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漢字博大精深,外國人有時候也喜歡搞文字遊戲。蠻夷這個詞,怎麼聽起來都不像是一個褒義詞。是開疆擴土好聽呢?還是對外侵略好聽?很多人並不知道,亞洲這個詞開始居然是西方人對東方的蔑稱。你敢相信嗎?
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就在著作中公開這樣說:如果將世界的文明比作人的生長發育,那麼,中國和印度文明就如同矇昧無知的孩童,埃及和敘利亞文明則僅僅處於少年階段,而古希臘文明是年輕氣盛的青年時代,羅馬文明則達到了成人的水平,而日耳曼人的文明才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峰。在未來的道路上,人類終究會共同走上這條道路。作為德國人,像黑格爾這樣的極端分子還有海德格以及後來的小鬍子。有人預測說,德國這種思想不除,除了一戰、二戰,三戰還可能會由德國開啟。僅僅是德國如此嗎?是整個歐洲!
·關於亞洲的當初的定義
當我們翻開地理課本,會清晰地看到七大洲四大洋。
但細心的讀者會從地圖上發現,除了亞洲和歐洲,其他五大洲都是單獨存在的,唯有歐洲和亞洲在地理位置上是連在一起的。
其實歐洲和亞洲本來就等同於一個大陸,卻被當時的西方人給人為地給分開了。其實,亞洲這個詞最早來自希臘語,是東方的意思。在希臘人眼裡,所謂的ASIA指是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地區。
但歐洲人為了將歐亞大陸區分開,特意將這個詞無限擴大,還搞出了近東、中東和遠東。什麼叫遠東?就是距離歐洲最遠的地方。
就像當初中原王朝看待周邊其他民族一樣,歐洲人認為他們才是高高在上的文明,而亞洲人就是飲毛茹血的野蠻人。除此之外,西方人還堅持認為,是殖民主義締造了世界現代文明。
如果不是西方人當初的努力,幫助亞洲人從封閉而又愚昧的帝制王朝裡解脫出來。亞洲人估計現在還留著大辮子,到處給皇帝磕頭呢?
就拿印度來說,西方人認為,如果不是他們當初整合了印度的各方勢力,印度到了現在還幾百個邦國組成的一盤散沙,甚至他們連茶葉都沒有。
而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哪個不是西方文明幫忙開墾出來的?還有南非那麼富裕的一塊地方,看看歐洲人走了之後亂成什麼樣子了?
僅僅是歐洲人這樣鄙視我們嗎?部分亞洲人自己也妄自菲薄,比如著名的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就曾經發表了著名的「脫亞入歐學說」,鼓勵日本在思想上全面西化,努力從亞洲這些窮鄰居的文化和思想裡擺脫出來。
在他的推動下,日本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改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摒棄很多日本人曾經奉為神明的理學,再學英國進行全面的義務教育。
福澤諭吉認為,日本人只有在思想和行為上全面西方,才能徹底從落後貧窮中解脫出來,最終成為像歐洲國家那樣的世界列強。
但一樣東西,有說好的就有說壞的。和福澤諭吉針鋒相對的思想就是亞洲道德論,這種思想一樣誘發了很大的悲劇。
·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歐洲有些極端分子對亞洲人很有成見,同樣,也有很多亞洲人對歐洲人也不感冒。
比如,在極少部分人眼裡,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前過的生活簡直就是半原始社會。
什麼亞里斯多德、什麼古希臘先賢這些人和這些人的著作統統都是文藝復興之後歐洲人編造出來的歷史。
在沒有紙的時代,亞里斯多德能寫出來上千萬字的著作嗎?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反正就是我們的好,我們的妙,我們的呱呱叫!
再後來就有人組織起來專門對抗西方的殖民主義思想,並努力發揚亞洲特有的道德優勢,努力打造一個屬於亞洲人自己的文化圈,這就是著名的「大東亞共榮圈」。當年日本人提出這個口號時,他們自己也不信。但當謊話說了一萬遍之後,他自己都信了。
當一個人失去本該具有的獨立思維時,他們只能成為任人擺布的烏合之眾。看看二戰時軍國主義下的那些狂徒,他們不都是如此嗎?
其實,用一種理性和包容的心去看待文化,看待歷史,取彼之長補己之短,方能智慧豁達,並在收穫中恬靜幸福,不是嗎?