧客找到需要的商品。
  • 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VR/AR/MR)可以做些什麼?
    ARAR(增強現實):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模型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以下簡稱VR/AR/MR)技術可以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建立一種聯繫,形成一種新的人機互動模式,從而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感官體驗,並重新認識這個世界。1.把世界看得更清晰、更透徹、更豐富對於個人來說,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其實是感官傳遞給大腦的電子信號,感知的增強可以擴大我們的認知世界。
  • 谷歌地圖增強現實新技術:捕捉你身邊的口袋妖怪
    每年4月1日愚人節,許多科技企業都會有「大動作」,或是超現實主義的未來科技研發,或是對自家產品做巨幅變革。谷歌歷年愚人節都有在谷歌地圖上做手腳的傳統,比如2012年穀歌的8位像素地圖,2013年穀歌的尋寶地圖——這是一個永遠開發不完的愚人節寶藏。為了凸顯谷歌在增強現實技術方面的造詣,今年的愚人節特別版谷歌地圖增加了捕捉口袋妖怪的增強現實項目。
  • Sony公布「增強現實技術」演示 展現未來驚人效果
    索尼公布了最新的「增強現實技術」(簡稱AR)演示視頻,為我們展示了未來遊戲中可能達到的驚人效果。索尼此前在《EyePet》和《The Eye of Judgement》上曾經使用過AR技術。任天堂也在3DS上引入了AR技術。
  • 虛擬實境頭顯與增強現實頭顯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虛擬實境頭顯與增強現實頭顯的工作原理 可穿戴設備網 發表於 2020-01-24 09:39:00 (文章來源:可穿戴設備網
  • 熱文復盤|增強現實(AR)篇
    被譽為第四代計算平臺的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本白皮書中簡稱VR/AR)設備,在這一輪熱潮中經歷5年發展,正朝著消費級產品的終極目標循序漸進發展著。相較於VR,AR的拓展空間、想像空間更大,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巨頭的目光,不論是底層技術、硬體形態還是應用落地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 了解增強現實虛擬實境和混合現實之間的區別
    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的推出完全改變了各個業務領域。這些技術使人們可以更好地與該技術進行交互,但是您知道AR和VR的含義嗎。您還知道除了AR和VR之外還可以使用MR技術。MR意味著混合現實。它是由Microsoft Hololens引入的。在這裡,我們分別告訴您這三個的含義。
  • 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你知道區別嗎?
    一、AR和 VR的定義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並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
  • 設計趨勢風向大會:前瞻性設計實踐與思考,瞭望當代中國設計未來
    △ 中國家博會負責人 鄧晶晶在2020設計趨勢風向大會上,中國家博會負責人鄧晶晶女士代表主辦方致辭時表示,國內經濟平穩發展和長遠向好的基本趨勢保持不變△ GID格瑞龍國際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 曾建龍「當代東方美學探索者」,GID格瑞龍國際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曾建龍,通過《2020看東·西》的主題分享,以巴黎之行的所觀所聽所感為切入點,講述個人對設計未來風向的預判
  • AR增強現實的應用領域及表現方式
    增強現實產生的三維虛擬事物,能夠增強我們的娛樂感觸,將各種娛樂,變成當今最前沿的科技體驗。 增強現實目前常用於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中。 目前,國內AR行業正屬於前期發展階段,3D模型表現形式主要應用於AR初級移動app類產品。 這種變現方式雖然是最基礎的,但也是目前應用場景最廣、開發成本最低、市場普及最好的產品。
  • AR增強現實技術全解讀
    用戶對現實世界感知的新技術。一般認為,AR技術的出現源於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發展,但二者存在明顯的差別。傳統VR技術給予用戶一種在虛擬世界中完全沉浸的效果,是另外創造一個世界;而AR技術則把計算機帶入到用戶的真實世界中,通過聽、看、摸、聞虛擬信息,來增強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實現了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技術「以人為本」的轉變。
  • WISE風向大會:氣象服務的全球化與市場化趨勢
    2019 WISE風向大會3月19日在北京舉行,邀請各行業大咖共同探討未來行業發展趨勢。華風集團副總經理兼華風愛科董事長陳鑽出席大會,會後華風集團副總經理兼華風愛科董事長陳鑽接受Chinadaily記者訪問。
  • 虛擬技術增強版 XR擴展現實技術如何改變世界
    上一篇文章講虛擬實境的文章在朋友圈反應平平,在今日頭條確打破了最高推薦量和閱讀量,今天再來講講XR如何改變世界。(Augmented Reality)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廣泛運用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及註冊、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 深度乾貨 | 增強現實中的機器與人如何感知世界
    增強現實是使得人類在使用機器來幫助自己看待一個增強的世界的必然結果。不過,為了讓機器了能夠解我們的現實,我們必須看看這兩個群體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它可以簡單地被理解成是一個坐標系,而不需要像混合現實或平行宇宙這樣令人困惑的行話。不過,這絕對是有趣的思維實驗。虛擬空間只不過是計算機對人類提供的真實世界的理解。人類是空間生物。我們與我們所處的三維空間互動並理解這些現實的大部分。鑑於增強現實試圖用虛擬世界模擬人類現實,了解虛擬三維空間的基本層面是非常重要的。
  • 2020年十大最熱門技術趨勢:超級自動化、多重體驗等
    對此,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總結了2020年的十大技術發展趨勢。超級自動化、區塊鏈、AI安全、分布式雲和自主化設備……它們很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給世界帶來重大的顛覆和機會。本文編譯自Medium,作者Rya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