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綜合訊)肩負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綜合新華社、中國央視等報導,探測器預料將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屆時它將試圖發射一個探測車在火星上進行90天的探索。如果成功,天問一號任務將會讓中國首次發射就達成環繞、登陸、巡視等目標,創下世界首例。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法新社)
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 領域技術跨越
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指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是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以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協助中國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
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表面物質組成等的研究。
探測任務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物質組成等的研究。(網際網路)
報導稱,越來越多的探測結果表明,火星有水或曾經有水體的活動。
目前環繞或已經登陸火星的太空飛行器有八艘,分別來自美國、歐洲和印度,另外還有多個任務正在進行或規劃當中。
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20日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法新社)
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的第一次任務,並在2016年1月批准立項。「天問」一名取自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同名長詩,中國官方解釋這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
根據目前公布的計劃,中國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定於2028年左右,將在火星上採樣返回。
2030年前,中國計劃開一次小行星探測,之後還計劃進行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