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亞洲這個詞是當初在西方是蔑稱?原來蹊蹺在這裡,真氣人

2021-01-15 仁青讀歷史

不僅漢字博大精深,外國人有時候也喜歡搞文字遊戲。蠻夷這個詞,怎麼聽起來都不像是一個褒義詞。是開疆擴土好聽呢?還是對外侵略好聽?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這個詞開始居然是西方人對東方的蔑稱。你敢相信嗎?

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就在著作中公開這樣說:如果將世界的文明比作人的生長發育,那麼,中國和印度文明就如同矇昧無知的孩童,埃及和敘利亞文明則僅僅處於少年階段,而古希臘文明是年輕氣盛的青年時代,羅馬文明則達到了成人的水平,而日耳曼人的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峰。在未來的道路上,人類終究會共同走上這條道路。作為德國人,像黑格爾這樣的極端分子還有海德格以及後來的小鬍子。有人預測說,德國這種思想不除,除了一戰、二戰,三戰還可能會由德國開啟。僅僅是德國如此嗎?是整個歐洲!

·關於亞洲的當初的定義

當我們翻開地理課本,會清晰地看到七大洲四大洋。

但細心的讀者會從地圖上發現,除了亞洲和歐洲,其他五大洲都是單獨存在的,唯有歐洲和亞洲在地理位置上是連在一起的。

其實歐洲和亞洲本來就等同於一個大陸,卻被當時的西方人給人為地給分開了。其實,亞洲這個詞最早來自希臘語,是東方的意思。在希臘人眼裡,所謂的ASIA指是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地區。

但歐洲人為了將歐亞大陸區分開,特意將這個詞無限擴大,還搞出了近東、中東和遠東。什麼叫遠東?就是距離歐洲最遠的地方。

就像當初中原王朝看待周邊其他民族一樣,歐洲人認為他們才是高高在上的文明,而亞洲人就是飲毛茹血的野蠻人。除此之外,西方人還堅持認為,是殖民主義締造了世界現代文明。

如果不是西方人當初的努力,幫助亞洲人從封閉而又愚昧的帝制王朝裡解脫出來。亞洲人估計現在還留著大辮子,到處給皇帝磕頭呢?

就拿印度來說,西方人認為,如果不是他們當初整合了印度的各方勢力,印度到了現在還幾百個邦國組成的一盤散沙,甚至他們連茶葉都沒有。

而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哪個不是西方文明幫忙開墾出來的?還有南非那麼富裕的一塊地方,看看歐洲人走了之後亂成什麼樣子了?

僅僅是歐洲人這樣鄙視我們嗎?部分亞洲人自己也妄自菲薄,比如著名的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就曾經發表了著名的「脫亞入歐學說」,鼓勵日本在思想上全面西化,努力從亞洲這些窮鄰居的文化和思想裡擺脫出來。

在他的推動下,日本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改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摒棄很多日本人曾經奉為神明的理學,再學英國進行全面的義務教育。

福澤諭吉認為,日本人只有在思想和行為上全面西方,才能徹底從落後貧窮中解脫出來,最終成為像歐洲國家那樣的世界列強。

但一樣東西,有說好的就有說壞的。和福澤諭吉針鋒相對的思想就是亞洲道德論,這種思想一樣誘發了很大的悲劇。

·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歐洲有些極端分子對亞洲人很有成見,同樣,也有很多亞洲人對歐洲人也不感冒。

比如,在極少部分人眼裡,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前過的生活簡直就是半原始社會。

什麼亞里斯多德、什麼古希臘先賢這些人和這些人的著作統統都是文藝復興之後歐洲人編造出來的歷史。

在沒有紙的時代,亞里斯多德能寫出來上千萬字的著作嗎?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反正就是我們的好,我們的妙,我們的呱呱叫!

再後來就有人組織起來專門對抗西方的殖民主義思想,並努力發揚亞洲特有的道德優勢,努力打造一個屬於亞洲人自己的文化圈,這就是著名的「大東亞共榮圈」。當年日本人提出這個口號時,他們自己也不信。但當謊話說了一萬遍之後,他自己都信了。

當一個人失去本該具有的獨立思維時,他們只能成為任人擺布的烏合之眾。看看二戰時軍國主義下的那些狂徒,他們不都是如此嗎?

其實,用一種理性和包容的心去看待文化,看待歷史,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方能智慧豁達,並在收穫中恬靜幸福,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除了俄羅斯的「夫斯基」,還有一處地方的人喜歡用「斯坦」作地名,這個地區便是中亞。不難看出,中亞大部分國家的名字都以斯坦結尾,例如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等。那麼,中亞人之於「斯坦」,是不是和俄羅斯人的「夫斯基」一樣也有說法呢?
  • 經常聽到這個詞,實際我們理解錯了
    「野豬皮」這個稱謂,本是直接指的歷史上的一個人物,也就是滿清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野豬」這個代號本身就不是什麼很文雅的稱謂,更別再說加個「皮」字,但「野豬皮」確實是努爾哈赤的另一個稱謂,顯然由來已久。
  • 尊稱、蔑稱、自稱、謙稱、雅稱、暱稱:這些稱呼不簡單
    尊稱所謂「尊稱」,也叫「敬稱」,就是對人的尊敬的稱呼,自古以來,它在人際交往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俗話說「有禮走遍天下」,這裡的「禮」,最基本最基本的就是對「尊稱」的使用。蔑稱所謂「蔑稱」,就是對人的輕蔑的稱呼,它與「尊稱」正好相反。由於「蔑稱」弄不好是要挨打的,所以有關「蔑稱」的稱呼,遠不如「尊稱」那麼多,古時候,最常用的「蔑稱」,也就是「豎子」和「小廝」了。
  • 尼爾·弗格森:西方文明為何崛起?
    近期,弗格森正在北京講學。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特刊登弗格森著作《文明》序言,以饗讀者。他不會將civilization (文明),而只會將civility (禮儀)這個詞收入他編寫的第四版詞典。我對他充滿敬意,但我認為,civilization 是由civilize 派生而來的,從與野蠻這個詞的相對意義上說,它比civility 更好。
  • 唐僧病得蹊蹺,老鼠精行為詭異,他倆之間有什麼秘密?
    現在就只等著天亮,唐僧師徒繼續踏上西行之路,而把這個老鼠精放在鎮海寺當中了。只是,接下來的故事,卻呈現出這樣一個局面,那就是唐僧病得蹊蹺,老鼠精行為詭異。於是,讓人不得不產生一個懷疑,那就是唐僧和老鼠精,他倆之間有什麼秘密?咱們先來看看,唐僧病得蹊蹺是什麼回事!
  • 英國媒體:要想實現2050年目標,中國離不開7種武器,觀點很蹊蹺
    01.中國2050年目標:最關鍵的7種武器先前我國公布了一份2050年軍事強國發展計劃,瞬間引起各國關注,有不少西方媒體認為,若是中國可以順利實現該目標,在軍事裝備領域將完成追趕,起碼可以達到與美比肩的水平,英國媒體特地就此事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中註明了中國要想在2050年比肩美國,就需要依賴7種武器,這一觀點令不少人感到蹊蹺。02.7種武器究竟是什麼?
  • 「美白」這個詞「辱黑」了,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最新的事例是,歐美時尚巨頭宣布下架美白產品,但耐人尋味的是,他們下架的產品多數都賣往亞洲,尤其是中國。 美國聚合新聞網站Buzzfeed將這個廣告稱為2016年最具種族歧視的廣告。 美白產品,如果用黑人做廣告,去宣傳美白效果,顯然是種族歧視的。 但要說美白這個概念都涉及種族歧視,就步子邁太大——有些扯淡(蛋)了。
  • 「綠帽子」這個詞是如何來的,原來這個詞還有這麼深的歷史學問
    我們都聽過「綠帽子」這一個詞,它是用來形容配偶對自己做了不忠的事情的代名詞。這個詞在我們的文化中,早已深入人心。但你知道它是如何來的嗎?原來,看似簡單的一個詞,卻擁有非常深厚歷史文化與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日本當初為何敢打我們,翻出他們畫的中國地圖,後背一陣發涼
    說起日本這個國家,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非常熟悉,在上個世紀,日本曾來到了我國,並且對我們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並且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害,他們在這裡無惡不作燒殺搶掠,很多百姓慘遭他們的毒手,而且還在我國的土地上掠奪大量的資源,即使有些東西帶不走,他們都破壞掉,絲毫不會給我們留下。
  • 西方學者:古代亞洲都講希臘語
    例如,歐幾裡德,他寫了《幾何原本》;Ali斯塔克,他第一次提出了日心說;Arato斯特尼,他第一次計算了地球的周長;Galen,古典時代,科學家。當時,希臘語已經成為亞洲大部分領域中最流行的語言,他有多受歡迎?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有人在吟唱希臘詩。當時,希臘語幾乎是通用語,西亞,中亞和印度的一部分。土著權貴們也為學習希臘語和希臘人習慣而自豪。
  • 為什麼中國人大部分沒有西方人身體壯?這個隱情很少有人知道
    先說一下,為何中國人大部分沒有西方人的身體強壯。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內容專門介紹中國人與西方人飲食差異的,報導中記述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幾個四川的博士去美國出差,那時候國內的副食品供應緊張,雞蛋都是稀罕東西,可是他們到了美國發現:別說雞蛋了,雞腿都有的是。 這幾個博士還發現一個問題,肉類食品並不是很貴,而蔬菜類卻不便宜。
  • 翻譯天演論,嚴復為何執著於譯詞?
    例如,嚴復與林紓都在晚清時期翻譯了大量西方書籍,其中不乏小說和思想論著等,其中林紓翻譯小說,悄然的在人們心中植入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民主科學的思想。而嚴復則側重人文社科類著作,如《天演論》《原富》《穆勒名學》等,在對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於1894年發表的《進化論與倫理學》進行編譯的《天演論》中,嚴復並沒有直接翻譯原文,而是加入大量評論,試圖激勵國民奮起抗爭。
  • 西方科學家指責亞洲水稻排放溫室氣體甲烷
    不過,在如今這個時興談論氣候變化的時代裡,一幫西方科學家又將矛頭指向亞洲的米農,稱他們種植的水稻田全天候排放著比二氧化碳還要厲害的溫室氣體。亞洲米農反問,西方人可以少開車,一天三頓的米飯又怎能納入「減排」對象。
  • 新番達爾文遊戲,女主的造家人原來是這意思,不是觀眾們想的那樣
    說到今年的一月新番,有一部剛開播就吸引了許多觀眾前去觀看,因為它除了設定很有意思外,劇情方面也很吸引人,而這部新番就是《達爾文遊戲》。在第一集結尾就來了個神轉折劇情,明明女主是剛剛認識男主,卻要跟他「造家人」。
  • 中國有悠久的文化和歷史,為何科學革命誕生在西方?原因在這裡
    很多人會說,因為地理因素。因為歐洲國家在地理上來說很零散,而且山脈和島嶼都很多。他們之所以喜歡不斷地對外擴張,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地盤太狹小了。他們又彼此徵服不了對方,所以才不得不抱團取暖的,這種各自為政的環境容易醞釀出不同的思想。加上彼此通婚頻道,在大交流中,能夠彼此受益。原因真的只是這些嗎?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看看。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10個生活在中國也常看到的日文漢字詞彙◆定食(ていしょく/teishoku)這是指一道餐點內包含白飯、主餐、小菜、味噌湯等多種料理的餐點種類,概念類似於西方的套餐,但不同的是定食通常都是一次全部呈上桌。在日本定食是深入各種類餐廳的一種餐點,無論是燒肉店、家庭餐廳還是炸豬排餐廳都會看到,而這個詞彙也隨著中國日式料理餐廳的興起一同進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 亞洲第一大島,面積是臺灣島的21倍,華人建國為何被乾隆放棄?
    加裡曼丹島,位於亞洲東南部。按順時針方向,周圍的海洋依次是:巴拉巴克海峽、蘇祿海、蘇拉威西海、望加錫海峽、爪哇海、卡裡馬塔海峽、南海。加裡曼丹島面積約74.33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三大島,亞洲第一大島,約為臺灣島的21倍。
  • 從亞洲最富到貧窮失敗,這個被華人掌控經濟的國家做錯了什麼?
    雖然這裡的中國移民不多,但賺錢的能力相當厲害,以至於這個國家的富榜豪,都被中國人承包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被華人牢牢掌控。那便是東南亞島國——菲律賓。 2017年福布斯菲律賓排行榜上,十大富豪中,有八位是中國移民,更神奇的是,這八位富豪祖籍全部都是福建泉州。
  • 三體人當初為何要拋棄ETO?
    在《三體》中,有一個問題令不少三體迷們感到困惑——三體人當初為何要拋棄E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