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決傾斜三維建模的「起跑配速」,讓傾斜空三不「跑崩」

2021-01-18 測繪之家


數字城市三維模型是個勞心勞力的體力活,前期需要外業飛行人員投入繁瑣細緻的準備工作,講究一個天地人和,才能抓住少有的時間窗口,在截止期限的壓力前,內業的催促下,採集整個測區的有效數據。當幾十上百G新鮮出爐的影像被送進機房,內業工作人員帶著十二萬分的緊張和期待,調配所有的計算資源,安裝調試好軟硬體環境。從此內業處理的徵程開始了!



傾斜空三可以說是三維建模的關鍵步驟,是重中之重的環節。傾斜影像空三是指解算相機參數、影像位置和姿態,以及加密點三維坐標的過程。傾斜影像空三整體流程主要分為影像特徵點提取與匹配、構建自由網以及帶控制數據的傾斜影像光束法區域網平差的三個步驟,空三處理的效果決定我們後期處理效果。

然而,當我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軟體空三運行完成後,空三結果出現斷裂、分層、彎曲等等現象,即使最後通過人工幹預,也是耗費大量的心力!

對於空三結果的「測不準原理」。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常見的傾斜空三算法SFM(structure-from-motion)原理,從原理找到現象的本質。

SFM(structure-from-motion)算法

SFM(structure-from-motion)算法是一種基於各種收集到的無序圖片進行稀疏三維重建的離線算法。首先從圖片中提取焦距信息,然後利用SIFT等特徵提取算法去提取圖像特徵,用kd-tree模型去計算兩張圖片特徵點之間的歐式距離進行特徵點的匹配,從而找到特徵點匹配個數達到要求的圖像對。對於每一個圖像匹配對,計算對極幾何,估計F矩陣並通過ransac算法優化改善匹配對。這樣如果有特徵點可以在這樣的匹配對中鏈式地傳遞下去,一直被檢測到,那麼就可以形成空三連接點。

為了識別和描述圖像中的目標,需要從圖像中提取出與目標相聯繫的特徵。利用這些特徵可以從眾多背景目標中識別出所需目標。

為了確保準確無誤地識別出目標,要求在各種視角、光照、距離以及噪聲條件下仍然可以準確地進行匹配。

在SFM部分,關鍵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好的圖像對去初始化整個自由網構建過程。首先對初始化選擇的兩幅圖片進行第一次(Bundle Adjustment,平差),然後循環添加新的圖片進行新的BA,最後直到沒有可以繼續添加的合適的圖片,BA結束。得到相機估計參數和場景幾何信息,即稀疏的3D點雲。

SFM流程如下:


不同的三維軟體採用的算法往往不太一樣,但是大多數算法都會參考一些比較經典的算法或者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的。從算法原理角度分析,可以推測出軟體空三結果出錯或是無法成功的原因可能來自如下方面:

1、三維軟體空三算法對光照變化比較敏感。同一個測區,不同時段拍攝的影像,因天氣、光照變化導致影像色彩存在一定差異時,會導致空三匹配不穩定,從而導致空三失敗。這樣會導致空三結果出現斷裂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2、傾斜影像數據量往往比一般正射數據量大很多倍。我們常用的三維空三軟體處理海量的大數據時,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採用對數據進行分塊、逐塊空三、最後合併的策略,但是其空三合併功能仍有待提高穩定度,並且往往進行並行空三時,只對特徵點提取和匹配兩個步驟進行了並行化處理,對於耗時大的自由網構建步驟並未有效並行化;所以導致合併後的空三結果出現問題。

同時,有些軟體的區域網平差未有效利用航帶信息。航空攝影時,GPS位置往往存在按航帶分布的系統誤差,稱為航帶誤差。

在經典的GPS輔助平差時,往往需要對航帶誤差進行改正,如果軟體沒有進行此處理,故往往無法獲得高精度平差結果。另外,進行航帶改正的另一個優勢是當控制點的坐標系和GPS的坐標系不相同時(如分別為2000和WGS84時),可通過航帶誤差改正的方式使二者在平差中高精度對應,進而獲得高精度平差結果。缺少了利用有效的航帶信息,有時候就會導致平差後的結果雜亂無章。如下圖所示:




三維模型從數據採集到生產,涉及多部門、多人員協作,使用軟體進行數據處理時已經走到了整個鏈路的尾部,同時也是理論上風險最可控成本最小的一環。

從現實角度出發,我們無法要求外業人員保證在特定光照、天氣、時段來進行數據採集,又或者按照軟體處理的最理想方式進行測區分塊和航帶設計,外業數據採集總是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些漏洞的彌補,就壓在內業處理上,因此,數據處理軟體的選擇往往就會決定了我們作業的效率以及效果了。

目前國內三維數據生產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技術軟體有Smart 3D、ContextCapure、Photoscan、Pix4DMapper、街景工廠等。那麼,當我們在這些常用的軟體處理海量傾斜數據時,遇到了空三結果斷裂、分層、彎曲等問題時,我們一般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1)首先會根據高度不同而分開空三,另外也要考慮拍攝時間過長導致拍照時有陰天晴天等差別,如果這種光線的差別較明顯也有必要區分開來,比如定義到不同的組別裡。空三的運算的第一步就是解算同名點,即匹配多張照片中同一物體的位置信息。像田地、海水等等紋理不明顯的物體來說,解算同名點比較困難,需要在邊界處人為多定義一些控制點。另外如果結果顯示的模型大小形狀基本匹配,而只是方向傾斜的話,可以在空三前另外定義幾個一些連接點來控制方向。

(2)選擇多次進行空三,藉助多次失敗積累的經驗反覆調整參數,或者常需反覆人工幹預,比如手工添加連接點之類的,從而得到比較合適的結果。

(3)可以先使用相關軟體進行初始空三結果,將空三結果作為初值導入三維軟體中,再次空三計算,提高空三的成功率。

通過以上的操作。我們一定程度提高空三成功率,減少失敗的次數,但是治標不治本,本質還是無法解決傾斜空三的問題,並且會消耗掉我們大量的時間,可以說是「無可奈何數據多,似曾相識效果差」。

俗話說的好,數據千千萬,卻是各有各的不同啊。在處理傾斜空三時,我們的確會遇到各種各有的數據問題,使用單一的軟體或許可以完成我們的生產任務,但是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隨著傾斜攝影的發展,處理傾斜影像的相關軟體也是越來越多。但是,想要讓我們的數據生產更加的優化,到達更好更快的效果的話,往往會需要多種類型軟體進行搭配使用了,立足找到一套最優的生產技術路線。


END


社群交流 / 原創投稿 / 商務

(請添加下方小家微信:mysurvey)

來源:廣州君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傾斜攝影和雷射掃描技術在城市三維建模中的融合應用研究
    摘 要: 基於提高傾斜攝影技術在城市三維建模效果目的,採用了地面雷射掃描技術在傾斜攝影建模基礎上進行匹配融合的方法,通過對某個小區建築物進行無人機傾斜攝影和地面擺站雷射掃描相結合的數據處理實驗,得出了通過兩者技術融合在城市建築三維模型建設中紋理效果有效提升的可行性結論,並在實驗結論中提出了改進意見。
  • 傾斜攝影相機與建模效果的關聯你真的了解嗎?
    目前,實景三維建模主要採用傾斜攝影技術來實現。而既然要做到實景建模,我們當然希望模型效果儘可能地反映真實世界,但是直接通過現有建模軟體生成的三維模型肯定有瑕疵。而這些瑕疵可能是由原理性因素與主觀性因素兩種情況造成的。
  •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成為測繪師「翅膀」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測繪行業對於地理信息數據的精確性、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也為行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因此,測繪行業需要能夠快速、高效、準確的獲取地理信息和數據的解決方案。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的誕生,顛覆了傳統測繪的作業方式,該技術通過無人機低空多位鏡頭攝影獲取高清晰立體影像數據,自動生成三維地理信息模型,快速實現地理信息的獲取,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數據精確、操作靈活、側面信息可用等特點,滿足測繪行業的不同需求。
  • 衛星影像也能實景三維建模——用三維遠觀地球
    從衛星影像上獲取三維模型的方式,數據獲取不受限制,可以快速獲取大範圍的三維模型。像素工廠從16年開始已經具備衛星三維生成技術,如今已經用於實際生產項目當中,成為一種成熟的解決方案。  本文就像素工廠的衛星三維技術,以及一些用戶案例做一些介紹。
  • 大疆P4RTK傾斜攝影測量1:500測圖方法及精度研究
    摘要:針對多鏡頭測繪級無人機價格昂貴、技術門檻較高的問題,本文提出利用消費級無人機獲取的傾斜影像製作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方法。該方法運用消費級單鏡頭無人機,在RTK(real-timekinematic)輔助的前提下,採用低空飛行、井字形航線設計、高重疊率的作業方案,配以高精度像控點、立體測圖方法改進,從而實現大比例尺數字測圖。
  • 無人機正射和傾斜 魚和熊掌能否兼得?
    無人機正射和傾斜 魚和熊掌能否兼得? 2016年01月13日 14:52作者:無人機之家編輯:畢小菊   隨著大規模自動三維建模軟體技術的突破
  • 傾斜角度傳感器,傾斜角度傳感器作用
    那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傾斜角度傳感器吧。傾斜角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傾角傳感器運用的是牛頓第二定律作為工作原理,根據定律,我們知道當傾角傳感器靜止的時候 ,由於物體的側面還有垂直方向是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只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是說作用在它身上的就只有重力加速度了。
  • 傾斜攝影兩座山:城市高樓區與高落差山地區域數據採集難點分析
    但在某些區域,由於測區地形落差較大,傾斜攝影相機無法籠統的規劃所有航測任務,需要根據不同場景運用不同的解決方案。 睿鉑整理了最具典型性的城市高樓區域和高落差山地地形的航測注意事項,以幫助客戶減少作業風險,節省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
  • 杭州保俶塔塔尖傾斜原因找到了
    杭州保俶塔塔尖傾斜原因找到了  由西湖景區組織實施的保俶塔保養維護工程於10月21日開工後,一直廣受關注。保俶塔塔尖為什麼會傾斜,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西湖風景名勝區嶽廟管理處今天(11月18日)發布消息,經過現場登頂勘查,根據受損痕跡分析,專家一致推斷造成保俶塔塔剎頂部發生局部傾斜的原因是外力拉扯導致,另從塔剎頂部多處遭風箏線纏繞情況判斷
  • 大多數固定傾斜太陽能光伏系統傾斜角度在20~30度
    以地平線為基準,76%的公用事業規模固定傾斜光伏系統的傾斜角度處於20度到30度之間。固定傾斜光伏系統產生的電量取決於光伏板相對於太陽的方向。當太陽光線垂直於面板時,太陽能PV系統的面板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太陽輻射。固定傾斜光伏系統使用兩個獨立的角度來確定它們相對於太陽的方向:方位角和傾斜度。
  • 三維地圖:精雕細琢還原真實世界
    傳統的三維生產工藝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生產周期長,時效低,同時三維精細化過程需人眼在立體軟體上進行判讀採集,導致三維模型無論是在平面精度還是在高程精度上都大打折扣;牆體紋理的體現均需野外採集照片來提煉貼圖素材,耗時費力,真實感缺失。這時,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發展解決了這些問題。
  • 配速快,就一定心率高?那是你不會跑
    通常情況下,配速是指一公裡所需時間,心率則是一分鐘心跳次數。一般追求健康跑的人,會非常注意心率問題,他們會根據通常所講的180-年齡來嚴格控制自己的跑步心率,會覺得,凡是超過這個值就是不好的,不科學的。這對於健康跑的人很適用,所以不追求速度的跑者完全按照這個配速跑是非常好的,這種方式不會使速度提升,但卻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選擇。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
    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34;。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
  • 免相控傾斜攝影相機強勢來襲!
    天擎智造(MotorSky) 不斷以更加嚴苛的目標要求自己 精益求精 不斷為行業提供更加優秀的傾斜攝影解決方案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最好尋找平坦、安全的道路,並且在一英裡的距離上多跑幾次,標誌出開始和結束的位置;然後,再測量400米的分段,每一次的MM跑最好都採用同樣的分段。 不要在跑步機上做這個測試。眾所周知,跑步機的距離和配速通常都不太準,一般顯示出來的數據都比實際情況快而且長。 成功完成每一次的MM跑後,可以調整配速在下一次跑得更快些。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並不是垂直關係,二者之間的夾角是66.5°,即自轉軌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並不重合,而是有23.5°的夾角。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生存的地球竟然是傾斜的。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傾斜地軸」的小知識
    傾斜的地軸,即為地球的軸,可假想為南北極連線,總是處於同樣的位置。它與鉛垂線大約傾斜成23.5度。地球繞地軸一圈即為24小時。地球自轉的同時,每年都繞著近似橢圓的軌道環繞太陽公轉。由於地軸的傾斜,才能讓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在不同的緯度接收不一樣的陽光。太陽光線將赤道直射,但隨著離赤道的距離增大,射向地球的太陽光線的角度也在增大,因此減小了太陽能量的強度,並使氣候產生了隨緯度變化的規律。
  • 雲旅遊:盤點世界各地傾斜的建築物,有的超過比薩斜塔的傾斜角度
    4.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門塔,作為阿布達比天際線中最著名的地標之一,首都門塔被設計成向西傾斜18度,並保持著最遠傾斜人造建築的金氏世界紀錄。這座摩天大樓高160米,是阿布達比凱悅資本門豪華酒店的所在地。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此時不用強求配速、時間,而是完成整個過程,讓身體感受並記住這一感覺。之後便可以挑戰4公裡、4.5公裡,直到最終目標——5公裡。還是同樣的道理,第一個5公裡無需去強求時間,中間感覺堅持不下去時可以走上幾分鐘然後再開始跑,最重要的是堅持完成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