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複習一下力,那麼如何高效的複習呢,老師建議構建一個知識框架圖,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知識框架都在大腦裡,那麼以後任何複習都會是事半功倍的。
我們知道力包含了這三大模塊,分別是力的基礎知識、彈力和重力。
那麼首先,我們先說力,力包含了認識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描述、力的作圖等等。
我們先說認識力,這個知識點包含了力的定義和產生力的條件。那麼力的定義是什麼呢?你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那麼既然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那麼要想產生力就必須有兩個物體,並且還要有相互作用作用,還有一點,並不一定非得接觸。比如說,磁鐵吸引鐵釘,地球吸引沒有與地球接觸的附近的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第2個我們說一說力的作用效果,有2個,一個是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就是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只有這兩種,這個不要寫錯了,不要亂寫,要記憶準確,不要寫第3種,雖然意思對,但是老師不會給你打對。
第3點就是不要亂寫三要素,分別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這裡經常考查的是一個探究實驗,我們要運用控制變量法,你找到哪兩種實驗探究大小,哪兩個是探究方向的,哪兩組是探究作用點的就可以了。
第4點就是力的作圖,它包含了兩種,一個是力的示意圖,一個是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相對簡單一些,有作用點和方向即可,如果有大小就寫上,沒有大小直接寫個F就完事了。但是力的圖示不一樣,不僅要作用點和方向體現出來,還要有精確的大小,這就需要藉助標度來實現,這也是標度的意義所在,並且注意一點,標度也不是隨便花的,要能整除,標度不能等於力的大小,不然最終你得出個2.5個標度就不合常理了。既不美觀也不好計算對吧?不符合國家規定,這裡不要把這2個作圖給弄混淆了就好了。
最後一個,就是力的相互性,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裡我們要很清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是它和平衡力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是互為受力物體,也就是受力物體不是同一個,而平衡力是同一個受力物體,根據這一點能幫助你解決這類辨析題。
當然還有一點不同就是平衡力直接是互不影響的,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一個同時性。比如你推牆,牆反推你,你使勁推牆,牆就使勁推你,你不推牆了,牆立馬就不推你了。也就是說它們具有同時性,同時增大、同時減小、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總結成4個字,就是「同生共死」。
這就是力的所有的知識點總結了,希望同學們把它詳細地刻畫在你腦海裡,有主幹、有分支、有血有肉,那麼專屬於你個人的知識框架圖就建好了。這樣的話,你的物理絕對差不了,加油,下一個物理滿分就是你,加油!
老師由於文採太差,所以大多數都是在錄視頻,每天也會直播,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告訴我,我有時間了會給你解答的,如果問題太複雜,我會在直播中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