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片電泳儀MultiNA針對病毒檢測方案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導讀

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為全面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與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於去年8月編制了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操作試行規程。該規程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出發,針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進行檢測,主要方式為常規PCR檢測和實時螢光PCR檢測。多種病毒同時檢測是常規PCR方法的特點。

 

微晶片電泳儀MultiNA是常規PCR檢測方法之一,快速自動化的方式檢測多重PCR擴增產物,可適用於古典豬瘟病毒、非洲豬瘟病毒、禽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各類RNADNA病毒。

 

下面以古典豬瘟病毒檢測方法為例,介紹MultiNA在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古典豬瘟病毒檢測方法

基於病原學檢測指南的古典豬瘟病毒標準檢測流程

古典豬瘟病毒(CSFV)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屬於黃病毒科瘟病毒屬。CSFV在抗原和結構方面與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和邊境病病毒(BDV)非常相似,屬於同一屬。病原學檢測指南中,可以使用RT-PCR方法檢測瘟病毒屬的擴增片段。這些擴增產物被限制性內切酶切斷,進一步通過微晶片電泳儀MultiNA檢測,確定是否古典豬瘟病毒(CSFV)



MultiNA應用於野豬來源的古典豬瘟病毒檢測

古典豬瘟病毒也會感染野豬,是引發古典豬瘟的感染途徑之一,通常用病原學檢測方法確認野生動物的感染情況。在這裡我們介紹,使用MultiNA進行野豬來源的古典豬瘟病毒檢測的方法。


 

註:非洲豬瘟(一種DNA病毒)是一種不同於古典豬瘟的傳染病。檢測方法為,PCR擴增(擴增產物,231 bp)之後,擴增產物被限制性內切酶切斷,並檢測出135 bp96 bp片段。MultiNA的分離能力可以同時滿足非洲豬瘟和古典豬瘟。

 

MultiNA特點

MultiNA3大特點提高實驗效率

1.是否想要更多時間專注於您的研究和工作?


2.是否覺得分析數據和編寫報告是件麻煩事?



 


3.是否曾經因不明確的結果苦惱過?


 

試劑盒選擇

不同的試劑盒的選擇即可滿足各種應用需求!


基因編輯中的應用

含有突變位點的區域進行PCR,通過對擴增產物進行變性、退火形成異源雙鏈DNA

MultiNA的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可分離檢測異源雙鏈DNA,能確認只有鏈長差異導致很難區分的短突變。


NGS中的應用

MultiNA帶有NGS文庫質控所需的彌散(smear)分析軟體。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基於島津微晶片電泳MultiNA結合PCR法的中藥材真偽鑑別方案
    目前採用感官和化學分析儀器檢測中藥材品種,對於某些品種難以準確測定。 由於不同的物種具有其特異性的生物遺傳信息-基因,使用分子生物學手段PCR方法結合電泳檢測手段,通過檢測樣品的特異性基因信息,可以實現準確鑑定品種的目的。
  • 【知識拓展】文獻綜述類:電泳-顆粒操控技術
    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技術稱為電泳技術。電泳分離被認為是生物化學中用於分離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質,肽,DNA和細胞)的常用技術。
  • 專家詳解螢光定量PCR儀開展病毒檢測工作的原理和計量知識
    守護好新冠病毒檢測的「透明屋」專家詳解螢光定量PCR儀開展病毒檢測工作的原理和計量知識□ 本報記者 張文禮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確診病毒這兩種設備必不可少據胡寧介紹,要檢測出新冠病毒,首先需要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由於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針對特定的病毒進行單獨研發生產,這就造成了在疫情前期確診病例較少、而後期確診病例直線上升。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假陽性問題探索及解決方案
    從目前已有的資料來看,很多方面得到了討論,如: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後,病變主要發生肺部,即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咽部病毒含量低,通過咽拭子檢測常常出現陰性,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採樣不規範,運輸和存儲等造成病毒RNA降解,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快速審批入市,質量參差不齊等等,這些環節都可能導致假陰性的發生。
  • 核酸的電泳與檢測及注意事項
    【實驗原理】   瓊脂糖凝膠電泳是一種非常簡便、快速、最常用的分離純化和鑑定核酸的方法。帶電荷的物質在電場中的定向運動稱為電泳,核酸分子是兩性解離分子,在pH8.0時,DNA分子帶負電荷在電場中向正極移動。採用瓊脂糖凝膠介質作為電泳支持物,長度不同的DNA分子由於受凝膠阻遏作用大小不一,遷移速度不同,從而達到有效分離DNA的目的。
  • 病毒照妖鏡——聚焦實時螢光PCR檢測
    PCR技術就是在試管中模擬DNA在細胞中的複製過程,將微量的DNA分子進行多次循環的複製,使得最初極為微量的DNA分子獲得大量的拷貝數,進而對獲得的DNA分子進行比對和檢測。針對遺傳物質是RNA的病毒,需要先將RNA提取出來,用酶把RNA序列逆轉錄(即RT)成DNA分子,然後對得到的這些DNA分子進行多次循環複製(即RT-PCR)。
  • PerkinElmer NGS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新冠病毒的測序研究
    通過高通量NGS測序可以協助病毒溯源,監控病毒變異,掌握病毒的發展方向,也可以為抗病毒藥物研發提供科學依據。PerkinElmer NGS全流程解決方案1、病毒RNA提取:Chemagen自動化核酸提取方案
  • PCR法檢測B肝病毒
    PCR法檢測B肝病毒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17 20:17  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德國PCR世家耶拿深度解讀:從哪些方面評價一臺PCR 儀的好壞?
    PCR技術問世已有30多年,期間創新性生物技術不斷湧現,然而PCR技術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PCR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仍被廣泛應用在基因克隆、基因表達分析、病原體檢測、疾病診斷、基因測序、生物製藥、基因/細胞治療、分子育種、物種鑑定、法醫鑑定等各個領域。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起到核心作用的,正是PCR技術。
  • 水平式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檢測DNA
    水平式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檢測DNA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27 21:37 實驗目的   學習水平式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 「Science子刊」哈佛醫學院研發出可以檢測各種病毒感染的智慧型手機系統
    最近有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智慧型手機系統,非醫療人員也可以使用該系統檢測各種病毒感染。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型病毒感染診斷技術,該技術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鑑定金屬納米顆粒標記的樣本中的病毒,無需熟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昂貴的設備,就能快速檢測病毒。
  • 電泳漆膜測厚新方案 | 非接觸精準測厚技術應用剖析!
    電泳塗裝已成熟應用於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製造生產中。據世界腐蝕組織(WCO)初步估計,通過使用有效的腐蝕防護技術,能減少1萬億美元的資金損失。而電泳塗裝工藝是保障工件腐蝕防護質量的重要因素。電泳漆膜厚度直接影響電泳塗裝質量,從而影響防腐蝕、防衝擊、附著力等性能。
  • 2020氣體檢測儀十大品牌最新榜單榮耀揭曉!
    近日,由十大品牌推薦榜主辦的「2020氣體檢測儀十大品牌」網絡評選活動已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得到CCTV、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等知名媒體的大力支持。「2020氣體檢測儀十大品牌」評選旨在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物質文化需求。
  • 海爾施基因科技核酸檢測方案,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產品介紹該產品應用多重PCR及毛細電泳技術,可以在一個PCR擴增反應管中同時對呼吸道樣品進行13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核酸檢測,避免漏檢,為醫生明確判斷患者感染的病原體種類、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提供幫助,並可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濫用,為患者獲得正確的治療方案贏得寶貴時間;同時該檢測還可以實現對感染的有效實時監控,為大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 通用電氣為雙向電泳提供新的協同解決方案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終究離不開雙向電泳,無論你喜歡與否。但雙向電泳中的不確定性卻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讓人頗為煩惱。通用電氣醫療集團的生命科學部擁有著市場上最多的雙向電泳用戶,無疑也就有了最豐富的疑難排解經驗。據介紹,其實絕大部分問題源自於實驗結果中不可控的系統誤差。怎麼辦?可不能讓這些系統誤差扼殺了我們的研究成果。
  • 全球首款絕熱超導微晶片來了!什麼是超導微晶片?
    全球首款絕熱超導微晶片來了!12月30日,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應用超導體器件的微晶片原型機 「MANA」。據了解,這項技術名為「絕熱量子通量參變器」(adiabatic quantum-flux-parametron,即 「AQFP」),用其組裝的微晶片能在維持高性能的同時實現超低能耗,適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和通訊網絡。使用這項技術,數據運算的能源消耗有望大幅降低。在論文中,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這款超導晶片的研發過程及演示。
  • MSI檢測雙重金標準:「PCR+毛細管電泳」和「2B3D位點」
    背景介紹: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帕博利珠單抗跨瘤種獲批治療MSI-H或dMMR腫瘤後,微衛星不穩定(MSI)作為各個實體瘤預後和制定輔助治療方案的重要分子標誌物越來越受到關注。
  • 天隆科技成功研製出寨卡(ZiKa)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2月3日,國家衛計委公布《寨卡病毒病診療方案(2016第一版)》,其中規定:病毒螢光PCR核酸檢測為病原學檢查和病例確診依據。    針對此次疫情,天隆科技緊急啟動 「寨卡(ZiKa)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的項目並已設計完成,隨時等待量產工作。該試劑盒將第一時間走進疫情防控部門,為疑似病例的及時、有效檢測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