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春節剛過,進入開春的大好時節,野菜成了當下餐桌上最時髦的美味。雖然冬天已過去,但寒意依存,火鍋還要時不時擺上檯面。農村人餐桌上絕美的搭配就是野菜燙火鍋,也只有這樣的火鍋才能讓把寒冷的氣氛熱鬧起來。只不過最近筆者給大家介紹了實在多的野菜,依據目前所介紹的那些野菜估計都夠大家吃一整個春天了。
吃完了野菜,我們就正緊地來聊一下當下燙火鍋的一種絕配時蔬吧,人稱「飛龍菜」,名字就讓人沒有理由拒絕了。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原產於伊朗,如今卻成我國創匯主力,人稱「飛龍菜」是火鍋的絕配。
飛龍菜只是高大上的一種叫法,通俗一點它就是普通的菠菜,吃多了嘴巴麻麻的,有點難受。從燙火鍋的角度來看,各類時蔬當中也只有菠菜讓人吃得欲罷不能。那麼菠菜的前身是啥呢?從原產地來看,菠菜自伊朗傳入我國之後沒有發生較大變種,至今依舊保持了原樣,頂多就改良了菠菜的口感而已。菠菜從唐朝引進我國之後,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據史書記載,菠菜進入我國還是以高貴的貢品身份先給皇帝,後來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發展,民間才開始種植。
其實從外來物種到如今成為我國極為常見的蔬菜之一,這其中漫長的發展歷史不能否定菠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當下菠菜可能已是平常的蔬菜,作用可能已經被包羅萬象的蔬菜所掩蓋了。但從簡單的出口創匯一面來看,菠菜已是我國創匯的主力軍了。其實能從一個外來物種演變到稱為出口創匯的好產品,也可以看出它在我國經濟社會的重要地位。據目前筆者了解,僅僅山東省菠菜每年出口量就達到了1萬多噸,創匯已達到千萬美元。
那麼菠菜有何魅力,如此被重視且經濟價值如此高呢?菠菜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鸚鵡菜等,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鉀還有礦物質,菠菜也是一種高鉀低鈉的食物,每100克中鉀為311毫克、鈉為85.2毫克。營養價值已經夠豐富了,接下去就是說口感,這或許吃貨們比筆者還要了解呢。特別是拿菠菜來燙火鍋,滾燙的火鍋當中丟下洗淨的嫩菠菜。稚嫩的菠菜葉子很快就會被火鍋吞噬,此時加一口品嘗起來,那口感絕對是沒有一種蔬菜能比的。
至於菠菜為何叫飛龍菜,這主要源於潮汕地區人們對菠菜的叫法,可能是諧音,可能是當地方言翻譯。對此筆者還沒考究出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呢?最後敢問,你們喜歡吃菠菜嗎?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