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飛彈號稱能打掉中國電磁炮 真相是什麼?

2021-01-17 鳳凰網軍事頻道

筆者在此前的《美媒稱中國電磁炮遠超美國世界領先 將在2025年投入實戰》一文中,提到了美媒稱一種名為「海龍」的超音速飛彈可以反制中國船載電磁炮。究竟什麼是「海龍」飛彈呢?筆者綜合海外媒體,特做此文以饗讀者。

「海龍」飛彈是五角大樓2012年成立的一個特別辦公室的倡議,目的是將美國現有的軍事技術適應新的應用。美國國防部並沒有透露有關海龍的信息,只是說,它將通過「將現有的武器系統與現有的海軍平臺整合起來」,引入「破壞性的進攻能力」。自2015年末以來,五角大樓已經要求或使用了超過3億美元用於該項目,並表示計劃在9月之前開始進行水下測試。在美國海軍潛艇上引入超音速反艦飛彈將使中國軍艦更難機動。它還將增強美國軍方近年來開發的一系列反艦武器。五角大樓的預算文件顯示,從2015財年開始的「海龍」項目是秘密戰略能力辦公室管理的眾多項目之一,並被列入「先進創新技術」的具體項目。在接下來的財政周期中,同樣的一套資金還用於研製陸基軌道炮、先進的常規火炮和彈藥、先進的導航系統、未指明的增強型彈藥和無人機有效載荷,以及一項名為「Sea Mob」的海軍無人機群項目。

在2016財年,「海龍」計劃完成了一套水下測試設備、彈射體及其相關硬體的設計,並成功完成了陸地武器系統的測試。可惜的是,後續的預算請求並沒有列出該計劃的進一步成就。我們知道五角大樓將開始水下靜態測試系統的一部分,以及開始規劃一個「海上戰術演示,」截止9月30日2018財政年度結束時。但其最新的2019財政年度預算要求表示,新基金將繼續規劃實彈發射測試。五角大樓要求總計近1.5億美元用於支持這項工作,並完成水下靜態測試,建立一個基於海基的發射支持測試基地,並繼續分析與武器系統相關的概念上的殺戮鏈。這還不到美國軍方在2018財年向海龍索要的資金的一半,但預算文件指出,這是他們通過提前購買額外的長期時間組件而節省下來的成本。

中國在幾乎每一個層面上增加海軍能力的問題。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討論美國在反艦飛彈系統方面缺乏投資的問題,五角大樓目前正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在美國的庫存中並沒有現有的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幾乎沒有美國的親密盟友擁有類似的武器。另一方面,俄羅斯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超音速飛彈,現在甚至是高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這些飛彈被視為對美國軍艦的主要威脅。中程DF-21D和中程DF-26的版本成為在印度洋-太平洋戰區作戰的美國航母戰鬥群最強大的反介入威脅之一。

那麼,如果五角大樓的庫存中沒有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甚至還在研發中,那麼這種「現有」武器是什麼呢?潛艇發射的SM-6多用途飛彈似乎是最現實的可能性。它不是一枚巡航飛彈,但《華盛頓郵報》文章中提到的命名可能只是因為作者對現有武器系統及其能力缺乏了解,或者只是對一個明顯不透明的項目的錯誤解釋。SM-6可以從美國驅逐艦和巡洋艦上發現的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防空飛彈。它的最新版本是完全網絡化的,可以接收來自各種平臺的定位數據,包括機載,地面或基於表面的傳感器節點。這一概念被稱為協同作戰能力/海軍綜合火力控制CEC/NIFC,它是海上力量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雖然它最初被設計成一種地對空武器,用於在飛行的最後階段對抗空氣動力威脅和彈道飛彈,但SM-6擁有越來越強大的遠程反艦能力和陸地攻擊能力,能夠迅速地在遠距離打擊目標。事實上,它在類似彈道飛彈的軌道上以非常高的速度飛行,而不是像飛行軌跡扁平的巡航飛彈,這使得敵人很難防禦。SM-6確實是超音速的。事實上,它可以以3.5倍的速度飛行,即每小時2,685英裡。 SM-6還具有從其他海軍資產中獲取目標數據的有趣訣竅,其中有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控制飛機以及E-2D高級鷹眼機載預警。


該系統被稱為海軍綜合火控反空氣或NIFC-CA,允許任何這些機載平臺將威脅目標數據轉發給SM-6飛彈。2016年,當時的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宣布SM-6具有反艦能力。標準級飛彈一直具備攻擊艦艇的次要能力 -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螳螂行動中美軍就曾用SM-2飛彈擊沉過伊朗艦艇。美國的大多數核動力攻擊潛艇和所有彈道飛彈飛彈潛艇都有桶裝的垂直發射單元,類似於用於部署BGM-109戰斧巡航飛彈的Mark 41 VLS。

一種新的排列方式,有兩個大艙口蓋在許多發射管上,並且可以更容易地適應不同的武器,現在正在部署在最新的維吉尼亞級潛艇上。不久,裝備有維吉尼亞有效載荷模塊的船隻將會在建造中,該模塊可以攜帶四個大型的模塊化飛彈艙。(筆者認為也就是俗稱的一坑四彈)這些目前用於戰斧巡航飛彈的單元可以配置成一個改裝過的SM-6增強型組合,能夠在不破壞發射單元的情況下水下發射飛彈。


如果這樣的布置被規劃和實施的話,美國潛艇部隊將擁有的火力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將大大增加。製造SM-6的雷神公司在為美國潛艇提供定製武器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一些非傳統的項目最近似乎已打破了分類。例如,為海軍潛艇配備AIM-9X空對空飛彈作為針對潛行反潛作戰飛機的近程最後防線的倡議。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LRASM-B,或者是它的變種。 近十年來,LRASM-B與亞音速LRASM-A一起開發,它的速度接近3馬赫,運行方式與俄羅斯-印度開發的布拉莫斯反艦飛彈相類似。LRASM-B項目的開發工作一直持續到2013年左右才正式通過。這一設計很有可能是在神秘的「海龍」計劃下重現生機的,它的重點是潛艇作為發射平臺,而不是艦艇。預算日期和《華盛頓郵報》文章中提到的內容確實也支持這種可能性。


也許更有可能是一項被認為已經失效的2000年計劃的產物,該計劃旨在創造一種被稱為「革命性的時間關鍵型遠程打擊方法」的高速巡航飛彈,簡稱RATTLRS。這種武器幾乎不需要任何準備就能快速命中敏感的目標,能夠接近馬赫4的速度在高空飛行,用彈藥、高爆彈頭或穿透彈頭在最大射程30分鐘內摧毀目標。這是一項建立在「臭鼬工廠」在D-21無人機上的經驗基礎上的、由海軍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項目。


它在整個21世紀都得到了資助,在噴氣雪橇上進行了成功的有效載荷交付測試,它的引擎是由勞斯萊斯(Rolls Royce)製造的,當它取消時正在接近複雜的飛行演示階段。這可能是由於在世紀之交左右的預算削減,但它可能在2013年重新啟動,以適應反艦任務,並在2015年以更新的形式深入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潛艇發射能力是該計劃最初設想的一部分。更讓人吃驚的是,RATTLRS可能是在秘密中重生的,Stephen Trimble的推特帶給我們的信息。顯然,就在幾個月前,海軍還在炫耀這個概念的模型,卻沒有給出任何真正的解釋。 


最後,這種神秘的飛彈可能是一種高超音速飛彈,而不是一種超音速飛彈,用於俄亥俄級潛艇,海軍正在悄然發展,最近進行了一次試飛。儘管如此,五角大樓最近已經公開討論了這些和其他高超聲速測試,所以這並不是最高機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另一種武器系統在過去秘密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本世紀中葉由於世界形勢的變化而重新發展。綜上,不管哪種猜測該武器的存在都是中國海軍的威脅,對此中國海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反制。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人之道還治其人自身。

相關焦點

  • 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原標題:俄專家:中國造電磁炮面臨難題 炮彈造價貴過飛彈)
  • 什麼樣的炮彈性能能超過飛彈?電磁軌道炮,難怪中美俄都大力研發
    電磁軌道炮,是炮彈的一種衍生品。我們都知道,炮彈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只有幾十公裡左右,跟飛彈的遠距離攻擊比起來,炮彈只能攻打一些近距的目標。而且炮彈不具有精確的定位功能,所以它的精準度較飛彈低了許多,但為什麼還要研發炮彈呢?
  • 中國電磁炮技術有多強?一發2萬美元,威力不亞於飛彈
    但是冷戰結束後,電磁炮的研究隨即暫停,直到2005年的時候,美國才重新啟動了電磁炮的研究,到了2010年製造出了Blitzer防空型電磁軌道炮的樣炮,並進行了初步的射擊實驗。同樣是在2010年,美國還將這一電磁炮系統在海軍基地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讓美國海軍非常滿意,電磁炮發射的速度高達5馬赫,同時最大射程達到200公裡,是普通艦炮射程的10倍。
  • 美軍電磁軌道炮終於上艦測試,然而,中國電磁軌道炮卻神秘失蹤了
    通用原子研發製造的軌道炮動能為30兆焦耳,射程達160公裡。美國海軍第一個電磁軌道炮原型在2010年建造完畢,2017年美國海軍公開了一段電磁軌道炮陸基試射的視頻。2019年,美國海軍將其中一個原型機轉移到白沙飛彈靶場測試,持續進行該項目的研究。
  • 電磁發射飛彈有哪些優點?
    電磁發射技術是一種新概念軍事技術,其藉助電磁力做功,將電磁能轉化為彈丸的動能,完成各種作戰任務。與常規火炮化學發射方式相比,電磁發射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電磁發射能提供較大動能,彈丸速度快,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發射過程不易受到幹擾,無噪聲、無煙霧效應產生,武器系統生存能力強此外,其炮彈體積小,質量輕,這樣可顯著提高武器系統的攜彈量,減少後勤負擔。
  • 動能武器歸來:電磁炮 | 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要玩電磁炮,先在船上建一個發電廠吧!這是第一個難點。        退一步說,發電功率低,時間長了總能攢到足夠的電,但放電就不能磨洋工了,這放電速度一慢,炮彈還沒投石機扔得遠。瞬間釋放大量電能,非「超級電容」莫屬,這是第二個難點。
  • 中國電磁炮有多強悍?一發2萬美元造價低廉,威力不輸巡航飛彈
    電磁炮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火炮,是利用火藥燃燒瞬間產生的動力將炮彈投擲出去,擊中目標,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而電磁炮同樣是將炮彈投擲出去,只不過電磁炮的的動力一開始是電能。我們都知道,帶電線圈可以產生磁力。電磁炮用電能產生磁力,然後使用磁力將炮彈投出。
  • 中國電磁炮打穿12層靶板!還需解決4個問題 但進度已超美國
    因此美國率先完成電磁軌道炮原型樣機的測試時,全球都驚嘆這種炮彈理論最高速度超過每秒7000米的新概念武器是「劃時代的突破」。但即便是如此先進的武器,也存在技術瓶頸,這就是電磁炮要發射射程達到超過50公裡或更遠距離的炮彈,如果沒有制導技術,就只有極低的命中率,因為偏差實在太大了。現在,已經率先進入裝艦試驗狀態的中國,正在認真考慮解決這個問題。
  • 中國的電磁炮有多厲害?主力艦艇都要裝備,可以反導和反衛星
    國產電磁炮自從已經上艦測試的消息曝光以來,不少網友關心這款武器的研製進度。最近有官媒暗示,我國新型電磁炮即將量產,其進度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已經解決了艦艇對新式主炮的供電問題,電磁炮研製進展迅速,很可能會安裝在055驅逐艦改良型上,射程達到200公裡。
  • 美海軍電磁炮將裝艦海試 可將彈藥成本降到1%
    它能夠將彈丸加速到7倍音速,可以擊落來襲飛彈。電磁炮彈丸的成本遠低於飛彈,即使算上發射的電費,也僅為飛彈的1%。這種「超級武器」面臨一系列技術問題,包括導軌、彈丸燒蝕;儲能設施的電器難題、艦上供能等等……這些技術困難使電磁軌道炮的研製一直拖到現在才進入實際測試階段。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從原理上說,電磁軌道炮和航母電磁彈射器並無本質區別,已經研製成功電磁彈射器的國家在電磁軌道炮方面取得突破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 中國電磁炮領先美國20年,卻被批醜出天際?網友:比醜,我們還沒輸過
    我之前提到了中國成功上艦測試的電磁炮有一些讀者留言說不太清楚電磁炮是個什麼東西只是感覺特別炫酷特別拉風的樣子比如說我們的東風21飛彈能搭載600公斤熱核彈頭射程3100千米打起來大概能從天津打到貴州是一個大殺器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劇中,男主角手持的電磁武器首先是輕型化,能夠單兵持有;其次是離子化,發射的是極為細小的鋁塊,同時能量極高,竟能把鋁塊加速到接近光速。這樣一來,電磁軌道武器又成為粒子束武器,威力無窮。現實之物由來已久 一度停頓軌道炮屬於電磁炮的一種。簡單說,就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使炮彈獲得加速度,最終飛射出去。
  • 中國電磁軌道炮開始量產?媒體稱或裝備055大驅
    中國電磁炮進展再引關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7日報導,大陸一家軍工集團所屬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最近發文稱,該院旗下一研究所喜獲「最新電磁武器系統」的關鍵電機項目,成為最新電磁武器子系統設備唯一供貨方。文中還點明,這款最新電磁武器對「耐強磁場環境和強衝擊環境」有特殊要求。
  • 我國率先研製出電磁軌道炮 讓美方也開始感到不淡定了
    最近美國似乎盯上中國了,前不久鼓吹中國將會造出世界最大的洲際飛彈,沒想到近日又開始大規模收集分析我國在電磁軌道炮方面的研究情況。要知道我國早在2017年年底的時候就進行了初步測試,相比之下美國這次就落後了不少,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還未將他們的電磁炮安裝到海上試驗平臺上。
  • 現實版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瞬間擊穿n塊鋼板!也許這就是未來的超級武器…
    ...而且成本更低,只需2萬5千美元就能達到百萬美元飛彈的效果,也許這就是未來的超級武器...現實版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美國海軍研發的這種電磁軌道槍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攻能力。也許在這項技術成熟後,未來電磁炮將會成為重要武器之一。
  • 美2016年將首次海上測試電磁炮 打擊超視距目標
    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據海上系統司令部官員稱,明年,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將開展電磁導軌炮首次海上測試,向弗羅裡達海岸發射44枚高超聲速制導炮彈。BAE系統公司設計測試的武器將在2016年夏季,由位於弗羅裡達附近的艾格林空軍基地海上試驗場負責安裝到最新交付的「特倫頓」(JHSV-5)號聯合高速船上。
  • 《X4:基石》電磁脈衝飛彈有什麼作用 電磁脈衝飛彈作用說明
    導 讀 《X4:基石》中玩家給自己的飛船配備各種飛彈,電磁脈衝飛彈是其中之一,許家還不清楚這個電磁脈衝飛彈有什麼作用
  • 中國雷射武器已成熟,亮相採購名單,雷射防空炮到底有什麼優勢
    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就在最近,我國公開了一份新型武器採購計劃單。在這份清單之中,提到了一款先進「光炮一體」防空系統。從這款武器的功能上看,這是一款專門用於對抗無人機和小型中低空目標的防空武器。在必要的時候,還能作為反導系統,或者是補充防空系統,攻擊敵方中低空飛行的飛彈和飛機。
  • 俄羅斯電磁軌道炮的炮彈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一方面,電磁軌道炮的體積和重量必須小到可以安裝在艦艇或坦克上進行部署;另一方面,電磁軌道炮充電時間往往過長,對射速和射擊精度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隨著電容存儲密度和電磁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駕馭一臺可實現遠距離目標精確打擊的電磁軌道炮成為可能。到2014年,美國海軍已經完成電磁軌道炮的地面測試工作,並選定BAE系統公司的電磁軌道炮項目進行重點開發,加緊推動上艦部署的步伐。
  • 等離子炮、電磁炮 這些「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電磁炮較高的初速,可用於摧毀空間的低軌道衛星和飛彈,還可攔截由軍艦和地面單裝平臺發射的飛彈。  ——用於防空系統。未來戰場上,電磁炮可代替高射武器和防空飛彈,執行防空任務。用它不僅能打擊臨空的各種飛機,還能在遠距離攔截空對艦飛彈。  ——用於反裝甲武器。電磁炮是對付裝甲目標的有效手段,能夠發射質量為50克、速度為3千米/秒的炮彈,可穿透25.4毫米厚的均質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