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此前的《美媒稱中國電磁炮遠超美國世界領先 將在2025年投入實戰》一文中,提到了美媒稱一種名為「海龍」的超音速飛彈可以反制中國船載電磁炮。究竟什麼是「海龍」飛彈呢?筆者綜合海外媒體,特做此文以饗讀者。
「海龍」飛彈是五角大樓2012年成立的一個特別辦公室的倡議,目的是將美國現有的軍事技術適應新的應用。美國國防部並沒有透露有關海龍的信息,只是說,它將通過「將現有的武器系統與現有的海軍平臺整合起來」,引入「破壞性的進攻能力」。自2015年末以來,五角大樓已經要求或使用了超過3億美元用於該項目,並表示計劃在9月之前開始進行水下測試。在美國海軍潛艇上引入超音速反艦飛彈將使中國軍艦更難機動。它還將增強美國軍方近年來開發的一系列反艦武器。五角大樓的預算文件顯示,從2015財年開始的「海龍」項目是秘密戰略能力辦公室管理的眾多項目之一,並被列入「先進創新技術」的具體項目。在接下來的財政周期中,同樣的一套資金還用於研製陸基軌道炮、先進的常規火炮和彈藥、先進的導航系統、未指明的增強型彈藥和無人機有效載荷,以及一項名為「Sea Mob」的海軍無人機群項目。
在2016財年,「海龍」計劃完成了一套水下測試設備、彈射體及其相關硬體的設計,並成功完成了陸地武器系統的測試。可惜的是,後續的預算請求並沒有列出該計劃的進一步成就。我們知道五角大樓將開始水下靜態測試系統的一部分,以及開始規劃一個「海上戰術演示,」截止9月30日2018財政年度結束時。但其最新的2019財政年度預算要求表示,新基金將繼續規劃實彈發射測試。五角大樓要求總計近1.5億美元用於支持這項工作,並完成水下靜態測試,建立一個基於海基的發射支持測試基地,並繼續分析與武器系統相關的概念上的殺戮鏈。這還不到美國軍方在2018財年向海龍索要的資金的一半,但預算文件指出,這是他們通過提前購買額外的長期時間組件而節省下來的成本。
中國在幾乎每一個層面上增加海軍能力的問題。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討論美國在反艦飛彈系統方面缺乏投資的問題,五角大樓目前正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在美國的庫存中並沒有現有的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幾乎沒有美國的親密盟友擁有類似的武器。另一方面,俄羅斯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超音速飛彈,現在甚至是高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這些飛彈被視為對美國軍艦的主要威脅。中程DF-21D和中程DF-26的版本成為在印度洋-太平洋戰區作戰的美國航母戰鬥群最強大的反介入威脅之一。
那麼,如果五角大樓的庫存中沒有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甚至還在研發中,那麼這種「現有」武器是什麼呢?潛艇發射的SM-6多用途飛彈似乎是最現實的可能性。它不是一枚巡航飛彈,但《華盛頓郵報》文章中提到的命名可能只是因為作者對現有武器系統及其能力缺乏了解,或者只是對一個明顯不透明的項目的錯誤解釋。SM-6可以從美國驅逐艦和巡洋艦上發現的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防空飛彈。它的最新版本是完全網絡化的,可以接收來自各種平臺的定位數據,包括機載,地面或基於表面的傳感器節點。這一概念被稱為協同作戰能力/海軍綜合火力控制CEC/NIFC,它是海上力量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雖然它最初被設計成一種地對空武器,用於在飛行的最後階段對抗空氣動力威脅和彈道飛彈,但SM-6擁有越來越強大的遠程反艦能力和陸地攻擊能力,能夠迅速地在遠距離打擊目標。事實上,它在類似彈道飛彈的軌道上以非常高的速度飛行,而不是像飛行軌跡扁平的巡航飛彈,這使得敵人很難防禦。SM-6確實是超音速的。事實上,它可以以3.5倍的速度飛行,即每小時2,685英裡。 SM-6還具有從其他海軍資產中獲取目標數據的有趣訣竅,其中有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控制飛機以及E-2D高級鷹眼機載預警。
該系統被稱為海軍綜合火控反空氣或NIFC-CA,允許任何這些機載平臺將威脅目標數據轉發給SM-6飛彈。2016年,當時的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宣布SM-6具有反艦能力。標準級飛彈一直具備攻擊艦艇的次要能力 -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螳螂行動中美軍就曾用SM-2飛彈擊沉過伊朗艦艇。美國的大多數核動力攻擊潛艇和所有彈道飛彈飛彈潛艇都有桶裝的垂直發射單元,類似於用於部署BGM-109戰斧巡航飛彈的Mark 41 VLS。
一種新的排列方式,有兩個大艙口蓋在許多發射管上,並且可以更容易地適應不同的武器,現在正在部署在最新的維吉尼亞級潛艇上。不久,裝備有維吉尼亞有效載荷模塊的船隻將會在建造中,該模塊可以攜帶四個大型的模塊化飛彈艙。(筆者認為也就是俗稱的一坑四彈)這些目前用於戰斧巡航飛彈的單元可以配置成一個改裝過的SM-6增強型組合,能夠在不破壞發射單元的情況下水下發射飛彈。
如果這樣的布置被規劃和實施的話,美國潛艇部隊將擁有的火力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將大大增加。製造SM-6的雷神公司在為美國潛艇提供定製武器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一些非傳統的項目最近似乎已打破了分類。例如,為海軍潛艇配備AIM-9X空對空飛彈作為針對潛行反潛作戰飛機的近程最後防線的倡議。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LRASM-B,或者是它的變種。 近十年來,LRASM-B與亞音速LRASM-A一起開發,它的速度接近3馬赫,運行方式與俄羅斯-印度開發的布拉莫斯反艦飛彈相類似。LRASM-B項目的開發工作一直持續到2013年左右才正式通過。這一設計很有可能是在神秘的「海龍」計劃下重現生機的,它的重點是潛艇作為發射平臺,而不是艦艇。預算日期和《華盛頓郵報》文章中提到的內容確實也支持這種可能性。
也許更有可能是一項被認為已經失效的2000年計劃的產物,該計劃旨在創造一種被稱為「革命性的時間關鍵型遠程打擊方法」的高速巡航飛彈,簡稱RATTLRS。這種武器幾乎不需要任何準備就能快速命中敏感的目標,能夠接近馬赫4的速度在高空飛行,用彈藥、高爆彈頭或穿透彈頭在最大射程30分鐘內摧毀目標。這是一項建立在「臭鼬工廠」在D-21無人機上的經驗基礎上的、由海軍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項目。
它在整個21世紀都得到了資助,在噴氣雪橇上進行了成功的有效載荷交付測試,它的引擎是由勞斯萊斯(Rolls Royce)製造的,當它取消時正在接近複雜的飛行演示階段。這可能是由於在世紀之交左右的預算削減,但它可能在2013年重新啟動,以適應反艦任務,並在2015年以更新的形式深入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潛艇發射能力是該計劃最初設想的一部分。更讓人吃驚的是,RATTLRS可能是在秘密中重生的,Stephen Trimble的推特帶給我們的信息。顯然,就在幾個月前,海軍還在炫耀這個概念的模型,卻沒有給出任何真正的解釋。
最後,這種神秘的飛彈可能是一種高超音速飛彈,而不是一種超音速飛彈,用於俄亥俄級潛艇,海軍正在悄然發展,最近進行了一次試飛。儘管如此,五角大樓最近已經公開討論了這些和其他高超聲速測試,所以這並不是最高機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另一種武器系統在過去秘密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本世紀中葉由於世界形勢的變化而重新發展。綜上,不管哪種猜測該武器的存在都是中國海軍的威脅,對此中國海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反制。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人之道還治其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